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45055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3页
《解析》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有氢键,RNA也可有氢键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有中心体的倍增C人体成熟红细胞、浆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均不能合成DNA聚合酶D线粒体、核糖体、质粒、ATP等结构或物质都含有C、H、O、N、P2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

2、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在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才能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2P3白化病人出现白化症状的根本原因是()A病人体内缺乏黑色素B病人体内无酪氨酸C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不正常D长期见不到阳光所致4将牛催乳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B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C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5如图为真核细胞中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

3、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的模板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原料是20种游离的氨基酸B图中表示4个mRNA分子正在合成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D合成的场所主要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形成与核仁有关6“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以下各项研究中合适使用该方法的是()A研究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的途径C研究植物叶肉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D研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的转化因子7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下列变化过程一定会发生的是()染色体的复制DNA含量的变化核仁核膜的消失和重建纺锤体的形成细胞质的分裂着丝点的分裂ABCD8如图是马铃薯细胞的部分D

4、NA片段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脯氨酸的密码子为CCA、CCG、CCU、CCC)Aa链中A、T两个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B若b链上的CGA突变为GGA,则丙氨酸将变为脯氨酸C与相比,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D图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CGA9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为3:2CDNA解旋酶只作用于部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作用于部位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0如图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

5、的是()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内切酶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C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D连接b处的酶为RNA聚合酶11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在其中培养噬菌体B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在子代噬菌体中有32P,证明DNA是遗传物质12原核生物某基因原有21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210对碱基(未涉及终止密码子改变),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蛋白质相比,差异可能为()A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

6、序不变B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改变C氨基酸数目不变,但顺序改变DA、B都有可能13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由于细胞分化的结果CS型菌再次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记忆B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DS型菌的DNA用相关的酶水解后,仍然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14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15亚硝酸可使胞嘧啶(C)变成尿嘧啶(U)某D

7、NA分子中的碱基对G/C中的C在亚硝酸的作用下转变成U,转变后的碱基对经过两次正常复制后不可能出现的碱基对是(只考虑该对碱基,且整个过程不发生其他变异)()ABCD16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A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B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表达D害虫发生了定向突变,增强了抵抗性17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很可能在Y染色体上B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C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

8、应的性状表现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和卵细胞中18如图为两个神经细胞间相互联系的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和之间充满组织液,说明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离不开内环境B若在X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结构和实现相同的信号转换C兴奋的单向传递与结构上的特定受体有关D中的物质以胞吐的形式排出细胞,需要消耗大量能量19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变异的利与害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B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产生不定向的变异,因而造成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后出现生殖隔离,是导致新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D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

9、20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B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S元素CT2噬菌体内,碱基A、C、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D可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21a和b属于同一种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核内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Aa是正常体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B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C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a处于有丝分裂中心体相互分离时,b处于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时22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

10、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以下是相关的两组杂交实验实验(1):乔化蟠桃(甲)矮化圆桃(乙)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1:1实验(2):乔化蟠桃(丙)乔化蟠桃(丁)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3:1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个亲本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ABCD23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B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2:1C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4:

11、1D核DNA数目比值为4:124使用特定的方法可以抑制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使细胞停留在分裂的某一阶段,如表所示,“”表示停留时期时期处理方法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加入过量的胸苷秋水仙素低温(24)由上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胸苷不能直接作为DNA复制的原料B秋水仙素可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留在中期C低温主要抑制细胞分裂中有关酶的活性D加入过量的胸苷使细胞停留在间期可能的原因是抑制了RNA合成25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B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变异C猫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D染色体

12、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26在胎儿出生前,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取样细胞就能检测出来的遗传病是()A21三体综合征B苯丙酮尿症C白化病D红绿色盲27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原始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C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D走向两极的均是A、a、B、b28如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5为患者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不一定在常染色体上B若2携带致病基因,则

13、1、2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为C若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2个致病基因D该病易受环境影响,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9遗传学检测两个人的体细胞中两种基因组成,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对于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差异C染色体结构变异D可能是男性30某动物的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当只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A40%B45%C50%D60%31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

14、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4%和16%B34%和18%C16%和34%D32%和18%32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皮肤表皮细胞能从空气中直接吸收利用O2,并非必需从组织液中获取 过氧化氢酶、载体、抗体、血浆蛋白不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当血液的化学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生病 运动员进行铁人三项赛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神经递质小泡存在于内环境中A2项B3项C4项D

