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34881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甚至连纣王之子武庚也被允许继续管理殷商遗民以及部分王畿地区。这表明西周初期A. 对古代帝王后裔的追封构成分封制的主要内容B. 统治者对于前朝残余势力的威胁缺乏充分认识C. 分封制中包含着对旧有地方势力的变相承认D. 实行分封制有效地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

2、治区域【答案】C【解析】【详解】周代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宗族子弟,而不是古代帝王后裔,故排除A项;虽然周武王分封了纣王之子,但在武庚的封地周围还设有周王室的诸侯进行监视,且题意中并没有体现统治者对于前朝残余势力的威胁缺乏充分认识的内容,故排除B项;西周对古代帝王后裔的分封相当于对这些旧有地方的变相承认,故选C项;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但不是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故排除D项。2.诗经中祭祀诗占据重要部分,其中祭祀祖先的诗歌占到70%以上。这些诗歌集中反映了子孙后代对祖先功绩的真诚崇拜,表达了对祖先降福的真诚希望。这反映了当时A. 封建迷信思想盛行B. 封邦建国制度瓦解C. 宗法观念深入人心

3、D. 天人感应思想萌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祭祀祖先的诗歌占到70%以上。这些诗歌集中反映了子孙后代对祖先功绩的真诚崇拜,表达了对祖先降福的真诚希望”可知当时以血缘为核心的宗法观念深入人心,故选C项;人们对祖先进行祭祀和崇拜并不是封建迷信活动盛行,故排除A项;题意主要反映了宗法制度,没有体现分封制的瓦解,故排除B项;诗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天人感应思想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故排除D项。【点睛】对祖先的祭祀体现了宗族血缘关系,因此反映了当时宗法观念的深入人心。3.有学者指出:封土赐民之制,是造成春秋以来割据局面的基础。谷禄官俸制度兴起后,“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

4、。”这一转变A.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B. 逐渐动摇了世卿世禄制C. 防止了地方势力勾结D. 巩固了西周的宗法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封土赐民”是指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分封制是世卿世禄的,世代为官即可世代享受俸禄。但官僚制度兴起后,皇帝任用他,他就是官员,不任用他,他就是百姓,因此动摇了世卿世禄制度,B选项符合题意。题目涉及到的是官僚制度,尚未涉及到小农经济,A选项排除。“防止”一词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排除。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基础,分封制废除并不能巩固宗法制,D选项排除。4.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

5、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这一措施A. 巩固了三省长官的地位B. 分化相权并加强了皇权C. 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D. 加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可知,皇帝让一些官员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实际上分化了宰相权力,从而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故B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三省长官地位巩固,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出行政效率的问题,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加剧,排除D。5.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发现让“海昏侯”迅速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引

6、发了学术界的争鸣。下表为西汉海昏侯“海昏”爵号的三种历史解释,据此可知:学术专家(组)历史解释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海”为鄱阳湖,昏为“西方”,“海昏”代表着刘贺的海昏侯国住于“鄱阳湖以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王子今教授“海”“晦”通假,”晦”有“黑如晦”或“晦浊”的辞意;“昏”字很可能与“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之“昏乱”有关。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辛德勇教授“海昏”爵号的政治象征意义不大,方位说可能性更大。“昏”虽代表方位,但不是指“西方”,而是“西南方”A.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B.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C.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解释莫衷一是D. 综合多种历史解释即可

7、确认历史事实【答案】A【解析】材料表格显示对于“海昏侯”的爵号有不同的解释,说明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A正确;历史叙述可以反映历史事实,B错误;历史事件不因为年代久远就无法考证,C错误;历史的解释不一定能确认历史事实。D错误。6.明代中后期地方上设立巡抚3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三司”则处于巡抚下属地位。上述举措有助于A. 统一协调地方权力B.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C 削弱地方行政权力D. 完善中央和地方的官制【答案】A【解析】【详解】巡抚最初是临时差遣机构,属于中央派遣到地方督查机构,材料中对于巡抚掌管权力和地

