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高考历史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特训: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特训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39439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考历史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特训: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特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高考历史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特训: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特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高考历史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特训: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特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高考历史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特训: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特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高考历史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特训: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特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7高考历史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特训: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特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7高考历史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特训: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特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7高考历史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特训: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特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7高考历史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特训: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特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7高考历史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特训: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特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17高考历史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特训: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特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17高考历史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特训: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特训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7讲(见逐题对点特训P9)1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18项修约条款。清朝君臣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不应另立新章,对英国的要求未予理睬。此后(B)A英国借镇压太平军为名入京施压B英法两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C列强乘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英国私自在京设使馆区驻兵保护解析: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被拒绝,借亚罗号事件发动侵华战争,故A项错误;英国的修约要求未获得满足后,和法国一起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故B项正确;列强乘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战后,故C项错误;英国私自在京设使馆区驻兵保护

2、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D项错误。219 世纪60 年代以后,清廷不少大吏提出了“订一中外公例”的修律思路。20 世纪初,光绪帝颁布了“中外通行”的修律方针,此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列强凭条约建立的畸形法律关系。“中外通行”的修律方针产生的背景是(A)A条约关系的建立与发展B中国近代外交法体系确立C维新变法的推广与深化D洋务运动增强了中国国力解析:据材料“19 世纪60 年代以后”“20世纪初此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列强凭条约建立的畸形法律关系”可推知该方针产生的背景是条约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此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列强凭条约建立的畸形法律关系”可推知我国外交法律关系是根据列强

3、凭条约建立的,并没有确立本国的外交法律体系,故B项错误;维新变法运动是19世纪末的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与材料“20世纪初”不符,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与材料“20世纪初”不符,故D项错误。3曾国藩、李鸿章以及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地方官吏何桂清、薛焕等人感知,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因而需“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奕、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习长技。材料主要说明(C)A清政府已认识到“借师助剿”的重要性B洋务派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壮大了势力C太平天国间接地影响了洋务运动的发生D太平天国运动给予列强侵华以可乘之机解析:“借师助剿”与“借洋兵助

4、剿”不同,洋务派不等于清政府,故A项错误;题目中提到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开始学习西方技术,从而形成了洋务派,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是内忧外患,而内患指的就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故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给予列强侵华以可乘之机与题干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4有学者认为:从1840年至1945年这百年来,爱国主义演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萌芽,但并未完形,爱国主义重在行动。在第二阶段,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爱国主义从自发到自觉,从情绪到理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这两个阶段最确切的分界线应是(B)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辛亥革命D抗日战争解

5、析:根据材料中的两个阶段的描述,第一阶段的爱国主义重在行动,结合所学主要是地主阶级的抵抗派和洋务派的行动,第二阶段中“新型知识分子”指的是资产阶级, “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指的是学习西方,积极推动中国的近代化。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兴起,仍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为根本目的,故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积极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与题意相符,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发生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与材料中“现代民族国家”等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5如图所示为中日朝鲜相争的漫画,该漫画反映了(B)A中日希望和平解决朝鲜问题B李鸿章以夷

6、制夷的思想C俄国意图帮助日本争夺朝鲜D中国放弃对朝鲜宗主权解析:中日希望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不符合史实,是通过战争的方式解决的,故A项错误;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李鸿章利用沙俄来牵制日本,故B项正确;俄国意图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从材料不能看出中国放弃了对朝鲜的宗主权,故D项错误。6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传播洋教,民间随之出现了大量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当时上海等城市所流传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远远多于乡村社会,但是乡村社会的教案(民教冲突)却远远多于上海等城市。乡村社会教案更加频繁是因为(B)A乡村社会出现洋教与传教士B当时乡村自治体系根深蒂固C城市的洋教传教士比较集中D城市的信息

7、传播速度非常慢 解析:根据“上海等城市所流传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远远多于乡村社会”,可知洋教与传教士的出现并非乡村社会教案(民教冲突)比上海城市更加频繁的原因,故A项错误;从材料信息可知,上海城市的洋教与传教士的流言多于乡村社会,但乡村社会的教案却多于上海城市,说明乡村社会对洋教与传教士反抗更激烈,思想更保守,与乡村自治体系根深蒂固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问乡村社会教案更频繁的原因,与城市的洋教传教士集中现象无关,故C项错误;城市的信息传播速度比乡村要快,故D项错误。7日本某份外交文件中强调:“这应是将来掌握东洋霸权的必要开端”,“日本之兵力以及陆海军在各国之行动中均应保持至少与其中最强国平等

