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0 ,大小:1.33MB ,
资源ID:15442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4429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衡水市十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衡水市十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三调考试生 物 试 卷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酸都是遗传物质,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B. 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 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有些脂质具有调节作用D. 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不都是葡萄糖【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类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它们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2、细胞中的无机盐存在形式: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叶绿素中的Mg2+、血红蛋白中Fe2+等以化合态。3、糖类由C、H、O三种元

2、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4、脂质主要是由C、H、O 3种化学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N和P。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除此以外,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这些物质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

3、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详解】A、核酸包括DNA和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RNA,细胞中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A错误;B、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错误;C、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故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有些脂质具有调节作用,如性激素,C正确;D、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即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D错误;故选C。点睛】2

4、. 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B. 根据细胞是否含有结构,可将甲、乙、丙分为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两种生物类群C. 丙不具有细胞结构,故不具有生命特征D. 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是原核细胞,乙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液泡、细胞壁,是植物细胞,丙是噬菌体病毒;是线粒体,是叶绿体,是细胞核。【详解】A、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器和细胞核,能区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A错误;B、甲不含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乙含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丙没

5、有细胞结构,是病毒。病毒即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根据细胞是否含有结构(细胞核),甲、乙和丙可分为三种生物类群,B错误;C、丙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但具有生命特征,营寄生生活,C错误;D、结构为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如根部细胞,D正确。故选D。3. 细胞内的某些代谢过程可以产生水请判断下列生理过程中能产生水的是()(1)合成血红蛋白(2)淀粉消化成麦芽糖(3)植物高尔基体上合成纤维素(4)动物肝脏分解糖原 (5)动物肝脏和肌肉合成糖原(6)ADP与磷酸合成ATPA. (1)(2)(5)(6)B. (1)(3)(5)(6)C. (

6、1)(4)(5)(6)D. (1)(2)(4)(5)【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多糖和ATP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是脱水缩合;ATP的合成过程脱水。【详解】(1)血红蛋白本质是蛋白质,由基本单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该过程有水生成,(1)正确; (2)淀粉消化成麦芽糖的过程属于水解过程,需要消耗水,(2)错误; (3)植物高尔基体上合成纤维素,是单糖脱水缩合形成多糖的过程,该过程有水产生,(3)正确;(4)动物肝脏分解糖原是水解反应,该过程需要消耗水,(4)错误;(5)动物肝脏和肌肉合成糖原 ,是单糖脱水缩合形成多糖的过程,该过程产生水,(5)正确;(6)ADP与磷酸合成ATP过程中有水

7、的形成,(6)正确。综上所述,(1)(3)(5)(6)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4. 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5组实验,分别选择一定的试剂进行检测,合理的实验方案是()组别酶蛋白酶蛋白酶淀粉酶淀粉酶淀粉酶反应物蛋白质淀粉蛋白质淀粉麦芽糖A. 和对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B. 和对比,用碘液检测C. 和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D. 和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答案】B【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和对比,加入双缩脲试剂都会变紫色,A错误;和对比,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可用碘液检测,B正确;淀粉酶水解淀粉后产生葡萄糖,葡萄糖和麦芽糖都属于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检测,都会出现砖红色沉淀,C

8、错误;淀粉酶能被蛋白酶水解,淀粉酶能水解淀粉,但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酶专一性实验验证,验证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力。5. 豌豆的种子有圆粒和皱粒。圆粒种子含淀粉多,成熟时能有效地保留水分。而皱粒种子含蔗糖多,在成熟时由于失水而皱缩。上述圆粒种子保留的水分和皱粒种子失去的水分( )A. 两者主要都是结合水B. 两者主要都是自由水C. 前者主要是自由水,后者是结合水D. 前者主要是结合水,后者是自由水【答案】D【解析】【分析】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1)细胞内

9、的良好溶剂;(2)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4)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2、结合水:细胞内的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3、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高温、干旱、寒冷等);4、种子在晒干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自由水(有活性,能进行呼吸作用等),干种子在烘烤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结合水(失去生命活性)。【详解】(1)因为结合水是水在生物体和细胞内的存在状态之一,是吸附和结合在亲水性物质上的水。也就是说结合水主要是和种子中的淀粉结合在

10、一起,因此圆粒中的水是结合水。(2)自由水不被植物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所吸附,能自由移动,并起溶剂作用。皱粒种子中淀粉含量少,蔗糖含量高,也就是说自由水不能与淀粉(蛋白质)结合,它主要与蔗糖溶解在一起,因此皱粒种子失去的水分为自由水,D正确。故选D。6. 下列关于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A.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C. 拍摄洋葱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D. 在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应该是第一位的【答案】C【解析】【分析】1、模型: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

11、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2、形式: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3、举例:挂图、细胞结构模式图和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都是物理模型;坐标曲线、公式(Nt=N0t)都是数学模型。【详解】A、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如人工制作或绘制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等,A正确;B、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B正确;C、照片属于实物,不属于物理模型,C错误;D、制作模型时,首先要保证科学性,D正确。故选C。7. 寨卡(Zika)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行传播,导致婴儿患上“小头症