8、位不同规定可以看出,巡抚的设置主要是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巡抚设置主要是协调地方权力,不是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也不是削弱地方权力,故B和C项错误;巡抚主要是完善地方官制,不是完善中央的官制,故D项错误。【点睛】明巡抚之名,始见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命懿文太子巡抚陕西,亦系临时差遣。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始设巡抚 。明代巡抚多进士出身。其初,内地巡抚由吏部会同户部推举,边地巡抚由吏部会同兵部推举;嘉靖十四年(1535),始不分内地、边地,由九卿廷推。也有总督兼巡抚者,合称为督抚。明代,巡抚虽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但因出抚地方,节制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9、),实际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同时,巡抚每年要赴京师议事,也体现了朝廷对地方统辖权的加强。明后期巡抚的易置往往受朝廷门户左右,而最后点定之权又重归权阉。清因明制,在各省设置巡抚。清代巡抚是一省最高军政长官具有处理全省民政 、司法、监察及指挥军事大权。7.下表为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统计表。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 知识分子参政规模不断扩大B. 科举制度促进教育发展C. 社会等级秩序日益走向瓦解D. 理学正统地位渐趋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从统计表看出,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由官员子弟逐步放宽到庶人子弟,这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庶人子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因此科举制度促进了

10、教育发展,故B正确;材料只是反映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的变化,无法体现知识分子参政规模不断扩大,排除A;材料只是反映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逐步放宽,无法体现社会等级秩序日益走向瓦解,排除C;材料信息与理学无关,排除D。8.下面是清朝部分年代军机大臣人数统计表。据此推知,清代军机处皇帝军机大臣人数乾隆多则十人少则一人,70%的时间六至七人嘉庆、道光、咸丰88%以上的时间四至六人同治五到六人光绪765%的时间四至六人A. 精干高效B. 机构健全C. 权力稳固D. 保密性强【答案】A【解析】【详解】从表格统计的军机大臣的人数来看,多至十人,少至一人,由此可得出军机处的特点是精干高

11、效,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各时期军机大臣人数的变化,权力稳固、机构健全、保密性强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CD三项排除。9.1904年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向全国商人发出建立商会的号召。在随后的几年里,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800个,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近代商会的发展A. 促成与外国商战思想的出现B. 有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C. 标志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 得益于列强放松对华侵略【答案】B【解析】“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800 个,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有利于民主革命的发展,B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和外国商战信息,A错误;C是戊

12、戌变法运动;材料中原因属于清政府措施,D错误。10.1877年,郭嵩焘到达英国伦敦,成为中国第一个驻外公使,接着刘锡鸿被任命为驻德公使,不久清政府相继在其他各国首都设立了使馆。中国驻外使馆设立后,又相继在一些国家的商埠(如旧金山、横滨、大阪等地)设立领事馆。这反映了A. 清政府重视对外交往的开端B. 驻外机构已成为侨民的后盾C. 中外交往事务的近代化趋势D. 国家间一律平等的外交理念【答案】C【解析】【详解】清朝时期中外早有交往,主要以朝贡外交为主,进入近代早在1961年就成立了总理衙门处理外交事务,故A选项“对外交往的开端”表述不准确,故错误;根据史实我国此时国力衰落,驻外机构主要是服务于中

13、外交涉而非侨民后盾,材料也未体现保护侨民的相应内容,故B选项错误;无论是驻外公使还是驻外使馆,都是近代外交的产物,中国派遣相关人员设置相关机构,顺应了外交近代化的要求,故C选项正确;材料虽体现出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但是结合史实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是被动的近代化,很大程度服务外国侵略的需要带有半殖民地色彩,无法体现一律平等的外交理念,故D选项错误。11.观察下表,表中的地区差价通商口岸价格内地城市价格.镇江 2.192.24元淮安2.30-2.3元上海2.172.20元苏州2.23-2.30元汕头2.953.10元潮州3.31-3.20元A. 便利了洋布抢占内地市场份额B. 导致民族工业日益萎缩C.

