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高频考点一生物的变异考法一基因突变的概念、实质、特征、原因和类型1.(2016湖南长沙一模,5)将果蝇进行相关处理后,其X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隐性致死突变、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或不发生突变等情况,遗传学家想设计一个实验检测出上述四种情况。实验时,将经相关处理的红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交配(B表示红眼基因),得F1,使F1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观察F2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为隐性突变,则F2中表现型比值为3:1,且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B.若不发生突变,则F2中表现型全为红眼,且雄性中无隐性突变体C.若为隐性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1:2D.
2、若为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答案】C【解析】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即基因B突变为基因b,则F2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Y、XbY,前三种基因型均表现为红眼,第四种为隐性突变体,故表现型比例为3:1;若不发生突变,则F2的基因型有XBXB、XBY,全部为红眼,雄性中无隐性突变体;若为隐性致死突变,则F2的基因型有XBXB、XBXb(该个体致死)、XBY、XbY(该个体致死),F2中雌:雄1:1;若为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则F2的基因型有XBXB、XBXb(该个体不完全致死)、XBY、XbY(该个体致死),当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全部死亡时,则F2中雌:雄1
3、:1,当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全部存活时,则F2中雌:雄2:1,因此,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2.(2012课标全国,31)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
4、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_,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_性基因突变为_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_。【答案】1:1 隐 显 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解析】根据题干中“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且产生了新性状(毛色异常)分析,只能是由aa突变为Aa。考法二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3.(原创题)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DNA中某段碱基的丢失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21三体综合征患者是21号染色体数目增加了1条,所以对个体性状会产生很大影响C.染色体以染色体组的
5、形式倍性增加一定会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D.利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人工诱导产生我们所需要的多倍体,说明变异是定向的【答案】B【解析】DNA中某段碱基的丢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生物个体的性状发生变化,对个体一般均造成较大的影响,B正确;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一般只会增加基因的数目,不会增加基因的种类,C错误;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能产生我们所需要的多倍体,并不一定全部都是,变异始终是不定向的,D错误。4.(2016山西太原调研,25)关于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组合是()植物多倍体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更为
6、常见八倍体小黑麦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新物种四倍体水稻与二倍体水稻相比,表现为早熟、粒多等性状多倍体的形成可因为有丝分裂过程异常造成多倍体的形成可因为减数分裂过程异常造成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休眠种子是诱发多倍体形成的有效方法A. B. C. D.【答案】D【解析】多倍体可产生可育的配子,如同源四倍体等;由于植物可生活在恶劣环境中,所以多倍体在植物中较常见;八倍体小黑麦是多倍体育种形成的;与二倍体水稻相比,四倍体水稻的叶片粗壮、营养物质含量多,但表现为晚熟;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纺锤体不能形成,可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休眠种子不进行细胞分裂,秋水仙素处理后不能诱发多倍体形成,所以秋水仙
7、素处理的对象是萌发的种子或幼苗。5.(2016山东潍坊3月模拟,5)下图为果蝇体内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染色体1、5、3、7、8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B.图中标注的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含有基因B、D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若该细胞分裂后产生了一个ABdXX的配子,则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答案】C【解析】构成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是大小不同的,不含有同源染色体,而7和8是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基因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自由组合;含B和D基因的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它们发生交换属于染
8、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由图示中7、8两条染色体同型可知,其都为X染色体,若产生ABdXX配子,则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第二次分裂时发生了异常。高频考点二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考法6.(2016陕西普通高中一模,5)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细胞融合C.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高产菌株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D.转基因生物是重组DNA技术的成果,其原理是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9、B错误;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高产菌株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C正确;转基因生物是重组DNA技术的成果,其原理是基因重组,D正确。7.(2016湖北襄阳高三月考,23)下图中的表示培育番茄新品种的三种育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方法和的育种原理都是基因重组,但采用方法的变异是定向的B.方法诱导单倍体的过程中,细胞全能性的表达与植物激素密切相关C.方法可将抗病基因直接导入叶肉细胞,使其与细胞中的DNA分子整合D.上述三种育种方法都没有培育出新物种【答案】C【解析】图中方法是杂交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方法是基因工程育种,所以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方法的变异是定向的,故A项正确;方法包括
10、花药离体培养,体现了细胞全能性的表达需要各种植物激素的参与,故B项正确;基因工程中抗病基因必须经过修饰改造,借助运载体导入叶肉细胞,故C项错误;三种方法培育的抗病新品种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所以没有培育出新物种,故D项正确。8.(2016安徽江南十校联考,25)下列有关利用基因型为MMNN与mmnn的小麦进行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其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单倍体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育种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将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人工诱变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则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基
11、因型为MMmmNNnn的小麦可比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表达出更多的蛋白质【答案】A【解析】杂交育种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需将基因型MMNN与mmnn的小麦进行杂交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个体,然后再连续自交最终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单倍体育种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需先将基因型为MMNN与mmnn的个体杂交,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个体,然后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的方法,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人工诱变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原理为基因突变;多倍体的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果实大,茎秆粗壮等。高频考点三现
12、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预测)考法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的辨析9.(改编题)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雄孔雀尾屏很大,难以逃避天敌,属于不利变异,是被淘汰的对象B.孔雀性状进化的实质在于孔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雌孔雀对雄孔雀的选择不影响基因频率的变化D.雌孔雀对大尾屏雄孔雀的选择属于共同进化【答案】B【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雄孔雀尾屏很大,难以逃避HJ2mm天敌,属于不利变异;但是,变异的有害和有利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孔雀的大尾屏上,我们可以看到五
13、色金翠线纹,其中散布着许多近似圆形的“眼状斑”,对敌害又有警戒作用;同时大尾屏这一特性对雌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A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雌孔雀对雄孔雀尾屏大小的选择,肯定会影响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雌孔雀对大尾屏雄孔雀的选择不属于共同进化,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D错误。10.(2016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联考,5)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通过遗传使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子代中得以延续和传递B.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推知,基
14、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C.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D.自然选择、基因重组、突变,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生物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遗传将有利变异的基因不断积累,因此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A正确;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B错误;地理隔离阻止种群间基因的交流,种群基因库之间的差异导致基因不能进行交流,从而产生生殖隔离,C正确;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D正确。考法二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11.(2016山东滕州第三中学高三期末,25)某种群中EE、Ee、ee的基因型频率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表
15、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多代选择后三种基因型频率最可能是()ABCD【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形分析可知,EE的个体繁殖成功率最低,其次是Ee,说明在选择过程中,EE和Ee的个体会越来越少,而ee的个体会越来越多,因此,该种群经多代选择后三种基因型频率最可能是图C所示,所以选C。12.(2016南昌调研测试,24)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AA基因型的频率为20%,Aa基因型的频率为80%,aa基因型(致死型)的频率为0,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的个体占()A.1/5 B.1/4 C.3/7 D.11/21【答案】C【解析】根据AA占20%、Aa占80%可知种群基因A、a的频率分别为60%、40%。随机交配,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则繁殖一代后,AA占60%60%36%、Aa占260%40%48%,aa占40%40%16%(aa死亡),因此,后代中AA个体占36/(364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