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329.50KB ,
资源ID:1534339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3433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中国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B. 基于小农经济的农业精耕细作C. 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D. 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主要是小

2、农经济的精耕细作的提高所致,故本题选择B项;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属于生产力因素,C错误;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是客观因素,D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发展小农经济。【名师点睛】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它指的是古代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2.春秋时期,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

3、反映了A. 牛耕技术的出现B. 铁制工具的使用C. 一牛挽犁的出现D. 耦犁的广泛使用【答案】A【解析】【详解】“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即本该是宗庙祭祀的牛开始在田地中耕种,由此可知当时出现了牛耕,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牛耕,没有说明铁制工具的使用,排除B;一牛挽犁和耦犁的广泛使用都是在秦汉以后,排除CD。故选A。3. 我们从东汉画像石中的农耕图(图5)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有A. 牛耕技术最早出现于东汉B. 东汉时期没有一牛挽犁的耕作技术C. 东汉时期开始使用曲辕犁D. 东汉时期有用耦犁耕作的技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图中是两头牛牵引的耦犁耕作技

4、术,又称二牛抬杠。所以D项正确。A项错误,牛耕技术最早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B项错误,因为二牛抬杠回转不便,在某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耕作技术。C项错误,唐代出现曲辕犁。考点:古代生产工具的进步点评:产工具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我国春秋以前主要是采用的石器耕作;春秋时期就出现了铁制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得到普及。与此同时,牛耕技术也发展起来。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我国古代的农业走向了精耕细作的类型。到了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4.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擎。”材料中的“本业”指的是A. 工业B. 手工业C. 农

5、业D. 商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所谓本业,指农业。材料中的“戮力本业”是指要努力的进行农业生产 。 我国古代,手工业、商业不是本业,故B、C错。只有工业革命了才有工业。故A错。考点:中国古代经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小农经济5.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手工业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 家庭手工业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 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且带有封闭性C. 东汉时期出现了灌溉农田的工具筒车D. 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主要供皇室和官府使用,不面向市场,因此其

6、技术水平高而且带有封闭性,故选B;家庭手工业主要是满足家庭需要,排除A;筒车出现于隋唐时期,排除C;海禁政策在明代就开始出现,排除D。故选B。6.下列是某电视剧描绘汉代手工业状况的几组镜头,其中不正确的是A. 丝织品大量远销罗马B. 汉武帝下令盐铁官营C. 人们用煤炭冶炼铁器D. 工匠被编入专门户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工匠被编入专门户籍的“匠户”制度是从元代开始,故D项错误,答案为D项;汉代的丝织水平高超,丝绸远销海外。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在冶铸业方面,人们用煤炭冶炼铁器。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7.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A. 全部销往海外

7、B. 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C. 质量普遍不高D. 主要满足官府需要【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再现再认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进入市场,主要满足官府的需要,故D项正确,A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的产品质量比较好,技术水平高,故C项错误;8. 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我国较早冶炼生铁和块炼铁 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早期青铜器主要是用于祭祀和兵器,生产中很少使用青铜器,所以错误。东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所以错误。本题正确答案是

8、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冶金业。9.某瓷器收藏家藏品有珐琅彩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A. 明代B. 隋唐C. 宋元D. 清代【答案】D【解析】珐琅彩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属于彩瓷,出现于明清时期,注意限制词“生活时代不早于”,由此可知,最早不应超过明清,故D 正确。10.关于汉代以前我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B. 一直到汉代末年,牛耕技术才在发达地区稀疏出现C. 汉代以前的牛耕为一牛一犁牛耕法D. 牛耕法在汉代以前一直在集体劳动中加以使用【答案】A【解析】【详解】铁犁牛耕出现于春

9、秋战国时期,所以当时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故选A,排除B;汉代以前牛耕多为二牛或三牛,排除C;牛耕法主要是在小家庭生产中加以使用,排除D。故选A。11.你认为下列对唐代丝织业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B. 朝廷每年向民间征收大量丝织品C. 丝织品因大量生产而在社会上普及,各社会阶层的人都可穿戴D. 官营纺织有相当规模【答案】C【解析】【详解】唐代丝织品虽然大量生产,但不是各社会阶层都可穿戴,故选C;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开始兴起,朝廷每年向民间征收大量丝织品,官营纺织也有相当规模,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明代我国的纺织业出现的新情况是A. 丝织业很发达B. 丝织物的花纹具

