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23MB ,
资源ID:154840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484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成都市南开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成都市南开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成都南开为明学校 高二 历史成都为明学校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年级 历 史姓名:_班级:_考号:_(时间:90分 满分:100分) 第卷(选择题,共60 分)一、 选择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新乐”兴起。孔子的弟子子夏认为:新乐进退无序,“奸声以滥,溺而不止”舞者的动作犹如猴戏,观赏之后既不能述说礼乐的美妙,又不能体会古人的道理。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 社会转型下新旧文化的冲突 B. 政治专制影响评判问题的客观性C. 战乱环境中艺术发展受制约 D. 文化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2.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

2、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属于A. 强调赏罚分明的法家思想 B. 认为人生无常的道家思想C. 提倡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 D. 主张选贤任能的墨家思想3.汉武帝时期,儒家士大夫据春秋之经义断狱成为当时风气。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根据其他儒家经典断狱,史家称之为“引经决狱”。“引经决狱”风气的盛行反映了当时A. 统治者重视儒家经义 B.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C. 儒家思想成为普遍的认知 D. 儒法思想合二为一4.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喜好不同),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A. 重点探究了“王道衰微

3、”的社会根源 B. 深入阐释了“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C. 以史为鉴揭示郡国并行制的政治隐患 D. 客观记述了西汉初期平民将相的兴起5.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A. 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B. 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C. 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 D. 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6.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

4、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对应的思想流派正确的是A. 甲墨、乙法、丙儒、丁道 B. 甲儒、乙法、丙道、丁墨C. 甲道、乙法、丙儒、丁墨 D. 甲墨、乙法、丙道、丁儒7.在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期间,程颐曾想干预其对唐太宗的“评价”,要求给予“纂名”并从忠臣不事二主的角度要求否定魏征,但是干预没有成功。这反映了A. 史学从经学中独立出来 B. 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C. 司马光的著述真实可信 D. 理学无法影响史书的编撰8.司马光撰写的居家杂仪中有“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对材料主旨解读正确的是A. 限制父

5、母分配权利 B. 缓解家庭内部矛盾C. 剥夺子女经济权益 D. 强化纲常伦理观念9.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熟”。三字经的出现和流行说明A. 儒学政治地位日益巩固 B. 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增强C. 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 D.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10.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A. 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B. 倡导经世致用,反对思想一统C. 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

6、之权 D. 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11.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A. 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B. 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C. 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丧失 D. 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12.曾国藩十分推崇王夫之和魏源的思想,曾全力支持船山遗书的大规模刊刻,又多次研读魏源著作,并于1868年专折奏请魏源入祀江南名宦祠。据此可知,曾国藩主张A. 中体西用 B. 经世致用 C. 师夷长技 D. 世道必进13.清

7、王昱东庄论画说“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该绘画理论A. 深受理学观念影响 B. 表明文人画彰显人性追求C. 说明画家品德高尚 D. 说明绘画与文学地位一致14.秦朝时囚徒程遂整理和再造的隶书,得到政府的肯定。这是出于当时A. 王朝初建文化宽松 B. 文字统一的需要C. 国家事务日益繁杂 D. 书写材料的革命15.八仙作为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神话人物,其形象有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宋元时期,人们将种种民间传说附会其身;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A. 民间

8、思想需要借助本土宗教传播 B. 道教借助民间力量提升政治地位C. 古代文化呈现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D.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16.下图是南宋会子铜版拓片,铜版上刻有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这一铜版佐证了 A. 宋代印刷技术先进 B. 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C. 南宋时期朝贡贸易发达 D.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行17.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帖”(见如图)。下列对“三希帖”书体特征的分析,最准确的是A. 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 B. 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C. 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 D. 结构简省,勾连不断,纵任奔逸18.下表中根据

9、史实得出的推论正确的是序号史实推论东汉时,蔡伦独创新意,使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加工造成植物纤维纸“蔡侯纸”造纸术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韩非子中提到过最初的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出现指南仪器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东晋时中国进入热兵器时代宋代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宋代是活字印刷术的黄金时期A. B. C. D. 19.海国图志原本是为了打开中国人的眼睛,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初级启蒙读物,但却被当时的中国拒绝,无意中启蒙了日本人,对明治维新起到催化作用。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富国强兵道路,反过来一次次侵略中国。海国图志在中日不同的命运,从根本上反映了两国A.