14、 反映了关税主权完全遭到破坏D. 密切了国内外经济联系【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1868年在通商口岸的洋布价格要低于内地城市的洋布价格,这种现象便利了洋布抢占内地的市场份额,故A符合题意;列强经济侵略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B不符合题意;近代中国部分丧失国家主权,且材料与主权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与密切国内外经济联系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下图是创作于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一幅名为临渴挖掘“海军港”水井的漫画。该漫画反映了当时A. 清廷筹划海军缺乏长远眼光B. 政府官员积极挖掘海军港口C. 北洋舰队遭到日军沉重打击D. 大规模的国防建设正在进行【答案】A【解析】【详解

15、】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甲午战争后,临时挖掘海军港,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体现的是清廷筹划海军缺乏长远眼光,A选项符合题意;政府官员积极挖掘海军港港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排除; C项,北洋舰队遭到日军沉重打击属于战争的结果,排除;材料仅仅体现了战败后建设海军港,不能体现大规模的国防建设,D项排除。13.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必须依靠广大贫农作革命先锋,团结中农和其他可以争取的力量,彻底摧毁地主阶级的政权和武装力量,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由农民协会掌握农村一切权力,然后进行减租减息、分配土地等斗争。这表明当时中共A.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B. 创建了人民革命军队C. 建立抗

16、日民族统一战线D. 重视农民问题的探索【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对农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说明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重视农民问题,故D项正确;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创作于国民革命时期,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土地革命时期形成的,故A项排除;1927年8月南昌起义,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故B项排除;C项是1937年9月,排除。14.中共三大决议指出:“我们须努力扩大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以应目前中国国民革命之需要。”这一精神的贯彻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 壮大了反抗北洋军阀

17、的力量C. 提升了中共在群众中的影响D. 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指出“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以应目前中国国民革命之需要”,说明共产党决定联合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反抗北洋军阀、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故B正确;1927-1937年时土地革命时期,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和提升了中共在群众中的影响无关,排除C;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1924年国共合作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不属于民族战争,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共三大”“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以应目前中国国民革命之需要”

18、,联系所学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特点等分析解答。15.抗战期间,国民党对敌后根据地实行新闻封锁。1944年,美国记者福尔曼等人冲破阻碍到延安等地采访,写成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介绍了根据地的基本情况。这些报道A. 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 扩大了敌后战场国际影响C. 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D. 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美国记者福尔曼等人报道的是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这有利于扩大了敌后战场的国际影响,故选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1942年时已经形成,不符合材料的时间限定,排除A;美国记者的报道只能让大家对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更加了解,更加明白中共作出的贡献,但

19、不可能在军事层面和经济层面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排除CD。【点睛】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表示空间的相关信息。16.1928年6、7月间召开的中共六大指出:党在苏区今后的任务是“发展苏维埃根据地,夺取新的区域,巩固新的区域,这种区域是要成为更大发展基础”“最大限度发展正式工农革命军红军”“彻底实行土地纲领”等等。这表明当时A. 党内“左”倾错误得到了纠正B. “井冈山的斗争”产生了一定影响C. 党的工作重心开始发生转移D.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成为全党共识【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最大限度发展正式工农革命军红军”“彻底实行土地纲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根据地并进行土地革命的

20、情况,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28年6、7月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材料中的现象是在学习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体现党的“左”倾错误是否得到了纠正,排除;C项,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与材料中的时间“1928年6、7月间”不符,排除;D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成为全党共识的结论,排除。【点睛】误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一经提出即得到中共领导集体的认可。纠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在总结国民大革命后一系列武装斗争及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但其诞生之初,并没有得到中共领导集

21、体的认可,而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渐得到了认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17.1912年2月17日,南京临时政府在剪辫通告中规定:“如有逾期不剪者,即将其公民权剥夺,并严加惩治。”这说明,当时南京临时政府A. 致力提高国民民权觉悟B. 重视清除封建政治的根基C. 注重塑造主流文化意识D. 强化了政府法令的权威性【答案】C【解析】【详解】辛亥革命时期把剪辫子作为是否革命的标志,南京临时政府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剪辫子,显然是要求国民与清王朝彻底决裂,从而树立民国的主流文化意识,故C项正确;材料不是从提高国民觉悟角度出发,故A项错误;材料目的是和清王朝的文化意识决裂,不是清除封建政治的根基,故B项错误;材

