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5课 守株待兔 课时练一、根据注释,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解释。1.因释其耒而守株 因:_。 释: _。2.兔走触株 走:_。 3.冀复得兔 冀: _。二、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折颈/而死 B.因/释其耒/而守株C.冀复/得兔 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三、读拼音,写生字。来源:学科网sn( )国有一个 n( )田的人,看见了一只兔子撞到田中的树桩上,折jn( )而亡,于是他放下农具,天天shu( )在这zh( )树桩旁,等di( )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而不劳动,结果一无所获。来源:学科网ZXXK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2、”。1.“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读作“wi”。 ( )2.“因释/其来/而守株。”标出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 )3.南辕北辙告诉我们行动与目的相反是永远达不到目的的。 ( )五、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寓言故事常常会告诉我们一定的道理,让我们受到启发。B.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常常会做出违反常理的事情,让我们感到滑稽可笑。C.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本文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D.寓言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六、将下列文言句子与翻译对号入座。(填序号)A.田中有株。 B.折颈而死。 C.冀复得兔。1.扭断了脖子而死。( ) 2.田地中有一个
3、树桩。( )3.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七、阅读课文,完成练习。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这则寓言的主要人物:_。2.用原文填空。(填序号)来源:Zxxk.Com故事发生的前提:_故事的起因:_故事的经过:_故事的结果:_3.第句描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 请你结合对句子的理解,在描述正确的一项后面画“”。(1)农夫拿着农具站在树桩旁。( ) (2)农夫放下手里的农具守在树桩旁。( )(3)农夫悠闲地坐在树桩上。 ( )来源:学+科+网Z+X+X+K(4)农夫扔掉农具,坐在树桩上。 ( )4.这个农夫为什么会“身为宋国
4、笑”? ( )A.他光顾着捡兔子而无心种地,导致田地荒废。B.他太死板了,只守着同一个树桩。C.他把偶然事件当作必然事件,妄想不劳而获。D.他只捡到了一只兔子,收获太少。5.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机会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及时地抓住机会就能成功。B.做事情应该灵活变通,不能死守着一个道理不放,要善于随机应变。C.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参考答案】一、 于是 放下 跑 希望 二、 C三、 宋 耕 颈 守 株 待四、 1. 2. 3.五、 C来源:Z。xx。k.Com六、 1.B 2.A 3.C七、 1.宋人2. 3. (2)4. C 5.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