10、对外开放的程度 B. 思想解放的尺度C. 政治改革的力度 D. 社会转型的难度20.18611895年期间,译著范围扩展到外交、军事、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1850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这说明A. 中体西用思想得以传承 B. 自强运动激发民族意识的觉醒C. 近代中国思潮此起彼伏 D. 向西方学习的维度日渐多样化21.1906年,孙中山提出了“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五权分立”。孙中山称之为“破天荒的政体”。这里的五权除了西方的三权以外,新增了考试权和监察权。孙中山的“新

11、主义”A. 受制于中国现状而未能付诸实践 B. 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体现了中西政治文明成果的融合 D. 旨在弥补西方政党制度的弊端22.晚年的严复对天演论有所反思:“万物流变、演进,自由、平等、博爱,就像庄子说的仁义”“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准确的是A.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B.运用西方进化论批判传统文化C.更加客观评价社会进化学说 D.进一步宣扬西方社会进化思想23.陈独秀称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国民“最后之觉悟”,又说“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在陈独秀看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是A. 倡导思想变革以改造中国社会 B. 呼吁民主革命以反抗

12、君主专制C. 提升国民素质以改变中国习俗 D. 宣传社会主义以推动政治变革24.“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A. 井冈山时期 B 国民革命时期 C. 延安时期 D. 过渡时期25.“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

13、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以上言论出自A.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26. 2020年是毛泽东诞辰127周年,有学者认为,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者、探索者和先行者。其主要依据在于毛泽东A.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C. 论十大关系等文章的发表 D.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深刻揭示27.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充分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然而,当时有的大报仅刊登了一条不足200字的报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谈话

14、内容则只字未提。当代有学者评论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变成多数人的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对邓小平当时的“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是A.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C. 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 D. 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28.1950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指导意见突出两点:其一、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苏联经验;其二、创办人民大学,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这说明当时的教育A. 服务社会主义 B. 照搬苏联经验C. 强调意识形态 D. 脱离生产实际29.1980年初,风光片三峡的传说插曲乡恋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风靡全国,但因唱法

15、上的创新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被批为“靡靡之音”而被禁播3年,其说明A. 改革开放还未实行 B. “不结盟”外交正推行C. “文革”理论未被否定 D. “双百”方针贯彻的必要性30.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1959年,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这反映出A. 当时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 B. 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倾冒进现象C. 新中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 D. 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 分)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有3小题,

16、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共40分)31.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新式学校典型代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咸丰九年,时任翰林院编修郭嵩焘奏请设立外语学院以悉夷情,到奕等上奏“统计全局”之议,提出“查与外国交涉事件”中“语言不通,文字难辨”的难题,同文馆终在1861年1月准奏开办。同文馆聘请西人仅教习八旗子弟外国语言文字,“不准传教”,同时嘱汉文教习暗中稽查。同治五年(1866年),总理衙门奕等人奏请同文馆在已有英、法、俄三馆之外,增设一馆,专习天文、算学,招生对象不限于八旗子弟,而是扩大到满汉举人,五贡生员,以及正途出身五品以下京外各官,延请西人教习。摘编自徐旖瑶近代

17、中国洋务思潮论争始末以知识精英为研究视角材料二 苟仅援前此官学、义学之例,师徒授受以经义帖括,猎取科名,亦复何裨大局?即如同文馆、各省方言馆之式,斤斤于文字语言,充其量不过得数十翻译人才而止。今拟分立十科:一曰天学科,算学附焉;二曰地学科,矿学附焉;三曰道学科,各教源流附焉;四曰政学科,西国政治及律例附焉;五曰文献科,各国语言文字附焉;六曰武学科,水师附焉;七曰农学科,种植水利附焉;八曰工学科,制造格致各学附焉;九曰商学科,轮舟铁路电报附焉;十曰医学科,地产植物各化学附焉。摘编自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896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京师同文馆开设的背景并分析其在教学

18、内容、教学对象上有何变化?(6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否定京师同文馆的理由。与同文馆相比,京师大学堂在课程设置上有何进步之处?(4分)(3)综合上述材料中京师同文馆到京师大学堂课程设置的变化,折射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具有哪些特征?(4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在官学衰落、贵族子弟身亡家破的悲剧中,意识到教导族中子弟学习德行与知识的重要性,写下一部体系宏大的颜氏家训,给颜氏一族和社会带来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整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大量引用儒家经典的原文和典故,将儒家思想渗透进颜氏家族子弟的人格中。颜氏家训“述立身治家之法,辩证时俗之谬,以训子孙”,它的有关教育子