12、”,其模式图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M蛋白、E蛋白二聚体经过酶解后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均相同B. 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尿嘧啶和腺嘌呤等化合物C. 寨卡病毒的RNA分子和DNA分子均可以作为其遗传物质D. 寨卡病毒体内的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其含量不断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图可知,该病毒是RNA病毒,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RNA,其中RNA是遗传物质,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磷酸及A、U、G、C碱基。蛋白质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有关。【详解】图中M蛋白、E蛋白二聚体是两种蛋白质,水解产生

13、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可能不同,A错误;寨卡(Zik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核糖、磷酸、尿嘧啶、腺嘌呤、胞嘧啶和鸟嘌呤,B正确;由分析可知,寨卡(Zik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含有遗传信息,不可能是DNA,C错误;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因此水不是病毒含量最多的化合物,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抓住图示病毒模式图标注的信息,该病毒是一种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8. 细胞自噬通过溶酶体途径对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或入侵的病原体进行降解并回收利用,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溶酶体发挥作用主要依赖其内的多种水解酶溶酶

14、体合成多种水解酶细胞自噬过程需要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溶酶体和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自噬体内降解前后的物质或结构都是废物自噬体的形成可能与内质网等细胞器有关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溶酶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它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多种物质溶酶体的功能有二:一是与食物泡融合,将细胞吞噬进的食物或致病菌等大颗粒物质消化成生物大分子,残渣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二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些衰老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等陷入溶酶体内并被消化掉,这是机体自身重新组织的需要溶酶体的主要作用是消化作用,是细胞内的消化器官,细胞自溶,防御以及对

15、某些物质的利用均与溶酶体的消化作用有关【详解】溶酶体依靠其内多种水解酶发挥作用,正确;溶酶体内的酶(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错误;细胞自噬过程自噬小体和溶酶体之间的结合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正确;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与自噬小体结合其膜组成成分会更新,正确;溶酶体、高尔基体、内质网都是单层膜细胞器,正确;自噬体内降解后的物质有用部分被细胞重新吸收利用,不都是废物,错误;由图可知,自噬体的形成和内质网有关,正确。综上可知,正确,D正确。故选D。9. 下列关于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酵母菌和蓝细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核酸,这体现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B.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

16、植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C.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而细胞中的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与无机自然界大不相同,这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D.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是一样的,这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支持所有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进化观点。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17、与差异性: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详解】A、酵母菌为真核生物,蓝细菌为原核生物,两者均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核酸,这体现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A正确;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并未揭示差异性,B错误;C、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这体现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但是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含量又大不相同,这体现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C正确;D、细胞中绝大多数的需要能量的

18、生命活动都由ATP直接供能,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这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D正确。故选B。10. 干果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健脑食品,含有丰富的脂质、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B. 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C. 脂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D. 胆固醇摄入过多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答案】C【解析】【分析】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功能分类化学本质分类功 能储藏脂类脂 肪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结构脂类磷 脂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份调节脂类固醇胆固醇细胞

19、膜的重要成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维生素D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详解】A、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A正确;B、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B正确;C、脂质中的磷脂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C错误;D、胆固醇摄入过多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D正确。故选C。11. 下面为牛胰岛素的结构图,该物质中-S-S是由两个-SH脱去两个H形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牛胰岛素为五十一肽,其中含有50个肽键B. 牛胰岛素中至少有2个NH2和2个COOHC. 牛胰岛素水解产物含有21种

20、不同的氨基酸D. 牛胰岛素形成时,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2【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蛋白质;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的个数-肽链数;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形成的两条肽链构成,其结构中含有三个-S-S-,每条肽链中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详解】A.该牛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含有肽键数为(个),A错误;B.该牛胰岛素含两条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和2个游离的,B正确;C.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该牛胰岛素水解得到51个氨基酸,最多有21种氨基酸,但并非一定是21种,C错误;D.该牛胰岛素形成时

21、,51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同时还形成了3个二硫键,减少了6个H,故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D错误;故选B。【点睛】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的个数-肽链数12. 绿色荧光蛋白是从发光水母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结构蛋白,其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若R基上的羧基和氨基不会脱水形成肽键,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氨基酸数目126R基上的羧基数15游离羧基的总数17游离氨基的总数17A. R基上的氨基有17个B. 该蛋白质水解时,水分子中的氧参与形成氨基C. 该蛋白质只含1条肽链D. 合成一分子该蛋白质时脱去水的分子量为2232【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数据表:该结构蛋白中,游离羧基的总数和游离氨基的

22、总数都是17,R基中的羧基数目是15,说明该蛋白质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且该蛋白质的R基中也含有15个氨基。该蛋白质由126个氨基酸组成,含有2条肽链,则脱水缩合时能形成124个肽键和水分子。【详解】A、该蛋白质共含有17个游离的羧基,其中有15个在R基中,说明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又游离的氨基总数是17个,所以R基上的氨基有15个,A错误;B、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中的氧来自氨基酸中的羧基,所以该蛋白质水解时,水分子中的氧参与形成羧基,B错误;C、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C错误;D、由分析可知,合成该蛋白质时脱去了124个水分子,则合成一分子该蛋白质时脱去水的分子量为12418=