15、5项33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ABCD34如图为膝跳反射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在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迅速被酶分解D在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35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

16、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0分36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 B;C(2)以上b、c、d它们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3)图中ad,O2浓度最高处是,CO2浓度最高处是(4)红细胞中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利用的途径是:红细胞组织细胞(用和文字表示,填写经过的内环境)(5)指出图中c的成分通过一个怎样的途径

17、可能形成b的成分:(用和文字表示填写经过的内环境,)(6)内环境的是机体运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调节37小鼠品系众多,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如图是某品系小鼠(2N=40)的某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品系成年小鼠的体重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鼠最重,aaddff的成鼠最轻)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小鼠的种群中,控制体重的基因型有种用图中亲本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鼠体重与亲本相同的个体占(2)若图中父本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18、受精后形成了一只XXY的小鼠,该小鼠成年后,如果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可形成种性染色体组成不同的配子(3)小鼠的体色由两对基因控制,Y代表黄色,y代表鼠色,B决定有色素,b决定无色素色)已知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图中母本为纯合黄色鼠,父本为纯合白色鼠请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仅就体色而言,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交叉互换)第一步:选择图中的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第二步:;第三步:结果及结论:,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4)若小鼠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E、e控制,位于1、2号染色体上经多次

19、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亲本杂交得到F1后,让F1的雌雄小鼠自由交配,所得F2中有毛鼠所占比例总是,请推测其原因是38如图表示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请回答:(1)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_(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2)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UUU的是上的,它所携带的小分子有机物可用于合成图中(3)在化学物质甲磺酸乙酯的作用下,基因中一个GC对被AT对替换,导致由此转录形成的mRNA上个密码子发生改变,但该生物体的性状并没有改变,原因是存在,经翻译形成的中并没有改变(4)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的结果,是这两种细胞转录形成的不同造成的(5)少量mRN

20、A能短时间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一个mRNA可以与结合(6)诱变育种时,被处理的生物个体中表现基因突变性状的个体数远少于实际发生基因突变的个体数其原因可能是、39番茄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高秆抗病番茄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1)在处育种工作者常采用的方法获得F2(2)图中A个体叫做过程常用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过程的育种方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3)构建抗病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须使用 和两种工具酶(4)过程“航天育种”方法获得的变异类型主要是40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

21、,aa基因型个体占20%,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1)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这时,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2)生物进化的单位是,进化的原材料由提供,决定生物进化方向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尚德中学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有氢键,RNA也可有氢键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有中心体的倍增C人体成熟红细胞、浆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均不能合成DNA聚合酶D线粒体、核糖体、质粒、ATP等结构或物质都含有C、H、O、N、P【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

22、要特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DNA是双链结构,两条链是通过氢键连接的,RNA也有局部双链结构,也含有氢键;(2)动物细胞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3)DNA聚合酶用于催化DNA的复制;(4)DNA、RNA、ATP中都含有C、H、O、N、P【解答】解:A、DNA是双链结构,两条链是通过氢键连接的,RNA也有局部双链结构,也含有氢键,A正确;B、动物细胞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使得中心体的数目倍增,B正确;C、记忆细胞在受到同种抗原的刺激时,会增殖分化,其增殖过程中进行DNA的复制,需要合成DNA聚合酶,C

23、错误;D、线粒体内含有核酸,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质粒为环状DNA分子,故它们和ATP中都含有C、H、O、N、P,D正确故选:C2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在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才能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2P【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人们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有两个著名的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

24、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熟练掌握两个实验是解题关键【解答】解:A、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而蛋白质的结构又具有多样性,因此人们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故A正确;B、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蛋白质、DNA、糖类等物质分离开来,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的作用,发现只有S型细菌的DNA和R型细菌混合,产生了S型活细菌,故B正确;C、由于艾弗里实验中提取出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因此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更有说服力,故C正确;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未侵染的噬菌体和未组装的DNA分子都具有放射性,故D错误故选D3白化病人出现白化症状的根本原因是()A病人体内缺乏

25、黑色素B病人体内无酪氨酸C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不正常D长期见不到阳光所致【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分析】白化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由于先天性缺乏酪氨酸酶,或酪氨酸酶功能减退,黑色素合成发生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肤、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因此表现为眼睛视网膜无色素,虹膜和瞳孔呈现淡粉色,怕光,看东西时总是眯着眼睛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都呈白色或白里带黄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解答】解: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导致患者不能正常合成酪氨酸酶,因而不能将酪氨酸合成为黑色素可见

