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16.04KB ,
资源ID:1547846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4784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第二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1.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狱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一现象的实质是A.争前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C.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D.分封制遭到破坏2.“会盟”是春秋时期诸候国之间的一种重要政治活动,齐桓公、晋文公称霸时的公标潮时的“会盟”仍然是在“尊王夷”的旗帜下举行的。这说明当时A.传统宗法分封秩序得到恢复B.礼乐制度已经全面瓦解C.“天下共主”的号召力尚存D.争霸战争违背历史潮流3.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同源共祖的意识开始形成,炎黄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并被周边民族认可。这反映了A.实现统一成为社会共识B

2、.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民族矛盾已经逐渐消亡D.血缘是维系国家的纽带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5.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使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B.得益于铁犁、牛耕的使用C.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D.主要

3、在于水利工程兴修6.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农业产量的提高人口的大量增加A.B.C.D.7.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春秋战国之际,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是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B.农业和工商业繁荣C.中心城市人口众多D.货币流通十分广泛8.秦国在正式变法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争论,商鞅就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与其相符的是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B.民贵君轻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D.有能则举之,高予之

4、爵9.史记记载:“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这反映了孔子A.重视思想教化,使人向善B.强调礼制,稳定社会秩序C.推行仁爱,缓和社会矛盾D.恪守中庸之道,治理朝政10.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说:“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室,这大约是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该论述中的秦国的社会转型表现在A.编制户口,加强国家管理B.奖励军功,取消世卿世禄制C.废除井田,承认土地私有D.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小农

5、经济发展11.孔子坦言“吾从周”,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实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周道”,但是他在教育上却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学术下移这一现象A.是战国儒学发展的产物B.体现了孔子毕生对社会平等的追求C是当时社会转型的反映D. 体现了崛起中的士人阶层的政治诉求12.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反映出A.老子强调道德的作用B.老子重视法律C.老子哲学中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D.老子主张顺应自然13.百家争鸣是思想的百科全书,包含了有关“价值、意义、方式、礼仪”等知与行多方面的知识,构成了古代社会精神层面生活的源泉与核心。这反映出百家争鸣A.诸派思想内容无需后人

6、创新B.不利于推动当时社会转型C.各家学说都具有较强实用性D.对后世影响的领域比较宽广14.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A.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 B.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C.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 D.改善君主统治,出谋划策15.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 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B.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C.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诸侯争霸,分

7、封秩序开始瓦解16.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自由的时代。“宽容”“自由”主要指A.百家争鸣 B.商业繁荣C.士的兴起 D.诸侯纷争17.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列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近者悦,远者来”。材料二郭沫若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思想学

8、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1) 试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内涵。(2)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提出了哪些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和建议。(3) 为什么郭沫若称“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和文化教育状况这四个角度中选择两个,试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学术思想史上黄金时代的原因。18. 战国时期,选贤任能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慎子)材料二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

9、人,有能则举之。(墨子)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1) 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答案:15 DCBCB 610 AACBD 11 16 CDDDBA17.(1)内涵: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和睦相处;人与自然之间和平共处:国与国之间友好交往、合作发展(2)孔子:“仁”,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子:治国应以礼教为主(3)原因: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分析:经济,并田制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政治,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阶级关系,“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文化教育,私学兴起,学术逐渐下移18.(1)态度:荀子主张贵贤、敬贤,慎子主张尊君轻贤;目的:为君主治国提供用人建议。(2)墨子和李悝主张用人不论出身,以才能和功劳为用人标准。商鞅变法实行奖励耕织和军功爵的举措,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社会进步,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