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济宁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测试题:专题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语差异性一、选择题读气候、植被和土壤分布模式表,回答14题。(c)1与图中“暖湿气候”相对应的植被主要有()A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B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C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2“砖红壤红色栗钙土红色棕钙土荒漠土壤”的变化过程体现出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别是()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热量D非地带性现象、海陆分布3我国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肥力的主要措施有()禁止开发,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
2、失推广鱼塘台田治理模式秸秆还田,保持黑土肥力A BC D4气候、植被、土壤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三者是一一对应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气候在三者中居主导地位土壤在三者中居主导地位A BC D解析:第1题,根据(a)表中暖湿气候的分布位置对应(b)表可知,该地带的植被主要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第2题,由(c)表可知,“砖红壤红色栗钙土红色棕钙土荒漠土壤”的变化过程大体对应于水分差异导致的由湿变干的过程,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3题,我国的黑土受水土流失的影响,肥力不断下降,禁止开发显然是不合理的,应通过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同时通过秸秆还田保持黑
3、土的肥力。第4题,在气候、植被、土壤这几个要素中,气候决定了植被,气候和植被共同决定了土壤,即这几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其中气候居主导地位。答案:1.A2.B3.D4.C读下图,回答56题。5图中乙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A森林 B草原C沼泽 D荒漠6图中甲、乙两种植被类型的分布分别体现了()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C非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乙植被分布于赤道两侧地区,应为热带草原,甲植被分布在温带的沿海和内陆之间的过渡地带,应为温带草原。故选B
4、项。第6题,甲植被分布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主要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乙植被分布区受赤道低气压和信风的交替控制,是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主要体现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D项。答案:5.B6.D下面的甲图为某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现状图,乙图是该地区未来可能出现的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下列关于甲图的说法正确的有()图示地区可能是亚欧大陆图示地区可能是美洲大陆图示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图示反映了非地带性现象A BC D8当自然带由甲图所示向乙图所示变化时()全球气候变暖针叶林的面积扩大海平面上升阿尔卑斯山雪线降低A BC D解析:第7题,甲图
5、中由南向北分布有荒漠带、草原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自然带最典型的分布地区应为亚欧大陆。第8题,自然带由甲图所示向乙图所示的变化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荒漠面积扩大,自然带向北移动,海平面上升,高山雪线上升等。答案:7.C8.A(2011年郑州质检)下图为北半球两高山垂直植被分布图,两山地南坡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不同。读图完成910题。9造成两山地南坡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环流形式不同B纬度差异C海拔不同D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不同10两山地()A湿润气流的迎风坡相同B向阳坡相同C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D山麓都能发展季风水田农业解析:第9题,左图高
6、山南坡山麓形成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说明该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右图高山南坡山麓形成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说明该山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即它们都位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纬度差异不大,但两处的大气环流形式不同,分别受季风环流和中纬环流与副高交替控制的影响,从而导致气候类型和植被类型的不同。第10题,两山地都位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因此它们的向阳坡相同,都是南坡为向阳坡。答案:9.A10.B下图为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理论上的对应关系图。读图回答1112题。11下列关于地自然带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水平自然带的分异规律以水分条件为基础B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以海拔为基础C地甲自然带的分布差异以热量
7、为基础D地都分布于大陆西部12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组员用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该组员可能位于图中()A地 B地 C地 D地解析:第11题,根据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知,甲自然带应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地水平自然带差异体现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该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以水热条件的变化为基础;读图可知,甲自然带在地分布的海拔不同,是由于在不同地区满足亚寒带针叶林生长所需热量的海拔不同;自然带基带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第12题,根据该地的经纬度可判断,该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该组员应位于图中
8、地。答案:11.C12.B二、综合题13. (2012年预测题)新疆全区总面积166.04万平方公里,为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建国以后,新疆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示意图材料二(1)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和土壤的相互关系分析说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材料二中甲图的少数民族是_;图乙中的地貌是_,其成因为_。(3)新疆地区有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_。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该地资源大量输往_地区,这对资源输出地区有什么重要的地理意义。解析:第(1)题,只要能说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和土壤的相互关系即可。第(2)题,可以
9、直接读图得出甲图是维吾尔族;乙图为风蚀地貌,其成因是风化和风力的侵蚀作用所致。第(3)题,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新疆地区有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目前正进行西气东输,其对输出地区的意义是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答案:(1)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挡,海洋水汽很难到达,气候干旱;气候干旱导致河流稀少,多内流河,河流短小,水量不大;气候干旱导致植被稀疏,多荒漠;气候干旱和植被稀疏,导致土壤发育程度低。(2)维吾尔族风蚀地貌风化作用和风力的侵蚀作用而形成。(3)石油、天然气东部沿海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
10、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14(2011年黄冈模拟)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综合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地区,该地区气候最突出的特征是_,该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性。(2)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一般是_和_,其原因分别是_。(3)经过20世纪大规模采伐,该地区森林面积锐减,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这些变化的主要表现有_。(4)该地区是我国沼泽最多的地区,其形成原因是_。解析:第(1)题,由图中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和植被判定该地区为东北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温带季风气候前面的定语冷湿(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多雨),各要
11、素之间密切联系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反映。第(2)题,注意除了分析夏季降水产生的夏汛外,还应分析积雪融化引起的春汛。第(3)题,结合图中森林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侧重分析森林减少对土壤、温带季风性河流的影响。第(4)题,主要从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出发分析原因。答案:(1)东北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多雨整体(2)春季夏季春汛的主要原因是春季气温回升快,季节性积雪融化;夏汛主要是夏季风带来丰沛降水(3)一方面造成土壤缺少枯枝落叶的补给,腐殖质减少,另一方面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面积减小还降低了森林滞留降水的功能,导致降水时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4)降水多
12、,气温低,蒸发量小;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冻土层的存在,积水不易下渗。15(2011年长沙模拟)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例遗漏的名称:_;:_;:_;:_。(2)甲图中A处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A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B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3)乙图中E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A受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B受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CE处有高山冰雪融水,能滋润草的生长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4)分析甲图B山脉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在两图中的地理位置可以推断出它们的名称。第(2)题,甲图中A处位于70N附近,气温低,只能生长苔原植被。第(3)题,乙图中E处深居大陆内部,受来自海洋的水汽影响较小,但山地的顶部有冰川存在,高山冰雪融水能滋润草的生长。第(4)题,根据B山脉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它为阿尔卑斯山脉,地处西风带。答案:(1)亚寒带针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2)A(3)C(4)南坡为阳坡,温度高,雪线高;南坡为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