10、有立体感C. 私营纺织作坊开始兴起D. 有些地方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答案】D【解析】【详解】明代纺织业中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即雇佣关系,因此在有些地方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故选D;AB项在明代之前就已经出现,私营纺织作坊开始兴起是在唐代,排除ABC。故选D。13.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曾祖父)无泽为汉市长。”由此可见,司马迁曾祖父从事的应是A. 行政机构管理B. 军政事务管理C. 商业贸易管理D. 文化典籍管理【答案】C【解析】西汉时期的“市”是固定交易的场所,这里的“市长”应该是专门管理商业贸易的官员,故C项正确;这里的“市”主要是经济职能,而不是军事、行政或者文化等职能,故A、B和D

11、项错误。点睛:古代“市”的基本形态(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14.明朝中期,江南农村出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说明A. 政府管理商业发展B.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 商品经济渗入农村【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农村出现”“ 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结合所学

12、可知,明朝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已经渗透到农村地区,引起了农村地区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及从商人口的增加,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现象,与政府管理商业无关。材料无法体现社会财富分化加剧的信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鸦片战争后。故排除ABC三项。15.近年来,“晋商”成为中国文学界、史学界的热门话题,相关的著作纷纷问世。晋商从明代开始出现是山西商人结成的商帮在明清时期拥有强大的商业势力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商帮是从明朝开始出现,商帮是地域性商人的群体;晋是山西的简称,晋商就是山西商人结成的商帮;他们在明清时期拥有强大的商

13、业势力;商帮的出现反映了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帮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故,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16.据地方志记载,至1897年,无论通都大邑、僻壤狭瞰,衣大布者不过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已有十之八九。对于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A.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B. 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C. 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 土洋结合生活方式普及【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在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下,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成为殖民国家的的商品倾销地。故选A项。考点: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17.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

14、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作者论述的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三大改造【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是对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做法批判,说明对西方的学习仅停留在技术层面,A选项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学习,BC选项排除;三大改造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关系的调整,D选项排除。18.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企业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 安庆内军械所B. 福州船政局C. 江南制造总局D. 轮

15、船招商局【答案】D【解析】题干中李鸿章强调国家必先富,才能强大,且“尤必富在民生”才能巩固国家的统治,这与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求富”的口号,即创办民用工业有关;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是轮船招商局,D项正确。A、C两项属于军事工业,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B项是左宗棠创办的军用工业,与李鸿章无关,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19. 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我们由此统计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B. 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狭缝中艰难

16、成长D. 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解析:从图中可知,“外国人办”及“官办和官商合办”的实力较强,商办实力相对较弱。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由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排挤而艰难成长。故C正确。考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详解】20.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可能的合理原因是A. 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B.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 中国棉纺企业的产生与发展D. 中国卷入西方市场体系【答案】C【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1918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

17、略,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错误;自然经济抵抗,不会出现一个数据上升一个数据下降的情况,故B项错误;受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陆续兴起,购买外国棉纱生产棉布,故C正确;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被卷入了西方市场,时间不符,故D错误。21.下列表格反映了19181920年间日本纱和印度纱的进口变化情况(许涤新、吴承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年代日本纱印度纱19185191947089139251191951920434177138906增减36714+99745A. 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B. 印度纱比日本纱价廉物美C. “五四”反帝

18、运动的开展D. 日本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材料涉及的是日本和印度,与欧洲列强无关,故A项错误。印度纱比日本纱价廉物美不是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时间“19181920年”,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中国国内发生了五四运动,开展抵制日货运动,从而使得印度纱的进口扩大,故C项正确。1922年九国公约的签订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当中,打破了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2.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F2包括“实业救国”B. 一战期间F1F2C. 甲午战争后的初期F2F

19、1D. F1主要指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答案】B【解析】“实业救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属于阻力,故A错误;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处于短暂春天时期,动力大于阻力,故B正确;甲午战争后的初期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动力大于阻力,而不是阻力大于动力,故C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政府政策,不是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实,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动力、阻力”,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阶段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23.观察下面图表,中国民族工业在1919年、1936年两度出现发展高峰,其相似的原因是A. 列强放松经

20、济侵略B. 国家实现政治统一C. 政府政策措施推动D. 经济结构趋于完整【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中国民族工业在1919年发展出现高峰和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推行发展实业的法令有关,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和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关,所以其共同点在于政府政策措施的推动,故选C;A项只符合1919年,B项只符合1936年,排除;1919和1936年中国的经济结构都没有趋向完整,排除D。故选C。24.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国民政府这样做主要是由于A. 抑制官僚资本的

21、膨胀B. 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 经济建设服务于抗战D. 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答案】C【解析】【分析】1938年中国正在抗战,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等均足以证明国民政府这样做主要是由于经济建设要服务于抗战,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主要是由于抗战的需要而非抑制官僚资本的膨胀,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1938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已经结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积极发展官僚资本主义而非民族资本主义,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详解】25.钱理群在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A. 社会