26、产生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不正常故选:C4将牛催乳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B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C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考点】DNA分子的复制;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小鼠乳腺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

27、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程 翻译是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解答】解: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有DNA和RNA,所以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A正确;B、基因转录时,形成RNA,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B正确;C、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C错误;D、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总数相等,但是种类不一定相等,因为有些氨基酸有多个密码子,D正确故选:C5如图为真核细胞中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的模板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原料是20种游离的氨基酸B图中表示4个mRNA分子正在合成C多个核

28、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D合成的场所主要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形成与核仁有关【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核的功能【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真核细胞中进行的翻译过程,其中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都是翻译形成的肽链;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据此答题【解答】解:A、图示为翻译过程,该过程的模板是核糖核苷酸(mRNA),原料是20种游离的氨基酸,A错误;B、图中表示4条肽链正在合成,B错误;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多条多肽链的翻译,C错误;D、是m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是核糖体,其形成于核仁有关,D正确故选:D6“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以下各项研究中合适使用

29、该方法的是()A研究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的途径C研究植物叶肉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D研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的转化因子【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借助同位素原子以研究有机反应历程的方法即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做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素标记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不变科学家通过追踪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标记法也叫同位素示踪法【解答】解:A、研究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

30、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用的是显微镜观察法,A错误;B、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探究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往往采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氨基酸,追踪放射性出现的位置的方法进行研究,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B正确;C、通常用层析液分离绿叶中的色素研究色素的种类和含量,没有用到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D、艾弗里的实验将S型菌的各种成分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几种成分之间相互对照,没有采用同位素标记法,D错误故选:B7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下列变化过程一定会发生的是()染色体的复制DNA含量的变化核仁核膜的消失和重建纺锤体的形成细胞质的分裂着丝点的分裂ABCD【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1

3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为二分裂2、无丝分裂的特点: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但有DNA的复制和平均分配3、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染色体的复制,错误;所有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发生DNA含量的变化,正确;无丝分裂和原核细胞的二分裂过程中没有核仁核膜的消失和重建

32、,错误;无丝分裂和原核细胞的二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体的形成,错误;所有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质的分裂,正确;无丝分裂和原核细胞的二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着丝点的分裂,错误故选:A8如图是马铃薯细胞的部分DNA片段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脯氨酸的密码子为CCA、CCG、CCU、CCC)Aa链中A、T两个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B若b链上的CGA突变为GGA,则丙氨酸将变为脯氨酸C与相比,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D图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CGA【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马铃薯细胞的部分DNA片段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过程示意图,其

33、中a和b为DNA链,c是以b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mRNA链;表示DNA的复制过程;表示转录过程;表示翻译过程【解答】解:A、a链中A、T两个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A错误;B、若b链上的CGA突变为GGA,则相应的密码子由GCU变为CCU,相应的氨基酸由丙氨酸将变为脯氨酸,B正确;C、为转录过程,其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TA、CG、GC,为翻译过程,其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可见过程中都有AU配对,C错误;D、密码子指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因此图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U,D错误故选:B9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该基因

34、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为3:2CDNA解旋酶只作用于部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作用于部位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分析】从图可知,是磷酸二酯键,通常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点,是氢键是DNA解旋酶作用点;该基因可能存在于干细胞内的染色体DNA上,也可以在线粒体或者叶绿体内;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那T也占该20%,C=G=30%【解答】解:A、该基因不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也有可能在线粒体或叶绿体DNA上,故A

35、错误;B、已知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20%,则C=G=30%,所以该基因的每一条核苷酸链中及整个双链中的比例均为3:2,故B正确;C、图中部位是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的作用部位,部位是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部位,故C错误;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得到8个DN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这8个DNA分子中有2个DNA一半含14N,一半含15N,其余6个DNA分子只含的14N,所以含 15N的 DNA分子占2:8=,故D错误故选:B10如图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内切酶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C切断b处的酶为