23、2232,D正确。故选D。13. 如图甲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从图甲可见250mmolL1 NaCl溶液不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B. 图乙中植物细胞体积的变化是不断减小C. 图乙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D. 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mmolL1 NaCl溶液可能死亡,乙图中的处理时间内细胞一直有生物活性【答案】D【解析】【分析】甲图中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越来越小,

24、当NaCl溶液浓度低于100 mmolL-1,红细胞会吸水涨破;当NaCl溶液浓度等于150 mmolL-1,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是1,该溶液浓度与细胞内液浓度的渗透压相等乙图中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量先增加后减少。【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在250 mmolL-1NaCI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小于1,说明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了,红细胞皱缩而影响了该细胞代谢,A错误;B、乙图中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量先增加后减少,说明细胞一直在失水,但是由于细胞壁的存在,所以细胞体积基本不变,B错误;C、图乙中a点细胞失水量

25、最大,此时细胞液浓度最大,吸水能力最大,C错误;D、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mmolL-1NaCl溶液可能会因为失水过多而死亡,乙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具有生物活性,D正确。故选D。【点睛】注意:一是细胞吸水能力大小与细胞(内)液浓度大小成正相关;二是要注意在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都是活细胞。14. 如图所示是生物界常见的四种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两种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生物,来自同一生物的这两种细胞的核DNA不同B. 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C. 能够发生渗透作用的细胞只有d细胞D. b、d细胞都有两种核酸,c有一种核酸【答案】B

26、【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可知:a细胞为圆饼状,是红细胞;b细胞具有突起和胞体,属于神经细胞;c细胞没有细胞核,有拟核,属于原核细胞中的细菌;d细胞中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属于植物细胞。【详解】A、a红细胞和b神经细胞都属于体细胞,可来源于同一生物,同一个体的体细胞的核DNA相同,A错误;B、成熟植物细胞中有大液泡,其内的液体为细胞液,液泡膜、细胞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原生质层,它相当于半透膜;故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B正确;C、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为:具有半透膜、膜两侧具有浓度差,因此图示所有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均能发生渗透作用,C错误;D、b、

27、c、d细胞均有细胞结构,因此这三个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D错误。故选B。15. 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A. 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B. 精子与卵细胞识别并融合C.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D. 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

28、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详解】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A错误;B、精子与卵细胞识别并融合,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B错误;C、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C错误;D、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不存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正确。故选D。1

29、6. 关于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和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B. 只有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 大分子只有通过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 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和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钠离子运出神经细胞。【详解】A、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B、只有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协助,B正确;C、大分子不能通过主动运输,常通过胞吞进入细胞,C错误;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死亡,失去选择透过性所致,与过程和无关,D错误。故选B。17. 下列选项中

30、,不能体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A. 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B. 变形虫的伸缩泡能增加膜表面积与体积比,提高物质交换效率C. 草履虫出现两个细胞核,保证了正常的核质比,有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D. 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基因,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答案】D【解析】【分析】1、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核孔的数目与细胞代谢有关,核孔越多的细胞,代谢越旺盛。2、细胞小的原因:(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2)受细胞核控制能力的制约。【详解】核孔可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

31、息交流,因此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A正确;变形虫的伸缩泡是一种膜结构,可以扩大膜面积,从而使膜面积与体积之比大大增加,提高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B正确;核质比是指一个细胞的核与细胞的质在量(容积或体积)上的比例,一般来说,细胞核不会随细胞的体积增大而增大,因此,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相应增大,生物一般会通过增多细胞核的数目来维持正常的核质比,从而使生命活动正常进行,C正确;核孔具有选择性,基因不能从细胞核中出来,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8. 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

32、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A. 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 若增加新鲜土豆片数量,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速度加快C. 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D. 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答案】D【解析】过氧化氢分解时产生氧气,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氧气。图中装置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A正确;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过氧化氢酶的数量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催化作用增强,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温度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C正确

33、;酶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可以重复使用,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过氧化氢的数量有限,过氧化氢全部被分解,D错误。19. 红柳可以生长在沙漠和戈壁滩上,它与胡杨树一并被我国西北人民称为“沙漠英雄”。下列有关红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红柳生长环境缺水,所以主要依靠叶子从空气中吸收水分B. 红柳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C. 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体D. 沙漠中富含无机盐,无机盐可以自由扩散到根细胞内,为红柳生长提供必需元素【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的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吸收水分的发生主要是自由扩散;而根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红柳生活在高浓度

34、土壤中,所以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详解】A、植物的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虽然沙漠和戈壁上极度缺水,但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红柳却形成了极度发达的根系,能用这些根系从沙漠、戈壁的深处吸收水分,A错误;B、红柳可以生长在茫茫沙漠和戈壁滩上,说明红柳根毛细胞可以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所以红柳的细胞液浓度应该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B正确;C、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的结构为原生质层,C错误;D、沙漠中富含无机盐,无机盐可以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根细胞内,为红柳生长提供必需元素,D错误。故选B。20. 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通过的半透膜隔开,先在

35、两侧分别加入0.1 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高度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A. 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B. 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衣藻C. 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D. 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答案】C【解析】【分析】从图示信息可知,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加入到被半透膜隔开的U型管中,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相等。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必需使得右侧浓度上升,才能使得液面高度上升。【详解】从图示信息可知,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相同浓度