8、之地位”。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C)A太平天国运动B甲午战争C义和团运动D九一八事变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日本还没有进行明治维新,还没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是日本单独对华发动的军事侵略,与题干中“在各国之行动中”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义和团运动反抗帝国主义侵华,遭到包括日本在内的八国联军镇压,符合题干主旨,故C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对华单独发动的侵略战争,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限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但对于行政权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却没有一条具体的规定。这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C)A废除专制制度的迫切愿望B违背了三权分立

9、的原则C对西方民主政治认识肤浅D有关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解析:从材料“但对于行政权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却没有一条具体的规定”,可知废除专制制度的愿望不是对材料的全面表述,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行政权受到制约,而没有限制立法权,不能说明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故B项错误;材料中对行政权、立法权的规定,体现出革命党人没有真正领悟西方民主政治的分权本质,是以分权制衡的方式防止权力过于集中的机构存在,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规定行政权对立法权的限制,不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故D项错误。9袁世凯统治期间仅1912年至1914年就有唐绍仪、陆征祥、赵秉均、熊希龄四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

10、民国初年政治史上一道奇观。此现象说明这一时期(A)A国会的权力不断被削弱B立宪与共和斗争激烈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主形式已荡然无存解析:1912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成为了民国大总统,为掌握大权,实行独裁,不惜连换四届不听从自己命令的内阁,说明国会对总统的制约权力削弱,故A项正确;袁世凯是独裁,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如果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就不会出现四届内阁连续更替的现象,故C项错误;尽管内阁四度更替,但是内阁的形式存在,故D项错误。10北京大学在1923年时进行了一次选举世界第一伟人的民意测验,497票中,列宁独得227票位居第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得51票列第二。这一结果,折射出当

11、时中国知识界榜样转移的思想状态。“榜样转移”是因为(A)A探索西方政体失败B西方文明渐趋衰落C民主共和深入人心D国共合作初见成效解析:材料“497票中,列宁独得227票位居第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得51票列第二”,表明中国知识界学习的榜样转向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原因就是辛亥革命虽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依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对西方政体学习的不成功,导致榜样转移的思想状态,故A项正确;1923年美国处在社会经济较快发展阶段,西方文明渐趋衰落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榜样转移是开始向苏联学习,民主共和思想是资产阶级思想,故C项错误;国共合作是从1924年国民党一大开始,与材料的时间不

12、符,故D项错误。11.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宣布接受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到了1924年,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则宣布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A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B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D列强侵略中国的加深解析:材料中的“这一变化”是指孙中山由辛亥革命期间的接受不平等条约到1924年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即孙中山的主张转变为明确反帝,1913年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不能反映这一变化,故A项错误;北伐战争于1926年开始,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1924年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接受了中共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孙中山“宣布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

13、”,体现了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明确反帝主张,故C项正确;列强侵略中国的加深是导致孙中山反帝主张变化的外因,非主要原因(内因),故D项错误。12近代某政党曾发表宣言:“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本党为民请命,为国除奸,成败利钝,在所不顾,任何牺牲,在所不惜。”该宣言发表于(A)A北伐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材料“国民革命”“出师”这些关键词表明反映的是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北伐战争,故A项正确;土地革命是19271936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展开的,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抗日战争是193

14、71945发生的,与题干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解放战争发生于19451949年,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13“我建议我们的同志,改变对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并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工作,因为通过国民党同南方的工人和士兵取得联系要容易得多。”该言论是为了(B)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促成重庆谈判解析:根据材料“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工作”可以看出其应该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国民革命时期,故B项正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属于党外合作,故C项错误;重庆谈判是在1945年,不符合题意,

15、故D项错误。141930 年,中共中央在回应共产国际指示时说:党的任务决不是准备夺取部分的政权,如果认为现在还是准备夺取部分的政权,无疑是对革命形势估量不足的右倾观念。这一回应表明(D)A中共夺取全国政权时机成熟B中共找到符合国情的道路C共产国际反对中共城市革命D中共出现自主革命的倾向解析:材料无法体现中共夺取全国政权时机成熟,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中共找到符合国情的道路,且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是中共中央对共产国际的回应,无法体现共产国际反对中共城市革命,故C项错误;据材料“党的任务决不是准备夺取部分的政权,如果认为现在还是准备夺取部分的政权,无疑是对革命形势估量不足的

