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理综-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蓝藻细胞利用叶绿体的蓝藻素和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B. 甲状腺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C. 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D. 分解尿素的细菌分泌脲酶过程与该菌的核糖体、内质网、髙尔基体、线粒体有关【答案】C【解析】A蓝藻细胞利用细胞中的藻蓝素和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但蓝藻是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A错误;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垂体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B错误;C细胞核内的基因转录成的mRNA通过核孔进
2、入细胞质翻译成蛋白质,控制细胞器上的物质代谢,C正确;D分解尿素的细菌中能合成脲酶,但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内质网、髙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细胞膜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等知识点,解题中的知识易错点有:1.蓝藻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2.激素只作用于靶细胞的原因是只有靶细胞膜上才有特异性识别相应激素的受体;3.核孔是实现核质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mR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2.T2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只将DNA分子注入细菌内,随后在细菌细胞内发现能与噬菌体DNA互补配对的RNA,由
3、此说明A. DNA是细菌遗传物质B. R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 DNA是合成RNA模板D. 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答案】C【解析】【分析】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详解】根据题意可知,T2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将其DNA注入到细菌内,随后在细菌内发现了能与噬菌体DNA互补配对的RNA,说明该RNA是由噬菌体DNA转录而来的,即DNA是合成RNA的模板。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3.下列关于细胞膜或生物膜的叙述,不正
4、确的是A. 一切生命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细胞膜包裹的微环境B. 生物膜上的蛋白质与物质运输、识别或催化等有关C. 哺乳动物未成熟的红细胞内有生成ATP的细胞器D. 神经细胞膜将氨基酸运出细胞时,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答案】D【解析】一切生命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由细胞膜包裹的微环境,A正确;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与物质运输、识别或催化等有关,B正确;哺乳动物未成熟的红细胞内有线粒体,可以产生ATP,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C正确;某些神经递质的本质是氨基酸,神经细胞将其分泌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D错误。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 调查土壤小
5、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采集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B. 通过定期检测培养瓶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可以建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C. 植物的生长素和人的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D. 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将所用台灯的灯管涂成红色,可以缩短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时间【答案】B【解析】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A错误;通过定期检测培养瓶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依据实验数据,可以建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B正确;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人的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错误;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
6、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将所用台灯的灯管涂成红色,小圆形叶片吸收的光能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时间延长,D错误。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生态系统的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环境B. 生产者固定的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C. 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D. 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多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
7、循环具有全球性。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详解】生态系统的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自生物,A正确;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中,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的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所以生产者固定的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B正确;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且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自然生态系
8、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C正确;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多,可能会导致其他物种大量减少,使得抵抗力稳定性减弱,增加生物的种类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6. 如图为某核苷酸长链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
9、中所示为脱氧核苷酸长链B. 2为脱氧核糖C. 4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 5只能在细胞核中找到【答案】D【解析】图示结构中含有碱基T,应为脱氧核苷酸长链,A正确;图示为脱氧核苷酸长链,因此2为脱氧核糖,B正确;图示为脱氧核苷酸长链,因此4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正确;5为脱氧核苷酸长链的片段,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细胞质中也有少量,D错误。【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7.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示意图;图乙是与跨膜运输有关的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判断理由是_。该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表示。若物质A进入到细胞内,则转运方向是_(填“”或“”)。
10、在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的成分是_。(2)图乙中,曲线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_有关,曲线Q点之前影响物质运输速率因素可能是_。(3)科学家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分子结构,构建如图甲中所示的_模型,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若将口腔上皮细胞生物膜中的磷脂抽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的界面铺成单分子层,则该单分子层的面积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膜面积的2倍。同种生物产生的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_的功能。【答案】 (1). 主动运输 (2). 物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且需要载体协助) (3). (4). (5). 载体蛋白
