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首发》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40558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发》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首发》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首发》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首发》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首发》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文科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C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 D.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2公元前74年汉昭帝去世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刘贺,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议定请示皇太后就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A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 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 D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3唐朝科举

2、考试中,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由此可知唐朝 A注重考试资格的公平性 B承认私立教育的合法性 C排除恩荫入仕的可能性 D堵塞了门阀入仕的途径4铜匦,武则天所创,类似于检举箱,惟武则天可拆看,其他人无法打开。初为朝廷接受臣民投书反映各方面问题的匣子,后逐渐成了匿名的揭发官员不当或不法行为的一个容器。铜匦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B古代监察制度的进步 C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5宋初设转运使管理地方

3、财赋,后来实际上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明初,朝廷派官员分巡各省督理税粮等,称为巡抚,后实际掌握地方军政大权。这些变化说明 A. 地方势力的扩大 B.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监察体制的完善 D. 封建吏治的腐败6宋代读书人无论在位与在野都敢于品评朝政,力争“正君心”“得君行道”,但明代知识分子很少议论时政,王阳明就要求门人恪守“君子之思不出其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明代 A.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B.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政治环境的严重恶化7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政治与以选举为原则的现代民主政治有着根本的不同。在雅典人的思想中,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分析里,选举所代表的

4、不是民主政治,而是贵族或精英政治,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是平等。”这一“平等”原则在雅典政治生活中主要体现为 A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B实行抽签和轮流执政 C定期召开公民大会 D全面推行陶片放逐法8“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原则,这种高级而普遍的自然的法则,或者叫做自然法,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材料主要反映出 A.罗马习惯法转化为成文法的必然性 B.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的必然性 C.罗马法衰落、自然法兴起的必然性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形成的必然性9有学者指出,自“光荣革命”至19世纪前30年代,“贵族控制

5、了选举,选出贵族子弟或贵族的亲信出任议员,达到贵族控制下院的目的而贵族自己则组成上院,再由上下两院组成政府。”由此分析,1832年议会改革对英国政治的影响是A打破贵族寡头政治 B形成代议制政府C确立议会中心地位 D实现议员普选制政治上,推动了民主化进程经济上,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文化上,推动了教育文化的迅速发展10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时期历史现象的归纳,据此,可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英国责任内阁形成 B中华民国建立C法国确立共和政体 D德国实现统一1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进行对外交涉五口通商大臣,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驻广州。1859年,将五口通商大臣移驻上海。18

6、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1866年,改称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这种转变实质上反映了 A中国被迫全面对外开放 B中国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 C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启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12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

7、的统治13某一时期,“武汉、长沙、广州的工人提出使企业倒闭的要求,工资加到骇人的程度,自动缩短工时到四小时以下,随便逮捕人。”梁启超评价:“放火容易救火难,党人们正不知何以善其后也。”下列口号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打倒列强除军阀”C.“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D.“向社会主义过渡”141927年,广州起义爆发时,陈独秀认为“以群众力量扫荡国民党而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到”。中共中央则答复:“说某地工农暴动夺取政权的时机已到,固然是错的,但是简单的说以群众力量扫荡国民党而夺取政权的时机还未到,则亦有语病。”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无意改变当前形成的革命道路 B.坚持苏俄道

8、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C.无力控制中共内部的矛盾分歧 D.在民主革命初期极为保守的政治路线151938年7月,国民政府公布的抗战建国纲领中明确提出,在军事方面,要“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配合作战”;“并在敌人后方发动普遍的游击战,以破坏及牵制敌人之兵力”。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A.首倡开展敌后游击战的战略方针 B.受到中共政策的推动和影响 C.坚持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战略 D.削弱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意图161948年5月5日,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该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A全面内战揭开序篇 B战略态势明显转折 C内战局