22、料不是强化政府法令的权威性,主要是树立政府主流意识,故D项错误。18.1932年10月,鄂豫皖“剿匪”总部颁布了剿匪区内各省农村土地处理条例,规定:“限制每一业主所有田地面积之最高额自一百亩起至两百亩止”,“对超过最高额部分之田租,应依累进法征收其所得税”这一规定A. 从根本上触及了封建土地制度B. 践行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C. 旨在遏制革命根据地的发展D. 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的“1932年”等时间信息可知,此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材料中的“剿匪”指的是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军事围剿。结合所学知识,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

23、剿匪区内各省农村土地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是为了遏制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当时实行的依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B选项错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指的是“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材料中未体现“平均地权”的思想;D选项错误,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是获得土地,而材料中的规定是限制中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未能使农民获得土地。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9.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这些措施A. 为持久抗战准备了物质条

24、件B. 反映了“围剿”红军的意图C. 旨在削弱西南地方军阀力量D. 推动了西南工业的迅速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可知,随着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国民政府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增加生产。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这些都为以后的抗战准备了物质和运输条件,A正确;据所学可知,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而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经济战略的调整是针对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而非针

25、对红军,B错误;这些措施有利于削弱西南地方军阀力量,但非其主要目的,C错误;据所学可知此举推动了西南工业的发展,从长远看,更为持久抗战准备了物质条件,D错误。20.1935年,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又改为民主共和国;1937年,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走向合作B. 国民大革命运动走向衰落C. 国共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D. 适应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答案】D【解析】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的需要,“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

26、与军事委员会指导”,这一变化主要是抗日战争的需要,故D项正确;A是西安事变影响;国民大革命运动走向衰落是1927年,故B项错误;国共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是抗战胜利之后,故C项错误。21.资政新篇全文分4个部分,即“用人失察类、风风类、“法法类”和“刑刑类。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下表是4个部分字数和所占比例,这说明用人失察类风风类法法类刑刑类总计字数5111,0955,3405228,288所占比例6.17%13.21%64.43%6.3%100%A. 先进的中国人迫切地、大幅度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 中国学习西方已经从器物上升到制度C. 洪仁玕对西方自然科学或是社会

27、科学的引用急切D. 资政新篇适应了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需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及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西方先进的技术问题,排除A项。学习制度是维新派的主张,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制度层面,排除B项;从资政新篇的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来看,反映了洪仁玕对西方自然科学或是社会科学的引用急切,以此来重振太平天国,故C项正确;资政新篇不是农民起义的产物,并没有适应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需要,排除D项。22.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周恩来于1953年进一步提出和平共处五

28、项原则;此后不久,毛泽东又明确提出应把五项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关系中去,“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据此可知A. 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封锁逐步被打破B. 新中国放弃了“一边倒”方针C. 新中国外交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D.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这恰恰体现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关于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封锁逐步被打破的信息,排除;BC项,材料不能表明新中国放弃了“一边倒”方针、外交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排除。23.1955年,中国政府和印尼政府签订条约,宣布

29、取消华侨的“双重国籍”,让他们在两国国籍中选择一个。条约签订后,中国政府还主动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这一举措A. 导致了同印尼关系的恶化B. 反映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 增强了华侨对祖国的认同D. 旨在发展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1955年,中国政府和印尼政府签订条约,条约签订后,中国政府还主动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并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印尼万隆会议上,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中国与亚非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材料中中国政府还主动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加入印尼国籍,目的就是发展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D正确;据材料“1955年,中国政府和印尼政府签订

30、条约,条约签订后,中国政府还主动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可知,这是两国政府的约定,不会导致与印尼关系的恶化,A错误;据所学可知“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倒向社会主义苏联,B错误;据材料“中国政府还主动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信息可知,不能增强华侨对祖国的认同,C错误。24.新时期中国重大外交事件表(部分)时间事件1980年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恢复在世界银行及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1988年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1996年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新时期中国( )A.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 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C. 积极参与多种区

31、域性合作组织的活动D. 坚持实施结伴不结盟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等信息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体现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参加联合国组织的活动,不是区域性组织的活动,排除C项;结伴不结盟政策不是针对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排除D项。(第卷)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25题第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题第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其中25题25分,26题12分,27-29题各15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

