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高一历史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80分)1.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 中央集权B. 官僚政治C. 家国一体D. 君主专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同姓分国占绝大多数,即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早期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2. “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
2、屋,即寝。古代的家庭,最重要的,祭祖自属大事。”材料揭示了A. 分封制的巩固B. 宗法制的影响C. 宰相制的实行D. 内朝制的推行【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祭祖”等是受宗法制度的影响,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而非分封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宰相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内朝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祭祖”,这体现的是宗法制的影响力。3. 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A. 炫耀
3、文治武功B. 树立专制权威C. 制造暴政依据D. 宣扬君权神授【答案】B【解析】据材料“皇,古为上天帝,生物之主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其主观目的是树立君主的专制权威,以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炫耀文治武功”不属于最主要的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制造暴政依据的目的,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君权神授”思想,且“君权神授”思想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学生可以结合秦朝君主专制制度的相关知识,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4. 秦朝之后两千多年的王朝帝国,“历代都用秦政
4、法”。这里的“秦政法”是指A.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专制皇权D. 焚书坑儒【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秦政法”,结合所学的中央集权制内容特点,该制度核心是专制皇权,故C正确;A是法家思想;B是汉代董仲舒思想;D是思想控制。5. 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A.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 内阁制代替三省制C. 行省制代替郡国制D.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答案】B【解析】根据“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
5、而完成于汉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转型”指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其表现之一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巩固,D正确;夏朝开始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明朝设立内阁,元朝实行行省制,AB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结合时间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个选项即可。6. 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
6、“转折”是指A. 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B. 设立“中朝”、“外朝”制度C.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D. 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设立“中朝”“外朝”制度,削弱相权,故B正确。刺史只能监督地方官,故A错误。秦朝已经设立三公九卿制度,故C错误。汉武帝也没有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故D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外朝制度7. 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
7、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A. 注重依法治国B. 相权对皇权的制约C. 皇权不断加强D. 宰相掌控了决策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反映的是相权对皇帝 的专制统治的制约。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名师点睛】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异同;8.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8、”这说明北宋A. 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B. 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C. 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D. 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全部”说法错误。B项说法错误,北宋时中书门下长官为当朝宰相。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北宋时设三司管理财政,,以分割宰相的财权以加强皇权,故选C。D项无从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名师点睛】宋代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9. 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
9、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A. 便于中央直接管理B. 实行民族分化政策C. 推行汉蒙二元统治D. 防止出现地方割据【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行省制。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元代行省的设置打破原先依据山川形变划分地方行政区划的原则,目的在于通过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划打破原有依据有利地理区划而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从而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秩序,D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是其作用而非目的,排除;BC两项说法均与行省设置意图无关,排除。故选D。考点:
10、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行省制10. 明史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A. 参与机务,批答章疏B. 参与决策,传达公文C. 参与政务,充当顾问D. 参与政事,主管文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信息“参预机务”“备顾问而已”可知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参与政务,充当顾问。再者结合所学知识,内阁在明朝主要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故选C。A中的“批答章疏”属于皇帝,B错在参与决策,D中的主管文教不符合内阁特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11. 有学
11、者认为,古希腊民主政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基础上,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人类所创造的政治文明形态中的一种。这里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是指A. 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要冲位置B.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C. 古希腊人对民主、自由的追求D. 城邦政治及其小国寡民的特点【答案】D【解析】古希腊城邦政治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面对城邦间的激烈争夺,需要全邦人团结起来保护城邦的利益,这是促使民主政治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故D正确;地理位置、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自然条件,不属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故AB错误;古希腊人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属于思想方面的条件,不属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故
12、C错误。12.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A. 地域辽阔,农业发达B. 法制健全,等级森严C. 小国寡民,独立自主D. 中央集权,分权制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200多个城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主,故C正确。地域辽阔,农业发达,不符合希腊的特点,故A排除。法制健全,等级森严,也不符合希腊城邦史实,故B排除。当时希腊没有中央集权,分权制衡,故D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城邦13.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
13、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A. 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B. 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C. 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D. 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答案】A【解析】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希腊民主的形成重要条件,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C、D均是影响但均不是最大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14. “(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A. 商业流通是政治平等的现实基础B. 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C. 海外贸易活动推动平等观念形成D. 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答案】D【解析】从“流通中发