16、右倾观念”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出现自主革命的倾向,故D项正确。15从1936年起,中共开始提倡与各方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在中共的倡导下,“全国抗日解放联盟”、“人民抗日同盟”和“全国救亡社”等民间组织应运而生。一些颇具说服力的口号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立即对日开战;停止剿共”等广为流传。这表明(A)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生态B蒋介石被迫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C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D国共两党开始酝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析:1936年根据“中共开始提倡与各方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进而出现引起民间组织和口号的变化,故A项正确

17、;推动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的原因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B项错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至少对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是不赞成的,故C项错误,国共两党酝酿抗日统一战线是在西安事变之后,故D项错误。161938年7月,国民政府公布的抗战建国纲领中明确提出,在军事方面,要“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配合作战”;“并在敌人后方发动普遍的游击战,以破坏及牵制敌人之兵力”。这反映了国民政府(B)A首倡开展敌后游击战的战略方针B受到中共政策的推动和影响C坚持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战略D削弱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意图解析:敌后游击战是共产党首创的,故A项错误;国民党提倡敌后游击战,显然是受到中共全面抗

18、战策略的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提倡敌后游击战,未涉及持久战战略,故C项错误;国民党的敌后游击战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故D项错误。17“此战是一个主动进攻的战役,使日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政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此战是(C)A太原会战B淞沪会战C百团大战D武汉会战解析:根据材料中“主动进攻”“华北”“铁路、公路”等信息可以看出该战争是百团大战,太原会战与此无关,故A项错误;淞沪会战是在华东地区,故B项错误;百团大战正是中共主动进攻的在华北地区的、严重破坏了铁路和公路、给日本人沉重打击的大战,故C项正确;武汉会战是在长江中游地区,故D项错误。

19、18如图所示为字林西报曾经发表过的一则声明,与该声明有关的历史事件是(C)致订户鉴于城西地区形势,今早已无法按时投递所有报纸。凡未投递之报纸存放于本处并择日投递,订户也可自行前来索取。民国二十六年十月二十八日A北伐战争B五四运动C淞沪会战D渡江战役解析: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1927年,材料的时间是民国二十六年十月二十八日(1937年10月28日),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5月4日,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与材料的时间、内容相符,故C项正确;渡江战役是1949年4月解放军强渡长江,推翻国民党政权的

20、战役,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91944年,时任美国驻华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来到延安,他写道:“延安是一座满城旗帜飘扬的城市。每星期天,都照例把旗子高悬起来。旗子当然是中国国旗。”这里的国旗是(C) A B CD解析:图A为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后,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宣告成立时的旗帜,故A 项错误;图B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旗帜,故B项错误;图C为中华民国的国旗,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行第二次合作,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C项正确;图D为五色旗,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的国旗,故D项错误。 20在1985年拍摄的电影血战台儿庄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国民党师长王铭章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后,蒋介石亲自

21、主持了追悼会。这时,天空上有日本侵略者的战机飞来扫射轰炸。面对危险,蒋介石临危不乱,发表讲话,镇定自若。这说明(C)A中共彻底推翻了原来对蒋介石的历史评价B“一国两制”已经得到两岸人民的共同认可C肯定蒋介石在抗战中的贡献D国民党放开台胞探亲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解析:A项表述中“彻底”太过绝对,排除;“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在香港、澳门得以实现,但并未在台湾问题上实践,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1985年以来中国大陆肯定了蒋介石在抗战中的贡献,故C项正确;国民党放开台胞探亲政策是在1987年,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见逐题对点特训P11)1. 1792年英国派出以马戛尔尼为首的访华

22、使团借口给乾隆皇帝祝贺八十寿辰来到中国(如图),并趁机提出如下要求:划一块地方或一个岛供英国商人居住、将几个城市开口通商、英国货物免征税或少征税。这些要求(B)A乾隆皇帝当场答应以示恩宠B鸦片战争以后基本得到满足C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才得以满足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得以满足解析:马戛尔尼访华期间清王朝闭关锁国,乾隆帝拒绝交往,故A项错误;材料中马戛尔尼要求割地、通商、协定关税,这些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都得到了实现,故B项正确,C、D项错误。2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

23、的朝廷与英国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B)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D清政府已完全失去人民支持解析:“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英国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反映了普通民众对外来侵略事不关己的心态,说明其冷漠、茫然,B项正确;A项“一无所知”说法错误;C项无法从题干材料中反映;D项“完全失去人民支持”说法错误。3. “评价太平天国,不能非此即彼。无论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如何,无论洪秀全其人如何,也不能反过来说大清就是好的,大清的镇压是正义的,大清不需要被革命。”这一观点认为对太平天国运动应该(C)A遵从革命史观来

