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42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27159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42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42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42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42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42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规范练42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A.是宗法制的产物B.是一种宗教信仰C.受宗族观念影响D.重视历史和教育2.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若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表明陆九渊()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赞同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否定传统儒学的权威地位3.西周时期,周公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整理

2、、改造,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成为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至深的“周礼”。这主要说明“周礼”()A.旨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B.出于加强皇权的需要C.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D.具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4.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指出:“孔子论知识注重一以贯之,注重推论,本来很好。只可惜他把学字看作读书的学问”这表明()A.旧道德与新文化势同水火B.西学已占据文化主流地位C.传统思想的继承困难重重D.学者检讨儒学的得失5.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

3、派相比,儒家思想()A.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有较强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6.韩非认为:“臣尽死力以与君市(交易),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反映出韩非()A.反对用礼乐制度规范人伦关系B.强调社会关系中重利的价值观C.重视法律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D.提倡用买卖关系处理社会问题7.宋朝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与汉朝董仲舒的新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时期的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这说明理学()A.在内容和形式上发展了儒学B.否定了先秦时期孔孟的儒学观点C.以构建哲学体系为终

4、极目的D.完成了向近代学术体系的转型8.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理学家在建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的过程。这反映出理学()A.植根于佛、道的思想B.是儒学发展的倒退C.是民族精神的源头D.具有包容创新精神9.万国公报是由英美传教士主办的教会刊物。甲午战争前后,该报系统报道战争全程,并在对时局的评论中袒日排俄、抨击清政府腐朽无能、宣扬变法。1896年,其发行量迅速增加,“购阅者大都达官贵介名士商绅”。这表明当时()A.外媒报道相对客观公正B.民众爱国意识迅速觉醒C.教会左右清廷政治变革D.民族危机推动西学东渐

5、10.梁启超在1896年编成西学书目表,收录了300多种讲求西学的书。他说:“诸书分为三卷。上卷为西学诸书:其目曰算学,曰重学中卷为西政诸书:其目曰史志,曰官制,曰学制下卷为杂类之书:其目曰游记,曰报章”这表明当时()A.洋务思想遭到彻底摒弃B.维新活动限于思想启蒙C.学习西方不断深入拓展D.全盘西化思潮较为盛行11.“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新近的印刷、火药和指南针。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材料旨在强调这三大发明()A.改变了中国古代的传统经济结构B.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C.使世界开始逐渐连成一个整体D.摧毁了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统治12.伏尔泰说:

6、“自然法就是令我们感到公正的本能。”他认为这种本能是“天下的人”所普遍具有的。这些天赋人权的思想,和儒家对良知良能的论述,包括“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在哲理上是相通的。这表明()A.启蒙运动是一场儒学化运动B.启蒙运动的目的在于开启民智C.儒家思想与启蒙思想具有一致性D.儒家思想是启蒙思想的来源二、非选择题13.民族精神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内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语谓:“故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周易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人们从天象

7、而感悟人道,认为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 摘编自晁福林、罗新慧基石先秦秦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材料二宋儒在学术上坚持求新。张载认为“学贵心悟,守旧无功”。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理学家在建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的过程,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文化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根据

8、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说明“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学东渐中学西传16世纪以来,来华传教士有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他们传播了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物理学、火器制造等科学知识,还将西方宗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大成功。有明朝士大夫感叹道:“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土地肥沃,百物繁衍,又遍贾万国,五金山积,我中土之富饶不如也。” 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研究中国的热潮,伏尔泰

9、、莱布尼茨、狄德罗、卢梭、歌德等人都饶有兴趣地研究中国文化。伏尔泰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欧洲王公及商人们发现东方,追求的只是财富,而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莱布尼茨说:“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文明,即欧洲及远东海岸的中国,现在是集合在一起了。”“我们从前谁也不信世界上还有比我们伦理更完美、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从东方的中国,给我们一大觉醒。”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开放史从材料中提取一个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考点规范练42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D根据题干材料

10、“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可知中国传统人文精神重视历史和教育,故选D项;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2.A根据题干材料“六经皆我注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九渊是心学的创立者,主张心是万物本原,他主张靠自己的努力来研究学问,故选A项;陆九渊创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主张内心反省,排除B项;根据题干材料“六经皆我注脚”,可知陆九渊强调按自己的认知程度研究学问,侧重自身的修习与领悟,没有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排除C项;心学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没有否定儒学的权威地位,排除D项。3.D“周礼”是对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的整理、改造,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至深

11、,这充分说明“周礼”具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故D项正确;“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符合题干材料的部分信息,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还没有形成皇帝制度,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周礼对稳定社会治安的作用,故C项错误。4.D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胡适对旧道德并不是一味地反对或排斥,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提及西学的地位,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是胡适对“孔子知识观”的一个反思,没有涉及对传统思想的继承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论述的是胡适对“孔子知识观”的一个反思,即胡适通过对“孔子知识观”的论述来检讨儒学的得与失,故D项正确。5.C根据题干材料“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儒家有为而无求”,可知儒家

