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9课《木兰诗》第二课时(导学案)-【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3720 上传时间:2025-11-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木兰诗》第二课时(导学案)-【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9课《木兰诗》第二课时(导学案)-【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9课《木兰诗》第二课时(导学案)-【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9课《木兰诗》第二课时(导学案)-【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9课木兰诗 导学案第二课时1.分析木兰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感受人物的魅力。2.品味诗歌语言,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和多种修辞的综合运用。 3.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活动一、品析形象1.齐背(读)全诗。2.结合文句,品析木兰形象。要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木兰诗讲述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诗中木兰的形象也充满了传奇色彩。请同学们在文中圈点勾画相关语句,说一说你心中的木兰形象。3.概括木兰形象。活动二、探究写法木兰不仅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英雄,还是一位淳朴的劳动女子,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完美女性形象。诗歌是如何刻画出木兰这种传奇形象的?活动三、品

2、味语言再读诗歌,根据提示,体会诗歌语言的北方民歌特点,并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品析。提示:(1)可从选择的事物(意象)来品评。(2)可从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的效果来品评。(3)可以从运用民歌写法(设问、铺排、复沓、对偶)的作用来品评。1.找到诗中所写的事物(意象),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选取的事物:表达效果:2.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句子。(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观察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

3、?(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思考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活动四、拓展延伸1.拓展延伸: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说说你知道的其他巾帼英雄,与同学交流。2.质疑探究:对本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请同学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全班讨论解决问题。 1.背诵、默写这首诗。2.课外延读民歌敕勒歌采桑度,感受民歌的特点。3.完成分层作业对应练习。4.小练笔:请你以花木兰的角度,抒写自己的从军经历与感受。500字左右。4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