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检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37311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检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检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检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检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检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检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检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检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检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检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检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景德镇市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高二政治(文科)命题人:梁冬斌 审核人:谢红英题 号一二总 分得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0.38%,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悬殊。这告诉我们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B抵御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显得日益紧迫C在科技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D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2.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

2、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3.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A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B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D见贤则思齐,则不贤而内自省也4.2013年9月26日晚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圆中国梦 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篇章,诠释了震撼人心的道德之美,生动展示了道

3、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是基于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保持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精神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物质力量 发挥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ABCD5.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文化自觉”理解正确的有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

4、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 ABCD6.很多文字专家指出,欧洲各国媒体发出的报道不夹带他国文字,因为他们认为用本国文字就能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而中国媒体却出现很多诸如“CCTV”这样的现象,这不好。这种观点是呼吁国内媒体A需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B需要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C需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D需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7.“石头、剪子、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传统文化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5、 ABCD8.莫言创作生死疲劳时不光用手写,而且用的还是毛笔,他认为电脑拼音输入限制了自己词汇的使用,英国学者感慨“莫言让我们领略最本土,同时又最共通的体验”。形成这种体验的根本原因是A“最本土”是根本,通过“最共通”来表现B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都能获世界认可C不同国家的人们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D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9.京广高铁于2012年底全线贯通,“早上广州喝早茶,中午武汉赏樱花,晚上北京吃烤鸭”的生活体验已变成现实。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改变文化存在形式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加快文化传播速度扩展人们的文化空间 ABCD10.漫步在集美学村,一栋栋“穿西装,戴斗笠”式的教学和生活楼房让人

6、流连忘返。传统闽南风味的燕尾脊、红砖墙与西洋风格的高石柱、花窗套融为一体,韵味无穷。欣赏着这些优美的建筑让人感悟到A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的继承和借鉴B传统建筑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C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化实践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的稳定性11.“海派清口”是从上海的单口滑稽、北京的单口相声等表演形式中汲取精华发展而成的,其内容涉及社会热点,传播的是快乐的思维方式和幽默的人生态度,因而深受观众喜爱。这启示我们发展大众文化需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文化创新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大众文化要在博采众长中渐趋统一文化创新要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ABCD12.“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

7、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绝技,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强调了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B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俱进D文化创新需要加强引导13.“微电影”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依靠微博、视频网站和手机等新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众。这意味着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网络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BCD14.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

8、未有的冲击。“键盘冲击”催生网络时代的汉字保卫战。之所以要保卫汉字,是因为汉字本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繁衍、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BCD15.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人们对“吃文化”的研究热潮。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同名图书荣膺2013年度“世界最好的美食图书大奖”称号。该书以食物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美味,引起了世界目光的广泛关注。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ABCD1

9、6.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因为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 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A BC D17.每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全国中小学生通过视频收看央视开学第一课,并以主题班会的辅助形式,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爱国”。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爱国主义 A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B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C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D可以直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18.是否以“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在网上引发了争议,大多数网民认为,“中国龙”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其地位不能动摇。之所

10、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龙马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以“龙图腾”为核心和灵魂的龙图腾昭示了中华民族勇敢、顽强和奋进的精神 ABCD19.神州儿女多奇志,人造天宫翔太空。这次对接任务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远大的民从抱负与科技理想的实现,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了传统文化中飞天梦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凝聚着自信和自尊,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根本动力和源泉蕴含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ABCD20.实施

11、文化惠民工程,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当前应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深人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完善服务,改进管理。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人们提供的文化产品应当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娱乐需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主心骨”作用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ABCD21.有人说,大众文化是“眼球文化”,只有得到大众的关注,文化传播才变得有意义。此观点的合理性在于A遵循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B牢牢把握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认为大众文化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D看到了创新内容、创新形式

12、、创新手段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22.赵薇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两周拿下6亿票房,接棒的中国合伙人又口碑上佳前景看好,以中小成本为主导,以接地气的集体回忆为卖点的青春片渐成市场主流,一飞冲天势不可挡。材料说明 A优秀文化作品生命力在于创新B要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C优秀文化具有催人奋进的力量D满足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都是先进文化23.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做事,“成由勤俭败由奢”;施政,“秉公保民,清廉勤俭”。这告诉我们A倡导勤俭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B勤俭是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规范C倡导勤俭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D倡导勤俭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24

