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62KB ,
资源ID:153925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392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后提升练:第3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隋唐至宋元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后提升练:第3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隋唐至宋元 WORD版含解析.doc

1、课后提升练(三)一、选择题1(2020山东德州二模)武则天以高宗名义把氏族志改编为姓氏录,以唐代官品为标准,凡是五品以上官员,不管以前是否是士族,都写进姓氏录,“于是兵卒以军功致五品者尽入书限”。该举措()A阻断了士族晋升的渠道B削弱了唐代的等级观念C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D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解析:姓氏录依据当朝官品的高低,不论门第,否定了传统的门阀制度,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故选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写进姓氏录的标准,士族晋升的渠道没有被阻断,排除A项;姓氏录依然体现等级观念,排除B项;姓氏录以官品为标准,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不涉及官吏选拔标准,排除D项。答案:C2(2020山东滨州二模

2、)安史之乱后,唐代政治体制逐渐地由前期的三省六部制向后期的中书门下和使职差遣体制调整,直到宋神宗元封年间的官制改革才最后完成。这一调整的实质是()A官职之间职权的转移B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C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D行政机构的不断健全解析:战争使三省制逐渐向一省制转变,宰相职能进一步政务化,宰相议政决策之权削弱,君主的权力不断加强;而使职差遣指的是临时派某官离开其原来的职守去任某事,这实质上是对臣下权力的削弱,对君主权力的加强,故选B项;官职之间职权的转移是表现而不是实质,排除A项;材料是行政制度的变革,不涉及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排除C项;行政机构的不断革新是为加强君主专制服务的,排除D项。答案:B3

3、(2020山西太原二模)宋史中有“君主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权归人主,政出中书,天下未有不治”的记载。当君主表现出揽权的趋向,也常常会引发群臣的抗议。由此可知,宋代()A决策机制发生异变B君民共治得以实现C文官政治逐渐形成D权力结构有所制衡解析:根据材料“权归人主,政出中书,天下未有不治”可知宋代相权对皇权制约,权力结构有所制衡,故选D项;根据材料“权归人主,政出中书,天下未有不治”可知宋代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决策机制未发生异变,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为君主专制,并非“君民共治”,排除B项;文官政治的形成正是由于重文轻武的国策的确立,与材料主旨决策过程完善无关,排除C项。答案:D4(2

4、020安徽“皖南八校”三模)元世祖末期,行省官在一地任职五年以上的时有发生。久任官员迁转颁布后,“行省官久任”的现象虽然迟迟未能绝迹,但行省官迁调已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变化()A折射出行省地位的下降B迎合了国家大一统的需要C说明行省体制已固定化D表明政府加强对边疆管理解析:由材料“行省官久任的现象虽然迟迟未能绝迹,但行省官迁调已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可知元代行省官员由在一地长期担任职务,逐渐走向定期迁调,这一变化有利于抑制行省长官势力的膨胀,迎合了国家大一统的需要,故选B项;材料只反映出对行省长官的牵制与制约,并不影响行省地方行政级别的调整,排除A项;材料中仅反映了行省官员的管理,不能说明行省体

5、制的固定,排除C项;材料中的变化不是针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排除D项。答案:B5(2020山东潍坊二模)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A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租庸调制之下,农民不管土地财产多少,每年都要向政府纳“租”和给官府服劳役,但是两税法实行之后,就改变了租庸调制“以丁身为本”的征税原则,这就意味着封建政府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故选C项;两税法的内容主要涉及农民如何交纳赋税,与地

6、主的土地兼并无关,排除A项;两税法征收的标准在于“资产”,即实际纳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多少改变了负担不均的现象,也就不会加重农民的赋税负担,排除B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两税法征收的标准确实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仅是其意义的一个方面,而题干之意主要在于论述两税法的实施对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排除D项。答案:C6(2020广东深圳一模)有学者检录宋代史料,从中搜罗出有关动物保护的诏令共57篇(下表),由此可知当时()动物保护诏令颁布时间分布季节春夏秋冬时间(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诏令(篇)61025640122343合计(篇)3324A建立了完备的动物保护奖惩机制B生产活动注重时节和万物生长