36、解旋酶D连接b处的酶为RNA聚合酶【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示意图中a表示的是磷酸二酯键,b表示的是氢键切断磷酸二酯键的酶是限制性内切酶,切断氢键的酶是解旋酶,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复制,即将原料脱氧核糖核苷酸 通过引物与模板链进行配对,合成新的DNA单链DNA连接酶则是将两段分开的DNA链通过特定末端连接在一起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a表示的是磷酸二酯键,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内切酶,A正确;B、a表示的是磷酸二酯键,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B正确;C、b表示的是氢键,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C正确;D、DNA分子内氢键是复制时自动形成的,不需要酶,D错误故选:D11

37、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在其中培养噬菌体B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在子代噬菌体中有32P,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2、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

38、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解:A、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分别培养细菌,再在其中培养噬菌体,不能同时培养,A错误;B、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只能进行适宜时间的保温培养,如果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细菌会破裂释放出子代噬菌体,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C、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说明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D、由于只有DNA进入细菌,所以在子代噬菌体中有32P,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D

39、12原核生物某基因原有21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210对碱基(未涉及终止密码子改变),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蛋白质相比,差异可能为()A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不变B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改变C氨基酸数目不变,但顺序改变DA、B都有可能【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程翻译是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密码子是指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共有64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终止密码子有3 种,不决定氨基酸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碱基对由213

40、对经过突变成为210对碱基,转录后未涉及终止密码子改变,其mRNA上比原来减少了3个碱基,可能是3个连续的,也可能不是连续的而是间断的3个【解答】解:A、如果突变后减少的3个碱基对是连续的,则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蛋白质相比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不变,A正确;B、如果突变后减少的3个碱基对是不连续的而是间断的,则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蛋白质相比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也改变,B正确;C、氨基酸数目肯定改变,但顺序不一定改变,C错误;D、A、B都有可能,D正确故选:D13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

41、合成蛋白质B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由于细胞分化的结果CS型菌再次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记忆B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DS型菌的DNA用相关的酶水解后,仍然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1、肺炎双球菌包括R型细菌和S型细菌,其中R型细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无毒性,而S型细菌含有多糖类的荚膜,有毒性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解答】解:A、肺炎双球菌自身含有核糖体,能独立合成蛋白质,A错误;B、

42、肺炎双球菌是单细胞生物,不会发生细胞分化,B错误;C、S型菌(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记忆B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分化形成浆细胞,分泌产生大量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C正确;D、S型菌的DNA用相关的酶水解后,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D错误故选:C14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分析】具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主要载体是染色体;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元素是C、H、O、

43、N、P;HIV属于逆转录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解答】解:A、豌豆属于真核细胞,遗传物质是DNA,故A错误;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其次是线粒体,故B正确;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NA,元素组成C、H、O、N、P,不含有硫元素,故C错误;D、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故D错误故选:B15亚硝酸可使胞嘧啶(C)变成尿嘧啶(U)某DNA分子中的碱基对G/C中的C在亚硝酸的作用下转变成U,转变后的碱基对经过两次正常复制后不可能出现的碱基对是(只考虑该对碱基,且整个过程不发生其他变异)()ABCD【考点】DNA分子的复制;碱基

44、互补配对原则;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A与U配对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DNA分子中的碱基对G/C中的C在亚硝酸的作用下转变成U,则以该DNA为模板进行正常复制,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有AT,TA,GC,CG和UA再进行第二次复制,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仍然是AT,TA,GC,CG和UA所以不可能出现CU的配对,因此不可能出现的碱基对是故选:D16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A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

45、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B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表达D害虫发生了定向突变,增强了抵抗性【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害虫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自然选择和抗药性形成的过程方面来切入【解答】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

46、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故选:A17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很可能在Y染色体上B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C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和卵细胞中【考点】伴性遗传【分析】伴性遗

47、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雌雄异体的生物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解答】解:A、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由于女性不含Y染色体,所以致病基因不可能在Y染色体上,A错误;B、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伴性遗传在基因传递过程中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B错误;C、X和Y染色体为性染色体,位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C正确;D、个体是由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发育而来,性细胞是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所以性染色体存在于体细胞和性器官内的精子、卵细胞中,D错误故选:C18如图为两个神经细胞间相互联系的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48、是()A和之间充满组织液,说明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离不开内环境B若在X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结构和实现相同的信号转换C兴奋的单向传递与结构上的特定受体有关D中的物质以胞吐的形式排出细胞,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分析题图: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为突触前膜,为突触后膜,为突触小泡,和之间为突触间隙,充满组织液兴奋通过突触结构时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解答】解:A、结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充满组织液,说明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离不开内环境,A正确;B、若在X处给予一个适宜刺