13、.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涵二者关系的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 “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 ABCD25.复旦投毒案件与波士顿爆炸案似乎共同说明了高智商的人犯罪的危害性更大。人们感慨“才能不好的人是次品,道德不好的人就是危险品”。这说明 A思想道德修养一定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B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是一致的C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D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14、答 题 卡 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为,太原市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总结提炼出“包容 尚德 崇法 诚信 卓越”的城市核心价值观,把文明创建作为“最大的惠民工程”来抓,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实施文化振兴工程,开展积极向上的群体性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文化氛围,引导市民长期投身文化建设。通过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城市人文内涵,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树立形象,提振城市精气神。材料二建设“包容性城市”已成世界城市发展趋势。太原要实现建成一流的省会城市、

15、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的奋斗目标,需要立足本土、放眼全国、胸怀世界。太原自古地处中原汉民族与草原游牧民族的交汇之地,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之地,是一座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中国北方军事边贸重镇和历史古都。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太原是古代北方民族融合的中心,汉族和诸多少数民族在这里杂居相处、互通有无,逐步融为一体,丰富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包容既体现了城市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也体现了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现代化。有了尊重和包容,有了胸襟和敬畏,城市的繁荣发展就会赢得更多空间和潜质。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影响的角度,说明文化建设在该市创建文明城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12分)结

16、合材料二,谈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内涵及其在城市精神建设中的作用。(12分)27. 材料一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婚礼备受年轻人的重视。有人用豪华车队迎亲,以奢侈喜宴祝贺;而更多新人则选择了利用传统婚礼礼仪举办自己的婚礼。这种传统婚礼礼仪既时尚又节俭,还让现代的城市人目睹了久违的传统婚礼场面,很有意义。 材料二前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说:精美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是我们的根。留住祖先的记忆,非常重要。但我们又必须赋予她新的时代精神。从文化继承的角度分析我们应当如何留住“祖先的记忆”和“民族的根” ?(6分)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众多新词里特别闪亮的一个

17、。美丽中国展示人性之美报告摘录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家行动“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清洁工”李成友2012年“最美”的天空中群星闪耀,折射出一道道夺目的人性光辉,感召着无数的中国人向真、向善、向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行动中努力向“最美”群体学习。(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同学们参加该活动的意义。(10分)材料二近年来,从“最美”现象喷涌、道德模范受推崇,到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我们能够感受到从公民到国家

18、,对道德提升的需求和呼唤。 (2) 结合材料二,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谈谈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10分)景德镇市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高二政治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ADCDCDCDAAA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DBBCBCCBBCD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0.38%,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悬殊”,表明我国在文化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的文化竞争力不强,故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C三项与题意不相符合

19、,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考点:本题考查全面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表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故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但不能起决定作用,故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故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D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积极的,

20、主动的,需要人们自身的内省。D符合题意,选D。A和B强调了事物本身性质的坚定性,不选;C强调了哲学生活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不选。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体现的优秀文化的积极作用,其作用表现为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第项符合题意。材料与保持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无关,第项不符合题意。第项是错误的,精神文化本身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所以,精神文化本身不是现实的物质力量。材料体现了第项,如果单纯从文化的作用来看,第项符合题意。考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自知之明是过自主的适应,和其

21、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体现了两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动力,故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本题材料并未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故项不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欧洲各国媒体发出的报道不夹带他国文字,因为他们认为用本国文字就能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而中国媒体却出现很多诸如“CCTV”这样的现象”,启示国内媒体应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D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考点:本

22、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7.【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源于中国的石头、剪子、布游戏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项可以入选;题中材料“石头、剪子、布游戏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体现了项;两项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8.【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莫言创作作品用毛笔书写”,表达了他对中华文化的情感;题中材料“不同国家的学者有共通的体验”即对民族文化的情感。因此,本题充分说明了不同国家的人们具有共同的人文关怀。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考点

23、:本题考查民族文化的认同感。9.【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由此可见,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项不符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项。考点:本题考查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集美学村建筑的传统闽南风味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其西洋风格则体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借鉴,故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故B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C、D两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考点:本题

24、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1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海派清口吸取了各种相声的精华发挥着而成,并且内容涉及社会热点体现了文化创新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该文化传播的是快乐的思维方式和幽默的人生态度,吸引了观众,说明发展大众文化需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选A。错误,文化要保持多样性,不可能渐趋统一;错误,文化的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化。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的关系1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我要上春晚节目深入到群众中去,寻找身怀绝技、富有创意和拥有梦想的人,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应选A项。B项是错误的,文化市场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不能多元化发

