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40.23KB ,
资源ID:15253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253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5课《诫子书》(导学案)-【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5课《诫子书》(导学案)-【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

1、第15课诫子书 导学案任务一:查阅资料,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搜集古今中外著名的家训活动一:图文并茂,导入新课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蜀相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活动二:读音韵,知文意(一)解题:诫子书诫子书:_。作于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是_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_的一封家书。(二)诵读文本。1.听范读,做标记。提示:停顿的划分技巧划分句子的停顿,首先,我们可以找找虚词,如“夫”字,它是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可与下文断开。“以”是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因此停顿可划分为“静/以修身,俭/以

2、养德”。文中这样的虚词还有“与”“则”,它们也是连词,所以“与”“则”前可停顿。其次,还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停顿。2.生齐读,正字音。提示:夫(_)、淫(_)、遂(_)、庐(_)3.自由读,熟文本。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感受句式的节奏美、韵律美。4.学生齐读课文。(三)疏通文意。1.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勾画重点注释,找出疑难问题,并力求在小范围内合作解决。2.自主疏通文本,翻译句子意思。原文译文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四)文言诵读技巧点拨古人刻书,往往不施句读,我们如何感受这原汁原味的文言呢?慢读!读出节奏,除了现有的句读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些地方。1.例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找出对偶句,一咏三叹读出文言音韵美。句式有一定的对称。对称的句子要一咏三叹,朗朗上口。找出文中对偶句,读给同桌听一听。作业设计1.背诵诫子书全文。2.搜集古今名人家训。第二课时活动三:聆教诲,读理蕴小组探讨,完成以下任务1.本文是作者写给儿子的信,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2.作者开篇提出“修身养德”,他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修身养德”呢?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

4、。3.作者又明确了“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静”与“明志”“成才”分别有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内容说说。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一句是从什么角度阐述“静”的?又是怎样阐述的?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一句阐述了什么道理?6.从全文来看,诸葛亮是从哪几个方面如何来“诫子”的?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活动四:明事理,读情韵补充资料一: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樊襄阳),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草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

5、、益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建兴十二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今陕西勉县西南)。曾革新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又制造“木牛流马”,利于山地运输。有诸葛亮集。补充资料二:在成都武侯祠殿壁嵌有清代安岳令洪成鼎题乾隆壬辰秋月过绵竹吊诸葛都尉父子双忠祠诗碑:“国破难将一战收,致使疆场壮千秋。相门父子全忠孝,不愧先贤忠武侯。”绵竹双忠祠的前人题咏诗碑也很多,这此题咏,都将诸葛子孙联系在一起,歌颂他们的“三世忠贞”。四川绵竹是诸葛瞻父子斩使拒降,为国捐躯的地方,故绵竹享有“忠臣孝子纲常地”的美称。活动五:知家训,抒胸臆1.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家训资料。2.以书面的形式推荐你们小组喜欢的名家家训,谈谈你的理解并阐述推荐的理由。3.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谈谈你学完本文的认识和收获。作业设计1.完成分层作业对应练习。2.课外搜集诸葛亮生平经历和经典的故事,网上查找,也可以读隆中对和出师表,了解诸葛亮有哪些事迹,具有哪些精神。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