49、激,在结构突触前膜处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结构突触后膜处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B错误;C、兴奋的单向传递与结构突触后膜上的特定受体有关,C正确;D、突触小泡中的内含物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排出细胞,需要消耗大量能量,D正确故选:B19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变异的利与害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B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产生不定向的变异,因而造成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后出现生殖隔离,是导致新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D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进化是以种群为

50、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解答】解:A、生物的有利变异和有害变异是针对生存的环境而言的,A正确; B、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B错误;C、新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后最终出现生殖隔离,C正确;D、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D正确故选:B20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B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S元素CT2噬菌体内,碱基A、C、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D可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

51、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考点】DNA分子的复制;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和DNA分子复制,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B、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RNA,含有C、H、O、N、P元素,B错误;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碱基A、C、G参与组成的脱氧核苷酸有3种,C错误;D、研究DNA的复制方式用到14N和15N同位素标记的方法,通过离心来检测子代DNA的组成,推测DNA的复制方式,D正确故选:D21a和b属于同一种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核内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

52、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Aa是正常体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B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C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a处于有丝分裂中心体相互分离时,b处于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时【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题中关键信息为“a细胞中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这种情况无非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般正常体细胞DNA为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复制后变为4n,在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均为4n,有丝分裂末期为2n,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均为4n,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为

53、2n,减数分裂结束后为n【解答】解:A、一般正常体细胞的DNA为2n,生殖细胞通过复制后DNA为4n,但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中只有2n,故A错误;B、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的细胞DNA数均为4n,故B错误;C、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DNA数为4n,而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NA数也为4n,故C错误;D、有丝分裂中心体相互分离时表示前期,此时细胞中DNA为4n,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时表示减二后期,此时细胞中DNA为2n,故D正确故选:D22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以下是相关的

54、两组杂交实验实验(1):乔化蟠桃(甲)矮化圆桃(乙)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1:1实验(2):乔化蟠桃(丙)乔化蟠桃(丁)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3:1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个亲本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ABC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解答】解:由实验(2)可知,乔化乔化出现矮化,说明乔化对矮化是显性,亲本基因型为AaAa,蟠桃蟠桃出现圆桃,说明蟠桃对圆桃是显性,基因型为BbBb,因此

55、丙、丁的基因型为AaBb,丙丁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乔化蟠桃:矮化圆桃=3:1,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遵循连锁定律,即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1)知,乔化蟠桃(甲)矮化圆桃(乙)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1:1,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中A、B连锁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b连锁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故选:D23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B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2:1C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4:1D核DNA数目比值为4:1【考点】有

56、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XbY,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平均分向细胞两极;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基因型为XBX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而且染色体数目减半【解答】解:A、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色盲基因数目为2,女性携带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则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色盲基因数目为0或者2;故A错误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为0;故B错误C、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则比值为4:1;故C正确D、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数目

57、92个,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DNA数目46个;故D错误故选C24使用特定的方法可以抑制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使细胞停留在分裂的某一阶段,如表所示,“”表示停留时期时期处理方法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加入过量的胸苷秋水仙素低温(24)由上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胸苷不能直接作为DNA复制的原料B秋水仙素可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留在中期C低温主要抑制细胞分裂中有关酶的活性D加入过量的胸苷使细胞停留在间期可能的原因是抑制了RNA合成【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分析表格:加入过量的胸苷处理可使细胞分裂停留在间期,原因是过量的胸苷抑制了DNA合成;秋水仙素处理可使细胞分裂停留在中期

58、,原因是秋水仙素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低温处理可使细胞停留在各个时期,主要原因是低温抑制细胞分裂中有关酶的活性【解答】解:A、胸苷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后,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才是DNA复制的直接原料,A正确;B、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留在中期,B正确;C、低温处理可使细胞停留在各个时期,主要原因是低温抑制细胞分裂中有关酶的活性,C正确;D、加入过量的胸苷使细胞停留在间期可能的原因是抑制了DNA的合成,使细胞分裂停留在间期,D错误故选:D25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

59、改变B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变异C猫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分析】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解答】解:A、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相互交换片段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C、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第5号染色体缺失一部分所致,C正确;D