14、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可以看出流通中的平等,促进了现实中的自由和平等,体现出了商业上平等观念,影响到了当时的政治理念,D正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政治平等受到了商业平等的影响,但不是建立在商业平等的基础之上,A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自由平等的交换原则对希腊社会政治的影响,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古希腊的海外贸易活动,排除C。 15. “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 小国寡民B. 轮番而
15、治C. 人民主权D. 独立自治【答案】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希腊民主政治特点16.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里克利这段演讲强调的是A. 权力制约B. 公民意识C. 平民政治D. 法律至上【答案】B【解析】材料提到,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这主要是倡导公民为城邦服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伯利克里强调公民意识,故选B项,不选ACD三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
16、治公民意识17. 布洛斯是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晚期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的一个贫困的雅典公民。下列关于他的政治活动符合史实的是A. 他作为第四等级的公民无权担任任何公职B. 在公民大会上抽签当上了将军的官职C. 通过选举成为四百人议事会的一员D. 参加公民大会还能领取工资【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人开放,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而那时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机关是“五百人会议”,所以根据这些史实,只有D项符合,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18. 古代雅典政治的一个特点是“公民是轮流地统治或被统治”。下列雅典的机构中,不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A. 公民大
17、会B. 五百人议事会C. 民众法庭D. 十将军委员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伯里克利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鼎盛。 除十将军外,执政官和几乎所有其他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事件;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和检察机关;十将军委员会不仅统帅军队,还参与政治,十将军由民主选举产生。因此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和决定国家大事,不能反映公民是轮流地统治或被统治特点。考点:本题考查古希腊政治。点评:古希腊政治具有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等特点。而其中最能体现人民主权这一特点的是公民大会的设置。19. 亚里士
18、多德曾说:“十个人的城邦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将不能自给;十万人的城邦是荒唐的,因为它将不能适当地治理。”这说明A. 希腊城邦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 当时的希腊城邦总人口没有超过十万C.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制不适合古希腊D. 城邦制符合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古代希腊的城邦制度是建立在适当的人口的基础上的,即应当是小国寡民,故答案为D。A、B、C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中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排除。20.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
19、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A. 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B. 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C. 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D. 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答案】C【解析】从材料“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中可以看出,英国首相作为内阁首脑,要接受议会的监督,故C项正确;A项错误,首相掌握行政权;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点睛:责任内阁制特点: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21. “国王被赶走,新国王在种种条件限制下登上王位,于是在人们思想里,
20、判断一个人的政治行为,已经不是看他们对国王个人态度,而是看他们对国家态度了。”这描写的是A. “光荣革命”B. 北美独立运动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D. 德国统一【答案】A【解析】英国通过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故选A;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点睛:光荣革命不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颁布。光荣革命不是英国革命保守和不彻底的表现。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向其他阶级妥协的结果”,这是由资产阶级的力量不足以完全清除封建势力所决定的,这个结果是符合当时英国国情的。22. 电影鸦片战争中这样的镜头:英
21、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 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B. 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C. 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D. 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决议【答案】C【解析】英国议会权力至上,不对国王负责,故C错误,符合题意,其他均正确。23. 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年1801年,1803年1806年)。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A. 首相
22、是国家的权力中心B. 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C. 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D. 议会服从于内阁【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8世纪早期,英王退出内阁,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后期,形成了内阁可以提前大选的惯例,促进内阁制的发展;材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制约机制不断完善,责任内阁制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故B正确;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内阁对议会负责,ACD与史实不符,排除。24. 下表是近代同一时期下,英国与欧洲政治局势的对比,通过对比反映出英国欧洲英国宗教机构和封建割据势力肆虐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司法陪审制和地方管理体制封建专制普遍加强创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
23、宪制开展资产阶级革命创立了资本主义责任内阁制、两党制和文官制A. 是最早取消君主制的国家B. 是司法最完善的国家C. 拥有世界最好的政治制度D. 政治制度具有创新性【答案】D【解析】表格显示英国在政治体制、两党制和文官制度等方面具有开创性,故D正确;A中最早说法绝对;B中最完善说法绝对;C中最好说法绝对,排除。25.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推广性B. 美国的联邦制度就像中看而不中用的美丽艺术品C. 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
24、特定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D. 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提取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美国的联邦宪法,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说明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受美国特定条件决定的。故答案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民主制度确立的条件26.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话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时间
25、 1854 年判断,此时鸦片战争已经结束,南京条约已经签订。从材料 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也可看出是中英双方签订的条约,符合条件的是南京条约。 故选A。BC项是在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签订的;D项是在1901年签订的。BCD均不符合题意。考点:南京条约点评:南京条约是近代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在该条约中,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和协定关税的内容,列强的商品大量的进入中国市场,但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列强商品的销售,材料即是反映了这一情况。以此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27. 南京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英国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的是:A. 割香港岛B. 开放五处通商口岸C.