36、、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加入到被半透膜隔开的U型管中,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相等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必需使得右侧浓度上升,才能使得液面高度上升。若向麦芽糖溶液中加入胰岛素,对液面高度没有影响,A错误;若向麦芽糖溶液中加入衣藻,由于衣藻不利用麦芽糖,导致溶液浓度不变,则表现为两侧液面不变,B错误;麦芽糖酶可以将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使得右侧浓度上升,从而液面高度上升,C正确;若向麦芽糖溶液中加入蒸馏水,将直接导致溶液浓度降低,表现为右侧液面下降,D错误。【点睛】关键:只有在右侧加入微量物质后,能使右侧溶液浓度下降,则右侧液面才下降;若使右侧溶液浓度上升,则使右侧液面上升;否则两侧液面不

37、变。21. 观察如图所示的模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此图表示的是真核细胞细胞核结构模式图B. 图示中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还可实现信息交流C. 图示中为核膜,它是一种双层生物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D. 图示中为染色质,该结构与原核细胞中拟核的化学本质相同,均为DNA分子【答案】D【解析】【分析】表示染色质(DNA和蛋白质),表示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表示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详解】A、此图表示的是真核细胞细胞核结构模式图,A正确;B、图示中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还可实现信

38、息交流,B正确;C、图示中为核膜,它是一种双层生物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C正确;D、图示中为染色质,真核细胞的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只有DNA,D错误。故选D。22.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存在许多有特定结构、功能的细胞器,这些细胞器之间、细胞器与细胞核之间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A. 核糖体的形成与细胞核中的核仁有关B. 线粒体中蛋白质一部分是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的C. 高尔基体的一部分膜可来自内质网D. 细胞器的每一个功能的行使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1、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2、真核细胞的

39、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等结构。其中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及某种RNA的形成有关。【详解】A、真核细胞中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的与某种RNA的形成有关,A正确;B、线粒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可以合成部分蛋白质,但仍受核基因的控制,故其蛋白质一部分是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的,B正确;C、在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可通过“出芽”的方式,以囊泡的形式将一部分膜转移到高尔基体,C正确;D、细胞器功能的行使需要能量,能量可以由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提供,D错误。故选D。23.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都是协助物质跨膜运输的膜蛋白,其运输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乙溶质分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

40、白结合B.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一定专一性,均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C. 同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相同D. 载体蛋白还能协助物质进行逆浓度梯度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甲、乙两图物质跨膜运输特点是由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能量,都属于协助扩散。【详解】A、图中看出,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的结合,A正确;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一定的专一性,只能转运特定的物质,均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B正确;C、同一种物质进出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进入其它细胞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D、主动运输中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实现物质的逆浓度运输

41、,D正确。故选C。【点睛】24. 两种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甲丁4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处理相同时间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原生质体 蔗糖溶液的浓度体积相对变化洋葱外表皮细胞甲乙丙丁0-2+3-1-2-4+1-3A. 换用两种黑藻叶肉细胞进行实验也能得到类似的结果B. 甲丁的实验结果均表明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高C. 实验后丙溶液中细胞的吸水能力比甲溶液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弱D. 4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乙的浓度最小【答案】D【解析】【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

42、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详解】A、黑藻叶肉细胞也有中央大液泡,也能发生质壁分离,因此换用两种黑藻叶肉细胞进行实验也能得到类似的结果,A正确;B、在甲溶液中刚好不发生质壁分离,可以质壁分离,乙、丁溶液中质壁分离程度小于,丙溶液中吸水程度大于,因此甲丁的实验结果均表明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高,B正确;C、甲溶液中细胞既没吸水也没失水,其细胞液浓度不变,吸水能力不变,而丙溶液中细胞吸收了一定的水,其细胞液浓度下降,吸水能力下降,C正确;D、细胞、在乙溶液质壁分离程度最大,因此4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乙的浓度最大,D错误。故选D。25. 如图表示胃蛋白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4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该实验的pH应设置在7左右B. 在温度从d到a的过程中,酶的活性先升高再降低C. 可用唾液淀粉酶作为该反应的底物D. 可用双缩脲试剂变色的程度作为该实验的检测指标【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在一定范围内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超过最适温度后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下降。b点为酶活性最适温度,低温(a点)和高温(d点)时酶活性下降,且在d点温度时酶的活性为0。【详解】A、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无关变量pH应设置在胃蛋白酶最适pH即2.0左右,A错误;B、温度在d点时高温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而使酶失活,因而在温度从d到a的过程中,酶的活性不会改变,仍然为0,B错误;

44、C、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作为胃蛋白酶催化反应的底物,C正确;D、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也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变色反应,因而不能作为该实验的检测指标,D错误。故选C。【点睛】26. 某研究小组在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下图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Mn2+降低了相应化学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B. Co2+或Mg2+可能导致酶结构的改变使其活性降低C. 不同离子对酶的活性有提高或降低作用D. 该水解酶的用量是实验的无关变量【答案】A【解析】【分析】1、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