60、、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B26在胎儿出生前,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取样细胞就能检测出来的遗传病是()A21三体综合征B苯丙酮尿症C白化病D红绿色盲【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分析】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因此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先天性愚型患儿一般是由来自母亲的不正常卵子与正常精子结合导致母方的卵原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第21条染色体在进入子细胞时没有分离,形成异常配子致使受精后的胎儿体细胞中有47条染色体,比正常人多出一条生殖细胞结合类型有两种可

61、能性:22A+X和22A+Y;或23A+X和21A+YA代表常染色体【解答】解:A、21三体综合征是比正常人多出一条21号染色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A正确;BCD、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和红绿色盲是单基因遗传病,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BCD错误故选:A27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原始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C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D走向两极的均是A、a、B、b【考点】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62、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复制而来的基因分开,移向细胞两极由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过程中,A与a分离,B与b分离,且A(a)和B(b)的组合是随机的,因此形成的精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B和ab或者是Ab和aB;但是A和a不能走向同一极、B和b不能走向同一极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相同【解答】解: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A错误;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

63、向另一极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B正确;C、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错误;D、走向两极的均是A、a、B、b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B28如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5为患者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不一定在常染色体上B若2携带致病基因,则1、2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为C若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2个致病基因D该病易受环境影响,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测,“无中生有”是隐性,“无”指的是父母均不患病,“有”指的是子代中有患病个体;

64、隐性遗传看女病,后代女儿患病父亲正常的话是常染色体遗传“有中生无”是显性,“有”指的是父母患病,“无”指的是后代中有正常个体;显性遗传看男病,儿子正常母亲患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母女都患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母亲和女儿都正常,遗传病只在男子之间遗传的话,极有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据此解答【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但其致病基因不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B、若2是携带着,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和2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为=,B正确;C、若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的基因型为XAXa,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

65、复制,其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2个致病基因,C正确;D、单基因遗传病不易受环境的影响,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D错误故选:D29遗传学检测两个人的体细胞中两种基因组成,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对于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差异C染色体结构变异D可能是男性【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甲个体比乙个体缺少一个B或b基因由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很可能是染色体发生了变异(如: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数目变异中的个别的减少等);也有可能是该个体为男性,B基

66、因位于X染色体上,即该个体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XBY【解答】解:A、基因突变只会产生等位基因,基因的数目并不会减少,A错误;B、甲的基因型为AaB,缺少一个B或b基因,很可能是该基因存在的染色体发生了缺失,即可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个别的减少,B正确;C、有可能是该基因存在的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的缺失,而导致该基因丢失,C正确;D、该基因如果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则在男性个体中也只有一个基因,D正确故选:A30某动物的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当只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A40%B45%C50%

67、D60%【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先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题干信息推测出F2群体中的基因型及比例,根据基因型比例计算基因频率【解答】解:AABB和aabb个体交配,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按照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A_bb和aaB_死亡,因此F2群体中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1:2:2:4:1,其中AA:Aa:aa=3:6:1, =60%故选:D31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

68、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4%和16%B34%和18%C16%和34%D32%和18%【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C=T+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为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

69、+T)/(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解答】解: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由于C=G、A=T,则C=G=17%、A=T=33%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即T1=32%、C1=1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T=(T1+T2)2,所以T2=34%,同理,C2=16%故选:A32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皮肤表皮细胞能从空气中直接吸收利用O2,并非必需从组织液中获取 过氧化氢酶、载体、抗体、血浆蛋白不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血浆的成分稳定

70、时,机体达到稳态 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当血液的化学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生病 运动员进行铁人三项赛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神经递质小泡存在于内环境中A2项B3项C4项D5项【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1、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2、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

71、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解答】解:皮肤表皮细胞不能从空气中直接吸收利用O2,必需通过内环境获取,错误 过氧化氢酶、载体为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抗体、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正确 稳态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错误 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不是恒定不变,错误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正确 当血液的化学成分稳定时,人有可能得遗传病等,错误 运动员进行铁人三项赛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这属于正常的血糖调节,错误 神经递质小泡存在

72、于神经细胞中,错误故选:A33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ABCD【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本题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中膜内外电位的变化,静息状态膜内是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兴奋时,Na+通道开放,Na+内流,膜内Na+浓度升高,膜内的电位逐渐上升为正电位,膜外电位为负电位,在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解答】解:分析题图可知,题图显示的是膜内与膜外

