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达标检测 基础巩固1用石墨做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的溶液:CuCl2CuSO4NaClNaNO3HClH2SO4KOH其中只有水被电解的有()A BC D解析:选C。只有水被电解,即在阴极上H放电(溶液中阳离子是较活泼的金属离子),在阳极上OH放电(溶液中含有含氧酸根离子或F),符合这一要求的是。2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溶液,电解一段时间,阴极质量增加,电解液的pH下降的是()ACuSO4 BNaClCNaOH DH2SO4解析:选A。根据电解规律和题干信息,电解的是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溶液,故A正确。3(2016黄冈高二检测)下图为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并验证其产物的实验装置,则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源a极为负极BKI淀粉溶液会变蓝C若加入适量CuCl2可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原状态D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溶液中的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通入KI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与相连的是电源的正极b,则a为电源的负极;CuCl2溶液电解时消耗的是溶质CuCl2,所以加入适量CuCl2可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原状态;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故D不正确。4为使反应Cu2H2O=Cu(OH)2H2能够发生,下列设计方案正确的是()A用铜片做负极,石墨电极做正极,氯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B用铜片做电极,外接
3、直流电源电解硫酸铜溶液C用铜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外接直流电源电解硫酸钠溶液D用铜片做电极,外接直流电源电解稀硫酸解析:选C。该反应为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设计为电解池才能发生。阳极为Cu放电,阴极为H放电,即用Cu做阳极,电解质溶液中为H2O放电,选项C符合要求。5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试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解析:选D。在b电极上:4OH4e=2H2
4、OO2,在a电极上:2H2e=H2,所以产生的气体体积a电极的大于b电极的;两种气体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于a电极上H放电,所以a电极附近的c(OH)c(H),滴加石蕊试液,a电极附近呈蓝色,同理,b电极附近呈红色。6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AHCl、CuCl2、Ba(OH)2BNaOH、CuSO4、H2SO4CNaOH、H2SO4、Ba(OH)2DNaBr、H2SO4、Ba(OH)2解析:选C。电解氯化物溶液会生成氯气,不是氧气,A项错误;电解硫酸铜溶液会生成铜,B项错误;C项正确;电解溴化钠溶液会生成溴,D项错误。7(2014高考海南卷)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
5、I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阴极逸出气体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 D溶液的pH变小解析:选D。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类似于电解NaCl溶液,阳极反应式为2I2e=I2,阴极反应式为2H2e=H2,故阴极逸出氢气,且显碱性而使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A、B项都正确;阳极生成I2,因含淀粉而使阳极附近溶液变蓝,C项正确;由于电解生成了OH,故溶液的pH变大,D项错误。8下图所示的电解池 和 中,a、b、c和d均为Pt电极。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选项XYAMgSO4CuSO4BAgNO3
6、Pb(NO3)2CFeSO4Al2(SO4)3DCuSO4AgNO3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b、d两电极上无气体放出,故盐溶液中金属元素应该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以后,且增重bd,则只有D项符合。9.如图所示,甲是刚浸过NaCl溶液的石蕊试纸,A、B两铜片通过导线连接电源两极,在铜片间的滤纸上滴一滴KMn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A、B间的紫红色圆点向A极移动了一段距离,则与A相连的是电源的_极,可发现滤纸的B极边沿附近有_色出现。解析:当通电一段时间后,A、B间的紫红色圆点向A极移动了,由于紫红色是MnO的颜色,即MnO向A极移动,因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所以A为电解池的阳极,则与A相连的是