24、评价B功过折中进行评价C结合事实作具体分析D主要肯定其反清意义解析:革命史观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材料观点很显然反对用革命史观评价太平天国,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功过折中原则,故B项错误;据材料“无论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如何,无论洪秀全其人如何”和“不能反过来说大清就是好的,大清的镇压是正义的,大清不需要被革命”可知评价太平天国需要结合事实做具体分析,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主要肯定其反清意义,故D项错误。4某学者读史,他读到了哪一历史事件发出了如此感慨(如图)(B)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

25、命解析:鸦片战争并没有“平等的许诺”,故A项错误;材料中提到领袖们最初许诺平等、言辞崇高,然而现实却是等级森严、行为凶暴,这与太平天国最初以平等为口号领导人民起义,建立政权后就腐败堕落史实相符,故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并没有体现“特权的森严”,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主张建立民国,并没有体现“特权”,故D项错误。5英国人约翰濮兰德曾在长时间近距离观察晚清政治运作后总结说:“官僚统治集团准备丢弃金钱和土地,除了代表显贵们社会等级的傲慢自大之外,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丢弃。”这反映出清政府(C)A在国际上努力显示其强大地位B坚持“以夷制夷”的外交方针C“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形象D有意改善底层人民的生存条件解

26、析:根据材料“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丢弃”说明并不是在国际上努力显示其强大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以夷制夷”,故B项错误;“除了代表显贵们社会等级的傲慢自大之外,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丢弃”说明“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形象,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清政府不予家奴,并没有改善底层人民生存条件的意愿,故D项错误。6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C)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清政

27、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解析:题肢中曾全面回绝说法绝对,故A项错误;清政府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的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要求对方也守约”等信息说明随着国门被打开,清政府在与外国的交往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关系上逐渐近代化,故C项正确;题肢中“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7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从增进宪政意识看这种做法(D)A与时俱进,民国政体不断完善B权力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

28、下C防患专制,有利于维护共和体制D因人设法,违背法律精神解析:宪政又称立宪主义,是一种主张国家权力来自并被一部基本法律约束、规定公民权利的学说或理念,A、B、C三项表述与宪政意识没有关系,排除;民国初年的约法颁布、体制调整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实际上违背了法律精神,故D项正确。81911年6月,咨议局联合会上奏:“以皇族组织内阁,不合君主立宪国公例,请另简大员,组织内阁。”奉旨斥以“黜陟百司,系君上大权,议员不得妄行干涉”。这一事件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A革命赢得了对改良的时间B成为武昌起义的直接诱因C推动国会请愿运动的深化D滋长汉族官僚的反满情绪解析:皇族内阁的出台,使得立宪派的政治改良设

29、想破产,革命形势发展更快,影响日渐超过改良思潮,故A项正确;镇压四川保路运动导致武昌城内空虚,成为武昌起义的直接诱因,故B项错误;国会请愿运动出现在皇族内阁出台之前,故C项错误;皇族内阁的出台使得立宪派中汉族官僚反满情绪滋长,但不是主要影响,故D项错误。9以前只要提起当今圣上,人们无不诚惶诚恐,崇敬有加:可现在,要说起谁要想当皇帝,他的头上可能要挨几个爆栗(头被指头重敲),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A清政府的腐朽统治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C辛亥革命的影响D五四运动的发生解析: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与人们对皇帝敬畏感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人们对待皇帝的态度联系不

30、是很紧密,故B项错误;材料中讲原来人们对皇帝崇敬有加,现在却没有了原来的敬畏感,这主要与辛亥革命把皇帝推翻建立民国有关,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与反对西方帝国主义有关,与皇帝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10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C)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D促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

31、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可得知作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使风俗人心变化,民众体格、品格提高,故C项正确;A、B、D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排除。11.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在武昌起义后第六天致函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运动(按:指武昌起义)进行的方式有条不紊以及对外国利益所表现出来的显著尊重,使得它同以前所有此类起事区别开来,并且在中国人中间获得了对它的一定程度的同情,而满清朝廷再也不能声称享有这种同情了。”这说明(D)A辛亥革命不具备反帝性质B清政府陷于政治孤立C列强已经找到了新的代理人D革命派对列强抱有幻想解析:辛亥革命间接打

