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程标准:1.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1国际形势(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2)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对态度。2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1)“另起炉灶”:含义: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作用: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2)“一边倒”:含义: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
2、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作用: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4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与苏联、保加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先后建立外交关系。(2)与苏联发展友好合作关系: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这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1)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2)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
3、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2过程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在中印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又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修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3.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三、走向国际舞台1参加日内瓦会议(1)目的: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2)参加国: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3)时间:1954年。(4)地点:日内瓦。(5)特点:新
4、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6)结果:中国在会议上发挥重要作用,使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2参加万隆会议(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2)时间:1955年4月。(3)地点:印尼的万隆。(4)成果: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的进展;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形成了“万隆精神”。1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合影是1949年12月毛泽东赴苏联访问时留下的。它体现了建国初的哪一外交政策?根本原因是什么?政策:一边倒。根本原因:维护国家利益。2“一边倒”政策与独立自主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自主和主
5、权,并不是盲目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3“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和“异”的含义同异共同经历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共同任务反殖、反帝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共同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原则史料探究材料一我们要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既不盲目排外,也不媚外。否则不是狂妄便是自卑。不卑不亢才是我们的态度。1949年11月,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
6、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1)材料一中为“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新中国实行了哪些外交政策?概括在这些政策指引下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2)据材料二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提示:(1)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成就:新中国成立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2)实质: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归纳总结比较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项目三大政策和平
7、共处五项原则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目的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特点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阵营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影响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地位是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对点训练11950年12月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飞机、船只装卸前往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物资,并针对中国,特别把香港、澳门也列入禁令适用地区。1954年12月“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8、出台,规定美国“维持并发展”台湾的武装力量。面对这一形势,新中国的外交努力包括()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苏双方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贯彻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准则AB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并非仅仅针对美国,而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执行;是在1950年2月,不符合材料时间信息。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敌视中国,针对这一形势,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正确;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确。主题二中苏关系史料探究材料一材料二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
9、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对此,新中国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以应对?(2)材料二反映了在此外交策略的指导下我国取得的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什么?其意义如何?提示:(1)国际形势: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和仇视新中国。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推行“一边倒”的政策。(2)成就:中苏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孤立封锁,巩固了国家主权,维护了国家安全。拓展升华“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的必要性(1)新中国成立时,
10、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2)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对态度,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3)新中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也是社会主义阵营里的一支重要力量。(4)新中国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巩固革命的成果,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对点训练2图片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下图所示可以用来研究()A国民革命时期的中苏关系B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社会C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关系D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社会解析:选C从图片中的“人民解放军”即可从时间上排除
11、A、B两项;20世纪60年代,斯大林已经逝世,且中苏关系已经开始恶化,排除D项。故选C。考点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命题角度:1.我国外交的基本方针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典题例析例1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思想是()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独立自主不结盟”解题思路选项分析判断A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B是指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C是指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D出现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答案B题组冲关 1.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
12、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国()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B重申和平共处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解析:选B据材料中的“1954年”“缅甸”“周恩来”等即可判断选B,即中国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它 ()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B提升了中国
13、的国际地位C消除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解析:选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考点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命题角度:1.“求同存异”的方针2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作用典题例析例2“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出自()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解题思路选项分析判断A在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
14、势下,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B与材料信息不符C与材料信息不符D与材料信息不符答案A题组冲关 3.1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说: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共产党中国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A“求同存异”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B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抗美援朝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解析:选A1955年,在万隆召开的亚非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与会各国的一致赞同,促使会议取得成功。故选A。“一边倒
15、”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原则,B项不正确;抗美援朝发生于19501953年,C项不符合题干时间要求;D项是日内瓦会议。4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 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D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解析:选B从时间上来看1955年来中国访问的人数比1954年多,这主要归结于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故选B。A项为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政策,排除;C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是在20世纪70年代,不符合题意;D项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不符合题意。课堂小结建通史网络构建关键必背(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方针。在建国第一年就与17国建交。(2)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3)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中国在外交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