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44KB ,
资源ID:15450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4508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5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解题方法及技能提升训练:第24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5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解题方法及技能提升训练:第24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

1、史论结合型选择题的解答技巧(1)一审题干材料,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提炼出主题,把握材料的核心。(2)二看设问,透彻理解求答语,如“直接证据”“一手材料”“历史叙述”“历史评价”“显著特点”等。(3)三阅选项,仔细阅读各选项,结合题意,联系所学的有关基础知识,逐一对选项进行分析、比较、辨别,排除叙述有误的、与题意吻合度差距较大的。综合思考材料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是否有以偏赅全、偷梁换柱、混淆因果关系等现象,在严谨的分析中作出判断,选出最准确、最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 斯大林说:“一个农民,他积累了少量的钱,他不用这些钱去修理犁头、革新自己的经营,而却买了一架大留声机花光了。”对此,刘少

2、奇指出:“这样的农民,是不会创造自己幸福的生活的。这对于我们的国家也是一样。如果能够从人民的节省中筹集一些资金以投资于工业,但我们却不这样做,而由大家在消费中花光了,那我们就不能创造人民的幸福的生活。”刘少奇这一说法实质上()A否定了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作用B肯定了苏联工业资本积累的做法C批评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D指出了工业化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工业化的资金来源。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不能去掠夺其他国家,而要靠本国节约来积累。材料中斯大林这段话反映出他不主张农民将自己存留的钱花光去买消费品,这从斯大林采取提高工业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法和开展农业集体化、让农民为

3、工业化提供资金的做法中可以看出来。从刘少奇的话中可知为了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应从人民的节省中筹集资金以用于工业建设。因此B符合题意。答案B 20世纪80年代前后,苏联的酒的平均消费量比美国的平均消费量多一倍,也比30年前苏联的平均消费量多一倍,嗜酒者的平均年龄在过去十年中下降了7岁。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苏联()A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很高B改革停滞,不少人消沉颓废C两极格局瓦解,国际地位下降D国家解体,个人前途日益渺茫解析本题考查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的影响。酒的平均消费量增加的背后是人们借酒消愁来缓解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后期,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导致苏联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后

4、,苏联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苏联解体是在1991年,故C、D与题干时间不符合。答案选B。答案B跟 踪 体 验1.(2013新课标全国卷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B解析本题以俄罗斯学者的讲话为切入点,考查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比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即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经济,突出了市场的作用。再联系中国20世

5、纪80年代的改革,同样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故B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远比苏俄新经济政策时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要好,故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中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C项错误;中国的工业化开始于一五计划时期,所以D项错误。2(2013广东文综2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实行余粮征集制答案A解析题干中不把农民出售粮食等的行为认定为投机倒把,故A项正确;B

6、、C两项与“投机倒把”无关,排除;D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其禁止商品的自由贸易,排除。故答案为A项。3(2013新课标全国卷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解题关键:1952年,苏共领导人,谷物的收获量大幅度增加,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谷物(短缺)问题。据此可知D项

7、正确。4(2013新课标全国卷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体制这一知识点。考查考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题干中的时间1931年和赶超先进国家。5(2012江苏历史17)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

8、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21年开春以来”,说明此时苏俄正在推行新经济政策;再根据材料“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即可明确这一政策的特点是采用市场关系来调节生产,故D项符合。6(2012广东文综2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认为斯大林模式

9、有合理之处B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C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答案A解析“(苏联)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工业化)。”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7(2012福建文综22)下表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代19251927年19281932年19331937年年均粮食产量(万吨)752773607290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答案C解析统计表格类题目,要看纵轴和横轴,从表中可以分析,苏联的粮食产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斯大林推行

10、农业政策,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农业得不到发展,赫鲁晓夫改革在1956年以后,排除D项。8(2013福建文综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摘自列宁全集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

11、苏联。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三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四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1)据材料一并结

12、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答案(1)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经济技术落后,国防薄弱;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2)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

13、式筹集工业化资金。(3)从发展轻工业开始。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4)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世界市场的形成、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第(1)问,注意从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对落后等方面说明苏维埃政权实施快速工业化的原因。第(2)问考查十月革命后苏俄为加速工业化而采取的举措,回答时把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战略加以列举,要注意答题的角度必须是“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第(3)问要说明西方国家工业化之路的内容,但必须联系材料二、三的内容,并以英国为典例。第(4)问先阐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再结合所学知识并与苏联工业化比较,说明其差异。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