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 古诗三首 学习任务单惠崇春江晚景学习任务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准节奏。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解读诗题。 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 , (朝代)大文学家,自号“ ”,四川眉山县人。他的散文、诗、词、书法、画等都有杰出成就,是古代的一个艺术全才。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 ”。他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惠崇春江晚景,题目中的“惠崇”,是北宋名僧,著名的 ,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是惠崇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本诗是苏
2、轼为好友惠崇的这幅鸭戏图所作的一首 诗。3.你能试着借助注释和资料了解古诗大意吗?学习任务二:聚焦诗句,想象画面4.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早春的美丽景色。这首诗描写了 、 、 、 、 、 等景物,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 的早春图,抒发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礼赞之情。5.“正是河豚欲上时”是画面上的景物吗?6.读了这首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7.背诵惠崇春江晚景。参考答案:2.苏轼 北宋 东坡居士 三苏 画家 春江晚景 题画3.古诗大意:竹林外两三支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它们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长出了短短的嫩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到江河里来了。4.竹子 竹外开放的桃花 江水 水上浮游的鸭子 布满地面的蒌蒿 刚发嫩芽的芦苇 生机勃勃5.不是,这是诗人由桃花初开、春江水暖、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芦芽儿吐尖联想到,这正是河豚逆江而上产卵繁殖的季节。6.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天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芦芽儿吐尖,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洄游到江河里来了,显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