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习题讲解1.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课文节选的这一场,靳尚和郑詹尹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人的对话与屈原的独白有什么联系?二人的对话的主要内容是商议如何处置屈原。二人的对话,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顶点,引出屈原的出场,接着是屈原的独白。一边是邪恶势力密谋策划,一边是正义化身的呼告诅咒,预示着更激烈的直接冲突必将到来。教材习题讲解2.课文的主体是屈原的独白。反复朗诵这段独白,体会“风”“雷”“电”等形象的象征意义,说说独白表达了屈原怎样的思想情感。“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屈原的独白表现了屈原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
2、摧毁黑暗的愿望,也表达了屈原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教材习题讲解3.阅读剧本,要注意舞台说明,这样有助于把握戏剧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性格等。找出课文中的舞台说明文字,分类概括其不同作用。示例:东皇太一庙之正殿。与第二幕明堂相似,四柱三间,唯无帘幕。三间靠壁均有神像。中室正中东皇太一与云中君并坐,其前左右二侧山鬼与国殇立侍,右首东君骑黄马,左首河伯乘龙,均斜向。马首向左,龙首向右。教材习题讲解左室为一龙船,船首向右,湘君坐船中吹笙,湘夫人立船尾摇橹。右室一片云彩之上现大司命与少司命。左右二室后壁靠外侧均有门,左者开放,右者掩闭。各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作用:交代剧情发
3、生的地点、道具、布景等,点明当时的环境,烘托气氛,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教材习题讲解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作用:交代人物的表情、动作等,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教材习题讲解靳尚带卫士二人,各蒙面,诡谲地由右侧登场。俄顷,一瘦削而阴沉的老人,左手提灯,随卫士乙由左侧门入场。靳尚除去面罩,向郑詹尹走去。靳尚与二卫士由左首下场。郑詹尹立在神殿中,沉默有间,最后下定了决心,向东君神像右侧门走入。俄顷,将屈原带出。屈原略略点头,郑詹尹走入左侧门。作用:交代人物上下场,对推动、展开戏剧情节有一定的作用。教材习题讲解4.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体会人物形象。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尝试分小组进行表演,为完成本单元的任务二做准备。朗读略。教材习题讲解主要人物有三个:靳尚、郑詹尹和屈原。要读出靳尚的高高在上、阴险、恶毒。要读出郑詹尹的阴险、胆怯、狡诈,他对靳尚毕恭毕敬,他的迟疑,不是因为心善,而是因为怕“惹出乱子”,心疼东皇太一庙,而在靳尚威胁说“大义灭亲”时,他“最后下定了决心”。屈原,则要读出那种物我同化、光明磊落、坚贞高洁的形象,以及喷涌而出的愤慨激情。表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