11、(6). 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 (7). 载体数量和能量 (8). 流动镶嵌 (9). 大于 (10).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解析】试题分析:据图甲分析,物质A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其中B物质表示载体;侧含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膜外。根据图乙分析,曲线图表示细胞外浓度与运输速率成正比,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曲线图表示物质运输可逆浓度进行,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1)物质A物质的跨膜运输能逆浓度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图乙中,曲线反映出物质进入细胞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说明物质运输方式与A相同。侧含有糖蛋白,代表膜外,如果物质A进入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在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与细胞膜选
12、择透过性密切相关的成分是载体蛋白。(2)图乙中曲线反映的是自由扩散,而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主要是膜两侧的浓度差;曲线反映的是主动运输,而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主要是载体数量和能量。(3)图甲中细胞膜的结构图是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的,该膜的模型被称为流动镶嵌模型。若将口腔上皮细胞生物膜中的磷脂抽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的界面铺成单分子层,则该单分子层的面积大于细胞膜面积的2倍,因为口腔上皮细胞内含细胞器膜和核膜,它们中也含大量磷脂分子。同种生物产生的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能依据图示信息判断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13、,方法如下:(1)根据分子大小与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2)根据运输方向: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8.下图为植物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为相关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1)过程的发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具有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二是_。(2)若植物的生活环境中缺少镁,在过程中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是过程_。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3)图中和合称为_,其与和合称的方式虽然不同,但实质相同,二者的实质都是_。对于乳酸菌来说_(填“能”或“不能”)发生过程,请写出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4)如果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中过程O2的释放量等于过程O2的消耗量,则该细胞内有机物的总量将
14、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5)实践中发现,炎热的环境往往会减慢光合速率,其原因可能是_。【答案】 (1). 膜内溶液浓度高于膜外溶液浓度(或“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2). (3). 叶绿体基质 (4). 有氧呼吸 (5).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 (6). 不能 (7). (8). 增加 (9). 炎热会增加蒸腾作用失水,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的供应不足, 从而减慢光合速率【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过程为渗透吸水,过程为无机盐的吸收,主要方式为主动运输。过程为水的光解,过程为暗反应过程。为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为细胞呼吸的糖酵解阶段,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
15、二、三阶段,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详解】(1)过程为渗透吸水,其发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具有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二是膜内溶液浓度高于膜外溶液浓度(或“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2)若植物的生活环境中缺少镁,将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在过程中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是过程水的光解。过程表示暗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3)图中和合称为有氧呼吸,和合称的方式为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质相同,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所以对于乳酸菌来说不能发生过程,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4)如果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中过程O2的释放量等于过程O2
16、的消耗量,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则该细胞内有机物的总量将增加。(5)实践中发现,炎热的环境往往会减慢光合速率,其原因可能是炎热会增加蒸腾作用失水,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的供应不足, 从而减慢光合速率。【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9.图1是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大豆种子,然后测定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得到的结果。图2是该小组为了寻求大豆种子低成本的贮藏方法所做的一个预实验而得到的结果,他们分别将10组不同含水量的大豆种子置于35的恒温箱进行贮藏处理,一定时间后取出,并诱导
17、其发芽,测定发芽率得到的结果。请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可知,在观察时间内,大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_。(2)图1中,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图中曲线最终变化趋势是_,其原因是_。(3)图2实验中,自变量_,因变量是_。(4)图2中各组种子均含有一定比例的水分,这些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有_。大豆种子在萌发长成幼苗的过程中有许多生理过程的化学反应都需要水的参与,请举出两个例子_(写出该生理过程的名称)。(5)实验表明,在35条件下,有利于贮藏大豆种子的含水量应该在_范围。在此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35下最有利于贮藏大豆种子的含水量,其实验设计思路是_
18、。【答案】 (1). 先增加然后保持相对稳定 (2). 下降 (3). 黑暗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糖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 (4). 种子的含水量 (5). 种子的发芽率 (6). 自由水和结合水 (7). 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8). 5.4%-6.9% (9). 在种子含水量为5.4%-6.9%的范围内,设置多组等梯度实验,重复上述实验过程 ,找到峰值对应的含水量【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1曲线可看出:可溶性糖先上升,后保持相对稳定;蛋白质与总糖含量的变化是相反的关系,即总糖量下降,而蛋白质的量上升,说明了糖可以转化成蛋白质。分析图2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含水量的增加,
19、种子的发芽率也上升,超过一定范围,发芽率下降。(1)分析图中曲线可看出:可溶性糖先上升,后保持相对稳定。(2)由于培养条件是无光,萌发的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身所含有的有机物会逐渐下降,表现为曲线下降。(3)由图可知,自变量为种子的含水量,因变量为种子的发芽率。(4)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参与多种生化反应如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5)实验表明,在35条件下,有利于贮藏的玉米种子的含水量应该在5.4%-6.9%范围内。在此预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35下最有利于贮藏的玉米种子的含水量,可采取的方法是在5.4%-6.9%种子含水量的范围内,设置多组实验组,重复上述实
