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1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A. 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 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C. 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D. 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2中国的京剧始于18世纪末,外国话剧公元前好几百年那会儿就有了,但新
2、文化运动时期仍然把京剧称为旧戏,把话剧称为新戏。这主要是出于反封建专制的需要 有利于传播西方的各种观念京剧只为帝王将相服务 对中西文化认同存在绝对化倾向A. B. C. D. 3全球通史关于近代西方某事件的记述:“口口口口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一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一一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文中“口口口口”最确切的内容应当是A. 智者运动B. 宗教改革C. 文艺复兴D. 启蒙运动4程颢程颐兄弟俩去朋友家赴宴,席间有歌妓助兴,弟弟程颐认为
3、有辱斯文拂袖而退;而程颢却怡然自得,尽兴而归。次日程颐责问程颢,程颢笑曰:“昨日座中有妓而我心中无妓,今日座中无妓而你心中有妓”。程颐闻之,面带愧色而去。这一故事实质上反映了A. 程颢思想带有心学倾向B. 程颐主张知行合一C. 宋代市民文化繁荣D. 二程思想走向对立5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A. 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B. 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C. 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D. 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6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中,最有可能受当时统治者重视的是A. 以法治国 B. 小国寡民 C. 无为而治 D. 兼爱尚
4、贤7下图是英军在一战中首次使用的新式武器,号称“陆战之王”,请问这种新式武器采用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有( )煤炭的广泛使用 内燃机的发明与制造 炼钢技术的突破 石油的广泛运用蒸汽机的改进与运用 炼铁技术的进步A. B. C. D. 8恩格斯曾这样评价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包罗万象的社会史”。这位作家是A. 雨果B. 狄更斯C. 巴尔扎克D. 易卜生9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上书皇帝说:“自古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驭夷之道,贵识夷情。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由此可知曾国藩A. 继承了
5、“师夷制夷”思想B. 认为应全面向西方学习C. 强烈的“天朝上国”思想D. 主张“中体西用”思想10从明代后期开始,一些儒生一改“束手谈心性”,转而研究外国史、蒙元史、科技史,一大批关于农业技术、军事武器、医学制药的著作问世。这反映了A. 儒家开始关注现实问题B. 有识之士批判君主专制C. 程朱理学失去主流地位D. 时代特征推动学风转变11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 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B. 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王权的矛盾C. 剥夺天主教会土地和经济特权D. 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12与神曲并列,被称为人曲的著作是A. 永恒的微笑 B. 最后的晚餐 C. 十日谈 D.
6、 堂吉诃德13晚清不少课本以“二十四孝”故事作为教学素材,民国之后逐渐减少,那些愚忠愚孝之举不再成为儿童效仿的榜样,无条件服从不再成为儿童应具备的品质。这主要是因为A. 民权和人权意识增强 B. 中国近代教育起步C. 理学已开始遭到批判 D.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4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革新者,他不但是儒教的先知般的创立者,而且也是建制之“王”。其主要用意在于A. 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B. 把孔子塑造为改革先知C. 减少变法遭遇的阻力D. 肯定孔子对建制的贡献151918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指出:“由今而言,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
7、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机。”为宣传“第三新文明”李大钊A. 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B. 创办了半公开的共产党月刊C. 在大学开设有关社会主义的课程 D. 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6钱穆指出,希腊社会上有一批所谓“哲人”,他们到处游行,教导青年,作为演讲和许多奇怪的辩论,造成希腊很坏的风气。于是有了苏格拉底,他讲述人生的共同真理;有了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共同之处在于A. 主张教育为国家政治服务 B. 将教育与哲学理想相结合C. 强调培养具有独立人格之公民 D. 努力补救极端个人主
8、义之流弊17下列绘画作品中,能体现“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是A. 清明上河图B. 鹳鱼石斧图C. 墨梅图D. 步辇图1818柏拉图解释某一命题时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据此判断该命题是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美德即知识C. 理念论D.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19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数千名演员齐声吟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朝闻道,夕死可矣!”等格言,向世界传达了中华文化的深邃思想,体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思想A. 孔子B. 韩非子C. 荀子D. 老子20苏格拉底被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视为
9、先驱和战友,主要是因为他A. 主张人是社会的中心B. 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C. 宣扬人类认识的无限性D. 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21下列文学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代表的是A. B. C. D. 22苏东坡曾说:“途巷中小儿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材料中显示出A. 英雄故事表达市民心声B. 罗贯中的作品风靡全国C. 章回小说成为文学主体D. 俚曲俗谣中诞生新诗体23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
10、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A. 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B. 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C. 少教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D. 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24左宗棠有言“泰西巧儿中国不必安于拙也”下列观点与其最为接近的是A.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B. “习兵战,不如习商战”C. “变法之道,首在得其纲领。纲领不得未睹变法之利,先受变法害。”D. “我认共和系病象,君主乃药石,人民违疾忌医,实为国家之大不幸。”2520世纪最后一期时代周刊评选出一位“世纪人物”,他被称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
