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2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分布到全身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C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D白蛋白减少,氧气运输能力减弱3下列对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调节途径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B人体细胞外液中维持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是KC血浆中乳
2、酸过多时,HCO、HPO等会参与反应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4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肾脏把代谢废物不断排出体外D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无机盐与蛋白质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葡萄糖、胰岛素
3、等A B C D6下列各组化合物都能在内环境中找到的是()A脂肪酸、二氧化碳、血红蛋白B血浆蛋白、葡萄糖、神经递质C载体蛋白、血清球蛋白、氨基酸D呼吸酶、胰岛素、血清白蛋白7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有些刚被救出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C幸存者体内因严重缺水,体内渗透压升高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
4、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8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图甲是内环境的结构图,其中分别代表体液中的不同成分,图乙表示体液中这几种成分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分别代表图乙中的A、B、C、DBB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流到C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和ClD图甲中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9兴奋可以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以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下列哪项不是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区别()A兴奋传导的方式是局部电流,但兴奋传递的方式是神经递质B兴奋可以双向传导,但只能单向传递C兴奋的传导不需要突触,但兴奋的传递需要突触D兴奋的传导需要ATP,但兴奋
5、的传递不需要ATP10(2019莆田模拟)神经递质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使受体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Cl通过该蛋白内流。药物BZ能提高该蛋白对Cl的通透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GABA能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BGABA的受体还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CBZ会降低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应答反应DCl内流使突触后膜两侧电位差增大11(2018张掖一模)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图甲中a处释放的递质都能使b处产生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C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图乙所示膜电位会低于40 m
6、VD若神经纤维处于图乙中对应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12如图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B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C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肌细胞D三种方式中,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13如图表示人体大量运动后补充葡萄糖和氨基酸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后补充葡萄糖有利于人体恢复体能B.人体内胰岛素分泌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结果C.在50100 min内,体内胰高血糖素分泌量相对增加D.补充氨基酸后胰岛素分泌量变化不大,说明氨基酸浓度变化不是血糖调节的主
7、要刺激条件14.如图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D如果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不同物质152018年1月美国学术期刊免疫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记忆T细胞是由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
8、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16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17.神经纤维上有依次排列的四个点A、B、C、D,且ABBCCD,现将一个电流表依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表面的两点(1.AB、2.BD、3.AD),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流表指针能够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的有()A1、2 B1、3 C2、3 D1、2、318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如图所示,图
9、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是4、2、4、3、4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是4、3、4、2、4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是4、1、4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是4、3、4、2、419.科学家用小鼠作为实验材料,完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切除胰腺及垂体可减少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B该实验没有进行实验对照,需要增添空白对照组C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D增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20.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
10、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21.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B. 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C. 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D. 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22.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
11、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B. 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C. 病毒抗原和淋巴因子可参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D. 效应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23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则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刺激部位反应破坏前破坏后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不收缩右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24如图表示一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相互转变
12、过程中离子运输途径。该细胞受到刺激时,通过途径运输离子,形成动作电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途径属于主动运输B途径的发生使膜内离子浓度高于膜外C正常情况下,离子的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D静息时由于途径的作用,膜电位分布为内正外负25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26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促进、等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
13、促进、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 D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27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是()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与、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C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D要探究胰液的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28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常年注射甲状腺激素,口服无效B为促进鱼排卵可取同种鱼的垂体研碎