19、女、治理家庭、人伦秩序的观念对构建和谐家庭具有指导意义。据中国丛书综录记载,自魏晋南北朝之始,历朝历代都有“家训”类的成书作品。宋朝出现的5本家训作品都深受颜氏家训的影响,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封建社会家庭教育体系。摘编自罗乐(颜氏家训)家庭美德思想及其价值材料二 梁启超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将中西方思想融合起来,贯穿到家庭教育当中。梁启超对子女进行科学知识教育,以趣味引导学习,让子女自主学习。他认为做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梁启超教育子女“人必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他将道德分为公德和私德,认为中国传统道德偏于私德,是为“人人独善其身”;西方道德偏

20、于公德,是为“人人相善其群”。他志在把子女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具有公德心、意志坚定、知书达理的人才。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摘编自段燕蓉论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指出颜氏家训与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颜氏家训与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简要说明中国家训文化的历史价值。(10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神魔小说西游记的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历史现象,表5是其中三个情节。 表5 内容梗概 情节一 孙悟空无视天庭玉帝,自称“齐天大圣”,偷吃蟠桃,搅了王母的

21、蟠桃宴;玉帝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降旨请来如来佛祖,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情节二 唐僧、孙悟空师徒继续向西天前进,来到了西凉女国,女王见唐僧仪容俊美,情愿以身相许,让位于唐僧,这下可急坏了唐僧。幸亏孙悟空机灵乖巧,用计稳住了女王,并乘机得到了通关文牒,师徒四人终于逃离了西凉女国。 情节三 六耳猕猴不甘心失败,三番五次假扮孙悟空,迷惑了唐僧。唐僧中计,在大念了一通紧箍咒后,要将悟空赶走。孙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不改。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不得不去求助于观音菩萨、玉皇大帝,直到在如来面前,六耳猕猴才原形毕露。 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内容梗概中提取两个细节,指出它所反映的

22、历史现象(事件),并进行简要说明。成都为明学校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历史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10 ADCBC CBDBA 11-20 BBACC ABBDA 21-30 CCAAB CDCDD1.【答案】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均发生重大变化。从材料中的“新乐兴起”,而子夏认为“新乐进退无序”“观赏之后既不能述说礼乐的美妙,又不能体会古人的道理”来看,反映出社会转型时期新旧文化的冲突。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专制因素对评判问题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战乱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文化发展中“交流融合”的作

23、用,排除D项。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以德行来安排职位,按官职从事于职事,按功劳(的大小)决定赏赐(的多少),衡量功劳(的大小)而分配俸禄。所以官吏没有永远不变的富贵,而百姓也不会自始至终贫贱;有才能的人就选用他,没才能的人就使之居于下位,这句话体现了墨子“尚贤”的主张, D项正确。材料是墨子“尚贤”的主张,与法家赏罚分明的思想无关,排除A。材料是墨子“尚贤”的主张,与道家人生无常的思想无关,排除B。材料是墨子“尚贤”的主张,与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无关,排除。所以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关键词“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无能则下”的意思,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墨家尚贤的

24、主张。3.【答案】C【解析】从材料“汉武帝时期”“儒家士大夫据春秋之经义断狱成为当时风气”“根据其他儒家经义断狱”中可以看出,汉武帝时儒家思想不仅成为正统思想,而且成为普遍的认知,影响深远,故C项正确,B项排除;A项包含在C项之中;D项错误,错在“合二为一”。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可知是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根据“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可知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迎合诸侯;故可知班固深入阐释了“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B项正确。材料重点强调是面对这种社会现实,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迎合诸侯,而非探究了“王道

25、衰微”的社会根源,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郡国并行制度,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西汉初期平民将相的兴起,排除D。所以选B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依据材料中东汉时期“尊儒成风”,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反映了从东汉到魏晋时期对儒学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之中,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学思想开始产生了怀疑。这说明了时代的变迁影响着价值观念的选择。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门阀士族喜好对世风的转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无法起决定作用;B选项错误,从汉朝到清朝古代中国正统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并