73、的电位差,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为负值,说明A端(膜内侧)连电流表的正极,B端(膜外侧)连电流表的负极;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静息时,A、B都表现为正电位,A、B的电位差为0,给以适宜刺激后,兴奋传到A,A处表现为外负内正,B处仍然是外正内负,对于膜外A、B两侧存在电位差,由于电流表正极处是负电位,电流表负极处是正电位,所以A、B两点的电位差是负值;当兴奋传过A后,未达到B之前,A、B两点均为静息状态,两点的电位差为0,当兴奋传至B时,B处表现为外负内正,A处是外正内负,对于膜外A、B两侧存在电位差,由于电流表正极处是正电位,电流表负极处是负电位,所以A、B两点的电位差是正值,兴奋

74、传过B以后,A、B是处于静息电位状态,A、B两点的电位差又恢复为0故选:C34如图为膝跳反射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在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迅速被酶分解D在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反射的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是传入神经,b是突触结构,是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是传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明确知识点,梳

75、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由于b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在a处也不可能检测到电信号,A错误;B、在b处通过神经递质传递兴奋,所以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迅速被酶分解,否则会引起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或抑制,C正确;D、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在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D正确故选:A35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

76、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内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后膜上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2、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使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后模,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解答】解: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被突触小泡膜与细胞质分开,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A正确;B、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可实现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B正确;C、神经递质与

77、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C正确;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如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则Na+内流,如果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则Cl内流,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0分36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毛细血管; B毛细淋巴管;C组织细胞(2)以上b、c、d它们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内环境(3)图中ad,O2浓度最高处是d,CO2浓度最高处是a(4)红细胞中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利用的途径是:红细胞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用和文字表

78、示,填写经过的内环境)(5)指出图中c的成分通过一个怎样的途径可能形成b的成分:淋巴血浆组织液(用和文字表示填写经过的内环境,)(6)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运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其中A为毛细血管;B为毛细淋巴管;C为组织细胞;a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c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d表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解答】解:(1)分析题图:A为毛细血管;B为毛细淋巴管;C为组织细胞(2)分析题图:a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d表示血浆,它们构

79、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3)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自由扩散,氧气由红细胞运输通过血浆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所以血浆d中浓度最高,二氧化碳是由组织细胞产生,所以细胞内液a中含量最高(4)氧气由红细胞运输通过血浆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途径是:红细胞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5)c是淋巴,b是组织液,淋巴通过淋巴循环经左右锁骨下静脉血液从组织处毛细血管处渗出b为组织液(6)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运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故答案为:(1)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组织细胞(2)内环境 (3)d a (4)血浆组织液(5)淋巴血浆组织

80、液 (6)稳态 神经体液免疫37小鼠品系众多,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如图是某品系小鼠(2N=40)的某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品系成年小鼠的体重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鼠最重,aaddff的成鼠最轻)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小鼠的种群中,控制体重的基因型有27种用图中亲本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鼠体重与亲本相同的个体占(2)若图中父本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受精后形成了一只XXY的小鼠,该小鼠成年后,如果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可形成4种性染色体组成不同

81、的配子(3)小鼠的体色由两对基因控制,Y代表黄色,y代表鼠色,B决定有色素,b决定无色素色)已知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图中母本为纯合黄色鼠,父本为纯合白色鼠请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仅就体色而言,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交叉互换)第一步:选择图中的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第二步:让F1雌雄成鼠自由交配得到F2(或让多只F1雌鼠与父本小白鼠交配);第三步:观察统计F2中小鼠的毛色(或观察统计子代小鼠的毛色)性状分离比结果及结论:子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鼠色:白色=9:3:4(或黄色:鼠色:白色=1:1:2),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子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

82、色:白色=3:1(或黄色:白色=1:1),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4)若小鼠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E、e控制,位于1、2号染色体上经多次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亲本杂交得到F1后,让F1的雌雄小鼠自由交配,所得F2中有毛鼠所占比例总是,请推测其原因是E基因显性纯合致死【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分定律的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

83、解答】解:(1)由题图可知,控制体重的三对等位基因Aa、Dd、Ff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在该小鼠的种群中,控制体重的基因型有333=27种;图中母本基因型是AADDFF、父本基因型是aaddff,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DdFf,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鼠体重与亲本相同的个体的比例是AADDFF+aabbff=(2)性染色体为XXY的小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精子的类型是X、XY、XX、Y四种(3)由题意知,纯合黄色鼠的基因型是YYBB,纯合白色鼠的基因型是yybb,二者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YyBb,如果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