14、后注入鱼体内C用含甲状腺制剂的饲料饲喂蝌蚪,蝌蚪在短期内发育成小型蛙D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29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 突升至40 ,在B时刻,室内温度突降至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D在BC段时间内,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30如图所示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被狗
15、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31下列对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分析错误的是()A.由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B.由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最后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由造成,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的作用,可以促使两种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升高D.由引起,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作用,可以引起毛细血管舒张,同时体内产热量增加322014年西非地区爆发了埃博拉疫情,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烈性
16、传染病病毒之一,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RNA病毒(非逆转录病毒),目前感染该病毒主要的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若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A可以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B与特定的抗体结合可失去致病能力CEBV增殖时需要宿主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D埃博拉康复患者体内检测到的抗体由效应T细胞分泌产生33.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造血干细胞形成多种细胞,要经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过程B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Cc和d在不同的场所发育而成D当再次受到相同抗
17、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c和d有关34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35如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表示抗原,、表示物质,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 B人体内的细胞能合成分泌淋巴因子C是T细胞,是效应T细胞 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快速分泌36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8、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二、非选择题1(12分)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 (生理过程)。(2)CO2进入红细胞后,HCO数量 。根据细胞特点和HCO的含量,可推测HCO进入血浆的方式为 ,这表明细
19、胞膜具有 性。(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 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最后扩散到 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4)由于红细胞内 被消耗和 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2(10分)如图为唾液分泌的神经调节示意图(延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中、代表传出神经。回答下列问题:(1)咀嚼食物过程中控制唾液分泌的神经中枢位于_中,在这一反射活动中,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的效应器是指_。(2)“望梅止渴”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依据是_。(3)在唾液腺分泌的反射活动中,和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可使细胞膜外电位由_电位变为_电位,从而促进唾液的分泌
20、。某药物能抑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而不能影响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最可能的原因是_。3(10分)图1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2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1中物质的作用是_,当细胞四产生的物质与乙酰胆碱(Ach)受体结合时,会导致重症肌无力,这类疾病称为_。细胞二和细胞三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所发生的免疫反应的主要特点是_。(2)图2中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与_细胞的数量直接相关。人体感染HIV初期机体免疫系统是通过_(至少答两点)等过程使体液中的HIV浓度下降的。4.甲、乙、丙三人在一次社区健康日活动中检测出尿糖超标,
21、为进一步弄清是否患糖尿病,依据规范又进行了血液检测。图1、图2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 mmol/L,餐后2 h11.1 m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_、合成糖原或转变为非糖物质,并抑制_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_受抑制,使血糖浓度下降。(2)据图初步判断_是糖尿病患者,需复查血糖。患者常因血糖浓度升高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_产生渴感,表现为多饮。(3)除糖尿病外,尿糖超标的原因还可能有_(填序号)。一次性摄糖过多 低血糖患者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肾小管重
22、吸收功能障碍(4)结合图1、图2分析,乙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有_(填序号)。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自身效应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胰岛B细胞膜上载体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下降5.图1为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2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T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_方式摄取肿瘤抗原。(2)图1中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增殖并_形成效应T细胞群和_细胞群。(3)图1中
23、效应T细胞通过TCR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_性,效应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_死亡。(4)为阻断图2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制备了抗PD-L1抗体。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_传送与_结合,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5)为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需对该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_。1.答案D解析水泡里面的液体为组织液,组织液里的液体可以进入淋巴和血浆,故选D。2.答案C解析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高,A错误;白蛋白增多,血浆的渗透压增大,组织液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24、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C正确;白蛋白没有运输氧气的能力,D错误。3.答案C解析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高,A错误;人体细胞外液中维持渗透压的阳离子主要是钠离子,B错误;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HPO等缓冲物质有关,血浆中乳酸过多时,乳酸会与这些缓冲物质反应,维持pH的相对稳定,C正确;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D错误。4.答案D解析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以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A项不符合题意;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以维持机体的pH和
25、能量需求的相对稳定,B项不符合题意;肾脏把代谢废物不断排出体外,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项不符合题意;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没有直接关系,D项符合题意。5.答案A解析血浆成分稳定,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不稳定,机体仍然不能达到稳态,错误;淋巴细胞主要在淋巴液中,但随淋巴循环最终汇入血浆中,所以淋巴细胞又生活在血浆中,正确;蛋白质、Na和Cl等都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正确;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刺激相应的细胞做出反应而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正确;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在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下,血浆pH仍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出现明显的酸碱变化