32、列要求。材料一 清代的军机处和内阁并不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权力系统,二者在权力分配上不存在此消彼涨张的对应关系,而是在维护皇帝独裁权威,完善独裁体制原则指导下进行的政务分工,当然,新的分工体制反过来也微妙地改变着清廷内部复杂的权力关系。而奏折制源于关外政治传统的事实则告诉人们:清代专制皇权的强化并非仅仅是汉族儒家文化作用的结果,尤其不是军机处这样一个简单的办事班子所能办到的。应该看到,清朝政府是以满洲贵族为主体的政治实体,如果这一政权本身不存在有利于皇权进一步加强的因素,单纯儒家学说也不可能造就出“乾纲独断”的独裁局面。热衷于强化皇权的雍正帝对此知之甚悉,故他反复强调“我满洲人等纯一笃实忠孝廉节之

33、行”远胜于“汉人之文艺,蒙古之经典”。 而对皇帝独裁至关重要的奏折制不过是基于关外政治传统的一种能动工具罢了。摘编自高翔也论军机处、内阁和专制皇权材料二 20世纪初,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政治体制改革被纳入到宪政的轨道。编制馆“厘定中央各衙门官制”奏折遭到了守旧势力反对,慈禧一方面宣布“内阁军机处一切规制,著照旧行”,另一方面改组了中央各部,组成度支部、礼部、陆军部等十一部,各部设尚书一员,侍郎二员,不分“满汉”,还设立了“资政院”以博采群言,设“审计院”以复查经费。在厘定中央官制之后,清政府致力于改革地方官制,批准了编制馆上奏的修订各直省官制情形折。该折以司法独立和地方自治为原则对地方官制进

34、行厘定。分1907年设立资政院,接着命令各省尽快设立咨议局和预筹各州县的“议事会”。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以法律形式规定了臣民权力。1909年,各省咨议局相继成立,其领导权多为立宪派把持他们发起三次国会请愿运动,迫使清政府将立宪预备期由9年改为5年。1911 年5月,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首届内阁成立,在13位阁员中,7人为皇族,所以人们把历史上的这届内阁称作“皇族内阁”。没多久,清政府被推翻,宪政尝试也告终结。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清

35、朝政治体制的变化及其历史背景。【答案】(1)基本特点:皇帝独裁;军机处与内阁进行政务分工;继承了满洲政治传统。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能;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维护和社会的稳定;促进了民族融合;容易滋生腐败和暴政。(2)变化:由强化君主专制到尝试进行近代宪政改革;由沿袭满汉传统到仿照西方。历史背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的统治面临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立宪派的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高涨。【解析】【详解】(1)清代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信息从皇帝、军机处与内阁分工及满洲政治传统等方面作答;其影响可以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积极方面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能、有利于统治秩序的

36、维护和社会的稳定、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消极方面如容易滋生腐败和暴政等两个角度作答。(2)20世纪初清朝政治体制的变化,根据材料中的“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政治体制改革被纳入到宪政的轨道”可以看出,从由强化君主制到尝试进行近代宪政改革;根据“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以法律形式规定了臣民权力”等信息可以看出,由沿袭满汉传统到仿照西方。其背景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民族危机、清政府统治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立宪派的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高涨等角度作答。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期常见人名古代中国福、禄、贵、寿、荣、千秋、延年、延龄、松龄、安、宁、和、顺、富、仁、义、信、忠、孝

37、、德、修、文、武、贤等;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建国、建军、和平、爱华、国华、建民、国强、新民、新华、抗美、保国、卫国、跃进、超英、超美、红专等;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卫东、卫红、向东、文革、红卫、卫兵武、爱武等;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波、涛、浪、飞、海、宇、彬、斌、博、璐、鑫、琳、颖、捷、睿、静、洁、莹、晨、露、晓、雪等。摘编自张书岩从人名看50年的变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1:看法:中国古代常见人名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状况和伦理道德观念。说明:福、禄、贵、富贵、荣

38、等常见人名,反映了自然经济形态下人们的理想和诉求。仁、义、礼、信、忠、孝、德,等常见人名则反映了儒家纲常伦理成为古人社会生活中的主导思想。综上,中国古代常见人名来源于古人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示例2:看法新中国初期的常见人名反映了人民群众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观念。说明:建国爱华、解放新华等人名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后的喜悦和对新生人民政权的认同与拥护。抗美保国、卫国反映了朝鲜战争期间和胜利后人民群众对保家卫国的热情,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是人民群众深化国家认同的生动体现。综上,新中国初期的常见人名深刻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对新生人民政权的认同和拥护,是当