45、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2、离子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也可以降低酶的活性。【详解】A、与对照组相比,加Mn2+后提高了某水解酶活性,酶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错误;B、与对照组比较看出,Co2+或Mg2+使酶活性降低,可能是两种离子导致酶结构的改变使其活性降低,B正确;C、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金属离子的种类,由实验结果看出,不同离子对酶的活性有提高或降低作用,C正确;D、该水解酶的用量是实验的无关变量,D正确。【点睛】易错选项A,容易把“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误认为是“离子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7. 由青霉菌中提取的淀粉酶在不同温

46、度条件下分别催化淀粉反应1h和2h,其产物麦芽糖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第1h内,酶的最适温度在45-50之间B. 第1h到第2h,45条件下淀粉酶活性提高C. 第1h到第2h,50条件下酶的催化作用明显D. 若只生产1h,45左右时麦芽糖产量相对较高【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首先需根据图示分析得出该实验的初步结论,由柱形图可知,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反应1h后,在35-50范围内麦芽糖的相对含量是先增加再减小,若反应2h,麦芽糖也是先增加再减小,若需要确定该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还需进一步在45-50设置温度梯度实验进行探究。【详解】由图分析可知,不管是第1h还是2h内

47、,酶的最适温度都应在40-50之间,A错误;第1h到第2h,45条件下淀粉酶活性并未提高,只是因为1h的时间并未将所有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因此,麦芽糖会在1h的基础上有所增加,B错误;第1h到第2h,50条件下,麦芽糖含量相对较低,并且酶的催化作用相较于低于50条件下而言不明显,C错误;由图可知,若只生产1h,45左右时麦芽糖产量相对较高,D正确;综上所述,选D项。【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识图获取相关信息,必要时,我们可将柱形图转化为曲线图或折线图进行分析,对判断最适温度区间有一定价值。28. 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 用淀粉酶和淀粉、蔗糖验证酶的专一性时,选用碘液作为检测

48、试剂B. 用过氧化氢和新鲜的猪肝研磨液、氯化铁溶液来验证酶的高效性C. 以过氧化氢为底物,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D. 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pH时,将其加入蛋清中再加入缓冲液【答案】B【解析】【分析】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不宜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应该选用斐林试剂鉴定实验结果;酶相对于无机催化剂具有高效性。【详解】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不可采用碘液检测,因为无论蔗糖是否被分解都不能与碘液反应,应该选用斐林试剂,A错误;B、猪肝研磨液中含有大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和氯化铁溶液都能充当过氧化

49、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能用过氧化氢和猪肝研磨液、氯化铁溶液来探究酶的高效性,B正确;C、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影响,所以不能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D、酶具有高效性,应该先加缓冲液,再加蛋清,D错误。故选B。29. 下列现象与渗透作用的关系密切程度最小的是A. 施肥过多导致烧苗B. 蜜饯可以防腐C.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D. 根毛细胞吸收K+【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施肥过多,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发生渗透失水而死亡,A符合;B蜜饯是用水果加糖腌渍或煮制而成的,成品中含糖量达60%以上,其中还含有较高盐份,细菌等微生物会发生渗透失水而死亡,因而

50、蜜饯具有抑制细菌繁殖的作用,B符合;C生理盐水是血浆等渗溶液,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可防止血细胞发生渗透失水或渗透吸水,C符合;D根毛细胞吸收K+是主动运输,与渗透作用无关,D不符合;故选D。30. 正常细胞内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细胞外Na+浓度高于细胞内。当细胞内外的Na、K浓度差减小时,图1细胞膜上Na+KATP酶(结构A)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具体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图1中Na外流属于被动运输B. 图2中的甲侧为细胞质基质C. Na+K一ATP酶由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D. K和Na进出细胞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1可

51、知,钠离子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钾离子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都是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该过程中伴随ATP的水解过程,是耗能反应。【详解】细胞外Na+浓度高于细跑内,Na+移出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A错误;图2中乙侧为细胞质基质,B错误;Na+/K+-ATP酶位于细胞膜上,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C错误;K和Na进出细胞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正确;故选D。【点睛】对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生物膜系统的功能的综合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利用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1. T

52、MCO1是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当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过高时,TMCO1形成具有活性的钙离子载体,并将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排出。一旦内质网中的钙离子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钙离子载体活性随之消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高浓度的钙离子会导致钙离子载体失活B. 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的失衡可能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C. TMCO1须经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泌出细胞D. 若敲除TMCO1基因,则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会下降【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在钙离子浓度过高时,TMCO1形成具有活性的钙离子载体,并将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排出,当钙离子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钙离子载体活性随之消失,据此分析。【详

53、解】A. 高浓度的钙离子会导致形成有活性的钙离子载体,A错误;B. 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的失衡可能会导致钙离子载体的活性发生改变,进而有可能影响代谢,B正确;C. TMCO1是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不会分泌出细胞,C错误;D. 若敲除TMCO1基因将导致无法合成TMCO1蛋白,则钙离子载体失活,进而导致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无法排出,因此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会升高,D错误。【点睛】本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信息,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进行合理推断,意在考查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32. ATP为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如图1为ATP的结构,如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

54、关系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图1的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b、c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B. 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DNA的组成单位之一C. 图2中的反应向右进行时,常伴随着放能反应的进行D. 酶1和酶2的作用机理都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答案】D【解析】【分析】ATP既是贮能物质,又是供能物质,因其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有大量能量,水解时又释放出大量能量;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因ATP与ADP可迅速相互转化;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是生物界的共性;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详解】A、由

