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
2、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
3、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
4、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
5、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B. 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C. 杜甫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D. 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多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用
6、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B. 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C. 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D. 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3. 根据原文内容,正确的一项是A. 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B. 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C. 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D. 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
7、赏之间的平衡。【答案】1. B 2. D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
8、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说“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故选D。【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要扣住题干要点结合原文逐项判断。A项,“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无中生有,原文第一段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评价杜甫之前的诗人。B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做出革新”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列举一系列诗人要论
9、证的观点是“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截取,尽其所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C项,“作者在情感上一视同仁”曲解文意,从第三段的论述看,作者列举“逃避”和“被击败”这两种回应危急的方式,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对杜甫“正面担荷”这种应对方式的欣赏和肯定。故选D。【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
10、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近日,媒体从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获悉,“星援”App利用粉丝给偶像刷流量的需求疯狂牟利,帮助歌坛“小鲜肉”流量艺人蔡徐坤制造1亿微博转发量,半年内吸金800余万元的案件事实成立。此案件一经公布就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这表明,法治的利剑终于落在了“流量造假”的头上。在这起“星援”App的刑事犯罪案件中,涉案者高二学生陈芳(化名)称,她每天都会登录“星援”App并完成粉丝组长布置的转发任务。转发,点赞,打榜,做完一系列活动后,她凭借“超话社区”参加抽奖活动,获得更加接近“爱豆”(偶像)的机会,每个月花费约1000元。针对粉丝购买相关服务,通过平台、商家等自动转发评
11、论明星微博的行为,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就曾对媒体表示,虽然这是一种粉丝自愿行为,但属于数据造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中关于实名制注册,不得以虚假身份办理入网手续、实施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的法律规定,应予以禁止。(摘编自曾庆瑞以法治利剑剜掉“流量造假”的毒瘤,光明日报2019年6月18日)材料二:应该承认,数据的确可以成为一个指标,毕竟也不是哪一个明星都能吸引那么多粉丝问题不在于数据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数据的态度:我们该如何看待数据?现在的粉丝圈将数据视为唯一。这种不自觉的“唯数据论”,会带来深远的恶果。一个是疯狂的数据造假。央视曾专题列举了8个艺人的相关数
12、据,记录了他们相关数据脱水前和脱水后的具体对比,造假比例最高的居然达到了80%。另一个糟糕的影响是,造假会给粉丝圈的年轻人带来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哪怕造假了也没有关系,只要最后赢了就行。我不管你什么是非曲直,数据才是硬通货,只要偶像通过数据赢得利益即可。当有人批评她们的偶像时,她们就扔出一堆数据:偶像这么红,你批评就是在黑他!(摘编自陈子非周杰伦赢蔡徐坤超话登顶,能浇灭流量时代的数据狂热吗?,南方周末2019年7月22日)材料三:在资本的影响下,流量创造的粉丝经济,不断抬高流量明星的身价和地位,也让粉丝心甘情愿地掏钱,以致于“刷量”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在无数的刷量、打榜、买热搜的虚假繁荣中,作为