11、义者、原子和宇宙的开启者”。这位“世纪人物”是A. 牛顿 B. 达尔文 C. 爱迪生 D. 爱因斯坦26 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A. “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 “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C. “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D. “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27以下是中国各政治阶层在那一时期的政治言论,其共同诉求是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
12、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C启蒙与救亡并重 D推动中国近代化28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一文中评价新文化运动时代的人物时曾说道:“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将陈独秀、胡适并立是因为他们A反对专制独裁,讴歌十月革命B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掀起白话文运动C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五四运动D崇尚美国的政治模式,号召民主革命29.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最基本的相同点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节制资本C打倒列强,除军阀 D. 平均地权30
1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民主共和,三民主义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3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二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B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思想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
14、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32山楂树之恋发生在一段贫穷而怀着理想的时光里,被称为中国最纯净的爱情。女主人公静秋中学毕业,开始准备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让静秋的妈妈心急如焚于是静秋妈提前退休,让静秋顶职。回顾历史,此时期的教育方针是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33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
15、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A人文主义 B反对宗教信仰C抨击封建制度 D复古主义34“他们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这里“他们”应该是指A智者学派 B人文主义者C宗教改革者 D启蒙思想家35马克思曾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他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但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马克思口中的“他”是A彼特拉克 B但丁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36物种起源指出: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这一论断A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B伤害了人类的
16、尊严C改变了人在生物界的地位D冲击了宗教神创论37表1中国西方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表1为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对比。这反映出当时东西方A科技发展水平不同 B文化间的交流加深C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D政治体制本质差异3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是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以下科学理论功不可没的是A相对论 B量子论 C电磁感应现象 D细胞
17、学说 39“他们吸取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经验,在19世纪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通过画家直接观察所带来的感受,来表现微观的色彩变化。”下列属于该描述的美术作品是A库尔贝石工 B莫奈日出印象C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 D毕加索格尔尼卡4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第卷(非选择题,满分20分)41.(1
18、0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
19、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42(10分)某中学高二历史兴趣小组以“西学东渐”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许多图片和资料。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探究题。(1)走进历史:完成表格中编号所代表的阶级派别或核心思想主张。编号人物主要事迹代表
20、的阶级派别核心思想主张1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中体西用2著有新学伪经考3 创办新青年资产阶级激进派(2)反思历史:在“西学东渐”潮流中,他们所代表的阶级派别分别进行了什么社会实践活动? 参考答案 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材料体现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说明毛泽东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A项说法错误,B项“全面照搬”错误, C项“完全吸收”说法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考点: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据2C【解析】话剧的传入有利于中国的反封建专制的需要,反对封建的传统的文化。在平
21、民化的话剧中也有利于推广西方的各种观念。因此正确,盲目的推崇西方的文化而对中国国粹艺术的价值视而不见,这反映了对中西文化认同存在绝对化倾向,因此正确,故选D。错误,京剧之所以受到反对并非是为帝王服务,而是中国的传统的文化,当时都遭到排斥。故排除。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继续。3D【解析】社会契约时启蒙运动时期卢梭思想主张,说明该事件是启蒙运动,故D正确。A主要是思想方面,不涉及政治;B和C中不涉及社会契
22、约理论提出,排除。点睛:解答本题要知道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4A【解析】据材料中程颢说“座中有妓,而我心中无妓”可知与心学“心外无物”相似,故A项正确;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与市民文化繁荣无关,并且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带有心学倾向的理学思想,故C项错误;二程都是理学的代表,未走向对立,故D项错误。5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首先我们来看材料中给出的时间13-14世纪。这段期间中国处于宋元时期,排除C选项。13世纪末给出了马可波罗的经历,说明这件事情发生在这之前。此事件又发生在造纸术传入境外之后,因此可以排除B选项。材料中出现了造纸、印刷术、指南针,说明和四大发
23、明有关,因此选择与火药有关的,而且与时间相符合。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考点: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辉煌的科学技术火药武器的发明、使用及其影响【名师点睛】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国外的时间我们需要记住:最早传到国外的造纸术,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4世纪传入朝鲜,7世纪传入日本,8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12世纪先传入非洲后传入欧洲,16世纪传入美洲,19世纪传入大洋州。其次是印刷术,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也是这时期传入朝鲜,日本,埃及,欧洲。 指南针前身是司南,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唐末发明火药,火药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 再由阿拉伯传入欧洲。6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
