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 桂花雨 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作业分类作业内容分层要求基础类1回顾课文内容,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横线上。摇桂花捡桂花桂花香桂花雨赏桂花桂花雨一文中,作者先写了_,接着写了童年时代最难忘的事情是_,最后写离开家乡后_,给母亲_,但最美好的仍然是记忆中的_。2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因为()A母亲嗅觉灵敏,能分辨出这两种桂花味道的不同B两地的水土不同,滋养出来的桂花味道就有明显的差异C家乡的桂花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与这里相比一亲一疏。必做题提升类3.课内阅读。桂花雨(节选)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
2、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1)选文中介绍了桂花带给“我”的哪些美好回忆,请概
3、括出来:_(2)从选文第段画直线句子描写的场景中,你体会到什么?_(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_(4)联系课文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_必做题拓展类4认识“桂”。(1)从下面的材料中可知,古人称桂花为_、_、_等。桂花有许多别称。南部新书:“招贤寺僧植桂,香紫可爱,郡守白公号为紫阳花。”花史:“女伴折取簪髻,号无瑕玉花。”湖蠕杂记:“满觉弄桂花可名金雪。”(2)古时科举考试一般在秋季,恰逢桂花开的时候,由此可猜测“折桂”代表( )。A命运悲惨 B应考得中 C出师不利 D友谊长存(3)与“桂”有关的神话传说有_,与
4、“桂”有关的成语有_。选做题自我评价今天我收获了_颗星,我已经积累了_颗星,真棒啊,继续努力!教师评价【参考答案】1. 2.C【解析】桂花雨是一篇充满着浓浓乡情的优美散文,文章紧扣“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这句,以童年时代的眼光展开叙述,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母亲认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最香,是因为这时候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在用思乡情感体味它们。3.(1)大人孩子一起摇桂花用桂花泡茶、做糕饼。(2)桂花又香又美/摇桂花时热闹的气氛/作者兴奋、喜悦的心情/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对童年欢乐生活的怀念之情。(3)“浸”在文中指桂花茶、桂花糕香气弥漫/
5、写出了桂花茶、桂花糕的香气浓郁、无处不在。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及怀念之情。(4)表现了母亲与其说是对家乡桂花的思念,倒不如说是对家乡的思念。【解析】(1)考查概括语段内容。通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主要介绍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藏桂花、全村人用桂花泡茶和做糕饼以及我们全家到了杭州后,我赏桂花和给妈妈带回桂花的事。(2)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文中的画直线句子“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查的雨呀!”写出了“我”帮大人摇桂花的情景。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作者无比高兴的心情。(3)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可知。文中“全
6、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中的“浸”字意思是1.泡在液体里。 2.液体渗入或渗出。这句话中结合语境可以得出表现了桂花的香气浓郁、悠长。(4)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其深刻含义是说虽然这里桂花很香,但是还是不家里的桂花更香。所以表现了母亲与其说是对家乡桂花的思念,倒不如说是对家乡的思念。4.紫阳花 无瑕玉花 金雪 B 吴刚伐桂 蟾宫折桂【解析】(1)由“香紫可爱,郡守白公号为紫阳花。”“号无瑕玉花。”“满觉弄桂花可名金雪。”可知,古人称桂花为紫阳花、无瑕玉花、金雪等。(2)命运悲惨:指生命中发生了令人悲哀的事。应考得中:参加考试,高中了状元。出师不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友谊长存:友谊就像我们的生命一样长久,这是对友谊的一种肯定。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作折桂,古时科举考试一般在秋季, 恰逢桂花开的时候,故借指高中状元。故选B。(3)题干要求写出与桂有关的神话故事和成语,根据平时的积累完成即可。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