13、评判明星的热度、地位的微博数据也一度“失真”,陷入用户“信任危机”的阴霾。事实上,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平台自身,对虚假数据流量的抵制一直都在循序渐进:从2018年下半年陆续颁布明星片酬限令,遏制流量价值的衍生;到爱奇艺、优酷等视频平台纷纷关闭前台播放量,减少影视作品逐利刷量;再到微博调整转发、评论计数显示方式,其上限均为100万,超过则显示为100万+。然而,由于缺少健全统一的有效流量度量标准和具有较高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很多流量“李鬼”还广泛存在。长期看,粉丝经济仍是极具市场活力的类型之一。作为粉丝经济的获益方,社交平台应理性承担起监管的社会责任,守好流量真实的底线,构建公平、健康、有序的网络
14、空间生态系统。须知,越吹越大的流量泡沫和击鼓传花般的虚假繁荣,不仅耗费各家粉丝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透支了平台本身的用户体验和生命周期。(摘编自王法治社交平台应守好流量真实的底线,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7月31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星援”App利用粉丝给偶像刷流量的需求疯狂牟利事实成立,此案件因牵涉到超高流量艺人蔡徐坤而备受社会关注。B. 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明星自身实力的反映,我们不是要否定数据本身,而是要反思自己对于数据的态度,杜绝数据造假。C. 央视曾记录下8个艺人相关数据脱水前和脱水后的具体对比情况,结果显示有的艺人数据造假比例竟达八成。D. 微博调
15、整转发、评论计数显示方式,表明网络平台已经在努力抵制虚假流量,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量造假问题。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呈现了流量造假的法律后果,警示各方:无论牟利与否,扰乱网络传播秩序就会受到法律的禁止。B. 材料二分析了“唯数据论”可能导致的两个恶果,指出数据造假会给年轻一代带来错误的价值导向。C. 粉丝为了抬高偶像身价地位,疯狂刷量买热搜,反而会让偶像名誉受损,使其陷入“信任危机”的阴霾。D. 流量造假带来的社交媒体虚假繁荣,并不会真正有利于行业发展,反而可能会打击到真正优秀的内容原创者和输出者。6. 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概括遏制明星“流量造假
16、”的办法。【答案】4. A 5. C 6. 破除“数据迷信”,摆脱“唯数据论”。社交平台和监管部门应承担起监管的社会责任,守好流量真实的底线,努力抵制虚假流量。行政部门(国家)应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打击流量造假行为。建立健全统一的流量度量标准和具有较高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项中“此案件因牵涉到超高
17、流量艺人蔡徐坤而备受社会关注”说法有误,材料一第一自然段中说“此案件一经公布就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引起关注的是案件本身,并不是因案件牵涉到蔡徐坤。属强加因果。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涉及的内容,并进行比对。本题C项说法有误。材料三中说“作为评判明星的热度、地位的微博数据也一度失真,陷入用户信任危机的阴霾”,所以陷入用户“信任危机”的阴霾的是“微博数据”,选项将对象理解成“偶像”。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概括重要信息,探究解决某一问题
18、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整体感知并理解文章内容;然后结合题干要求,回归原文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本题要求“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概括遏制明星流量造假的办法”。阅读原文,可从大众的态度、粉丝经济的获益方、监管部门三个方面进行思考。结合语句“现在的粉丝圈将数据视为唯一。这种不自觉的唯数据论,会带来深远的恶果”,第一方面可概括为:摆脱“唯数据论”。结合语句“作为粉丝经济的获益方,社交平台应理性承担起监管的社会责任,守好流量真实的底线,构建公平、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生态系统”,可整理第二种方法。结合语句“由于缺少健全统一的有效流量度量
19、标准和具有较高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很多流量“李鬼”还广泛存在”,可整理第三种方法,注意缺少的即是需要建立的,整理时注意变换表述方式。结合材料一中语句“虽然这是一种粉丝自愿行为,但属于数据造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中关于实名制注册,不得以虚假身份办理入网手续、实施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的法律规定,应予以禁止”,可知政府还需从法律法规上加大打击力度。(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到梨花屯去何士光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一辆马车从白
20、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老赵谨慎地回答:“是。”“去包队吗?“是。胜利大队。”
21、“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我”“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
22、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哪一篇?”“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基层干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路转了一个大弯一一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接着又一下子在马车前重新展现出来,一直延伸到老远的山垭口“正是这样嘛!”谢主任点头,“那条沟,责任由我负!”“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态度那样硬,说不定就挖不成!责任归我负!”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他们无拘无束地谈下去了。谈形势,谈这次去梨花屯纠正“定产到
