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统考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十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36230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考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十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考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十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统考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十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统考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十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北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统考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十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北师大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统考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十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北师大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统考版)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十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北师大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后限时集训(十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45年4月,美驻苏大使哈里曼认为,苏联同时执行两个政策,一个是“与美、英合作的政策”,一个是“对邻国扩展苏联控制的政策”。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在此,哈里曼()A强调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较大B意在加强美苏之间的合作关系C希望美国对苏联进行适度遏制D说明美苏关系走向破裂的边缘C根据材料“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可知,哈里曼认为美国不必对苏联采取战争手段或者强硬政策,适度的遏制即可达到

2、战略目的,故选C项;题干并没有涉及美苏的意识形态差异问题,排除A项;哈里曼的真正意图是遏制而非强调美苏之间的合作,排除B项;这一时期美苏两国尚处于二战同盟阶段,排除D项。2.右图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柜子上写着“核战争”三个字,肯尼迪对赫鲁晓夫说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该漫画说明当时()A世界“冷战”格局正在形成B美苏寻求建立国际战略平衡C古巴导弹事件持续升级D美苏争霸呈现苏攻美守态势B由材料可知,美苏双方均有意限制核武器危机的升级,以寻求建立战略平衡,故选B项;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排除A项;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结束,排除C项;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

3、霸呈现苏攻美守态势,排除D项。3(2020乌鲁木齐一模)马歇尔1947年6月5日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解决方法在于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并且重建欧洲人民对于他们自己国家的经济前景的信心,并相信欧洲是个整体。”“这个项目必须是一个联合体,即使不是被所有欧洲国家赞同,也必须被一些欧洲国家赞同。”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的实施()A客观上推动了西欧国家联合B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C稳定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秩序D重在利用西欧削弱苏联实力A由材料“相信欧洲是个整体”“这个项目必须是一个联合体”等可知,马歇尔计划旨在扶植西欧经济的发展,这一举措推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故选A项;马歇尔计划主要援助资本主义的西欧国家

4、而非整个欧洲,排除B项;马歇尔计划作为经济策略,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秩序,排除C项;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在于控制西欧国家,排除D项。4下表是二战后三次柏林危机的基本概况,从中可以折射出()第一次 1948年,苏联全面切断西方占领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只保留三条空中走廊。美国组织空运,同时实行反封锁。危机延续近一年,苏联才撤销封锁 第二次 1958年,苏联发出英美法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驻军的最后通牒,英美法拒绝,并宣称将诉诸武力。在美国同意召开新一轮首脑会议协商后,苏联撤销通牒 第三次 1961年,苏联再次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遭到肯尼迪拒绝后,苏联和东德筑起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间的边境。西方国家

5、不得不在事实上接受柏林墙 A英法利益与美国完全一致B德国分裂源于意识形态分歧C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阻碍D美苏在争夺中始终保持克制D根据材料可知,柏林危机中封锁、通牒、会议协商、筑柏林墙等手段表明美苏在对抗中保持冷静克制,故选D项;“完全”说法过于绝对,并且材料也不是强调英法与美国的利益,排除A项;德国分裂源于美苏冷战对峙,排除B项;材料强调美苏冷战,而不是欧洲一体化进程,排除C项。5(2020佛山一模)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被美国人看成是“技术上的珍珠港事件”。美国以此为契机,调整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重点由原子能转向空间技术,制订了“阿波罗”登月计划,1969年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这反映了(

6、)A苏联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B美国科技全面落后于苏联C国家间科技竞争被政治化D美苏争霸集中在科技领域C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领域竞赛,美国由落后到迎头赶超,说明国家间科技竞争政治化色彩严重,故选C项;苏联人造卫星领先美国后,美国奋起直追,最终超越苏联,排除A项;题干材料不能说明美国科技全面落后,1969年“阿波罗”登月成功,美国站在了航天技术的最高点,排除B项;材料反映美苏在科技领域争霸,但不能说明美苏争霸集中在科技领域,更多的是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排除D项。6(2020马鞍山二模)雅尔塔体系的根本任务是保卫战后世界和平与秩序,这一任务通过建立大国间合作与制约的机制来实现,如安理会五