55、分析可知,图1中“A”代表腺嘌呤,A错误;B、图1中的五碳糖是核糖,ATP脱去两个磷酸后的产物为RNA的基本单位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错误;C、ATP的合成伴随放能反应进行,ATP的水解伴随吸能反应,C错误;D、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正确。故选D。33.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作用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B. 细胞核存在真核细胞内,该结构是真核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 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内都具有多种细胞器D. 细胞膜是由50%蛋白质和50%脂质组成,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

56、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2、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详解】A、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作用是支持和保护细胞;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属于细胞膜的功能,A错误;B、细胞核存在真核细胞内,该结构是遗传信息库,是真核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B正确;C、真核细胞内都具有多种细胞器,原核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错误;D、细胞膜中除了蛋白质和脂质外,还有少量的糖类,D错误。故选B。34. 下图表示生物膜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不同物种的细胞中、的种类相同,

57、而的种类可能不同B. a可以表示CO2由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C. 黄瓜的花粉落到丝瓜花的柱头上不能萌发,可能是有关D. 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b可代表胰岛素,由载体协助进入细胞内【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表示糖蛋白,则代表细胞膜外,代表细胞膜内,表示磷脂双分子层,表示蛋白质。a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b物质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详解】A、图中是糖蛋白,是磷脂双分子层,是载体蛋白,不同物种的细胞中的种类相同,而、的种类可能不同,A错误;B、a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而细胞

58、外液中CO2浓度低于细胞内液,B错误;C、表示糖蛋白,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的功能,具有特异性,不同种植物花粉落到花的柱头上不能萌发,C正确;D、b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是主动运输,而胰岛素能调节生命活动,但不进入细胞,D错误。故选C。35. 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A. 探究细胞对Ca2+的主动吸收,使细胞外Ca2+浓度大于细胞内液Ca2+浓度B. 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C. 测定植物成熟细胞细胞液浓度,使用0.3g/ml蔗糖溶液D. 研究氧气浓度对植物呼吸强度的影响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吸收离子主要是主动运

59、输,需要能量,需要载体,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2、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对照组为有核细胞,实验组为无核细胞;3、测定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原理是利用一系列的蔗糖溶液,观察植物细胞刚发生质壁分离时的溶液浓度来估算细胞液浓度;4、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需要排出光合作用的影响。【详解】A、探究Ca2+的主动吸收,与离子浓度无关,不论低浓度还是高浓度,植物都吸收Ca2+,A错误;B、研究细胞核的功能,变量是有核无核,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是正确的做法,B正确;C、测定植物成熟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应设置一系列的蔗糖溶液浓度,C错误;D、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的影响时的变量是不同的氧浓度,其它的

60、都是无关变量,应该都是在黑暗环境先进行,D错误。故选B。二、选择题: 36. 通过实验研究温度对 a、b、c 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c酶的最适温度为36左右B. 若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b的顶点也上移C. 该图反映了实验的两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D. 与无酶相比,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体现出酶的高效性【答案】ABD【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不同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对于a酶,其最适温度约为35,在35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升高;超过35,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对于b酶,其最适温度约为30,在30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

61、性逐渐升高;超过30,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对于c酶,其最适温度大于40,且在40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升高。【详解】A、据图无法判断c酶的最适温度,A错误;B、根据曲线图无法判断pH升高后曲线b的顶点是否会上移,若该实验是在最适pH下进行的,则pH升高后曲线b的顶点会下移,B错误;C、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温度和酶的种类),一个因变量(酶的活性),C正确;D、酶和无机催化剂均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只是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体现出酶的高效性,D错误。故选ABD。【点睛】37. 在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可用斐

62、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蛋白质B. 甘蔗茎和甜菜块根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C. 食用花生油本身颜色较深,所以不建议用苏丹D. 常用番茄、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检测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答案】AC【解析】【分析】1、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苏丹IV)染液鉴定,呈橘黄色(红色)。2、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

63、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详解】A、由分析可知: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A液相同,但斐林试剂乙液与双缩脲试剂B液不相同,因此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蛋白质,A正确;B、甘蔗茎和甜菜的块根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但所含糖是蔗糖这种非还原糖,故不能用于还原糖的鉴定,B错误;C、食用花生油通常呈橘黄色,因此最好选

64、用苏丹染液来鉴定,一般不选用苏丹染液来鉴定,C正确;D、番茄的红色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故检测还原糖时不能选用番茄作为实验材料,D错误。故选AC。38. 下列有关细胞中的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A. 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酶的合成不一定需要ATP供能B. ATP脱去两分子磷酸基团后的产物可作为原料参与某些酶的合成C. 在适宜的条件下,ATP和酶都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D. 细胞内ATP和ADP的迅速转化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答案】BCD【解析】【分析】酶的本质是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高温、强酸、强碱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使酶失去活性。ATP中文名为腺苷三磷酸,结构