7、电源的正极。B为电解池的阴极,阴极区H放电生成H2,c(H)减小,c(OH)增大,使石蕊试纸变蓝。答案:正蓝10KIO3可用电解的方法制得,原理是以石墨为阳极,以不锈钢为阴极,在一定温度和碱性条件下电解KI溶液。总反应方程式为KI3H2OKIO33H2,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附近pH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把上述电解质溶液换成酸性溶液,则阳极的电极反应为_。答案:I6OH6e=IO3H2O2H2e=H2增大I3H2O6e=IO6H能力提升11.如图所示为某学生设计的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硫酸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
8、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嫦娥奔月”,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铅笔端做阴极,铂片端发生还原反应B铅笔端有少量钠生成C硫酸钠溶液不可以用硝酸钾溶液代替D铂片端发生电极反应:4OH4e=2H2OO2解析:选D。根据图示知,铅笔端为阴极,铂片端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硫酸钠溶液中存在电离反应式:Na2SO4=2NaSO,H2OHOH,在阳极(铂片端),失电子能力:OHSO,电极反应式:4OH4e=2H2OO2;阴极(铅笔端),得电子能力:HNa,电极反应式:4H4e=2H2,铅笔端OH浓度增大,呈碱性,使含酚酞的滤纸变红色。此反应实质是电解水,硫酸钠溶液可以用硝酸钠、硝酸钾
9、溶液代替。12(2016会宁高二期末)工业上为了处理含有Cr2O的酸性工业废水,采用下面的处理方法:往工业废水中加入适量NaCl,以铁为电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有Cr(OH)3和Fe(OH)3沉淀生成,工业废水中铬元素的含量已低于排放标准。关于上述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阳极反应:Fe2e=Fe2B阴极反应:2H2e=H2C在电解过程中工业废水由酸性变为碱性D可以将铁电极改为石墨电极解析:选D。A.有氢氧化铁生成,这说明铁是阳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A正确;B.阴极得到电子,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产生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B正确;C.氢离子在阴极放电,同时Cr2O氧
10、化亚铁离子时还需要消耗氢离子,因此在电解过程中工业废水由酸性变为碱性,从而得到Cr(OH)3和Fe(OH)3沉淀,C正确;D.铁作阳极提供还原剂亚铁离子,所以阳极不能将铁电极改为石墨电极,D错误。13现用铂电极电解1 L浓度均为0.1 mol/L的HCl、CuSO4的混合溶液,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开始时阴极有H2放出B电解开始时阳极上有Cu析出C当电路中通过电子的量超过0.1 mol时,此时阴极放电的离子发生了变化D整个电解过程中,SO不参与电极反应解析:选D。依据放电顺序,阴极先放电的是Cu2,故阴极开始析出的是Cu,阳极先放电的是Cl,故阳极开始产生的是Cl2,A、B错
11、。由阴极反应Cu22e=Cu,n(Cu2)0.1 mol,当电路中通过电子的量达到0.2 mol时,此时Cu2消耗完毕,阴极放电离子变为H,所以C错。阳极先是Cl放电,当Cl消耗完毕,此时H2O电离产生的OH开始在阳极放电,SO始终不参与电极反应,D正确。14用碳棒做电极,在Na、Cu2、Cl和SO中选出适当离子组成电解质,电解其溶液,写出符合条件的一种电解质的化学式。(1)当阴极放出H2,阳极放出O2时,电解质是_。(2)当阴极析出金属,阳极放出O2时,电解质是_。(3)当阴极放出H2,阳极放出Cl2时,电解质是_。(4)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阴极析出的金属的物质的量、阳极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
12、之比为421时,电解质的化学式是_。解析:(1)实质为电解水型。(2)中为不活泼金属离子与OH放电。(3)中为H与Cl放电。(4)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阴极析出的金属的物质的量、阳极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21,则可推断金属离子为2价,阳极生成1 mol气体会失去4 mol电子。答案:(1)Na2SO4(2)CuSO4(3)NaCl(4)CuSO415(2016沈阳高二检测)如图所示,甲烧杯中盛有100 mL 0.50 molL1 AgNO3溶液,乙烧杯中盛有100 mL 0.25 molL1 CuCl2溶液,A、B、C、D均为质量相同的石墨电极,如果电解一段时间后,发现A极比C极重1.9
13、g。回答下列问题:(1)电源E为_极,F为_极。(2)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析出物质_mol。(3)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析出气体_mL(标准状况)。(4)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析出物质_mol。解析:由电解一段时间后A极比C极重,可知A极上有Ag析出,C极上有Cu析出,若A极上析出银的物质的量为n(Ag),则C极上析出Cu的物质的量为n(Ag),由关系式108 gmol1n(Ag)64 gmol1n(Ag)1.9 g,解得n(Ag)0.025 mol。由此可知,两电解池内的电解质均是足量的,故两池电极反应式分别为A极:Age=Ag;B极:4OH4e=2H2OO2;C极:Cu22e=Cu;D极:2Cl2e=Cl2。A、C两极析出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25 mol和0.012 5 mol,B极析出O2的体积为0.006 25 mol22.4 Lmol10.14 L140 mL。答案:(1)负正(2)4Ag4e=4Ag0.025(3)4OH4e=2H2OO2140(4)Cu22e=Cu0.0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