23、组”中出现的种种偏差,等等。后来,拉起家常来了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心里也越舒畅。突然,谢主任拍了拍赶车老汉的肩膀:“停一停!”老人家把缰收住了。“两年多没到梨花,看看那条沟怎样了!”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铧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着,吸收着阳光,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看不见那条沟。谢主任问车夫:“老同志,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咹?”老人家听不清。老赵大声说:“沟一一挖过一条沟啊!”“嗯,”老人家听懂了,点点头,“是挖过一条沟。唔,大前年的事喽,立冬后开挖的。分给我们六个生产队,每个劳力摊一截。我都有一截呢!顶上头一段,是红星队”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
24、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他:“现在沟在哪里?”“哪里?”老人家摇着头,“后来填了嘛,去年,开春过后”谢主任问:“哪个喊填的?”“哪个?”老人家认真地想了一回,“没有哪个。是我们六个队的人商量的。总不成就让它摆在那里,沟不沟坎不坎的!唔,先是抬那些石头。论挑抬活路,这一带的人都是好手,肩膀最硬”像我们在乡下会碰到的许多老人家一样,这位老人也有着对往事的惊人记忆。也许平时不大有机会说话,一旦有人听,他们就会把点点滴滴说得详详细细,有几分像自言自语,牵连不断地说下去。说下去,平平静静的,像是在叙述别人的而不是自身的事情,多少波澜都化为了涓涓细流,想当初虽未必如此简单,而今却尽掩在老人家略带沙哑的嗓音里
25、了。后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老赵的声意,柔和得有些异样。而且不知为什么,这以后不论是老赵还是谢主任,都没再说一句话。啊,前面,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梨花屯就要到了!1979年5月(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中的“包队”“定产到组”等词语,以及关于“安徽”的报道,都指向改革初期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B. 谢主任感慨报道中基层干部的“肩膀硬”,而赶车老人随后提及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们“肩膀最硬”,对谢主任予以嘲讽与回击。C. 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两个下乡干部逐步消除因挖沟曾产生的隔阂,后半部分转
26、而描写赶车老人讲述填沟等往事,进一步深化了时代主题。D. 小说多次写到路,“拐弯”“爬坡”“重新展现”“越来越平坦”等,既是写实,又使最后一段自然地传达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愿景。8.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9. 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答案】7. B 8. 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开展提供自然背景;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以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9. 第一问:两个乘客的沉默,是由于赶车老人的话使他们产生触动,并陷入沉思。第二问:首尾都写到两个乘客的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
27、也强调了沉默之中含有深意;小说在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看”,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都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意味。【解析】【7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这类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注意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B项,分析不当,赶车老人说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肩膀最硬”,没有对谢主任嘲讽和回击的意思,而是对那些农民们的赞美。故选B。【8题详解】此题考
28、查学生分析小说环境描写作用能力。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社会环境描写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也就是交代背景;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象征暗示作用;揭示或者深化作品主题;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等。本文有多处环境描写,它们本身就是去梨花屯的沿途风景,也是故事开展
29、的自然背景;而“三只白鹤高高飞过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路旁出现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等处景物描写还烘托表现了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小说多处以初夏的山野风光作为背景,包谷、布谷、白鹤、流水、水田、泥土这些意象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醉人的诗情画意,使小说也洋溢着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9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分析小说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