39、时中国人民道路自信的生动体现。示例3:看法:20世纪50到70年代的常见人名常常与重大历史事件密切相关。说明:建国爱华新华等常见人名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抗美、保国、卫国等常见人名反映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跃进、超英赶美等常见人名反映了大跃进运动的历史背景。卫东、卫红、向东、文革、红卫等人名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状况。综上,20世纪50到70年代的常见人名往往来源于当时正在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我们今天考察这些事件的社会影响提供了一个视角。示例4:看法:80年代以来,中国常见人名政治色彩减弱,呈现多元化特点。说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由于

40、长期受“左”倾思想影响,常见人名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如卫东、卫红、向东、文革、红卫等常见人名。80年代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波、涛、浪、飞、海等象征积极奋斗的字词成为常见人名的重要来源,改革开放等时代热词也没有再成为常见人名,这表明常见人名中的政治色彩逐渐减弱。综上,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中国人名呈现多元化趋势,政治色彩逐渐减弱。【解析】【详解】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可以选择某一时期的人名,挖掘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如由“仁、义、礼、信、忠、孝、德”,可见中国古代常见人名来源于古人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反映了人们的

41、价值取向。由材料的20世纪60-70年代的人名,如“建国、建军、和平、爱华、国华”“卫东、卫红、向东、文革”,可见新中国常见人名人民群众对新生人民政权的认同和重大历史变迁。由材料“波、涛、浪、飞、海”,可见80年代以来,中国人名政治色彩逐渐减弱,富有个性。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题作答并标明题号。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题计分。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1901年,慈禧在逃往西安途中发布了“预约变法”上谕,宣布实行“新政”。1903年前后,上至普遍奏折、中至著述翻译、下至寻常报刊,“朝野上下,鉴于时局之贴危,谓救亡之方只在立宪,莫不以此为请。”1904年的日俄战争被认为是

42、“立宪政体战胜了专制政体”的例子,要求采用立宪政体以成为富强之国的呼声越来越高。1905年底,以载泽等五大臣为主要成员的考察团,出使西方,开始对东西政治展开了综合察考。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预备立宪诏”,保证“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强调“皇帝之权以宪法规定者为限”;规定臣民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财产、居住、人身自由等权利。颁行法院编制法草案,规定了审判衙门通则、审判衙门等级及其案件管辖范围、审判衙门内检察厅之配置、司法行政职务及监督权等事项。摘编自季金华清末宪政运动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预备立宪”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预备立

43、宪”的积极意义【答案】(1)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日本战胜俄国,促使国人对立宪政体的认可;广大民众的呼应,立宪派开展一系列活动;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此起彼伏。(2)积极意义:对宪法政体进行了尝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有利于“君权神授”的专制体制的打破;有限度地承认民权,促进了民众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初步建立近代司法制度,推动中国司法近代化进程。【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1901年,慈禧在逃往西安途中发布了“预约变法”上谕,宣布实行“新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根据材料“1904年的日俄战争被认为是“立宪政体战胜了专制政体”

44、的例子要求采用立宪政体以成为富强之国的呼声越来越高”可知体现的是日本战胜俄国,促使国人对立宪政体的认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立宪派开展一系列活动和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也是清末“预备立宪”的背景。(2)根据材料“规定臣民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财产、居住、人身自由等权利。颁行法院编制法草案,规定了审判衙门通则、审判衙门等级及其案件管辖范围、审判衙门内检察厅之配置、司法行政职务及监督权等事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预备立宪的评价需要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有利于君主专制体制的打破、有限度地承认民权,促进了民众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初步建立近代司法制度,推动中国司法近代化进程等角度分析。28.【20世纪