22、秩序空前稳定B.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C.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D. 民族资本迅速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深刻描绘了国民政府发行的纸币法币贬值的严重现象,结合史实不难得出此种现象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统治区通货膨胀严重,国民党滥发纸币造成了法币的急剧贬值,民族工业陷入绝境,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26.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

23、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A. 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B. 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C. 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D.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答案】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途径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包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采取逐步的和平的方法,故D选项正确;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属于一五计划,故A选项错误;三大改造并未涉及利用沿海工业,故B选项错误;C选项的表述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故选D。27.下图所示为中国某年份经济成分结构图,该年份最有

24、可能处于A. 19461949年段B. 19491956年段C. 19561976年段D 19781992年段【答案】B【解析】从结构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比较少,个体农业和手工业所占比例比较大,还有资本工商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应该过渡时期,即1949-1956年,故B项正确;A项没有公有制经济,排除;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与手工业在中国不存在,故排除C项;D项时期,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28.1956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十年。以下词汇最能全面反映该时代特点的是A. 人民公社外交政策包产到户B. 中

25、共八大大炼钢铁“共产风”C. “求同存异”公私合营和平共处D. “一大二公”大跃进改社建乡【答案】B【解析】这一时期虽然提出了包产到户,但很快被禁止,排除A;中共八大、大炼钢铁、“共产风”均是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B正确;“求同存异”公私合营和平共处出现在19491956年的过渡时期,排除C;改社建乡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D。29.某学生搜集了以下相关资料:“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你认为他研究的主题是A. 政权巩固B. 盛世华章C. 改革创新D. 曲折探索【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运

26、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可知这些事件都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出现过严重失误,所以探讨的最合适的主题是曲折探索,故D项正确;A项主题应该属于建国初期,排除;BC项主题属于改革开放后的内容,排除。30.下图为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从中可以看出A. “一五”计划开局之年农业总产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B. “三大改造”期间的工业总产值始终不及农业总产值C.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总产值进一步下降D. 20世纪5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发展趋势【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1958年我国开始发起

2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结合变化图可以看出,农业总产值不断下降,故C项正确。“一五”计划是1953年开始的,从变化图上看农业总产值并没有明显下降,A错误。“三大改造”是1953年到1956年,从图上看1956年工业总产值就超过了农业总产值,B错误。1958年出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说明20世纪5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不是呈现持续健康发展趋势,故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社化运动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群众觉悟的思想水平,不切合实际,搞平均主义,实际了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最终造成生产混乱、生产力水平下降,破坏了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它实际是大跃进

28、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31. “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A. 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B. 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 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D. 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中的时间可以判断出是开辟新航路中的事件环球航行。哥伦布到达美洲,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工业革命使欧洲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排除A、C两项,而D项与此无关。所以选

29、B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航海家。32.考狄在其论文中提出:“从此之后,亚洲贸易完全摆脱了地中海畔的意大利人和印度洋沿途的伊斯兰教徒,最终落入了葡萄牙人手中,非洲以南的古道受到红海之路的竞争。”作者作此判断的历史依据是A.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B. 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C. 哥伦布发现美洲D.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亚洲贸易完全摆脱了地中海畔的意大利人和印度洋沿途的伊斯兰教徒,最终落入了葡萄牙人手中”的信息可知,此时新航路已经开辟,葡萄牙垄断了亚欧之间的商业贸易,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是由于达伽马

30、绕过非洲到达印度,开辟了新航路,故B项正确;A项没有到达亚洲,不可能垄断亚洲贸易,排除;CD项是西班牙王室支持的远洋航行,与葡萄牙无关,排除。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达伽马33.1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16世纪的西欧出现通货膨胀,这种现象A. 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B. 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C. 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 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答案】A【解析】据材料“1500年以后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

31、革命,导致物价上升,故A选项正确;物价上升不能说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故B选项错误;价格革命不是世界市场的形成的基础,故C选项错误;价格革命也没有损害国际贸易,故D选项错误。故选A。34.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这表明A.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B.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C.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危机D.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黑奴贸易【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的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说明新航路的开辟使贸易范围和商品种类扩大,引起了商业革命,故B选项正确;价格革命指金银

32、价值下降,物价上升,与材料无关,故A选项错误;商业危机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故C选项错误;黑奴贸易与商品的交流无关,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相关概念“价格革命”、“商业革命”、“商业危机”、“奴隶贸易”等,学生容易混淆的是“价格革命”、“商业革命”、“商业危机”。35.15世纪“欧洲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这样评论的主要原因是A. 当时他们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B. 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C.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D. 当时已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答案】D【解析】15世纪的时候马可波罗行纪刺激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航海技术、造船技术