7、的规律C禁止猎杀一切珍禽奇兽驴骡驼马D官员和百姓具有高度的动物保护意识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宋代动物保护诏令春夏季多于秋冬季,而春夏季正值动植物繁殖、生长的高峰期,由此说明当时生产活动注重时节和万物生长的规律,故选B项;材料只提及宋代动物保护诏令的颁布时间分布,并未提及保护措施,无法体现建立了完备的动物保护奖惩机制,排除A项;材料也未提及动物保护的种类,无法得知是否禁止猎杀一切珍禽奇兽驴骡驼马,排除C项;动物保护诏令的颁布是政府行为,无法体现百姓是否具有高度的动物保护意识,排除D项。答案:B7(2020河北沧州月考)宋代南方种麦和北方种稻都已比较普通,曾有南方的农民被请到北方传授种稻经验,而

8、南方种麦后广泛实行了冬麦、晚稻两熟制。这有利于( )A耕作技术的革命 B抑制土地兼并C农业产量的增加 D瓦解小农经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农业。宋代的中国仍处于铁犁牛耕时代,耕作技术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做法不能抑制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推广农业种植经验有利于提高农业产量,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故D项错误。答案:C8(2020河南洛阳二模)“仁”是儒家追求的道德至高境界,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程颢则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认为人只有把万事万物之理与自身合而为一,才能真正体会到“万物一体”的仁者之乐。据此可知,程颢()A否定了孔子对仁的认知B追求

9、宇宙秩序与道德规范的统一C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D继承了汉代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解析:根据材料“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可知,程颢将作为至高道德境界的仁与万事万物的理相结合,将仁的境界上升到天理高度,体现了宋代理学家力图使道德规范与宇宙秩序有机结合,故选B项;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程颢则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可见他是在孔子基础上的发展,排除A项;“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他把世界的本原看成道德即仁,是唯心主义,排除C项;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程颢则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这里只有孔子和他,没有涉及汉代儒学,排除D项。答案:B9(2020安徽黄山一模)元末明初理学家、教育家汪克宽在其环谷集郑长者传

10、中这样记载:“乡邑讼理不决者,往往求直于长者,无不惭服而去。”以下理解合理的是()A反映了元末明初中央集权的弱化B长者积累了更多诉讼经验C基层自我管理是国家治理的补充D理学成为司法判决的依据解析:材料中强调乡村中有纠纷不能自己解决的,经常求助于德高望重的长者,最后都惭愧、信服而归,这是地方自我管理而对国家治理的有益补充,故选C项;元末明初基层自我管理有利于社会稳定,便于国家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长者是村乡德高望重的乡绅、族长、耆老等,而不是“积累了更多诉讼经验”,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乡里纠纷的解决、调节,而不是“司法判决”,排除D项。答案:C10(2020山东济南三模)大医精诚出自

11、千金方,是历代医者的必读文献。其中提到:“凡大医治病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这言论()A反映了理学思想影响加深B强调医者崇高的社会责任感C标志着中医学理论的成熟D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大医的标准是“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问其贵贱贫富”,这强调医者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故选B项;千金方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代表作,理学是宋代才出现的,排除A项;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是中医学实践层面的著作,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排除C项;

12、材料强调医者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而不是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排除D项。答案:B11(2020广东广州测试)朱熹小时候曾学习曹操的书法,当时他的同学刘共父学的是颜真卿的书法。刘共父批评朱熹说“我所学者唐之忠臣,公所学者汉之篡贼耳”。后来朱熹以此事告诫弟子们要“取法须端”。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中国书法()A具有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B有“书以载道”的传统C从自发开始走向自觉阶段D促进了理学思想的形成解析:根据材料朱熹学习曹操书法被指责“公所学者汉之篡贼耳”并以此告诫弟子们,体现中国书法具有“书以载道”的传统,故选B项;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排除A项;魏晋时期书法从自发开始走向自觉

13、阶段,排除C项;材料体现书法对朱熹的影响,排除D项。答案:B12(2020山东济南一模)下列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特色,这客观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农书成书时间主要内容陈敷农书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我国现存最早的专论江南地区水田农事和生产技术的综合性农书农桑辑要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由司农司撰写的一部官方农业著作,以北方农业为研究对象王祯农书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兼论南北方农业技术,对耕作、农具、桑蚕等的记述,都顾及南北差别,致意于其相互交流A农业科技最为发达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解析:根据材料“