26、没有随王朝兴替而变化;D选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佛道思想对儒学地位的冲击。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6.【答案】C【解析】“自然没有了”符合道家的顺其自然,“严惩严管”属于法家的严刑峻法,德和礼属于儒家的主张,“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属于墨家的尚贤,所以本题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7.【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篡名”、“忠臣不事二主”都属于理学伦理道德的内容,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抵制了程颐的干预,说明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故B选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史学从经学中独立出来,故A选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司马光的著述真实可信,故C选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篡名”、“忠臣不事二主

27、”的干预无效,不能说明理学无法影响史书的编纂,故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时应该注意到“篡名”、“忠臣不事二主”的选择标准的问题,程颐的标准是理学伦理道德,因此干预司马光的编纂资治通鉴,而司马光的主观标准却不是“篡名”、“忠臣不事二主”的问题,因此这说明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据此即可正确判断。8.【答案】D【解析】材料中“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表明北宋时期儒家倡导的“孝”的伦理道德得到强化,D正确;限制父母分配权利与题干中“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符,A错误;缓解家庭内部矛盾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无关,B错误;题干中

28、“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强调的是孝道,C不好材料主旨,排除。9.【答案】B【解析】“三字经,以课家熟”说明三字经来到寻常百姓,体现出理学世俗化的趋势加强,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学思想政治地位,A错误;C是秦汉时期形成;D中地狱文化不符合题意。10.【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学问之道”“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可知黄宗羲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成一家之言,不能人云亦云,包含着学术自由,反对死啃书本的僵化风气,故A项正确;C项错误,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在材料中无法体现;BD项错误,经世致用思想说的是做学问应该有所用,不能空谈,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而材料也未交待此内容。【点睛】“学问

29、之道”“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是解题的关键。1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之际思想,儒家思想遭到批判继承,挑战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属于早期启蒙思想,李贽等思想家仍属于地主阶级代表,A错误,D错误;明清之际,宋明理学地位仍然占统治地位,C错误;故选B。12.【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可知,反映的是曾国藩十分推崇王夫之和魏源的思想,王夫之和魏源都主张经世致用,说明曾国藩也主张经世致用,故B项正确。 “中体西用”是曾国藩的思想,与王、魏二人无关,故A项错误。王夫之没有“师夷长技”思想,故C项错误。“世道必进”是维新派借鉴进化论的思想,与三人均没有关

30、系,故D项错误。13.【答案】A【解析】该绘画理论强调,绘画先要端庄品德,方能体现作品的正大光明,并强调“画如其人”,体现的是理学外在行为与内在人格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是“文人画”,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的品德对绘画品质的影响,不能说明绘画者都具有高尚的品德,C项错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强调的是文章、绘画都体现人的品德修养程度,不是对绘画、文学地位的界定,D项错误。点睛:要理解绘画,就必须真正地了解其背后的绘画观念,而要了解绘画观念,就应该把它放到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作为文化体现之一的宋代绘画,必然会受到宋代文化的影响。宋代理学穷理致知和心性为主,外物为从的

31、精神使宋代绘画产生了从理性到感性、从写实性到写意性的变化。1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文字是小篆,但是小篆书写较为复杂,不利于文字传播效率的提高,因此民间通行更便捷的隶书,C项符合题意,B项排除;秦朝实行文化专制,排除A项;书写材料的革命是西汉早期发现的造纸术,排除D项。15.【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八仙的人物形象来自于现实生活。宋元至明清时期八仙传说故事的流行,正是说明道教文化与世俗生活紧密结合。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中讲到的是宗教文化以现实生活为载体,而不是民间思想借助于宗教,故A错误;从材料中看不出来道教借助民间力量提升自己政治地位的内容,故B错误;同样传

32、统文化的地域性特色在材料中也未体现。因此D项错误。点睛:宋元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对文化的需求自然增加。所以宗教在传播中也在适应时代变化的特点,世俗化趋势越来越强。16.【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相关知识。【详解】A.题干所给材料中“南宋会子铜版印刷术”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B.结合所学知识,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时期,这与题干中“南宋”不符。C.“南宋的朝贡贸易”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D.结合所学知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纸币“交子”,这与题干中“南宋”不符。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南宋”,并把握题干中“南宋会子铜版拓片”的主旨

