1、2021 届历史一轮复习政治史重难点练习(通用版)专题六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南京条约第九条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豁免”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经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此条款表明英国()A与清朝建立起了正常关系B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C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D对中国内部事务的干涉2.据广东军务记载:“十一日,(三元里)乡民仍鸣锣传递,富者捐资,贫者出力,不谋而合者遥遥百有余里逆夷各孤凭鼠伏,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这反映了()A.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B.民众抗英斗争的自发性C.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侵略战争失败的必然性3.1858
2、 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准听持照前往内地各地传教、游历与通商”,很快清政府就发函给英、法公使,请求将“游历”与“通商”分开申请护照,后经协商规定:持游历护照进行商务活动须本人报中国海关。这反映出()A.列强入侵客观上推动近代化B.清政府力图维护国家利益C.清政府对国际法的愚昧无知D.清政府意在保护洋人安全4.1861 年,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巴夏礼照会天国政府,以维护英国在华商务利益为由,要求太平军不得进入上海、九江等地一百里之内。对此,天国声明:“我军肩负重任,为上帝光复全国,不能弃寸土于不顾。”这说明太平天国()A具有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B坚守闭关锁国政策C渴求国家统一与民主政治D缺乏近代外交
3、观念5.2007 年,湖北鄂州市年过八旬的老人王华兴向记者展示了其珍藏的 3 张太平天国土地税单。一张为“春纳执照”,另两张为“秋纳执照”,规定农民在春秋两季交税,并写明了要交纳的税银数量。日期是太平天国丙辰六年。土地税单的出现反映了()A.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 B.太平天国进行西征的正确性C.资政新篇颁布的必要性 D.太平天国革命纲领的空想性6.下图为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某次侵华战争相关的一张明信片,这场战争()A.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D.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7.同盟会发动的多次起义常因经费和器械没到位而失败。而武昌起
4、义爆发后,革命军却能利用湖北的大量财政存款和汉阳兵工厂的军火坚持到清王朝大势已去。据此分析,武昌起义的成功应得益于()A.湖北革命军奋勇作战B.同盟会准备工作到位C.洋务派官僚参与革命D.晚清改革的客观推动8.辛亥革命爆发后,日本主流媒体最初主张不干涉,后来态度发生逆转,甚至希望日本政府“加以堵塞”。这些媒体的态度()A导致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B旨在维护日本的在华利益C反映出美日在华竞争加剧D说明日本已单独控制中国9.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中华民国建立后,社会舆论空前活跃,报纸刊物上对国事纷纷发表种种议论,各种社会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推动并组织起许多群众性的活动。材料说明辛亥革命
5、()A.推动了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B.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转变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复兴10.表 1 1913 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构成基本情况成分人数百分比(%)民族资产阶级122.6职业革命家286.2政党领袖173.7自由职业知识分子15734新政府官员7316原清政府官员8618.9士绅6514.3据表 1 可知,民国初年()A.民主宪政具有广泛群众基础B.权力制衡得到法律制度保障C.政治运作具有新旧调和色彩D.进步力量开始主导政治局面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2.答案:B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推测不少洋人借游历传教之名,行通商之实,而且逃避海关税收,为了堵
6、住这一政策漏洞,清政府将条约明确化,以维护国家利益,B 正确。材料无法推出列强入侵客观推动中国近代化,A 排除;材料表明清政府具有了初步的国际法经验,排除 C;D 项与题意不符,排除。4.答案:A解析:A.根据材料“我军肩负重任,为上帝光复全国,不能弃寸土于不顾。”,可以看出,太平天国在国家主权上,强调积极维护国家主权,A 选项正确;B.材料涉及到的是国家主权的维护,与闭关锁国政策无关,B 选项错误;C.太平天国是旧式农民起义,没有涉及到民主政治,故 C 选项错误;D.维护国家主权既是近代外交观念的体现,故 D 选项错误。5.答案:D解析:A.材料强调空想性,而不是革命性,故 A 错误;B.材
7、料没有涉及西征,故 B 错误;C.资政新篇并没有涉及土地问题,故 C 错误;D.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农民并没有获得土地,因此“规定农民在春秋两季交税,并写明了要交纳的税银数量”的税单只能是空想,农民没有土地,无法纳税,故 D 正确。6.答案:A解析:依据图示中“日本攻进天津机器局”,结合所学可知,该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 A项正确。B 项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排除。C 项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排除。辛丑条约中不涉及割地,故 D 项错误。7.答案:D解析:A,题干
8、中强调的是革命军利用了清政府的存款及军火,没有体现革命军的奋勇作战。故 A 选项错误;B,武昌起义时,同盟会并没有充分的准备,起义依靠的是新军的自发斗争。故 B 选项错误;C,题干中的材料体现不出洋务派官僚参与了革命。故 C 选项错误;D,题干中武昌起义成功得益于湖北的财政存款,还有汉阳兵工厂的军火,这与清朝晚期出现的洋务运动相关。故 D 选项正确。8.答案:B解析:题干中主要述及了日本主流媒体对辛亥革命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先是“主张不干涉”,后来发生大逆转,“甚至希望日本政府加以堵塞”,说明日本主流媒体不论采取何种态度,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日本在中国的利益,故选 B 项;日本媒体的态度变化不会导致辛亥革命的失败,其主要原因是从中国内部来分析,排除 A 项;题干中没有涉及美国的任何信息,仅是述及日本媒体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排除 C 项;在近代中国,它仍然没有摆脱被诸多列强所共同支配的局面,即日本没有单独控制中国,排除 D 项9.答案:B解析:A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中国社会的专制传统并没有彻底改变,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中国政治文明的推动作用。B从材料中“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中华民国建立后,社会舆论空前活跃,报纸刊物上对国事纷纷发表种种议论”明显可以看出是强调辛亥革命对思想观念的影响。C材料没有涉及到对经济的影响。D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对中华民族的复兴。10.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