14、专论江南地区”“以北方农业为研究对象”“兼论南北方农业技术”等关键信息可知元代王祯农书能从局部到全国范围对农业生产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客观反映了统一局面渐趋形成,故选C项;材料仅涉及农业科技著作,未将农业科技与其他科技比较,不能得出“最为发达”,排除A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与材料所述“元仁宗皇庆二年”不符,排除B项;民族交融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中,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包容多样性、增强共同性,与材料主旨“古代农业生产技术”不符,排除D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统治者对科举考试非常重视,宋太祖决定在殿上举行复试,加在省试之上,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

15、考试,逐级升考拔录,比较严格。逐渐取消了唐代以来举士时在品行、职业、服纪等方面的限制。宋太宗定制,举人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王安石任宰相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内。摘编自贾志扬宋代科举材料二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任用方式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因政党更迭而大批撤换行政官员还会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而科举制实行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开取士,惟才是举。比起贵族等级制或君主赐官制等选官制度来,科举取士无疑具有其优越性。科举考试制度标榜和体现的

16、“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特性。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奎奈还曾直接主张欧洲引进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科举从形式上看相当公平,同时可以保证行政管理人员维持较高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因此引起西方人的兴趣并受到赞誉英、法、德、美等国曾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美国家借鉴科举制的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决定在殿上举行复试,加在省试之上”,可知使殿试成为定制;根据材料一“逐渐取消了唐代以来举士

17、时在品行、职业、服纪等方面的限制”,可知减少了对考生资格的限制;根据材料一“宋太宗定制,举人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可知注重考试规范,确保考试的公平性;根据材料一“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最后一场考策”,可知改革考试内容,注重实用性。第(2)问,根据材料二“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可知西方原有的选官方式存在弊端;根据材料二“科举制实行竞争考试科举取士无疑具有其优越性”,可知科举制具有优越性;根据材料二“科举考试制度标榜和体现的引进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可知科举制符合启蒙运动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根据材料二“引起西方人的兴趣并受到赞誉”可知西方人士的推崇赞誉。

18、答案:(1)特点:减少对考生考试资格的限制;使殿试成为定制;注意对科举考试的规范管理,确保考试公平;丰富考试内容,比较注重实用。(2)西方原有选官方式存在弊端;科举制具有优越性;科举制选拔体现了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思想;西方人士的推崇和赞誉。14(2020吉林吉林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日本学者内藤湖南(18661934)认为: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内藤湖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政治上的变化。唐宋政治上的变化主要是贵族政治的式微和君主独裁的出现。第二,经济上的变化。由于唐宋处在实物经济结束时期和货币经济开始交替之际,其间货币的形式

19、和名称自然发生变化。第三,文学上,宋词等文学形式,不再以包含典故的古语为主而变为以俗语自由地表现。文学曾经属于贵族,从此变成为庶民之物。摘编自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根据材料及所学,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试对材料观点进行评析。(赞同、质疑、反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解析:根据材料“日本学者内藤湖南(18661934)认为: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我们可以得出认识唐和宋有显著差异。我们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得出观点一:赞同内藤湖南的观点。唐宋之际的社会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之后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来比较宋朝相对于唐朝有哪些显著的不同。也可以得出观点二:反对内藤湖南

20、的观点。由唐到宋,中国社会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之后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来分析宋朝与唐朝比较,虽有一些不同,但基本上相似。答案:观点一:赞同内藤湖南的观点。唐宋之际的社会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论述:从政治上来说,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对于皇权有着明显的限制和制约,世家大族为代表的封建贵族势力仍然较为强大,科举制虽然建立,但是仍待完善。到了宋代,君主专制得以加强,另外伴随着科举制的完善,平民政治逐渐兴起,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世家大族势力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从经济上来说,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品交易活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这些都是前代没有出现过的现象。文学上,在唐代,诗歌

21、更多的是科举考试的敲门砖,过于政治化。伴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以宋词为代表的文学样式出现了明显的世俗化发展趋势。综上所述,宋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相比于唐代有很大不同。观点二:反对内藤湖南的观点。由唐到宋,中国社会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论述:从政治上来说,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和宋代的二府三司制在本质上都是服务于专制皇权的。二者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从经济上来说,宋代的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从思想文化来讲,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在唐宋两代都占据统治地位。文学世俗化只能反映出少量的市民阶层的精神风貌而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综上所述,唐代和宋代从社会性质上来说都属于封建社会,并无绝对差异。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