33、。17.【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三希帖”书体为行书;“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符合行书的特点,与图示字体特点相一致,故B项正确;“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是篆书的特点,而题干中图示字体属于行书,故A项排除;“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是楷书的特点,与行书不一致,故C项排除;“结构简省,钩连不断,纵任奔逸”是草书的特点,与行书不合,故D项排除。18.【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中提到过最初的指南仪器“司南”,这能够说明战国时出现了指南仪器,故正确;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但造纸术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故错误;中国进入热兵器时代是在晚清时期,故错误;毕升

34、创造了活字印刷术,但是宋代雕版印刷依然是最发达的,故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ACD错误。19.【答案】D【解析】海国图志是中国人的著作,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实质的推动作用,却启蒙日本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这反映了两国对外开放和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同,但这不是根本上的反映,故排除A、B项;海国图志出版后没有推动中国进行政治改革,所以不能反映两国政治改革的力度,故排除C项;根据“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初级启蒙读物,但却被当时的中国拒绝,无意中启蒙了日本人,对明治维新起到催化作用”可知当时的中国人对外来思想持排斥态度,而日本人则开始大力对外学习,所以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根本上反映了两国社会转型的

35、难度,故选D项。20.【答案】A【解析】中体西用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占40%足以证明中体西用思想是得以传承的,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近代中国思潮的确是此起彼伏但材料是强调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未强调向西方学习的多样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1.【答案】C【解析】从材料“五权除了西方的三权以外,新增了考试权和监察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孙中山的“新主义”是中西方政治文明融合的成果,故C项正确;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A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政权

36、建设,而不是政党制度,故D项排除。22.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严复晚年对天演论的反思,故A项错误;材料中严复更多的是对进化论持负面看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一改过去对进化论的全面肯定,更加客观公正,故C项正确;进一步宣扬西方社会进化思想,与材料“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不符,故D项错误。23.【答案】A【解析】材料中陈独秀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国民“最后”(最重要)的觉悟,又强调“国民性质行为”的改善是“根本之救亡”,结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及特征,可知这是作为激进民主主义者的陈独秀在宣扬思想变革以改造中国社会,而这也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主题,A项正确

37、;君主专制已被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B项时间不符,排除;陈独秀并非呼吁改革社会习俗,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宣传社会主义”,排除D项。24.【答案】A【解析】在材料中毛泽东阐释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形势,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应该出自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所写的革命论著井冈山的斗争,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主要是关注农民问题; C项主要是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D项主要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25.【答案】B【解析】依据“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等关键词可知,这段话论述的是中国革命必须坚持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必须用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

38、展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基本思想。在选项中只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体现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新民主主义论深入论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点睛: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可以联系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结合选项中的文章内容即可得出答案。26.【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论十大关系等文章体现出了

39、毛泽东同志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所以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特色,故C项正确。A、B两项属于革命思想,故排除;D项最早体现应该是邓小平理论。27.【答案】D试题分析:从“1979年11月26日”可知当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AB项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再从“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可知AB项不符合题意;C项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邓小平提出的应该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主张,D项符合题意。28.【答案】C【解析】据材料“吸收苏联经验创办人民大学,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尚末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故A错误

40、;吸收苏联经验不等于照搬苏联经验,故B错误;材料体现了当时的中国教育强调意识形态的特点,故C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教育脱离生产实际,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1950年,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人民大学,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即可结合所学知识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9.【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题眼是“1980年初”“禁播3年”。1980年中国已经实行了改革开放,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涉及文艺领域,与“不结盟”外交政策无关,故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理论是以阶级斗争为纲,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之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清

41、算,故C项错误;“双百”方针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但乡恋被批为“靡靡之音”而被禁播3年,这说明当时“双百”方针没有被很好地贯彻,故D项正确。30.【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在1958年和1959年在计算机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体现了中国在某些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D正确;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处于大跃进时期,我国的教育等各个领域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人才匮乏,A错误;材料体现的并不是左倾冒进的结果,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与欧美等国家的比较,C错误。31.【解析】(1)背景:据材料“查与外国交涉事件”中可知,中外交往加强,据材料,提出“查与外国交涉事件中语言不通,