7、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决策”的表决程序等,这些机制构成雅尔塔体系的基础,它们在冷战中没有改变,在冷战后也没有改变。材料表明()A多极化趋势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B雅尔塔体系具有较强生命力C大国合作与制约避免了国际冲突D全球化加速了国际格局变动B根据材料“在冷战中没有改变,在冷战后也没有改变”并结合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可知,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互相牵制,冷战后新兴力量的崛起对美国的称霸起到了制约的作用,而且这种趋势会长期持续,表明雅尔塔体系具有较强生命力,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多极化的持续性而不是其作用,A项错误;如今,地区、民族冲突问题依然存在, C项错误;材料与“全球化”无关,D项错误。71951年,法国、

8、联邦德国等6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后,欧洲联合从项目单一的煤钢联营日益发展成集政治、经济和安全为一体的“多元化联盟”。这一变化()A根除了法德战争的隐患B促成了欧洲内部的团结C加速了国际旧秩序瓦解D适应了对外竞争的需要D材料反映的是西欧的联合,欧洲联合提升了欧洲的整体实力,有利于在对外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适应了对外竞争的需要,故选D项;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因素是法德的和解,但是不能说欧洲联合消除了法德战争的一切隐患,排除A项;欧洲走向联合使欧洲的多数国家加强了不同领域的合作和联系,但是不代表欧洲内部所有国家没有分歧和矛盾,促成欧洲内部的团结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欧洲部分国家全方位联盟,

9、增强了欧洲的实力,不能体现出世界政治经济旧秩序受到很大的冲击,排除C项。8(2020洛阳期中)下面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A南北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B世界贸易的法制化势在必行C发展中国家经济逐渐崛起D美国主导二战后的世界贸易C从材料图片可以发现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比重减小,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都上升,说明二战后发展中国家逐渐兴起,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增加,故选C项;材料体现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上升,只能体现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日益重要,不能说明南北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发达国家与发

10、展中国家贸易出口关系,没有涉及世界贸易法制方面,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下降,发展中国家间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比重上升,没有涉及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内容,排除D项。9(2020洛阳三模)历史学者黄安年认为,在19691985年前后的近20年时间里,雅尔塔体系下美苏进入了相互争夺和缓和的新阶段。美国的实力地位无论就美苏对比还是资本主义集团内部来说,都是相对地削弱。但是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突变已在悄悄地酝酿。据此可知()A美国实力削弱加速了国际格局瓦解B欧洲的联合改变了美苏关系走向C多极化趋势出现是此时的重要特征D第三世界崛起推动国际格局突变C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

11、实力增强,美国实力相对削弱,第三世界崛起,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故C项正确;两极格局完全瓦解的标志是苏联解体,A项错误;欧洲的联合并未改变美苏的敌对关系,B项错误;当时国际格局仍是两极格局,D项错误。10(2020青岛高三质检)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双膝下跪。1985年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宣布把德国“战败日”改为“解放日”,2015年德国议会主席拉迈特对此加以重申。这一变化有助于德国()A直面纳粹罪行,承担历史责任B淡化战争记忆,满足政治需求C联合欧洲国家,应对冷战形势D走出战争阴影,重塑大国形象D题干所问“这一变化”指德国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态度,由“

12、纪念碑前双膝下跪”变化为宣布把德国“战败日”改为“解放日”,这是德国重塑大国形象的需求,故选D项;德国总理双膝下跪能够体现其直面纳粹罪行,承担历史责任,而题干中所问的是变化,即对于“战败日”的重新解读,排除A项;“解放日”同样带有战争色彩,无法淡化战争记忆,排除B项;1967年欧共体便已经成立,材料中的变化发生在欧洲联合之后,排除C项。11(2020河南六市联考)有学者说:“冷战结束后,追求公平正义和多边主义的价值理念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这一愿望折射出()A不结盟成为国家关系的主流B多极化发展趋势得到加强C霸权主义被国际社会所抛弃D“一超多强”局面遭到削弱B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