26、,错误;内环境成分中含有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CO2、尿素,也有神经元轴突末梢分泌的神经递质,同样有由消化道吸收来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离子等,更有细胞合成分泌的代谢物质如血清白蛋白、激素、抗体等,正确。6.答案B解析A项中的血红蛋白,D项中的呼吸酶都存在于细胞内,C项中的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所以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故B项正确。7.答案D解析被困者由于长时间没有饮水,机体缺水,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尿量减少,进而导致体内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使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对于获救人员,应该及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使内环境渗透压降低,这有助于毒素等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8.答案D
27、解析图甲中为淋巴,为细胞内液,为组织液,为血浆,图乙中A为组织液,B为淋巴,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A错误;淋巴管和血管之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直接相通,B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可以流到C血浆中,B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C错误;氧气由血浆扩散到组织液,而二氧化碳则由组织液扩散到血浆,故图甲中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D正确。9.答案D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局部电流),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的传导发生在神经纤维上,不需要突触,而兴奋的传递发生在神经元之间
28、,需要突触;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消耗能量,故兴奋的传递需要ATP,故选D项。10.答案A解析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导致Cl通过该受体蛋白内流,使静息电位水平增大,后膜受到新的刺激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即产生动作电位)的难度加大,因而GABA的作用是抑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A错误。11.答案C解析在a处(突触前膜)上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错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a兴奋不一定会使b产生图乙所示的变化,B错误;是动作电位形成的过程,Na通过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D错误。12.答案C解析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
29、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故胰高血糖素不作用于肌细胞,C错误。13.答案C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在50100 min内,血糖浓度较高,则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胰岛素分泌量相对增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减弱,胰高血糖素分泌量相对减少,C错误。14.答案A解析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在一个神经元内部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而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的;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表示转录过程,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转录
30、过程;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都为抗利尿激素。15.答案B解析抗原刺激T细胞可以使其增殖、分化为记忆T细胞或效应T细胞,同时记忆T细胞本身也可以增殖、分化为记忆T细胞,A正确;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不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否则,其体内会产生相应的记忆T细胞,干扰实验结果,B错误;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还应该做相应的对照实验,D正确。16.答案A解析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很快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17.答案B解析将一个电流表连接到神经纤
31、维膜表面的A、B两点,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兴奋先传至B点,然后传至A点,电流表指针能够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将一个电流表连接到神经纤维膜表面的B、D两点,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因为BCCD,B、D两点同时兴奋,故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将一个电流表连接到神经纤维膜表面的A、D两点,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电流表指针能够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18.答案D解析当刺激神经纤维产生兴奋时,膜的两侧发生电位变化,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兴奋沿刺激点向神经纤维的两侧传导。在a点左侧刺激,此时a、b两点是未兴奋点,电荷分布如图4情况,然后a、b两点依次兴奋,如图中2、3情况,最后a、b两点电位归为静息电位
32、,A正确;在b点右侧刺激,此时a、b两点是未兴奋点,电荷分布如图4情况,然后b、a两点依次兴奋,如图中3、2情况,最后a、b两点电位归为静息电位,B正确;在a、b两点的中央刺激,兴奋向两侧同时等速传导,同时到达a、b两点所以会依次出现图4、1、4的情况,C正确;如果刺激点在a、b两点的中央偏左,则a点先兴奋,电位如图中2情况,b点后兴奋,电位如图中3情况,D错误。19答案A解析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切除胰腺及垂体可减少小鼠自身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实验的影响,A项正确;该实验进行的实验对照是切除胰腺及垂体前后、注射激素前后的自身对照,B项错误;单独注射生长激素或胰岛素,
33、小鼠的体重增加都不明显,二者同时注射时小鼠体重增加明显,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C项错误;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因此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不一定更显著,D项错误。20.答案:D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A正确;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等相关感受器,B正确;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C正确;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D错误。21.答案:D解析: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故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A正确;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效应
34、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B正确;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C正确;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先兴奋,效应器后兴奋,D错误。故选D。22.答案:A解析: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经吞噬细胞处理消化掉,A错误;某些病毒如HIV可破坏其感染的T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造成获得性免疫缺陷病,B正确;B细胞识别病毒抗原且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可以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效应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释放病毒,D正确
35、。故选A。23.答案C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缩腿反射弧有4个:左后肢感受器左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左后肢传出神经左后肢效应器;左后肢感受器左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右后肢传出神经右后肢效应器;右后肢感受器右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右后肢传出神经右后肢效应器;右后肢感受器右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左后肢传出神经左后肢效应器。破坏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若结构是感受器或感受器和传入神经,那么刺激右后肢,左后肢应收缩,与题干反应不符;若该结构为效应器,那么刺激左后肢,右后肢应收缩,与题干反应不符,故只有C项正确。24.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途径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项正确;无论是静息电位还是动作电位时,膜外Na