42、文字难辨的难题,同文馆终在1861年1月准奏开办。同文馆聘请西人仅教习八旗子弟外国语言文字,同时嘱汉文教习不准传教暗中稽查。”可知,急需翻译人才;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新式人才。变化:教学内容,据材料“同文馆聘请西人仅教习八旗子弟外国语言文字,总理衙门奕等人奏请同文馆在已有英、法、俄三馆之外,增设一馆,专习天文、算学”可知,学习外语扩充到科学与技术;教学对象:据材料“招生对象不限于八旗子弟,而是扩大到满汉举人、五贡生员,以及正途出身五品以下京外各官,延请西人教习。”可知,八旗子弟扩充到正途官员。(2)理由:据材料“即如同文馆、各省方言馆之式,斤斤于文字语言,充其量不过得数十翻译人才而止。”可知

43、,京师同文馆只能培养翻译人才,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要。进步:据材料“今拟分立十科:一曰天学科,算学附焉;二曰地学科,矿学附焉;三曰道学科,各教源流附焉;四曰政学科,”等信息可知,全面学习西学;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法律。(3)特征:据所学可知,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核心是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答案】(1)背景:中外交往加强,急需翻译人才;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新式人才。变化:教学内容,学习外语扩充到科学与技术;教学对象:八旗子弟扩充到正途官员。(2)理由:京师同文馆只能培养翻译人才,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要。进步:全面学习西学;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法律。(3)特征: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不断

44、探索救亡图存之路。32.【解析】(1)颜氏家训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一“意识到教导族中子弟学习德行与知识的重要性”可知强调德行与知识;由材料“写下一部体系宏大的颜氏家训,给颜氏一族和社会带来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可知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由材料“整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大量引用儒家经典的原文和典故,将儒家思想渗透进颜氏家族子弟的人格中它的有关教育子女、治理家庭、人伦秩序的观念对构建和谐家庭具有指导意义。”可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突出人伦秩序。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的丰要特点:根据材料二“他将中西方思想融合起来,贯穿到家庭教育当中”可知融合中西方思想;由材料“梁启超对子士进行科学知识教育,以趣味引导

45、学习,让子女自主学习。他认为做学问不能纸上谈兵,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知教育理念先进、方法多样;由材料“他志在把子女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具有公德心、意志坚定、知书达理的人才。”可知注重爱国主义教育。(2)颜氏家训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颜之推在官学衰落、贵族子弟身亡家破的悲剧中”可知宗族观念的传承。由材料“颜之推大量引用儒家经典的原文和典故,将儒家思想渗透进颜氏家族子弟的人格中。”可知儒家文化的影响;依据所学可知农耕经济的发展。粱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依据所学维新思想可知民族危机的加深;自强救亡思潮的兴起。根据材料“西方道德偏于公德,是为人人相善其群。”可知西学的传播

46、。中国家训文化的历史价值:依据所学可知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根据材料“它的有关教育子女、治理家庭、人伦秩序的观念对构建和谐家庭具有指导意义”可知依据所学可知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 【答案】(1)颜氏特点: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突出人伦秩序;强调德行与知识;体系宏大,影响深远。梁启超特点:融合中两方思想;教育理念先进、方法多样;注重爱国主义教育。(2)历史背景:颜氏:农耕经济发展;儒家文化的影响;宗族观念的传承。梁启超:民族危机的加深;西学的传播;自强救亡思潮的兴起。历史价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是宝贵的精神财富。33.【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

47、成就;全国卷41题【解析】材料给了西游记三个情节,要求从中提取两个细节,指出细节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事件),并对历史现象简要说明(可以是原因也可以是影响、作用),历史现象要准确,说明要简明扼要,史论要结合,逻辑要严密,论证要充分。【答案】参考示例 答出其中两条12分,其中每条内容的细节2分,历史现象(事件)2分,写出一点说明2分;或者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细节(2分) 历史现象(事件)(2分) 说明(写出一点即可)(2分) 唐僧、孙悟空师徒继续向西天前进 唐僧到印度求佛法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中国人善于学习的精神;促进了中国佛教和文化的发展 西凉女国 少数民族地区存在母系氏族部落 中原汉文化的先进性,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对落后 孙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不改 儒学的教化作用 儒学的发展和世俗化(理学);教化作用的积极与消极 直到在如来面前,六耳猕猴才原形毕露 佛教的流行 唐代的开放;统治集团的态度;社会发展对佛教的需求 孙悟空无视天庭玉帝,大闹天宫 反封建专制斗争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出现 第18页,共7页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