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衡水第二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48902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第二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省衡水第二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省衡水第二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省衡水第二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七章 第二节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共 2 课时) 教学目标: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经验教训,破除权威迷信、尊重客观规律。重点难点: 重点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难点对斯大林模式基本特点及其成因的认识。学习过程:一、“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前提“两化”的进行1社会主义工业化(1)背景 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主要领导人。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仍是一个落后的 。斯大林时期,苏联仍受到 国家的包围和威胁。(2)方针、特点及过程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 的方针。特点:优先发展 ,追求 ,依靠 力量积累资金。过程:19261928年,主要对原有

2、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从1928年起,开始了有计划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建设。(3)影响:工业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 ,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也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 落后的不合理经济结构。2农业全盘集体化(1)背景为了引导农业小生产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27年联共(布) 提出了农业 的方针。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粮食需求的日益增长,为了配合国家 建设的顺利进行,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 来克服粮食危机。(2)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从 年起,全国各地的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强迫命令的一些过火行为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1930年,经过斯大林的整顿,农业集体化运动又发

3、展起来。到 年,农业集体化完成。(3)影响积极: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建设急需的粮食、原料、 创造了有利条件。消极:农业集体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引起了 的不满;开展了对富农的斗争,消灭了富农阶级。二、“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内容和影响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制定(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 结构。(2)1936年,苏联通过了 ,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2内容(1)经济方面特点:实行单一的 ;国家对经济采取 管理,排斥 ;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 。评价积极: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

4、 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长期片面发展 ,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 ,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2)政治方面特点: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影响:保证了党对 的领导,维系了政局;但容易导致个人独裁,破坏 和法制。(3)思想文化方面特点: 盛行,用 处理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影响: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 的繁荣。(2)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适应了经济 发展的趋势。课堂小结: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工业化方针、成就、问题农业集体化方针、过程、问题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主要表现、评

5、价知识归纳:1斯大林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 (1)苏联刚刚建立,工业基础薄弱。(2)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设备的国家。(3)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2苏联工业化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在重点与手段上有何不同?(1)重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2)手段: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的。课堂检测:1“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的口

6、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 B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距离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很高涨 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2右图为1937年创作的苏联雕塑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根据这一雕塑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不会有 ()A二五计划完成 B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C工农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D农业集体化已经实现3据史料记载:某一时期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苏联(俄)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市场经济

7、体制4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5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发展“一枝独秀”,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名美国记者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的通。”当时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A推进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B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经济建设中C通过国家力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 D实行计划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制度6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迅速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农业集体化运动答案:ACCDC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