13、得到了加强,出现追求公平正义和多边主义的普遍愿望,故选B项;当今世界结盟仍是国家关系的主流,美、英、法等大国仍是结盟国家,排除A项;虽然大多数国家反对霸权主义,但霸权主义仍然存在,并没有被抛弃,排除C项;材料中的愿望是“一超多强”局面加强的结果,而不是削弱的结果,排除D项。12有人说:“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的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多,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A经济合作与军事冲突不可避免B军事冲突主要是强权政治造成的结果C人类历史必然是和平取代冲突D和平与动荡并存

14、成为当今世界形势最主要的特点之一D“各类经济组织大大增多”反映的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和平局面,“军事冲突此起彼伏”体现了动荡的现象,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战后,欧洲受到来自外部的和内部的双重威胁,需要寻求克服内部长期纷争、实现和平发展和自强的道路。欧洲人通过反思历史,决心摒弃极端的民族主义。一些人主张欧洲决不能在民族主权的基础上重建,而必须走一体化道路,建立欧洲联邦。“欧洲意识”由精英们的思想和计划变成了制度化的存在,即欧洲一体化的实施,建立了具有超国家权力的共同体机构。摘编自黄正柏论欧洲认同和欧洲一

15、体化中的认同问题材料二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过渡。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欧盟成员国通过多边对话和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冲突,通过制度化和机制化的外交战略开启欧洲的和平时代。摘编自陈海燕欧盟多边主义:理念、实践及对中欧关系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欧洲意识”成为制度化存在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盟推行多边主义的特点和主要影响。(15分)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欧洲人通过反思历史,决心摒弃极端的民族主义”“欧洲受到来自外部的和内部的双重威胁,需要寻求克服内部长期纷争、

16、实现和平发展和自强的道路”“必须走一体化道路,建立欧洲联邦”“由精英们的思想和计划变成了制度化的存在,即欧洲一体化的实施”等信息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欧盟成员国通过多边对话和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冲突,通过制度化和机制化的外交战略开启欧洲的和平时代”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建立了具有超国家权力的共同体机构”、材料二“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过渡”“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开启欧洲的和平时代”等信息分析。答案:(1)原因:欧洲摒弃极端民族主义的促进;战后欧洲急需重建的推动;美苏冷战对抗的影响;欧洲一体化思想的影响。(10分)(2)特点:以和平外交为主(

17、或主张多边对话和谈判协商);制度化和机制化。影响:拓展了欧盟的外交空间;提高了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国际格局多极化的到来;有利于世界和平。(15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苏联 美国 斯大林的“安全带”政策阶段(1945年至1955年) 杜鲁门政府提出的对苏联遏制阶段(1945年9月至1960年) 赫鲁晓夫制定出同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政策阶段(1955年至1964年) 肯尼迪提出的对苏联推行和平战略政策阶段(1960年至1969年) 勃列日涅夫对美由“缓和”政策阶段进入正式执行积极进攻战略(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末) 尼克松政府的“联系论”均势外交阶段(20世

18、纪70年代) 戈尔巴乔夫积极调整与美国关系的缓解阶段(1985年至1991年) 里根实施“星球大战”计划阶段(20世纪80年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解析:材料反映了二战后美苏历届政府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把这些对外政策放到具体历史背景中考虑,找出其中内在关联性,概括出论题并进行论证。从材料整体方面去把握,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最终都是为了实现自己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调整的根本出发点。而从另一方面,美苏两大国对外政策的调整都

19、受到自身国家实力的变化,如勃列日涅夫对美由“缓和”政策阶段进入正式执行积极进攻战略(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末),而几乎同一时期尼克松政府进入“联系论”均势外交阶段(20世纪70年代),所以国家实力影响国家的对外政策。答案:示例:论题:美苏在激烈的争霸进程中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及时调整外交政策。 (2分)阐述:二战结束后,虽然美苏两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两国四十多年的冷战状态,但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苏联与美国对彼此的政策在每个阶段的大体基调是一致的,或者合纵连横,或者以强对强,一国的政策取向往往影响着另一国的政策选择。然而美苏两国在激烈的对抗中通常考虑到各自国家的利益及核武器的相互制衡,及时调整对外政策。总体来说,美苏之间政策互动的总体特征是美攻苏守;在决定美苏关系的基本状态方面,美国始终占据相对强势和主导的地位。(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