24、知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时期,最受当时统治者重视的是法家的思想而非其他家的思想,而以法治国是法家的思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小国寡民不是法家思想而是道家的思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无为而治不是法家思想而是道家的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兼爱尚贤不是法家思想而是墨家的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认识到是“统治者重视”,统治者面对春秋战国这个乱世,只能用严刑峻法来治理即以法来治国。7B【解析】试题分析:科技进步推动军事技术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考点:20世
25、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中的武器8C【解析】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狄更斯是英国作家、易卜生是挪威剧作家,故排除B、D选项。A选项与材料描述的情况不符,故排除。9A【解析】根据材料“自古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可知曾国藩对洋人警惕;“驭夷之道,贵识夷情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可知主张师夷制夷,故A项正确。B项全面向西方学习与材料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不符,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强烈的“天朝上国”思想,排除C。材料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没有涉及中国政治制度,排除D。所以选A1
26、0D【解析】明朝后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明朝后期学风由空谈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说明时代特征促进学风的转变,故D正确;A中开始不符合题意;批评君主专制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故B错误;程朱理学依然是社会的统治思想,故C错误。11D【解析】A选项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不是根本原因;B选项是当时社会背景,不是根本原因;C选项不是宗教改革的原因;D选项说法正确,经济因素是根本原因,故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解答本题要紧紧抓住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方面的原因往往是根本原因。而主要原因则是政治上的或者思想上的,明确这一点问题很容易解答。12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 但丁的神曲,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与
27、地狱、炼狱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抨击教会,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C符合题意,故选C。永恒的微笑即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作品,展现了人的美,但未涉及对教会的抨击,排除A。最后的晚餐也是达芬奇的作品,仍然以宗教为题材,排除B。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长篇反骑士小说,与题目不符,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人曲”,展现人的价值和尊严,抨击教会,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13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民国之后逐渐减少,那些愚忠愚孝之举不再成为儿童效仿的榜样”,说明人们民权和人权意识增强,不再崇尚专制体制下的愚忠愚孝和等级尊卑。故答案为A项。B
28、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明末清初理学就遭到批判,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14C【解析】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革新者,目的在于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历史依据,减少变法遭遇的阻力,C正确;A不是康有为的主要目的,排除;康有为之所以把孔子塑造为改革先知、肯定孔子对建制的贡献,根本目的在于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历史依据,减少变法遭遇的阻力,排除B、D。15C【解析】:材料中的“第三新文明”是指社会主义思想,为宣传社会主义,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分别开设了与社会主义有关的课程,利用讲坛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所以选C。16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三
29、位思想家针对个人主义泛滥而提出各自的思想去补救极端个人主义之流弊,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只适合亚里士多德,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只适合柏拉图,不符合题意,排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均还没有公民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本题可以从选择支入手解决问题,有的选择支只适合某一位思想家,这样直接就可以做出判断了。17C【解析】“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体现出文人画的特点。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反映了汴京的繁荣景象不符合文人画的特点,排除A;颧鱼石斧图属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画,不符合题干信息,排除B;墨梅图是元代王冕的作品
30、强调个性,借物抒情,符合题意,具有文人画的特点,故C正确;步辇图是唐朝阎立本的代表作,属于人物画,注重写实,不符合题干信息,排除D。18A【解析】材料意在强调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美德即知识,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和理念论、更爱真理等均没有关系,选项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即“人”是万物的尺度。19A【解析】材料中的这些格言都是孔子的,例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的本义是全国的人民都像兄弟一样,出自 论语颜渊,这些格言是孔子的主张而非韩非子、荀子、老子的
31、主张,这是基本识记点,本题只有选A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20B【解析】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启蒙运动的口号就是理性主义,所以启蒙思想家把苏格拉底视为先驱和战友。本题选B项。【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本题考查人文精神的发展。21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是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现代主义风格,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不符合题意,排除;
32、故本题选A。22A【解析】“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突出了英雄故事表达市民心声,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23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义”属于儒家思想,勇武女性是为孝义而杀仇敌则说明了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女性政治地位提高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是强调勇武之风而是强调为孝义而杀仇敌,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武士精神不是衰落而是增强,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一定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字眼为“孝义”而杀仇敌,还要知道“孝义
