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教师教育 每年的高考,都是一道风景线。汽车经过的道路,不许摁喇叭;考生忘带准考证,有警察用专车取送;媒体竞相介绍考生的饮食安排;各考点均有为考生服务的医务人员;考生乘坐的汽车违纪不记分不批评;数万人守候在各个考场周围,俨然国宾到来在人们的记忆中,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国人从未像近二十年来如此重视求学、读书、考试,可以说,一个青少年、一个家庭的命运,几乎全押在读书与升学上。作为农业大国,农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农田、牧场、渔村,如今他们要过一种新生活,他们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的出路就是上大学,唯有读大学才能让他们不再像祖祖辈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人们的理念一夜间更新了,民众们有了一个崭新的思维。
2、杂文所谓教育被一些人从中窥见了先机,从而让一群新上任的教师懂得了一条新“思路”。这位聪明的校长面授机宜,对学习好的学生,不说也明白;那么,对于学习次些的呢?当教师吧!这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北京一个教育座谈会上有位中学校长的发言,他说:“三流学生上师范(院校),三流毕业生被分配到中小学,三三见九,我们的教师会是什么水平。”这位校长的发言,不会有代表性。但也不是空穴来风,现在,我们听到有校长告诉一群新上任的教师:学生考试得C,将来可能当老板,“会给学校很多钱”。这位校长眼睛盯着的是钱,那么,他的学生会把前途、奋斗目标放在什么位置就一目了然了吧!校长最后“耳提面命”的一句话:“假如有学生作弊被抓到,那
3、么你更应该对他好,因为他以后会是政坛显赫的高官,不能得罪!”这让人既感慨又悲哀。这既是一句对当今社会某些真实的写照,也是作为一个小小校长无可奈何的表白。这是一句你不可以全信又不可以不信的“经验之谈”。我们的社会,官还是主宰一切的,这看一看每年公务员的招聘,几十甚至数百人争一个名额,一切就都明白了。如此说来,我们还不能认为所谓教育中这全是无稽之谈,它确实击中了当今我们社会的一些弊端。杂文所谓教育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人们对我们的教育的某些忧虑,揭示了某些深刻的改革绕不开的结点,言简意赅,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惟妙惟肖,冷嘲热讽。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全文不过一百五十字,这是我看到的当代杂文中最短的杂文之一,这应该是我们杂文作家学习的典范。杂文,本来就应能短则尽量精炼,然而,我们看到的某些杂文故意拉长篇幅,这实在不应是杂文作者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