65、式简写A-PPP,其中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几乎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来自ATP的水解,由ADP合成ATP 所需能量,动物来自呼吸作用,植物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可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中合成。【详解】A、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A错误;B、ATP脱去两分子磷酸基团后的产物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为原料参与某些酶(RNA)的合成,B正确;C、ATP能够在细胞外水解供能,胃蛋白酶可以在体外催化蛋白质分解,因此在适宜的条件下,ATP和酶都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C正确;D、细胞内ATP和ADP的迅速转化离不开酶的高效催化作用,D正确。故选BCD

66、。39. 最新研究表明,心房颤动(心律失常疾病)是由于核孔复合体(可以看成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运输障碍引起的。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A. 房颤的成因可能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B.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C. 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蛋白质结构异常D. RNA运出细胞核需要通过核膜,跨膜为2层【答案】AB【解析】【分析】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3)功能:起屏障作用

67、,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详解】A、心房颤动(房颤)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可以看成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的运输障碍,而核孔和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有关,所以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可导致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A正确;B、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B正确;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

68、因异常所致(基因突变),直接原因可能是核孔复合物蛋白结构异常所致,C错误;D、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有关,该过程不需要跨膜,D错误。故选AB。40. 美国科学家阿格雷和麦金农因研究细胞膜中的通道蛋白获得了诺贝尔奖,通道蛋白分为两大类: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阿格雷成功分离出了水通道蛋白,麦金农测出了K+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下图为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和K+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下列与通道蛋白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水通道蛋白往往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B. 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利用水通道蛋白重吸收水分C. K+通道蛋白运输物质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

69、耗ATPD. 通道蛋白运输时没有选择性,比通道直径小的物质可自由通过【答案】C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水通道蛋白往往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K+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故K+通道蛋白运输物质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详解】A、通过左侧的图可知,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水通道蛋白往往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水分子可借助水通道蛋白运输,A正确;B、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速度加快),因此该过程是通过水通道蛋白实现的,B正确;C、由题图可知,K+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故K+通道蛋白运输物质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C错误;D、通道蛋白运输物质时具有选择性,如水通道蛋白只能

70、运输水分、钾离子通道蛋白只能运输钾离子,D错误。故选CD。二、填空题41. 图A、B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B细胞可能表示的是下列中的_。A.黑藻叶肉细胞 B.大肠杆菌细胞C.洋葱根尖细胞 D.人乳腺细胞(2)若图A细胞是能产生并分泌抗体(蛋白质)的浆细胞,其合成抗体的场所是 _,合成后将在10中加工,再进入 _中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中,细胞膜的面积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常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4)在玉米田中有时会出现极少量的白化苗,该白化苗由于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而很快死亡,你认为

71、这是由细胞中 _发育异常导致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与之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_。(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_。A.脂肪细胞 B.成熟红细胞 C.心肌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6)图中不属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有_(填图中标号)。【答案】 (1). A (2). 2 核糖体 (3). 4 高尔基体 (4). 增大 (5). 同位素标记法(或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或同位素示踪法) (6). 6 叶绿体 (7). 8 液泡 (8). C (9). 2 3 9【解析】【分析】分析图解:1是线粒体,2是核糖体,3是中心体,4是高尔基体,5是细胞膜

72、,6是叶绿体,7是细胞核,8是液泡,9是细胞壁,10是内质网,所以A高等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B是高等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详解】(1)A、图B是高等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黑藻属于高等植物,A正确;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和除了核糖体以外的细胞器,B错误;C、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C错误;D、人乳腺细胞属于动物细胞,D错误。故选A。(2)分泌蛋白质是在2核糖体中合成,经过10内质网加工,进入4高尔基体加工,产生囊泡和细胞膜融合,将分泌蛋白释放至细胞外,所以细胞膜面积增大。(3)分泌蛋白的研究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4)白化苗是缺少6叶绿体或者叶绿体发育异常导致的,枫叶出现红色,是由于

73、8液泡中含有花青素造成。(5)由于硒对线粒体膜具有稳定作用,缺硒时,含有线粒体越多的细胞受到的损伤程度越大,而心肌细胞消耗能量最多,含有的线粒体多,因此最易受损的细胞是肌细胞。故选C。(6)生物膜系统是指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2核糖体,3中心体,9细胞壁不含膜结构,所以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点睛】本题结合细胞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42. 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下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图像。

74、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_和_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_。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会_。【答案】 (1). 原生质层 (2).

75、 2 (3). 4 (4). 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 (5).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6). 细胞液的浓度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7). 高 (8). 降低【解析】【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详解】(1)质壁分离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2)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而植物自身具备的结构特点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3)

76、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当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此时细胞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也可能质壁分离完成,细胞原生质层大小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还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中,因此,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细胞液浓度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浓度。(4)由图中两种红心萝卜的质量变化结果可知,甲戊五种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为丙戊甲丁乙,甲为红心萝卜A的等渗溶液,戊为红心萝卜B的等渗溶液,因此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高。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溶液浓度降低,红心萝卜A吸水,一段时间后,细胞液浓度降低。【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77、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由于失水,导致液泡的浓度升高。43. 为了探究某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实验步骤为:步骤:取10支试管,分为五组。每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某种淀粉酶溶液和2mL5%淀粉溶液。步骤:将每组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摇匀。步骤:将装有混合溶液的五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反应过程中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原理: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还原糖;淀粉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用碘液可检测淀粉,因为淀粉遇碘液变蓝,根据蓝色深浅来