26、 赔款2100万元D. 协定关税【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是打开中国市场。英国通过协定关税降低了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从而有利于打开中国市场,故D项正确;割香港岛是为了便于进行商业贸易活动,故A项错误;开放通商口岸是为了加大对华商品输出,故B项错误;赔款不是根本目的,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属于最佳式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准确选项和题干的逻辑关系。本题考查本质意图,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判断。28. 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
27、来描述近代中国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并与教材内容联系的能力。材料中,缔造者们的言辞出现了“凶暴”,还有等级的森严,这使贫民极其失望,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特点,太平天国运动中,洪秀全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袖特权思想严重,等级森严,故选B;A是列强侵华战争,与题意无关,故错误;义和团运动没有平等的许诺,故C错误;辛亥革命追求平等与自由,但没有特权的森严,故D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名师点睛】29. 某事件被称作以反满的民族主义为主要号召的
28、“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该事件是A. 洋务运动B. 太平天国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戊戌变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中“反满”、“传统民变”、“中西碰撞”等信息可以看出此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并不反对清朝的统治,故A、C项不正确;戊戌变法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故D项不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30. 2009年2月法国佳士得拍卖所拍卖的圆明园流失文物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兔、鼠首铜像,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导致它们流失海外的侵略战争是A. 鸦片战争
29、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解析】依据“圆明园流失文物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兔、鼠首铜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对圆明园进行劫掠,导致圆明园十二生肖文物流失海外,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均涉及对圆明园进行劫掠,排除AC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圆明园流失文物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兔、鼠首铜像”,联系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分析解答。31.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 反抗外来侵略B. 探索救国之路C. 掀起民主革命D. 推翻清朝统治【答案】A【解析】虎门销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
30、心,北洋舰队“致远号”战舰反映的是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的情形,“义和团旗帜”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中国人们掀起的反帝运动,由此可见,三幅图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这一主题,故A正确;虎门销烟无法体现“探索救国之路”,排除B;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封建反侵略,虎门销烟、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都不反封建,排除C;虎门销烟、甲午战争目的是维护清王朝,义和团提出“扶清”,D错误。32. “不信中原力已疲,忍将和局误师期。谁知辽海消兵日,正是军民痛哭时。”(作者曹润堂)这首写于1895年的诗歌反映了哪一场战争的情况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由 “
31、谁知辽海消兵日,正是军民痛哭时”可知描述的是辽东战役和黄海海战。由“不信中原力已疲,忍将和局误师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海海战中国主力尚存,但李鸿章“避战自保”最终导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故该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故C正确;其他选项均与材料不符。33. 下列条款中体现出19世纪末列强对华经济扩张新特征的是A. 将进口商货运往内地之时欲暂行存栈,除勿庸输纳税钞B. 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C. 大合众国船只进通商各港口时,必将船牌等件呈交领事官,转报海关D. 于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9世纪末,列
32、强侵华呈现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的新特征。A、B、C三项都体现了列强加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的扩张特征;D项中“从事工艺制造,机器装运进口”,可以判断出使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体现了资本输出的新特征,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34.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这是一个转折点
33、,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工具,民族抵抗意识全部丧失,故D正确。南京条约不符合“西太后身上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故A排除。北京条约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也没有全部丧失民族抵抗意识,故B排除。马关条约,属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也没有全部丧失民族抵抗意识,故C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35. 下列事件按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香港岛被英国割走外国军队可在北京至山海关沿线驻扎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
34、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础识记内容,项分别是在19世纪40年代、20世纪初和19世纪90年代,故B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点评:本题为排序题型,难度不大,基础性试题,依据所学知识排序即可,可采用排除法。36.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A. 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B. 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C. 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D. 清政府已
35、完全失去人民支持【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英国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由关键信息反映普通民众对外来侵略的事不关己的心态说明其冷漠、茫然,B项正确;A项“一无所知”说法错误;C项无法从题干材料中反映;D项“完全失去人民支持”说法错误。37. “西方用船坚炮利打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认识:夸大了殖民侵略的积极影响体现了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 B. C. D. 【答案】D【