45、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戴高乐不仅坚决反对超国家的一体化,而且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欧洲人的欧洲”。所谓“欧洲人的欧洲”,其寓意异常清晰,就是要在欧洲建设中摆脱美国的控制和影响,使欧洲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欧洲。严格地说,美国并不反对欧洲建设,因为一个强大统一的欧洲毕竟是美国可依托的力量。当然,前提是欧洲建设的任何一个步骤和目标都应该纳入以美国为领导的“大西洋体系”中。但这却是与戴高乐主义不相容的。在戴高乐主义关于“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里,不仅排斥美国,而且也排斥本该属于欧洲地理范畴、但却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在戴高乐眼里,英国是美国在欧洲的代言人,是想安插在欧洲共同体内的一个“钉子”,一匹“特洛伊木

46、马”,他不能允许美国利用英国乘机插足欧洲。摘编自周荣耀戴高乐主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阻碍战后初期英法友好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戴高乐的“欧洲人的欧洲”政策。【答案】(1)美英特殊的外交关系;两极格局的影响;英法传统矛盾;法国立足大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英国传统孤立政策的影响。)(2)有利于提高法国的政治地位,扩大其在欧洲的影响力;推动欧洲走向联合,利于欧洲稳定发展;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反对纳入英国,欧洲联合代表性不足;反对超国家一体化,对欧洲长远发展存在不利因素。(需从正反两面说明)【解析】【详解】第(1)题,需要结合史实正确解读当时的历史信息。根据

47、法国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和影响”和“不仅排斥美国,而且也排斥本该属于欧洲地理范畴、但却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英国是美国在欧洲的代言人”等内容,结合所学英法在英法战争等事件中存在矛盾,英国在历史上长期奉行大陆孤立政策企图提升自己在欧洲的地位,且在战后英国追随美国的政策,都使得法国对于英国存在敌意,因此推出美英特殊的外交关系、英法传统矛盾、英国传统孤立政策的影响。根据“坚决反对超国家的一体化”推出法国立足大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据“国并不反对欧洲建设,因为一个强大统一的欧洲毕竟是美国可依托的力量”结合史实美国利用西欧牵制苏联,推知两极格局的影响。第(2)题需要结合第一题的分析和材料进行解答。根

48、据“法国立足大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推知有利于提高法国的政治地位,扩大其在欧洲的影响力;根据“摆脱美国的控制和影响,使欧洲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欧洲”推知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根据“要在欧洲建设中摆脱美国的控制和影响”推出推动欧洲走向联合,利于欧洲稳定发展。在评价问题的时候,请注意结合唯物史观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价,为此根据“坚决反对超国家的一体化”,推出反对超国家一体化,对欧洲长远发展存在不利因素;根据“排斥本该属于欧洲地理范畴、但却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推知反对纳入英国,欧洲联合代表性不足。29.【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新中国建立后,董必武作为政务院副总理负责新中国的立法

49、工作。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法的学说,结合我国法制建设的具体实际,提出许多独创性的见解。他认为,法制和国家是紧相连属的,没有法制就不能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后,必须迅速创立人民民主的法制,以巩固政权和保障经济建设。在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主要的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时候,不能再经常搞群众运动,必须进一步健全法制。他针对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法制工作中的问题明确地指出,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特别要抓紧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的制定工作。要加强法制宣传,培养人民的法律意识。党员干部带头遵守法制。凡自命特殊、置国法于不顾而犯了法的

50、人,不管他地位多高,功劳多大,一律要追究法律责任。据董必武传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必武的主要法制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董必武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贡献。【答案】(1)法制思想:健全人民民主法制;遵循依法治国的原则。时代背景:旧中国法治基础薄弱;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人民民主法制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为建立新时代的民主法制提供了重要条件。(2)贡献:主持立法,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制体系;进一步提出了法制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共产党员在新中国法制建设中的职责。【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

51、依据材料“必须迅速创立人民民主的法制”“必须进一步健全法制”“依法办事,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新中国建立后”“以巩固政权和保障经济建设”的信息从新中国成立后政治以及法制建设需要角度思考回答。 (2)依据材料中“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后,必须迅速创立人民民主的法制,以巩固政权和保障经济建设”以及所学从“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立”“法制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共产党员在新中国法制建设中的职责”等角度思考回答。【点睛】原因类解析题在新课标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做到角度全面。重大历史事件往往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角度分析,有时还需要从国际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