25、展。材料强调了文化创新,但是没有体现出要与时俱进,C项不符合题意。D项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出来。考点: 文化创新的主体1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本身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本身说法错误;微电影的出现是科技进步的成果,说明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微电影以其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促进了文化传播和发展,正确。该题选C。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故表述错误,故不能入选;三项是关于汉字作用的

26、正确表述,符合题意,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考点:本题考查汉字的意义。1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所以此题可以选第项,不能选第项。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并且获得了世界最好的美食图书大奖,也体现了文化是世界的,第项符合题意。第项在材料中能够体现出来,材料体现了文化传播,并且体现了文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考点: 中华文化的特征1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的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重要体现,凝聚着自尊自信,蕴含着美好的憧憬。由此可见,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但

27、并非是我们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动机,也未体现浩然正气,故两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17.【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设问问的是爱国主义,所以A项与材料不符。B项是对爱国主义的正确表达,符合题意。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所以C项是不正确的。D项错误,爱国主义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但是不能说直接推动。考点: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18.【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试题设问要求回答为什么要以中国龙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第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力量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之间的关系,符

28、合题意。第项是错误的,龙马精神只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能与中华民族精神等同。第项是错误的,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第项正确地体现了龙图腾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应选。考点: 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19.【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民族精神是中华力量的集中体现,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正确,在材料中未能体现。本题答案选B。考点: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作用。2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项中“满足人们的各种娱乐需求”的说法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

29、“主心骨”,故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两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要求,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考点:本题考查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2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虽然材料中的观点没有看到大众文化是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这一大众文化的性质,但其看到了大众文化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一大众文化的形式。由此可见,答案是C项。考点:本题考查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的要求。2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材料中的作品票房高的原因是以接地气的集体回忆为卖点,体现了要创作人民大众

30、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创新,所以A项不能选。材料没有体现优秀文化的作用,C项不符合题意。D项是错误的,满足市场需求的文化不一定是先进文化。考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故A、C两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故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考点: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2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为

31、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故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体现了否定的重要性,没有否定就没有事物的发展,故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两项蕴含着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关系的关系,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考点:本题考点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2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是错误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科学文化修养,但是说“一定能”是不正确的。B项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体现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C项也不能选,其中的道理与B项相同。D项符合题意,正确说明了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成长所起的作用。

32、 考点:思想道舆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二、文字题26.【答案】(1)文化建设能够促进该市经济政治的发展,壮大城市的经济基础,强化城市达人民主管理;(3分)文化建设能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市民,有助于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和持续建设城市的热情;(3分)文化建设有利于丰富市民的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促进其全面发展。(3分)文化建设能够提振城市的精气神,提升城市的整体实力,扩大其影响力。(3分)(如果答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可给2分。)(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分)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2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就是能在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

33、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分)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汉族和诸多少数民族在太原杂居相处、互通有无,造就了太原人民海纳百川、多元和谐的开放胸襟。(3分)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分布在太原的部分少数民族显然已经融入太原这块热土,与本地居民逐步融为一体,丰富了中华民族大家庭。(3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说明文化建设在该市创建文明城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通过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找到答题的突破口。在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方面,学生可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政治的

34、反作用、文化对提高社会综合实力的作用等方面展开说明;在文化对人的影响方向,学生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展开说明。(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及其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从本题设问中可以看出,本题的切口较小,直接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包容性内涵及其作用的理解与记忆。对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学生可从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对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作用,学生可从增强不同民族文化件的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及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等角度展开说明。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中

35、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及意义。27.【答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内容,要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3分)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这就是文化传承。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

36、化的新形式。(3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考查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继承。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继承和前提,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所以留住祖先的记忆和民族的根需要我们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经济向上的部分,并不断的注入新的内容,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所以考生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基础与发展的关系回答即可。考点: 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8.【答案】(1)(10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2分)有助于促进学生树立和践行

37、社会主义荣辱观;(2分)有助于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2分)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2分)促进学生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分)(2)(10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2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分)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2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分)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2分)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

38、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从点滴消失做起。(2分)(任取5点即可满分,总得分不得超过10分)【解析】试题分析:(1)该题是意义了题目,对学生参加的活动性质要准确把握和理解,对哪些方面有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加以概括和总结,对学生整合和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该项活动,通过宣传最美人物事迹,弘扬最美精神,从而让学生感受优秀文化的影响,提高个人素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等。(2)“如何加强”说明该题是措施类题目,需要回答具体做法,措施要围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进行表述,大致范围固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上,学生需要对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和准确理解,特别强调如何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从具体做法上回答。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投稿可联系QQ:10845918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