78、推断淀粉酶的活性。(2)该实验的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即步骤前应_。(3)在本实验中,各组溶液的pH要保证_,该实验能否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_,理由是_。(4)纠正实验步骤后,进行操作。一段时间后,当第3组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开始呈棕黄色时,各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表示蓝色程度):组别12345处理温度/1525354555结果+棕黄色+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_之间。某同学在进行本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反应时间过长。为缩短反应时间,请你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_。【答案】 (1). 先将五组试管分别在15C、25C、35C、45C、55C的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 (

79、2). 相同且适宜 (3). 不能 (4). 利用斐林试剂检测时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温度,最终影响实验结果 (5). 25C45C (6). 增加淀粉酶的量或浓度(或降低底物的量或浓度)【解析】试题分析: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实验,自变量为不同温度,因变量是反应速率,而在实验过程中应保证无关变量相等且适宜。(2)该实验的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即步骤前应先将五组试管分别在15C、25C、35C、45C、55C的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3)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在本实验中,各组溶液的pH要保证相同且适宜,该实验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因为利用斐林试剂检测时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温度,最终影响实验

80、结果。(4)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25C45C之间。在进行本实验的过程中为缩短反应时间,可增加淀粉酶的量或浓度。44. 已知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肌细胞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该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目的:_。(2)实验器材:5%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载体抑制剂、呼吸抑制剂、葡萄糖浓度测定仪、洁净培养瓶若干、肌细胞和红细胞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取6支洁净的培养瓶,分别编号为肌1、肌2和肌3,红1、红2和红3。第二步:向6支培养瓶中分别添加等量的_,然后向肌1和红1培养瓶中分别

81、添加适量且等量的_,向肌2和红2培养瓶中分别添加相应量的_,向肌3和红3培养瓶中分别添加相应量的生理盐水。第三步:向肌1、肌2和肌3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肌细胞,向红1、红2和红3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红细胞。第四步:培养相同且适宜的时间后,用葡萄糖浓度测定仪检测各培养瓶中葡萄糖的浓度。(3)实验结果:肌1、肌2和肌3培养瓶中葡萄糖的浓度依次为5%、4.8%、2.3%,红1、红2和红3培养瓶中葡萄糖的浓度依次为_、3.5%、_。(1)肌2和肌3两组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_。(2)根据肌1和红1,肌3和红3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答案】 (1). 验证肌细胞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82、(2). 5%的葡萄糖溶液 (3). 葡萄糖载体抑制剂 (4). 呼吸抑制剂 (5). 5% (6). 3.5% (7). 肌细胞吸收葡萄糖时消耗能量 (8). 肌细胞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解析】【分析】从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肌细胞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肌1组中葡萄糖浓度依然是5%,说明肌1和红1培养瓶中添加的是葡萄糖载体抑制剂,进而推导出肌2和红2培养瓶中添加的是呼吸抑制剂;根据肌2组和肌3组的结果可知,肌细胞吸收葡萄糖时消耗能量。【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确定实验目的是验证肌细胞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材料及题干所提供的部分实验步骤,依据实验

83、设计的原则,第二步应向6支培养瓶中分别添加等量的5%的葡萄糖溶液,然后向肌1和红1培养瓶中分别添加适量且等量的葡萄糖载体抑制剂,向肌2和红2培养瓶中分别添加相应量的呼吸抑制剂,向肌3和红3培养瓶中分别添加相应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肌1、肌2和肌3培养瓶中葡萄糖的浓度依次为5%、4.8%、2.3%,红1、红2和红3培养瓶中葡萄糖的浓度依次为5%、3.5%、3.5%。由实验结果得到:(1)肌2和肌3两组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肌细胞吸收葡萄糖时消耗能量;(2)根据肌1和红1,肌3和红3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肌细胞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目的使学生

84、识记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能据此完善实验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45. 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其中a b d e代表小分子,A B E F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表示_,其在原核细胞中共有_种。(2)若E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E是_,其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_细胞。(3)物质d是_。物质F是_,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由于含能量多而且占体积小,被生物体作为长期备用能物质,从进化的角度这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4)物质b的名称_,图中的?是指_元素。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形成的两

85、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5)下图是某物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补充完整_。【答案】 (1). 核苷酸 (2). 8 (3). 糖原 (4). 肝脏 (5). 雌性激素 (6). 脂肪 (7). 氨基酸 (8). N (9). mn-18(n-2) (10). CONH【解析】【分析】【详解】(1)物质a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又是病毒的主要成分,所以A表示核酸,a表示核苷酸。由于原核细胞中含DNA和RNA,所以共有8种核苷酸;(2)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有淀粉和糖原,其中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分布在人体的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分别为肝糖原和肌糖原;(3)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的是雌激素。生物体作为长期备用能源物质的是脂肪,其碳氢比例高,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由于含能量多而且占体积小,从进化的角度这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4)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由于A中含P元素,所以B只能是蛋白质,因此图中的?是指N元素,物质b是氨基酸。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mn-(n-2)18;(5)中间是肽键,应为“-CO-NH-”。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