12、从社会实际出发,以入世的态度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故选C项;题干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儒家对天人关系的研究,经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比较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排除A项;墨家和儒家均主张有为,因此二者思想无法互补,排除B项;早期民本思想表现为要求统治者重视民众的作用,顺应民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6.B根据题干材料“臣尽死力以与君市(交易),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可知韩非通过买卖、交易等形式来明确君臣之间的关系,强调重利的价值观,故选B项;韩非强调重利的价值观,而非强调礼乐制度,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法律的作用,排除C项;韩非借助交易、买卖等形式来强调君臣关系,而非强调

13、用买卖关系处理社会问题,排除D项。7.A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宋朝理学家强调的义理与汉朝董仲舒相比,重点在伦理道德上,这说明理学从内容上发展了儒学;而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这表明理学从形式上发展了儒学,故选A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更侧重于伦理道德的哲学表达,而非否定了先秦儒学,排除B项;宋明理学实现了儒学的理论化、思辨化和哲学化,推动儒学走向成熟,但构建哲学体系也是为了强化伦理道德,维护封建统治,排除C项;宋明理学推动儒学走向成熟,但并非是向近代学术体系的转型,排除D项。8.D根据题干材料“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可知理学兼

14、容佛教和道教理论,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故选D项;理学根植于儒学,兼容佛教、道教的思想,排除A项;理学是儒学哲学化的新阶段,融合佛、道思想,受到官方推崇,排除B项;中华文明多元起源,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尧舜禹时期,甚至远古时期,排除C项。9.D根据题干材料“英美传教士主办”“甲午战争前后,该报系统报道战争全程1896年,其发行量迅速增加”,可知民族危机推动西学传播,故选D项;根据题干材料“该报系统报道战争全程,并在对时局的评论中袒日排俄”,可知外媒报道并不客观公正,排除A项;题干材料表明在民族危机的冲击下,西学传播速度加快,没有涉及民众爱国意识,排除B项;万国公报宣扬变法,但题干材料没有涉

15、及清廷政治变革,排除C项。10.C根据题干材料“上卷为西学诸书”“中卷为西政诸书”“下卷为杂类之书”,可知当时对西学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故选C项;“收录了300多种讲求西学的书”是向西方学习的表现,洋务思想并未遭到彻底摒弃,排除A项;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并非全盘西化,排除D项。11.B根据题干材料“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可知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较大影响,故选B项;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始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鸦片战争之后,其经济结构才逐渐解体,排除A项;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逐渐连成一

16、个整体,并非这三种发明的出现,排除C项;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排除D项。12.C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伏尔泰认为启蒙思想中的“公正”“天赋人权”与“儒家对良知良能的论述,包括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在哲理上是相通的”,这表明儒家思想与启蒙思想具有一致性,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只是体现两者在哲理上是相通的,无法说明启蒙运动是一场儒学化运动,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的目的在于反对君主专制,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不是启蒙思想的来源,D项错误。13.参考答案:(1)内涵:“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或“求同存异”的和谐精神)。(2

17、)包容:融合先秦以来中国内生的民族精神,接受外来佛教思想的精华,以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包含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学术观点不同的流派。创新: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将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继承先秦以来民族文化的内核而坚持学术的不断创新,使儒学更具思辨性、哲学性。14.参考答案:示例一论题:明清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与碰撞是一次相互的启蒙。说明: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传教士来华,他们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将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方面的新知识介绍到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积极引进西学,与传教士合译泰西水法等西方科技书籍,

18、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西学东渐还为中国人打开了观察西方的窗户,冲击了某些传统观念,对中国人认识世界以及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的早期民主思想具有启蒙的作用。 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孔子的思想及儒家经典介绍到欧洲。儒学成为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武器,他们借助儒家的理性、道德来抨击欧洲封建制度,宣传启蒙思想。如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利用儒家的道德观和政治理想批判欧洲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法国的人权宣言也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中国的科举制度还影响了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据此可知,中学西传对西方思想解放潮流和制度创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的近代化。总之,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共同促进了东西方文

19、明进步和思想解放。 示例二论题:社会环境影响明清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说明: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传教士来华,他们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将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方面的新知识介绍到中国,又把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介绍到西方。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封建统治和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微弱。传教士对西方文化的传播,主要是出于传教的需要,其内容主要局限于宗教和科技。西学东渐虽然给中国带来西方文化的样本,但由于中国士大夫的自满心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西学东渐并没有给中华文明带来变革性影响,接受自然科学知识的只是少数官僚士绅和开明学者,范围较小,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实际作用有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