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608.50KB ,
资源ID:153588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358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WORD版含解析.DOC

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全球文明史中说:“把苏联建设成为一个全面的工业社会,并要在国家的全面控制下而不是靠私人的创新才能和私人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完成这项工作。”材料中的“这项工作”(D)A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B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C体现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D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2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在工业化时期,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主要是指(A)A牺牲农业、农民的利益为工业提供粮食、资金和原料B余粮收集制C取消商品、货币关系,实行供给制D大规模开荒,提高粮食产量解析:由“殖民地”可知题干强调的是不合理

2、地过度地索取。即斯大林的工业化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故A项正确;余粮收集制不属于斯大林执政时期,故B项错误;取消商品、货币关系,实行供给制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故C项错误;大规模开荒属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故D项错误。3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从美国进口包括拖拉机、汽车、电力设备、金属加工机器、挖掘机等,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成的。这表明该时期的苏联(C)A社会主义工业化得以迅速实现B得到“马歇尔计划”的大力援助C利用西方经济危机推动工业化建设D鼓励外国资本家租借经营工业企业解析: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恰逢西方国家爆发了经济大危机,苏联利用西方国家资源过剩的机会,从美国进口相关

3、设备,推动本国工业化建设,故C项正确。4“大萧条”给美国等西方国家造成了重创,而同一时期的苏联,“却仿佛免疫似的,丝毫不为所累”。这一现象反映了(C)A苏联经济模式的先进性 B市场经济体制走向没落C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D两种制度合作时机成熟解析:苏联取得经济发展的成就是由于计划经济对经济的控制,避开了市场经济的弊端,体现出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故C项正确。5斯大林在1929年宣称:“大约在三年之内,我们的国家将成为全世界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甚至就是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这里实现“粮食产量最高”的途径是指(C)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固定的粮食税C开展农业集体化 D扩大农场的自主权解析:农

4、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的重要内容,在当时实行的最初阶段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故C项正确。6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如下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这表明苏联将(B)A与美国展开经济战 B进行农业集体化C增加国营企业自主权 D实行实物分配制解析:材料中提到将“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的形式是合作社,说明了苏联正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关的内容是农业集体化。7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严重的“剪刀差”(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苏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5、A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B限制农村私有制的发展C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 D维护计划经济体制解析:压低农产品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其目的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换取工业的快速发展。8观察图片,二者的本质相同点是(D)A消灭农村的剥削阶级 B改变分配的方式C服从国家工业化需要 D改变所有制性质解析:加入集体农庄和加入农业合作社,都是将农民的个体经营变成了集体所有制,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9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成熟的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个国度里,无社会主义建设先例的条件下形成的。斯大林模式不成熟或不

6、完善,主要是因为其(D)A基本上延续和发展了新经济政策B是在特殊的国际环境下形成的体制C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局部实行市场经济D受特殊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解析:材料中“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个国度里”说明,斯大林模式不成熟或不完善主要受特殊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D项正确。10罗斯福新政和斯大林模式的共同之处是(A)A国家干预经济 B利用市场发展经济C完全推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D计划和市场相结合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对各选项做出深入分析,综合比较可知,B项适合罗斯福新政,C项适合斯大林模式,D项适合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A项无论斯大林模式还是

7、罗斯福新政都是符合的。11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B)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解析: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可以看出材料肯定计划经济有一定的合理性,其他选项太绝对。12“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

8、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B)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解析:20世纪50至80年代,苏联处于斯大林体制下,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故B项正确。此时,苏联的制度并未发生变革,故A项错误。冷战格局下,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相互对峙,科技交流受到很大影响,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与科研方向无关,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

9、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91932年集体化农民占农户总数比例变化材料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1928年7月斯大林承诺的,为了工业化而征收的农业“贡税”只是“暂时”的,可是苏联于30年代完成了工业化,于40年代战争也打完了,“贡税”还是没有取消建立在“贡税”理论基础上的集体农庄体制,像铁链一样捆住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材料三:久加诺夫在2004年为纪念斯大林诞辰125周年而写的文章中高度赞扬斯大林的历史功绩,肯定他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卫国战争中的贡献,说他是“伟大的国务活动家”和“强国的建设者”。(1)材料一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有什么特点?(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农业

10、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危害。(8分)(3)材料三采用了怎样的史学方法评价斯大林?运用这一方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苏联工业化时期农业政策的合理性。(10分)答案:(1)时间短,速度快,公有化程度高。(2)问题和危害:为发展工业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集体农庄体制影响了农民积极性,造成农业长期落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3)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观点)。合理性:苏联成立初期,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需要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尽快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以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从这个角度讲,苏联的农业政策是合理的。解析:第(1)问从时间长短、数据变化快慢和

11、集体农庄的性质等方面概括。第(2)问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入手,分析对农业的消极影响。第(3)问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合理性从当时农业所起的作用方面分析。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比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到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这才开始逐渐轮到重工业中去,形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

12、要失败。”斯大林选集下卷材料二:毛泽东在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毛泽东选集材料三: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了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一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区收购小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面粉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到严

13、重的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苏联全国大约饿死1 000万人。”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1)依据材料一分析,通常工业化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要按这种途径进行?(6分)(2)斯大林认为,苏联工业化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采取这样的途径?(6分)(3)据材料二、三分析,苏联采取的工业化途径造成了什么影响?(8分)(4)苏联的工业化过程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什么经验教训?(6分)答案:(1)途径:首先发展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原因:发展轻工业所需资金较少,易于获得利润,为重工业积累资金。(2)苏联应首先发展重工业。苏维埃国家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必须首先发展重工业以保卫苏维埃政权。(3)造成轻工业生产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的消费需要;货币不稳定;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4)必须保证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有比例地平衡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体制的内容和影响,注意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和关联。第(1)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归纳概括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和苏联当时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的现实分析其特点和原因;第(3)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4)问应结合上面的问题总结概括分析。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