30、答题方法是:先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然后再进行归纳、综合、概括、提炼,形成简洁而正确的答案。理解语段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开头段的作用大致有: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总领全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情节发展;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中间段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照应铺垫。结尾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有:总结上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题目或照应开头等。在内容方面的作用有: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抒发作者的情感;表现人物的品质、精神或性格;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读者注意、思考。第一问要求筛选“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
31、”。关键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老赵的声音,柔和得有些异常”以及文章倒数第四段内容,都在暗示赶车老人的话使老赵、谢主任产生触动,并陷入沉思。第二问要求分析小说首尾部分细节描写的作用,首尾都写到两个乘客的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也强调了沉默之中含有深意;小说在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都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意味。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祖楷,魏殷州刺史。父谦,周荆州总管。彭少孤,事母以孝闻。性刚毅,有
32、武略,工骑射。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 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骑士因执而锁之。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其从者愕然而去。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性谨
33、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 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上曰:“试为我言之。”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观者以为知言。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上大悦,赐钱一万。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遂遣之。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可汗留彭不遣百余
34、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从幸洛阳,彭督后军。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帝遣使吊 祭,赠大将军,谥曰肃。子宝德嗣。(节选自隋书崔彭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B.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C.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
35、/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D.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周官,亦称周礼,它与仪礼、礼记并称为儒教经典“三礼”。诗经、易 经、道德经也是儒教经典。B. 践阼,意思是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 在这里指皇帝登基,亦作“践祚”。C. 休沐,休息洗浴,犹休假。从汉代起,政府机关规定每五日休息一天,称作“五日休”。 唐人改为“旬休”,即每十日休息一天。D. 炀帝,隋朝皇帝杨广的谥号。谥号是古
36、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追加 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崔彭有军事才能,多受倚重。周武帝时,官至门正上士。高祖即位,被任命为监门郎将。去世后,高祖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为大将军。B. 崔彭胸有胆略,才智非凡。崔彭奉命带两人去召回镇守齐州的宇文纯的过程,充分展现了他的才智,最终捉住宇文纯,成功完成任务。C. 崔彭喜爱读书,能学以致用。年少时喜欢读周官、尚书,能够在守卫皇宫时给皇上讲君臣警惕谨慎的道理,并得到观者的肯定。D. 崔彭射术高明,闻名于突厥。曾在武德殿一箭射中殿梁上的鸽子,因此被可汗请去。到达突厥国中后,再展射箭绝技,突
37、厥人无不叹服。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答案】10. D 11. A 12. A 13. (1)崔彭来到距离齐州三十里远 地方,于假装生病,在驿站停留下来。(2)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崔彭