36、解析】西方列强的侵略产生了两个方面的结果:一个是破坏性的,对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冲击了旧的经济结构,促进了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等,材料中“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体现了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也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体现的就是侵略的客观作用,没有夸大也没有为西方殖民主义开脱,所以正确,错误,故选D。38.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A. 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 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 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D.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37、的是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关键词是“人类文明”,在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文明的主要潮流是资本主义文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后,一方面带来了被侵略被奴役,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近代文明,即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中国的近代化不断开启,C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B项说法本身错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形态的瓦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排除; D项说法本身符合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史实,但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影响及
38、认识39.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攫取上述特权时还要求清政府A.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B. 赔偿日本白银4.5亿两C.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D. 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答案】C【解析】由“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可以判断出,日本取得了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条约还包括“割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故C正确;“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赔偿白银4.5亿两”“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材料属于马关条约,故排除AB
39、D。点睛:根据“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判断得出马关条约,然后根据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各选项即可。40. 近代一外国驻华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A. 鸦片战争中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C. 甲午中日战争后D.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批签署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要严惩反抗外国的中国官吏,清政府沦为列强在中国的代理人。材料信息反映了基本相同的内容。故选B。ACD项均未出现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内容。考点:辛丑条约点评:此题
40、实际上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内容。辛丑条约是进入新世纪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条约中有内容规定。惩办参加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大臣,并称为首祸诸臣。这体现了清政府此刻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二、材料题(20分)41.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今日中国应用发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审视人类各种不同的文明模式。”探究一中国的传统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容,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
41、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探究二雅典模式“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探究三英美模式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改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杨小凯中
42、国政治随想录请回答: (1)依据探究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2)依据探究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主的特点。(3)“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4)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指什么?为了克服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美国在政治制度上做出了哪些重大创新和改变?【答案】材料题:(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科举选拔官员;民本思想。(2)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3)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如何控制:颁布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案,限制王权确立法律至上、议会主权的原则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4)指没有君主专制的历史传统。针对在一
43、个大国建立民主共和的需要,创立了联邦制国家。为了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中央政府的构建实行三权分立制。同时实行民选制度,扩大享有民主的范围等。总统和议员采用间接选举方式产生,体现民主性同时克服直接民主所带来的弊端【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和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的特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体现民本主义”等信息归纳得出。(2)雅典民主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再联系教材所学,回答出具有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的特点。(3)联系所学,“光荣革命”完美的政治设计应当是指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有效控制“控制者”的措施,可以联系教材所学,从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法律至上议会主权原则、实行责任内阁制等方面来回答。根据材料,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应当是指美国没有君主专制的历史传统。美国政治制度上的创新和改变,应当联系所学,从联邦制、三权分立、间接选举等方面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