33、的提高,这些都促进了欧洲人的发财梦变为现实,故答案是D。AC项说法不全面;B不符合历史事实。点睛:注意题干的意思,“欧洲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具备了一定的可能性(条件)。36.2019年4月,第22届莫斯塔尔博览会在波黑莫斯塔尔市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中国铁路的复兴号、中欧班列等在展会上精彩亮相,吸引大量观众驻足,受到广泛赞誉。下列有关中国铁路建设的史实正确的是A. 孙中山曾主持全国铁路技术工作,注重铁路来发展民生主义B. 詹天佑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了19世纪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C. 20世纪初清政府宣布实行“铁路国有”,保障了中国的路权D. 1969年,天津地铁开通,结束了中国没

34、有城市地铁的历史【答案】B【解析】【详解】1894年,詹天佑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成功建造了9 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故B符合题意;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后,在全国巡讲中认为铁路建设成为孙中山发展民生主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故A不符合题意;20世纪初清政府宣布实行“铁路国有”,企图侵吞民间股银,出卖国家路权,故C不符合题意;1969年,北京地铁的开通,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7.1917年7月,教育部下令凡是缠足的女学生,必须得放脚,未缠足的一律禁止缠足在江苏、浙江、广东、山西较为开化的地方,凡是到省外学习并接受了先进思想的学生,回到家乡更不愿

35、娶缠足女子为妻。这一现象说明A. 禁止缠足成为国人共识B. 新文化运动推动放足运动C. 北洋政府致力移风易俗D. 开化地区学生已完全西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废除缠足现象,结合时间1917年,可知是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这一现象的出现,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教育部下令禁止缠足以及较为开化的地区出现“更不愿娶缠足女子为妻”现象,这不能证明禁止缠足成为国人的共识,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洋政府在改革社会习俗方面没有多大的建树,排除C项;材料反映“江苏、浙江、广东、山西较为开化的地方”,但并非“完全西化”,排除D项。38.子夜中“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到上海,坐进30年代的汽车里南京路

36、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A. 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B. 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C. 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D. 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轮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汽车”“光怪陆离的灯光”属于第二次革命的成果,都属于西方工业文明,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成果不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无关涉及日本侵华战争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1842年上海就成为通商口岸,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9.孙中山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

37、以宣传主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可见孙中山认为创立民报的主要作用是A. 介绍时事B. 讨论民情C. 启发民智D. 宣传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说明民报的主要作用是宣传革命,故D符合题意;民报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报,以宣传革命为主,介绍时事、讨论民情和启发民智不属于民报的主要作用,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40.下表中数据的变化表明A. 中国近代化进程取得丰硕成果B. 广大民众积极拥护维新派的主张C. 实业救国的思潮一浪高过一浪D. 民族危机加剧刺激国人办报热情【答案】D

38、【解析】【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1895年后,国人自办报刊数量大幅增加,说明民族危机加剧刺激了国人办报的热情,故选D。不能仅凭国人办报数量的增加就说近代化取得丰硕成果,毕竟近代化是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的社会转型,故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维新运动是自上而下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其失败的主因就是因为脱离人民群众,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办报不等于办厂,因此无法得出实业救国思潮一浪高过一浪的结论,排除C。【点睛】本题考查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分析材料情境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表格中的关键年份“1895年”,进而联想当时的时代背景。二、材料分析题41.材料一 “离开卡迪兹

39、之后的第33天,我进入了印度海,在那里我发现了许多居住着不计其数的居民的岛屿。我通过发布公开声明和展示国王旗帜的办法替我们最富有的国王占领了这些岛屿,岛上的居民无人表示反抗。”全球通史材料二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伯恩斯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

40、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传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哥伦布占领的“这些岛屿”属哪一大洲?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联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有哪些。(3)根据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所产生的影响。【答案】(1)大洲:美洲。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人类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或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等,其它意思相近也可得分)。(2)途径:奴隶贸易;传教;殖民活动。(3)影响: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商业革命、价格革命,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人类文明交流、世界整体化之路:发现美洲新大陆,打破相对

41、隔绝封闭状态世界逐渐成为联系密切的整体人类思想震撼之路:证实“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自然科学发展西欧殖民扩张之路:揭开了欧洲殖民扩张的序幕,亚非拉美开始遭受殖民灾难,东方开始落后于西方【解析】【详解】(1)据“哥伦布”可知“这些岛屿”应该属于美洲。哥伦布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联系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即可,即世界开始连结成为一个整体。(2)据“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可知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主要有奴隶贸易、传教和殖民活动。(3)根据“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传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从加强世界市场联系、推动人类文明交流、证实“地圆学说”、冲击神权理论、推动自然科学发展、揭开殖民扩张序幕等方面总结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