38、走出驿站迎接,观察到宇文纯心中有疑虑,担心他不听从征召,于是骗宇文纯说:“陈王可以令众人回避,我将秘密告诉你事情。”宇文纯挥手叫从骑走开,崔彭又说:“将要宣读诏令了,陈王该下马聆听”。句中“彭”“纯”是人名,“察”的主语是“彭”,“彭出传舍迎之”语意完整,看后面语意是崔彭察觉到宇文纯又观察到宇文纯心中有疑虑,担心宇文纯不听从征召,“因诈纯日”,推知“彭出传舍迎之”之后断开,排除BC。“王可下马”,“王”是主语,之前断开,排除AC。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此类题在于平时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如称谓、习惯、官职、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都要加以理解和识记。A项,
39、“道德经也是儒教经典”错误,张冠李戴,道德经是老子所做,乃道家经典。故选A。【12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去世后,高祖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为大将”错误,从关键词上看,选项与“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这句话有关。联系最后一段文字,可知“炀帝即位”的事实,这里的“帝”,应该是炀帝,是炀帝派使者吊唁祭奠,而非高祖。故选A。【1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
40、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因”,于是;“诈病”,假装生病;“传舍”,指驿站。(2)中“谬”名词作动词,弄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
41、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崔彭字子彭,是博陵安平人。祖父崔楷,魏时任殷州刺史。父亲崔谦,是北周荆州总管。崔彭少年失父,事奉母亲以孝闻名。性格刚直勇敢,有军事才略,精于骑马射箭。爱读周官、尚书,粗略知晓其大概意旨。周武帝时,任侍伯上士,几经改任后任门正上士。 等到隋高祖杨坚担任北周丞相时,北周陈王宇文纯镇守齐州,高祖怕他会反叛,于
42、是派崔彭带领两个随从骑兵去召宇文纯回朝廷。崔彭来到距离齐州三十里远的地方,于是假装生病,在驿站停留下来,派人对宇文纯说:“天子有诏书交到陈王住所,崔彭苦于疾病,不能勉强步行,希望陈王屈尊到这里来。“宇文纯怀疑事情有变故,多带随从的骑兵来到崔彭的住处。崔彭走出驿站迎接,观察到宇文纯心中有疑虑,担心他不听从征召,于是骗宇文纯说:“陈王可以令众人回避,我将秘密告诉你事情。“宇文纯挥手叫从骑走开,崔彭又说:“将要宣读诏令了,陈王该下马聆听。“宇文纯急忙下马,崔彭回头对自己的两位从骑说:“陈王不听从皇上征召,可以把他抓起来。“两骑士于是抓着宇文纯,并把他锁起来。崔彭于是大声说:“陈王有罪,皇上征召入朝,
43、旁人不准乱动。“陈王的随从惊愕地离去。高祖见后大为高兴,拜任他为上仪同。等到隋高祖登基后,升任崔彭为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之职,被赐封安阳县男的爵位。几年后,改任车骑将军,随后又改任骠骑将军,一直主持宫中的值班警卫。他生性谨慎缜密,在禁宫二十多年,只要值班在仪仗之中,他就整日端坐着,从未有懈怠懒惰的样子,皇上很喜欢他。皇上曾经对崔彭说:“你给我值班执仗的时候,我休息睡觉很安稳。你射箭骑马技艺确已超人,还稍懂学问吗?“崔彭说:“臣小时喜欢周礼、尚书,每遇休闲假日,也不敢废弛。“皇上说:“试着给我说说。“崔彭于是就谈了君臣警惕谨慎的义理,皇上称好。旁边的人(看到这一幕的人)认为他懂得先哲教言(有见
44、识的话)。后来加任上开府,升任备身将军。皇上曾在武德殿宴请达头可汗的使者,有鸽子在殿梁上鸣叫。皇上叫崔彭射它,一发即中。皇上大为高兴,赐给一万钱币。到使者回去后,可汗又派使者对皇上说:“请求与崔将军见一面。“皇上说:“这一定是因为擅长射术而闻名于胡人王庭,所以来请求相见。“于是派他前往。到达那以后,可汗召来数十个擅长射箭的人,便把肉抛投在郊野,用来聚集飞鸢,派那些善射的人去射。大多射不中。又请崔彭去射,他连射数箭,飞鸢都应弦坠落,突厥人互相对视,无不赞叹敬服。可汗留住崔彭不放达一百多天,皇上赠以丝缯彩帛,崔彭才得以回朝。仁寿末年,升爵位为安阳县公,食邑二千户。炀帝即位后,升任左领军大将军。随驾
45、前往洛阳,崔鹏总督后军。当时汉王杨谅叛乱刚刚平定,余党到处聚集,朝廷派崔彭率数万士兵平定山东制止叛乱,又兼领慈州职事。炀帝因他清廉,赐予绢帛五百匹。不久去世,终年六十三岁。皇帝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为大将军,赠谥号为肃。儿子崔宝德继嗣。(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海棠春己未清明对海棠有赋吴 潜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注】吴潜(1195-1262):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曾几度官居台辅,几度削职,历经宦海沉浮。此词为其六十五岁在庆无府(今宁波)任沿海制监大使
46、时所作。狐嗥兔舞:吴潜作 此词前一年,蒙古可汗蒙哥率十万军队扑向川蜀,连败宋军,但到达合州(今合川)时,遇到 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抗,蒙古派往招降的使臣也被王坚处死,这使蒙哥的军事行动一度受挫。 锦古江头:指蜀地。蜀地有“香海棠国”之称。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词写词人衰暮之年赏海棠,由此联想到当时“香海棠国”的战局。B. “一饷”“尽”写海棠花开,表现出清明天气和暖,节物风光变化之迅速。C. 下阕回忆羽书万里传捷报,“狐嗥兔舞”之喻流露出对入侵者的蔑视。D. 结尾两句直抒胸臆,“濯锦”二字,呼应开头,点出雨后海棠的残败萧条。15. 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作
47、简要分析。【答案】14. D 15. 对海棠花充满喜爱之情。诗人皓首对红花,因花开而欣喜,可见年迈的词人对美的事物仍保持着敏锐的感知和热爱之情。烈士暮年,心系国事。词人居东南沿海,赏眼前海棠,思西北边事。因捷报而振奋,壮心不已。【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D项,“结尾两句直抒胸臆”错误,“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这两句的意思就是:锦江头(以代蜀)的海棠,还是那般艳丽!
