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选择题1.我国汉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田庄。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些田庄()A.是相当完备的微型社会B.都由地方官府进行控制C.与手工业生产没有关系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解析: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作物栽培、蚕桑作业、兵器修造等,涉及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大部分活动,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田庄的发展状况不符。答案:A2.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解析:学生易错选C项,因为他们认为官营手工业在中国手工业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就能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的特征;同时,
2、这也是不理解封建经济形态的含义导致的。封建经济形态的特征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而自然经济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答案:B3.下图瓷瓶为宋朝的钧瓷。钧瓷有的青中带红,华而不俗,称为“钧红”;有的以天青或月白与紫红色交相掩映,别致美观,称为“钧紫”。这种瓷器最有可能产于()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瓷器工场解析:钧瓷无论是质量还是艺术价值都是首屈一指的,这样的产品最有可能产生于官营手工业中,官营手工业在明代中叶之前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最高水平。答案:A4.长期以来,我国古代冶炼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南北朝时期,我国冶炼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A.高炉炼铁B.淬火工艺C.发明
3、水利鼓风冶铁工具D.灌钢法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理解能力。A、C两项所示的技术或发明均出现在两汉时期,B项淬火工艺在战国时期已有所发展,只有灌钢法是南北朝时期我国冶炼技术取得的成就。答案:D5.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A.B.C.D.解析:由三张“名片”的内容可知,这些都属于土特产品和手工业品,由此可知正确;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或者陶瓷之路,这表明曾经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手工业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而且道
4、路畅通,由此可知错误,正确;鸦片战争前,由于鸦片走私,中国对外贸易出现入超,错误。答案为C项。答案:C6.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A.民营丝织业的兴盛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C.民营制瓷业的形成D.民营冶金业的兴盛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其反映的是丝织业的发达,从材料中的“比屋”“比户”可判定应是民营丝织业。答案:A7.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
5、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A.B.C.D.解析:从材料“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可判断松江纺织业技术水平高。又从材料“从店中给筹取值”,可判断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正确。明朝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说法有误。从材料中无从体现。答案:B8.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这座墓葬的时间最有可能是()A.魏晋B.隋唐C.宋代D.清代解析:黑陶在原始社会已经出现;唐代白瓷已较有名,而粉彩产生于清代。因此,该墓葬最有可能出现于清代。答案:D二、非选择题9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4年在福建泉州港外出水了一艘南宋海船,船中残余的香料就有2 000多千克,其中有檀香,还有价格等同于黄金的龙涎香。材料二1987年在广东东南濒临南海的阳江海域发现了一艘中国古代沉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这是迄今为止在环中国近海区域发现的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整船文物多达48万件,以瓷器为主,多为青釉瓷,许多瓷器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一摞一摞的铁锅和一篓一篓的铁钉是另两宗大量出水货物;目前船中出水的铜钱有上万枚,年代最早的是汉代的“货泉”,年代最晚的是南宋高宗时期的“绍兴元宝”。(1)材料一中出水的海船来自哪个地区?材料二中“南海一号”是什么时期的船只?请分别说出理由。(2)材料二沉船中有大量的瓷器和铁制品说明了什么问题?(3)综合以上信息,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答案:(1)泉州沉船来自今天的东南亚地区;因为东南亚地区盛产各种香料。“南海一号”是南宋时期的船只;因为出水的铜钱最晚是南宋高宗时期的。(2)说明南宋的瓷器和铁器在海外有大量的需求(或南宋的制瓷业和冶铁业发达)。(3)宋代海外贸易繁荣(或中国出口的主要是瓷器、铁制品,进口的多是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