84、合定律,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YB:Yb:yB:yb=1:1:1:1,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连锁定律,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YB:yb=1:1,因此可以用自交或测交的方式,通过观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2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Y_B_:Y_bbyyB_:yybb=9:3:3:1,表现为黄色:鼠色:白色=9:3:4,测交实验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YyBb:Yybb:yyBb:yybb=1:1:1:1,表现型为黄色:鼠色:白色=1:1:2;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

85、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YYBB:YyBb:yybb=1:2:1,表现型是黄色:白色=3: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YyBb:yybb=1:1,表现型是黄色:白色=1:1(4)由题图可知,亲本基因型是Eeee,子一代基因型是Ee:ee=1:1,子一代自由交配过程中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E:e=1:3,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EE:Ee:ee=1:6:9,如果显性纯合致死,则F2中有毛鼠所占比例总是Ee=故答案为:(1)27 (2)4(3)让F1雌雄成鼠自由交配得到F2(或让多只F1雌鼠与父本小白鼠交配)观察统计F2中小鼠的毛色(或观察统计子代小鼠的毛色)性状分离比子代

86、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鼠色:白色=9:3:4(或黄色:鼠色:白色=1:1:2)子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白色=3:1(或黄色:白色=1:1)(4)E基因显性纯合致死38如图表示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请回答:(1)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_DNARNA_蛋白质(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2)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UUU的是tRNA上的AAA,它所携带的小分子有机物可用于合成图中多肽链(3)在化学物质甲磺酸乙酯的作用下,基因中一个GC对被AT对替换,导致由此转录形成的mRNA上1个密码子发生改变,但该生物体的性状并没有改变,原因是存在密码子的简并性,经翻译形成的中氨基酸种类并没有改变

87、(4)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是这两种细胞转录形成的mRNA不同造成的(5)少量mRNA能短时间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一个mRNA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结合(6)诱变育种时,被处理的生物个体中表现基因突变性状的个体数远少于实际发生基因突变的个体数其原因可能是一种氨基酸可由几种密码子决定、隐性突变【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其中表示解旋酶;表示RNA聚合酶,能催化转录过程;表示DNA模板链;表示翻译合成的多肽链【解答】解:(1)图示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该过程中

88、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DNARNA蛋白质(2)tRNA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能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用于合成图中多肽,由于mRNA和tRNA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AAA(3)基因中一个GC对被AT对替换,导致由此转录形成的mRNA上1个密码子发生改变,但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经翻译形成的中氨基酸的种类并没有发生改变(4)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是这两种细胞转录形成的mRNA不同造成的(5)少量mRNA能短时间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一个mRNA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结合(6)诱变育种时,被处理的生物

89、个体中表现基因突变性状的个体数远少于实际发生基因突变的个体数其原因可能是一种氨基酸可由几种密码子决定、隐性突变或基因发生了选择性表达故答案为:(1)DNARNA蛋白质(2)tRNA AAA 多肽链 (3)1 密码子的简并性 氨基酸种类(4)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mRNA (5)多个核糖体(6)一种氨基酸可由几种密码子决定(密码子的简并性) 隐性突变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9番茄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高秆抗病番茄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1)在处育种工作者常采用自交的方法获得F2(2)图中A个体

90、叫做单倍体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过程的育种方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3)构建抗病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须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和DNA连接酶两种工具酶(4)过程“航天育种”方法获得的变异类型主要是基因突变【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为杂交育种,为单倍体育种,为基因工程育种,为诱变育种常规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

91、(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解答】解:(1)处育种为杂交育种过程,在F2中会出现性状分离,故工作者常采用自交的方法获得F2(2)图中为单倍体育种过程,A个体由花粉粒形成,叫做单倍体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单倍体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3)构建抗病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须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后用DNA连接酶形成重组质粒(4)过程“航天育种”属于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故答案为:(1)自交 (2)单倍体 秋水仙素 染色体(数目)变异(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4)基因突变40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92、1)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42.5%32.5%这时,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55%45%(2)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原材料由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频率的变化【分析】1、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杂合子的频率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

93、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1)由题意知,该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Aa基因型个体占50%如果植物自交,后代中AA=30%+=42.5%,aa=20%+=32.5%,Aa=25%,因此,A=42.5%+25%=55%,a=32.5%+25%=45%(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原材料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故答案为:(1)42.5%32.5%55%45%(2)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2016年6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