48、这里又用“濯锦”二字,海棠花就显得更美了,真是锦上添花。“江头”前又着一“古”字,似乎表示:我华夏古来繁华之地,岂容狐兔闯来!此处并非“直抒胸臆”,而是“借景抒情”。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本题,“对海棠有赋”,开头便咏海棠。“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清明时节,节物风光变化迅速。中午下了阵“疏雨”,顷刻间海棠就大放光艳了,“一饷”“尽”将花开之快,观赏者的快感传神地表达出来,叫人多么惊喜。而这海棠沾雨之后更显得鲜
49、活冶艳,就叫人更加喜爱了。词人老大风情减,面对如此国色,似乎有点不知所措了。“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红颜皓首,两相对待,在这“无语”中我们不难体会作者自怜衰疲之意。“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狐嗥兔舞”指蒙古入犯。吴潜作此词的前三年,蒙古就开始侵扰四川,前一年蒙古可汗蒙哥亲率十万军队自六盘山扑向川蜀,连败宋军,但到达合州(今合川)时,遇到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抗,蒙古派往招降的使臣也被王坚处死,这使蒙哥的军事行动受到很大挫折,因此曾一度考虑退兵。这大约就是捷书所报的内容。词人以跳跃式思维写此事,可以想见他心情的振奋,壮心不已。【点睛】关于诗歌思想感情: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
50、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
51、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 这些显性信息,一般出现在诗歌的标题或由命题者提供的注释中。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
52、分析这些诗句。(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兰亭集序中表达把死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句子是_,_。(2)诗经氓中写男主人公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_。(3)屈原在离骚中通过写加高自己的帽子、加长自己的佩带来表明要使自己的品格更加高洁的句子是_,_。【答案】 (1).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2). 齐彭殇为妄作 (3). 士也罔极 (4). 二三其德 (5). 高余冠之岌岌兮 (6). 长余佩之陆离【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
53、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诞”“殇”“罔”“岌”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三、语言文字运用(20
5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 ,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 、高度智慧的结晶,( ),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 ,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
55、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 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跟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有关,而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修身养性 瑰宝 势利 煊赫一时B. 颐养天年 宝藏 趋利 盛极一时C. 颐养天年 宝藏 势利 煊赫一时D. 修身养性 瑰宝 趋利 盛极一时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它不是任何人赐予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B. 这种文化内涵不是任何人赐
56、予的,却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C. 这种文化内涵不是任何人赐予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D. 它不是任何人赐予的,却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19.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跟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有关,而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B.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C.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