9、势己然明朗 D北平即将和平解放17“(某一事件)从它给予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说,超越了其他大革命。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以及在给予周围世界以长久影响方面,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只要提一下,大众福利国家和社会,也就是现代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的形成乃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作出的反应,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这一事件是指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的十月革命 D新中国的成立18协商民主的特点是不同的利益集团可以通过协商形成共识。协商民主还有一个好处,选举前可以协商,选举中可以协商,选举完成后还可以协商。协商民主的最大意义在于 A.调动各利益集团参政的积极性 B.保证公

10、民可以有序地参与政治 C.促进政治选举健康有效地发展 D.实现对执政党科学执政的监督19在亚非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实质反映了亚非国家间A.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存在着严重的边界冲突 C.宗教信仰存在差异 D.对共产主义的看法不同20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11、。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十三部刺史,并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地方监察法规,即刺史六条,规定对官吏按以下六条监察: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详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恬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注:石,是粮食的计量单位。汉朝郡守的俸禄为二千石。) 摘编自张晋

12、藩总主编中国法制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刺史六条监察的主要对象和内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刺史六条。(6分)2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在理论上,我们可以把1787年宪法想象成定义一些封闭的“权力圈子”。对于各州权力,这些“圈子”规定了限制范围:在圈内的权力是被禁止使用的,所有在圈外的权力则被假设允许使用。对于联邦政府,这些“圈子”则规定了授权范围:只有在圈子内的权力是被允许使用的,凡是在圈外的权力都被假设为无效而受到禁止。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材料二 新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最大的邦是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全部面积的55和人口的61;

13、当时有人讽刺说,这是一个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联邦。新帝国形式上是作为一个联邦组织起来,参加帝国的各邦表面上并未失去各自的原有地位,但是统治权属于普鲁士控制的帝国政府,而不属于各邦。 丁建宏德国通史(1)根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美德两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9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各国国家结构形式形成的基本因素。(6分)2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

14、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

15、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界碑”和“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6分)(2)根据材料二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表现。(9分)24【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实行立宪政体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一直追求的政治目标。梁启超于1901年6月在清议报上发表立宪法议一文。文章指出,宪政就是实行有限权力的政治,人各有权,权各有限。但最重要的是,统治者的权力必受到限制。在中国要限制统治者的权力,就必须强调民权。民有权,才能保证宪法有效。梁氏具体规划了制定宪法和实施宪法的步骤:一,朝

16、廷明颁大诏,国家实行立宪政治,以定民心。二,派重臣遍访周咨各立宪国之经验。三,出访大臣归国,开立法局,草拟宪法。同时翻译各国宪法备参考借鉴。四,宪草公布,令全国士民讨论,皆可发表意见上达,备采摘。在此基础上反复斟酌五至十年,以求至当,形成宪法定本,颁之天下。以后非经全国人表决,不得擅改宪法。五,从第一项步骤算起,二十年内正式实行宪政。 摘编自耿云志重读梁启超的立宪法议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提出实行立宪政体的历史背景。(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梁启超的立宪主张。(9分)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文科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2分

17、,共40分)15:DCBBB 610:DBBAD 1115:DBBAB 1620:BCBDC 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60分)21(1)对象:强宗豪右(或:豪强势力);二千石以上的官员(或:郡守)。(3分) 内容:以强凌弱,侵渔百姓;不奉诏书,违背典制;滥施刑法,不遵法纪;依附豪强,收受贿赂。(6分) (2)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官员腐败,有利于澄清吏制;打击豪强势力,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机制不完善,后来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6分) 22.(1) 特点: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德国普鲁士在联邦中占主导地位。(4分)原因:美国松散的邦联体制不利于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

18、;德国普鲁士领导了德意志的统一与帝国的建立,且专制色彩浓厚。(5分)(2)因素:历史传统、基本国情等。(或: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状况、思想观念)(6分)23.(1)“界碑”: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胜利”: 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6分)(2)表现:民主化: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法制化: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工业化: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均富化:提出平均地权等主张。(9分)24.(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的加深;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6 分) (2)冲击了封建专制思想;宣扬了西方民主思想;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近代中国难以实现。(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