20、验过程。10.现有两个纯合的水稻品种:甲(抗病高秆)和乙(感病矮秆),已知抗病(A)对感病(a)为显性,高秆(B)对矮秆(b)为显性。甲与乙杂交获得F1,F1自交,F2有四种表现型,其中抗病矮杆所占比例为3/16。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1)A/a、B/b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_。请简述判断理由:_。(2)F2中的抗病矮杆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抗病矮杆植株的概率是_。(3)从F1植株不同部位取一些细胞,将基因A和B都用荧光染料标记。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_个荧光点,也可能不含荧光点。不含荧光点的细胞是如何产生的?_。【答案】 (1). 分别位于2对(非/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2). F1基因
21、型AaBb,只有当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抗病矮杆植株所占比例才为子二代的3/16 (3). 5/6 (4). 1、2、3或4 (5).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基因a和基因b进入同一个细胞【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题意可知,子一代自交抗病矮杆所占的比例为3/16,符合9:3:3:1的应用或变式,因此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
22、b。【详解】(1)由于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为9:3:3:1的应用或变式,因此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2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2)子二代中抗病矮杆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1:2,让其进行自交,1/3AAbbAAbb1/3AAbb、2/3AabbAabb1/6AAbb+1/3Aabb+1/6aabb,后代中抗病矮杆植株的概率是A_bb=5/6;(3)由分析可知,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染色体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基因,没有进行染色体复制的组合含有2个荧光点,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B、Ab、aB、ab,因此最多可能含有4个荧光点,也可能含有2个
23、荧光点,1个荧光点或不含荧光点,不含荧光点的细胞是进行减数分裂含有a、b基因的非同源染色体进行组合形成的。【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与应用,本题破题口是题干中这句话:“F2有四种表现型,其中抗病矮杆所占比例为3/16”,由此可知是9:3:3:1的应用或变式,从而判断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之后的设问便可迎刃而解。11.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长期饮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牛奶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载体。国家标准是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数小于30 000个,以下是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1)图中步骤称为_消毒法,步骤是_。(2)进行步骤操作时,应选用下列中的哪种工具?_。为
24、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_附近进行。(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_同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6小时。取出后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所示。应该选择其中稀释倍数为_的平板进行计数,经过消毒后的牛奶,细菌数_(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该法测得的细菌数一般比实际结果偏_,原因是_。牛奶稀释倍数10-210-310-4平板1菌落数87101平板2菌落数83121平板3菌落数85100【答案】 (1). 巴氏 (2). 系列稀释(或梯度稀释) (3). B (4). 酒精灯火焰 (5). 个未接种的培养基 (6). 10-2 (7). 是 (8). 少 (9). 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
25、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熟记并理解相应的基础知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意和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1)图中步骤利用80、15min对牛奶进行消毒,此种方法称为巴氏消毒法;步骤是系列稀释(或梯度稀释)。(2)步骤表示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接种,因此操作时应选用B选项所示的涂布器。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步骤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个未接种的培养基同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6小时。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26、测定同一样品中的细菌数时,在每一个梯度浓度内,至少要涂布3个平板,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记数,求其平均值。表格信息显示:当牛奶稀释倍数为10-2时,三个平板的菌落数在8090之间,其余的牛奶稀释倍数,三个平板的菌落数均小于或等于12;可见,取出后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应选择其中稀释倍数为10-2的平板进行计数,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数大约是(878385)310-28500个/mL,而国家标准是每毫升牛奶中细菌数小于30 000个,因此经过消毒后的牛奶符合国家标准。因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所以该法测得的细菌数一般比实际结果偏少。12.
27、如图是培育优良种牛的流程图,a、b为操作过程,请据图回答有美关问题:(1)a过程的技术名称是_。此前,精子要进行_处理,此后,应将受精卵转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以检査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2)卵细胞是由良种奶牛提供的,提供精子的公牛和接受胚胎的受体母牛是否也都要求是良种?为什么?_。(3)b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检测外源基因是否在转基因牛D中表达成功的方法是_;要从转基因牛D的牛奶中提取外源基因蛋白,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将外源基因与_相连。(4)为取得A、B同卵双胎,应在胚胎发育的_期用机械方法将胚胎分割,其操作要注意_,以免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答案】 (1). 体外
28、受精 (2). 获能 (3). 提供精子的公牛必须是良种,因为产生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需要双方都优良;接受胚胎的受体母牛不需要是良种,因为胚胎的遗传特性与它无关,它承担的只是妊娠(和育仔)任务 (4). 显微注射法 (5). 抗原-抗体杂交法 (6). 牛乳腺蛋白基因启动子 (7). 囊胚 (8). 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a表示体外受精,b表示转基因技术过程中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受精卵)的过程;图中转基因牛D含有外源基因,C牛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A、B牛是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a过程表示体外受精技术,体外受精前首
29、先要用化学药物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2)在培育优良种牛的过程中,提供卵细胞和精子的牛都必须是良种,因为产生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需要双方都优良;而接受胚胎的受体母牛不需要是良种,因为胚胎的遗传特性与它无关,它承担的只是妊娠(和育仔)任务。(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b过程表示将外源基因导入受精卵的过程,常用显微注射法;外源基因成功表达的蛋白质可以用抗原-抗体杂交法进行检测;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将外源基因与牛乳腺蛋白基因启动子相连,以便从转基因牛D的牛奶中提取外源基因蛋白。(4)据图分析可知,A、B是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获得的同卵双胎,分割时应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以免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和胚胎工程的相关技术,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明确A和B牛是胚胎分割后形成的,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