57、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D.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跟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有关, 而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答案】17. D 18. C 19. B【解析】 【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第一处,颐养天年:指保养年寿,不合句意。修身养性:意思是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符合
58、句意。本题第二处,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不合句意。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多指非物质,符合句意。本题第三处,势利:形容看地位财产分别对待人的表现(含贬义),不合句意。趋利:泛指求利、逐利,符合句意。本题第四处,煊赫一时:在一段时期内名声大,声势很盛,不合句意。盛极一时:在一段时间内极其盛传、流行,文意表达的是博累棋在一段时间内很盛行,很流行,符合句意。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根据括号后的“而是是”,推知括号内的“不是也不是”刚好
59、与之构成并列关系,故排除B、D。根据括号前的一句话,推知A项中“它”指代不明,既可以指“围棋”也可以指围棋的文化内涵,故排除A。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跟有关”;C项“围棋具有”缺少宾语中心语,应为“围棋具有等功能”;D项句式杂糅,应删去“跟有关”;“围棋具有”缺少宾语中心语,应为“围棋具有等功能”。故选B。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60、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这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古战场。这里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古城墙、宾阳楼、章华寺、荆州博物馆、楚王车马阵;_:孙叔敖、张居正、岑参、公安三袁,还有袁泉、谌龙、李现。9月12日,湖北省首座大型高科技文化主题乐园荆州方特东方神画正式开园。在这之前,一些业内专家很是担忧:方特选择荆州这座古城开设现代科技主题乐园,能有生意吗?然而,_,荆州方特开业四天就迎来了6.74万游客,且好评如潮,高居“中秋出游华中热门景区排行榜”第二位。虽说是现代主题乐园,但是满眼的古风建筑让人有穿越之感。屈原楚乐女娲补
61、天火烧赤壁九州神韵等,这些游乐项目将炫酷的高科技与文化创意巧妙融合,相得益彰。在这里,游客不仅能获得独特的沉浸式游玩体验,_。事实告诉我们,方特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开放的荆州,正在热情迎接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答案】 (1). 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2). 他们的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 (3). 还能收获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步骤: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第
62、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等。解答本题先整体阅读。根据前的分号,可知所填内容与前边“这里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是并列关系,可确定所填句子的结构形式。根据后文语境可知,所填内容应该是从古至今这里出了很多名人。确定答案为: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根据“然而”一词可知,第二处所填语句与前文内容之间是转折关系,结合后文语境可知专家的担忧并未成为现实。确定答案为:他们的担忧很快便
63、烟消云散。根据句子“游客不仅能获得独特的沉浸式游玩体验”,可知所填语句与之形成递进关系,句式与之相对应。根据句子“这些游乐项目将炫酷的高科技与文化创意巧妙融合,相得益彰”可知,所填内容应该从“文化”角度写收获。确定答案为:还能收获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以前中国就像是一个“世界塑料垃圾桶”,包括法国在内的很多西方国家将大量塑料垃圾运到中国,交给中国人处理。然而,自2018年1月中国实施“洋垃圾”禁令后,法国企业开始强迫自身创新,研发垃圾回收的新方法。法国对苏打水瓶、饮用水瓶等“硬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做得很好,但对包装塑料、塑料膜等“软塑料”
64、垃圾的再利用却基本毫无对策。中国举起环保大旗让法国企业行动起来,法国马恩省一家名为“金凤蝶”的垃圾回收企业就开发出一种可将软塑料转化为塑料颗粒的技术。“金凤蝶”负责人勒比高表示,目前英国、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均不掌握软塑料回收技术。“我们要感谢中国!”法国RTL电台24日以“中国如何逼法国革新垃圾回收”为题,对中国拒绝洋垃圾的环保政策表达了谢意。到2021年,法国会对20%包装使用再生塑料的企业提供财政奖励,这会极大促进塑料颗粒的循环利用。该台表示,法国能在这条渐进但是光明的环保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我们当然要感谢中国”。【答案】中国实施“洋垃圾”禁令,法国企业自主创新研发出新技术,法国对中
