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我不能失信品 读 释 疑通过上节课的预习,请你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复习引入复习引入本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为了教朋友小珍叠花篮,履行自己的诺言的故事。学法导读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再读课文,抓住描写小宋庆龄的言行的语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最后,说说对“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的理解。读一读第1自然段,思考:宋庆龄想去伯伯家干什么?想看鸽子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二女儿宋庆龄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
2、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特别特别”“”“早就盼着早就盼着”写出了小庆龄想去伯伯家的迫切心情。“尖尖的嘴巴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红红的眼睛”写出了鸽子的漂亮、可爱,可以想象出小庆龄是多么想去伯伯家看那些鸽子,如此想去而最后未能去,体现出了一个孩子为守信用做出牺牲的难能可贵。读一读第2-9自然段,思考:宋庆龄想起和小珍的约定,她是怎么做的?遵守约定她刚走到门口,突然停住了脚步,皱起了眉头。“突然突然”表明小庆龄这时才想起与小珍约好教小珍叠花篮的事。爸爸看见了,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奇怪奇怪”表明爸爸
3、很疑惑,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小庆龄的话说明了她不能去的原因。“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爸爸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强调了宋庆龄一直想去伯伯家。反 问“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这段话说明小庆龄尽管知道第二天教小珍叠花篮不是不可以,但她还是拒绝了爸爸的建议。“抽抽”字有速度快、力度大的意思,说明她拒绝的态度十分坚决,没有丝毫犹豫,表明了小庆龄的态度和决心:她不去伯伯家了,要等小珍。“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改天再教她叠花篮,好不好?”妈妈在一旁说。“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
4、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小庆龄的话更充分地体现小庆龄的真诚与守信。“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笑了笑笑了笑”是妈妈的神态描写,表明了妈妈非常认可小庆龄的做法,是妈妈对小庆龄做法的肯定与赞扬。读一读第10自然段,思考:宋庆龄没等到小珍,她后悔吗?并不后悔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等候着。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两个“一会儿一会儿”表明宋庆龄在家很无聊,但即使是这样,她也坚持等小珍,可见她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
5、来,小珍也没有来。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最后两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表明在小庆龄心中,守信比玩重要,诚信是第一位。概念:概念:对文章中一些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放在具体的语境中,一般答案就在前面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稍微归纳概括一下即可。运用:运用:“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没有失信。”前一句话是指宋庆龄没有去伯伯家看鸽子,小珍也没有来,宋庆龄一个人在家待了半天;“没有失信”是指宋庆龄做到了答应别人的事。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宋庆龄没有去看鸽子,小珍也没有来,宋庆龄一个人在家很无聊,但是她做到了守信,并不后悔。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句子语文要素学法小结我不能失信课文图示诚实守信准备去伯伯家盼望想起约定坚决不去父母劝说拒绝坚守约定不后悔本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因答应了小珍教她叠花篮而没去伯伯家看鸽子,履行了自己的诺言的故事,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主题感悟人无信不立守信对一个人而言非常重要。“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这句话让我感动,我很敬佩宋庆龄的诚实守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向宋庆龄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