33、”属于儒家思想。24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左宗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科技,维护封建制度;A项意思是封建统治秩序的纲常伦理的不能变的,与材料观点接近,正确;B项意思是主张与西方进行商战,与材料意思矛盾,排除;C项主张变法,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D项主张反对共和,行君主立宪,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所以选A25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开了原子的大门,是原子和宇宙的开启者,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牛顿和原子无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达尔文和原子也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爱迪生也不是原子和宇宙的开
34、启者,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6(1)因素:民心。思想:民贵君轻。主张:仁政。(2)观点: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或君主专制统治)。(3)关键:薄敛节俭。进步性:具有忧患意识,强调社会责任感。(4)标准:百姓的忧乐。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多次出现“失其民,失其心也”所以很容易即可知道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民心”。 为此,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统治者一定要仁政。(2)材料二中的“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指的
35、是董仲舒新儒学中的天人感应的观点,根本目的主要从维护封建统治、使国家统治能够长治久安的角度进行解释即可。(3)材料三阐述了“厚敛”的危害“而使民饥以死”,而要求统治者故爱民必先于节用,由此概括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薄敛节俭”。联系所学可知,理学自南宋后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该思想主张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忧国忧民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内容。(4)材料四的“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足以证明黄宗羲评判天下治乱的标准是百姓的忧和乐,百姓忧天下就乱。在回答黄宗羲的主张时回答出“限制君主的权力、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均是可以的。点睛:解答材料题也是需要讲究技巧的。在解答材料解析题
36、的实际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先读材料,再读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重读材料,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更明智的方法应该是:先阅读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后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做使得考生们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目的性。27(1)主张:反对暴政,提倡为政以德,用德教化百姓不同:法家主张依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以严刑峻法治理百姓(2)评价: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官方哲学; 同时程朱理学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中华民族性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3)观点:反对盲目崇拜孔子;挑战封建理学权威。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解析】(1)从材料中“导之以政,齐之以
37、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有耻且格。”,可以看出孔子强调的是“德”,所以他反对暴政,认为刑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需要用德政来教化民众,提倡为政以德。(2)对程朱理学的评价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宋明理学中程朱理学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官方哲学,这说明程朱理学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它对中国后世的影响深远,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3)从材料中“咸以孔子为是非,未尝有是非。”可以看出李贽反对以孔子的话进行评判,反对盲目崇拜孔子,大胆的挑战封建权威。根本原因: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结合当时经济发展状况来回答。点睛:本题涉及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是经常出现的考查形式,我们
38、要清楚四个时间段内儒学的发展脉络,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再到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都反映出儒学随时代发展的调整。28(1)主要观点:天人感应;君主如治理不好或不知自省,上天会降下灾异以示警告;面对警告,君主仍不变革,就会败亡(2)作用:防止君主决策的失误;集思广益,保证决策的合理和公允;减小因政府决策失误而带来的负面影响(3)明太祖废丞相,宰相节制君权、弥补君主不贤的功能丧失,导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直至败亡主张:君臣平等;决是非于学校;置相意义:反对君主专制;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学说与制约机制。(
39、1)本小问的观点,依据材料一“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可以得出观点是天人感应,即君主如治理不好或不知自省,上天会降下灾异以示警告;面对警告,君主仍不变革,就会败亡。(2)本小问作用,依据材料二的内容可以得出作用是防止君主决策的失误;集思广益,保证决策的合理和公允;减小因政府决策失误而带来的负面影响。(3)第一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三,结合明朝的史实可知,原因时明太祖废丞相,宰相节制君权、弥补君主不贤的功能丧失,导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直至败亡。第二小问的主张,结合黄宗羲的思想可知,为限制
40、君权,黄宗羲提出君臣平等;决是非于学校;置相。第三小问的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意义是反对君主专制;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9(1)成就:莎士比亚宣扬人文主义;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论证了生物起源;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动力问题。(2)优点:充分利用了新能源煤;有利于人的控制,可移动,使用方便;可以在城市使用,在地址的选择上不受地点条件的限制;被广泛应用于大工业生产。影响:蒸汽机的发明、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到蒸汽时代;但也带来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解析】依据时间16-19世纪从文学、物理学、生物学以及动力革新来回答。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它消耗煤和水而自行产生动力,它的能力完全受人控制,它可以移动,这种原动机是在城市使用的,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说明蒸汽机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