65、国拒绝洋垃圾环保政策表达谢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第一步,通读材料。即通读语段或材料,抓住主要信息,找表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语句。第二步,概括归纳。在通读的基础上,将其准确划分层次,概括归纳信息内容。第三步,提炼筛选。将概括归纳的信息进行提炼筛选,删除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即“去粗取精”。第四步,整合表达。即根据题目要求,将提炼筛选出来的主要信息用简洁凝练、准确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要保证语句通顺(无语病),结构合理。解答本题先整体阅读文段,“然而”一词将内容分成前后两部分。第一句话交代以前中国就是“世界塑料垃圾桶”,“然而”之后是重点。重点
66、部分可分三层来理解,“自2018年1月中国实施洋垃圾禁令后”一句是事件起因;“法国企业开始强迫自身创新,研发垃圾回收的新方法”是主体事件;“对中国拒绝洋垃圾的环保政策表达了谢意”是结果或意义。据此删除次要信息,分三层意思表述,即中、法两国的举措和最终的意义、结果。注意字数限制。四、作文(60 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在我们成长的周围,经常有一种声音, 这声音或透露着让人奋进的鼓励,这声音或散发着令人温馨的问候,这声音或传达着久违的呵护请以“有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记叙文体;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答案】有一种声音有一种声音,轻而易举地挑起心灵的悸动,不
67、经意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仿佛一切还停留在那天,那个傍晚。夕阳慢慢褪去光彩,本来秀明如醇蜜的阳光也羞涩地晕开了层薄薄的胭脂,清柔的风仿佛瞬间带起了一个恍惚的梦境。这时,我听到一个遥远的歌声。那歌声似乎漂浮在半空中,空灵地回荡着,一个属于孩子的纯净声音拨开了人群,伴随着滑落的音符,打破了小镇的寂静。我瞬间想起了那个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歌唱的小女孩,像是飘落凡间的洁白天使,轻扬,纯净的声音,穿过了黑夜,以神圣而美好的感觉点燃新的激情。此时此刻,我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想看见那个孩子。歌声依旧持续着,而我惊讶于那歌声里若有若无的悲伤,让我心中氤氲起关于哀关于悲的情愫。可是这是一个孩子的歌声啊。他会懂得这样悲伤
68、吗?不对。我突然有背离前面美好遐想的意识,因为我发现了这完全是首关于爱情的歌曲。如此矛盾,可是我知道声音透出的哀伤决不是因为旋律或是歌词,没有一个孩子会这样懂得爱情的。我必须去看看,或是好奇,或是仅仅因为我心头些许的酸意及隐约的情愫。我站在了人群后,看见了这样一幕,他不是那样的洁白天使。他的歌唱带着强烈的目的,从他身前的纸,以及一个放钱的小盒子里可以看到。而他瘦瘦小小的个子,黑黑的肤色,像是一尊用黑土铸成的雕塑,静静站在那里,连拿着麦克风的手仿佛也不曾动过。他的头垂得好低好低,好像让身子都带了向下弯的趋势,所以没人看得见他的表情。而他身边站的那个抱着孩子的年经妇人则一脸淡漠。就这样的情景,配上
69、淡淡的夕阳和微带深色的蓝入了画,也许只有一遍遍重复回响的歌唱在默默控诉着什么。人群有低语,我能略微听到关乎真实性的探究,甚至我也在怀疑什么。而后来是,我离开了,在人群越来越密集的时候,但是耳边一直一直响起那歌声,似乎很近,又是像很远,只能确定那样飘渺的感觉以及心中复杂又矛盾的感情。不管事实是什么了,只是觉得实在不应该把一个重担放在孩子身上,他空灵的声音绝对不是用来唱这这样不属于他的歌曲的。是否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因为歌声而心涟漪阵阵?而这样带着同情的感情对于这个孩子是好是坏?还有他歌声里悲伤又是怎样一种无奈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只要有一点理由,关于爱的,每个家长都应该把这样做的万千个理由给否决
70、掉。这歌声,似乎还在响起,似花落的声音,掉入我的心里。【解析】试题分析:(一)自然的声音。1、雨敲石板发出的叮咚声引人沉浸在“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温柔与“夜阑卧听风吹雨”的悲壮等美丽意境中,从而让人洗去心灵的污浊,升华思想。2、黄河波涛滚滚,撞击两岸的气壮山河之声让人感受到拼搏的壮美。3、冰雪融化、燕子呢喃、蜜蜂嗡嗡、小麦拔节、小草的萌动等春天的声音告示着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莫负大好时光。(二)家庭的声音。1、父母的叹息声鞭笞着我永不停息。2、父母的脚步声散发着浓浓的亲情。3、父母的叮嘱声绵延着厚重如山的关怀。(三)校园的声音。1、老师上课时神采飞扬的讲解及抑扬顿挫的语调,让我终身难忘,更让我
71、体味到老师的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敬业精神。2、老师循循善诱的批评教导声,如雨露般滋润着我茁壮成长。3、我的特异功能听声知人。由走路、说话声判断出声音的主人,可见友情的融洽与醇美。4、同窗的梦呓。同窗平素酷爱绿装,军训时,更是梦语不断。这让我感受到了同窗处处以军人自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5、竞选演讲。班委的竞选演讲,充分展示了同龄人的青春风采和鲜明个性。6、紧张的铃声。铃声一响,老师上场;铃声一落,超负荷作业滚滚而来。这是紧张、单调的学校生活的再现。(四)社会的声音。1、歌声:听好大一棵树的感受。我希望自己能像树一样,做一个在风雨中昂起头,冰雪压不服,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的人。2、呐喊声:赛场上观众为运动员欢呼呐喊的声音,令我热血沸腾并激励着自己勇往直前。写鲁迅,民族的精神。3、乡音:游子的思乡、爱国、统一。4、天籁之音:写环保。5、孩子的哭声:写战争、和平。6、节日的声音:写传统节日的感悟。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