32、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故A项错误;武昌起义前清政府已经陷于政治孤立,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列强寻找新的代理人,故C项错误;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对外国利益所表现出来的显著尊重”,表明他们对列强抱有幻想,故D项正确。12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D)A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C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D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孙中山认为中华民

33、国临时约法颁布后,反革命势力更加猖獗,大多数人民对约法漠然视之。因此,约法被毁也是必然之势,故D项符合题意。13蔡元培曾这样说道:“我对于学生运动,素有一种成见,以为学生在学校里面,应以求学为最大目的,不应有何等之政治组织所以民国七年(1918年)夏间,北京各校学生,曾为外交问题,结队游行,向总统府请我曾力阻他们。”1919年5月4日的学生运动,先生虽未阻止,但在营救被捕学生出狱后,愤而辞职。以上材料表明蔡元培先生(D)A是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B关键时刻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C提倡学术思想自由不过是空话D认为大学应坚持学术至上原则解析:蔡元培先生在五四运动中有无领导作用材料中未体现,故A项错误

34、;五四运动中蔡元培先生未阻止学生运动,故B项错误;蔡元培先生认为学生应以求学为最大目的,而不应参加政治组织,体现了他提倡学术思想自由的原则,故C项错误、D项正确。14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表中数据发生急剧变化的原因是(D)起止时间19151918年19191922年19231926年文章篇数770631128“革命”0.78%2.45%25.14%A.十月革命的影响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土地革命的进行D国民大革命的兴起解析:表中可见“数据发生急剧变化”的是第二个时段到第三个时段,可从19231926年的时间来判定变化的重要原因,根据所学,十月革命为1917年,故

35、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1918年,故B项错误;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年后,故C项错误;1924年到1927年为国民大革命时期,其影响面大,群众基础广泛,导致“革命”一词广为流传,故D项正确。15. 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中国的这些标语、口号(“武装保卫苏联、武装保卫无产阶级的祖国苏联”等,如图)(C)A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D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解析:20世纪20年代出现这些标语应当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革命处于低潮,故A项错误;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中国要求保卫苏联,这与中国革命实际

36、不相符合,故C项正确;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61930年6月,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但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D)A中共尚未找到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B他基本认清了中国的国情C他看到工农力量的伟大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解析: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井冈山地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A项尚未找到说法有误;据材料“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和“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与中国国

37、情和史实不符,B项基本认清说法有误;材料并不能说明看到了工农力量的伟大,属于对材料信息的误读,故C项错误;据材料“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但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可知作者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D项正确。17中共中央的一份文件中,有如下内容:中共愿为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奋斗;取消一切旨在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活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民权政治等。这份文件产生的影响是(D)A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政治基础B中国共产党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C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解析:从材料关键词“暴力没收地

38、主土地”、“实行民权政治”中可看出是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A、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道路即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与材料没有关联,排除;材料中强调中共愿意与国民党谋求合作,根据时间推算即为中共谋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D项正确。181937年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广大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B)A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的抗战方针B国民党号召民众持久抗战C持久抗战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D国民党竭力掩饰军事失利解析:A项发生在1937年9月,南京失守在1937年12月,故A项错误;从材料“

39、中国持久抗战决胜中心寄于乡村民心”可知B项准确揭示材料主旨,故B项正确;在南京失守前,国共合作已实现,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掩饰失败,故D项错误。19重庆谈判前蒋介石对国民党要员提出了与中共谈判的总体原则,即通过谈判对中共“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这表明蒋介石(A)A企图消灭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B满足了中共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愿望C以政治民主化换取中共交出军队D借口中共军事威胁拖延民主进程解析:国民党“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企图要求中共交出领导的人民武装,故A项正确;“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目的是拖延时间布置内战,而不是建立民主联合

40、政府,故B项错误;国民党意图以中共交出军队换取政治民主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共的军事威胁,故D项错误。201947年某日毛泽东曾致电刘伯承、邓小平及陈赓:“延安准备暂时让敌占去,但陈先瑞、韩东山所率五师部队三千余人有被敌歼灭之危险。故无论如何应派队救援。”“以一个旅渡(黄)河接护五师,主力四个旅即刻占领同浦线。”此时战争的主要态势是(B)A国民党军队发动全面进攻B国民党军展开重点进攻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即将打响解析:材料毛泽东电文内容是中央主动撤出延安,但对其中的一支部队应给予救援,这是国民党展开重点进攻的时期,与全面进攻无关,故A项错误,B项正确;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内线纷纷展开反攻,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渡江战役是1949年4月,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