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组1官营手工业1商代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图所示青铜器图纹可以反映商代()A冶铁业的进步 B甲骨文的成熟C兴起了棉纺织业 D已经有了养蚕业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商代青铜器纹饰,根据材料中青铜器上的蚕纹,可以推断商代已经有了养蚕业,故D项正确。冶铁业是春秋时期出现的,材料反映信息与甲骨文无关,棉纺织业是宋元时期兴起的,故A、B、C三项均错误。答案D2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出处铭文元和四年壶元和四年(公元87年),江陵黄阳君作。宜子孙及酒食。吏人得之,致二千石永和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正月一日戊展造钟,重斤。直(值)钱七千二百
2、。宜用延熹钟延熹元年(公元158年)造作,成雷钟,廿二斤。直(值)钱二千四百。大吉富贵宜田家意长生A.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 B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C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 D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解析材料中三个青铜器的铭文只是反映了壶、钟的制造情况及价值,故A项错误;题干表格中的内容反映的是青铜器的铸造和销售情况,与盐铁官营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青铜器的铭文记载了生产时间、生产工匠、重量、价值等,反映了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高超,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赋税征收,故D项错误。答案C题组2民间手工业3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两种手工业生产形式,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图一的产品主要是茶叶和棉布B手工工场
3、最早出现在江南地区C图一的现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D图二现象出现于19世纪中晚期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在江南的纺织业中开始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故B正确。A项内容在图片中体现不出,排除;C项内容表述错误;D项内容与史实不符。答案B4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A自然经济解体B家庭手工业发展C民营手工业向农村扩展D出现经济区域分工解析题中材料表明,登州乡村中织布首先自给自足,有余布再少量卖到乡市,再转卖到城市,反
4、映的是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中国封建社会时期自然经济一直未解体,故A项错误;C、D两项信息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故排除。答案B题组3享誉世界5“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一文中说:“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具。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其核心观点是()A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B中国陶瓷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欢迎C中国瓷器在宋朝开始外传D贸易交流有利于促进文明进步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是中国瓷器的传入改变了东南亚人的饮食习俗,由原来的用树叶装食物到用瓷器装食物,体现出瓷器传入促进了其生活水平的改善。A、B在材料中有所体现,但不是核心观点;C不对,中国瓷器在宋朝之前就开始外传,故选D。答案D6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A B C D解析古代东西方之间有“海上丝绸之路”“路上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项。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