36、(即图中)的浓度始终高于膜内,B项错误;正常情况下,K(即图中)的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C项错误;静息时,由于途径的作用,膜电位分布为外正内负,D项错误。25.答案A解析因银环蛇毒的作用,使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无法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不能兴奋,造成肌肉松弛;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被有机磷农药抑制后,造成乙酰胆碱不能被清除,从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出现肌肉僵直症状。26、答案A解析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能促进过程;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即、过程,同时抑制、过程。27、答案B解析与组成的实
37、验的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与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但也可能通过神经调节产生,要探究胰液的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与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小肠黏膜产生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黏膜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有关。28、答案A解析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为氨基酸衍生物,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常年注射甲状腺激素,也可以口服,A项错误;由于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故为促进鱼排卵可取同种鱼的垂体研
38、碎后注入鱼体内,B项正确;由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故用含甲状腺制剂的饲料饲喂蝌蚪,蝌蚪在短期内发育成小型蛙,C项正确;激素种类多,含量少,不能组成细胞结构,只起到调节作用,D项正确。29、答案D解析在A时刻,外界环境温度升高,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单位时间血流量变大,A错误;在AB段时间内,人体体温保持相对恒定,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内酶活性不变,B、C错误;在BC段时间内,外界环境温度低,人体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促进人体代谢,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D正确。30答案D解析免疫预防是给健康人注射无毒或减毒的病原体,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获得抗体和记忆细胞的过程,属于体液免
39、疫而不属于细胞免疫;在人体感染了病毒后采用方法比较合适,但方法注射的只是抗体,并不能产生记忆细胞,所以没有方法产生的免疫力持久。31、答案D解析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过度紧张会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A项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进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项正确;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的作用,可以促使两种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升高,C项正确;寒冷环境中,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作用,可以引起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同时体
40、内产热量增加,这样可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D项错误。 32答案B解析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的功能,A错误;病毒入侵后机体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抗体可以与该病毒结合使其失去致病能力,B正确;EBV是RNA病毒,所以增殖时需要宿主细胞提供四种核糖核苷酸,C错误;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D错误。二、非33答案D解析造血干细胞可以形成多种细胞,要经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不同的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c是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而成,d是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二次免疫反应更强烈,原因是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了记忆细胞(e和f),当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会迅速地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34、答案C解析注
41、射的疫苗相当于抗原,浆细胞并不能识别抗原和接受抗原的刺激,A项错误;每次注射疫苗后,抗原要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因此其无法在机体中积累,B项错误;接受抗原刺激的次数越多,则机体中产生的记忆细胞的数量也越多,记忆细胞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会更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更多的抗体,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C项正确;吞噬细胞对抗原无免疫记忆能力,D项错误。35答案D解析图中左侧为体液免疫图解,右侧为细胞免疫图解。体液免疫过程中,树突状细胞(吞噬细胞)将抗原处理后,T细胞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抗原,然后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记
42、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但记忆细胞不能直接产生抗体;是效应T细胞,可以清除被抗原感染的细胞。36、答案A解析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依题意患者体内过度激活的效应T细胞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死亡而发病应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应低于正常水平,B错误;效应T细胞直接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错误;免疫增强剂促进T细胞增殖将导致效应T细胞数目增多,继而加重病情,D错误。二选择题1.答案(1)细胞呼吸(2)增加协助扩散选择透过(3)空间结构组织液(4)水分子C
43、l解析(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于有氧呼吸。(2)据图,HCO来自碳酸的分解,所以CO2进入红细胞后,HCO数量增加。再根据细胞内外HCO的浓度,可知其跨膜方式为协助扩散,表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3)H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红蛋白空间结构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至血浆,进而进入组织液。(4)据图可知,由于水的消耗和Cl的进入,红细胞内渗透压升高。2.答案(1)延髓和脊髓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唾液腺(2)大脑皮层中的高级神经中枢可通过控制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从而控制延髓和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进一步控制唾液的分泌(3)正负、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种类不同解析(1)咀嚼食物过程中控制唾液分泌的神
44、经中枢位于延髓和脊髓中,在这一反射活动中,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唾液腺。(2)“望梅止渴”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依据是视网膜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中的高级神经中枢可通过控制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从而控制延髓和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进一步控制唾液的分泌。(3)在唾液腺分泌的反射活动中,和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可使细胞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从而促进唾液的分泌。某药物能抑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而不能影响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最可能的原因是、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种类不同。3.答案(1)促进细胞一的增殖与分化自身免
45、疫病反应强烈、反应速度加快、产生抗体量多(2)T吞噬细胞的吞噬,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作用于细胞外的HIV,效应T细胞使HIV感染的靶细胞裂解死亡解析(1)分析图1,细胞一是B细胞,细胞二是记忆T细胞,细胞三是记忆B细胞,细胞四是浆细胞,是淋巴因子,是抗体。所以物质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一的增殖与分化。当细胞四产生的物质与乙酰胆碱(Ach)受体结合时,会导致重症肌无力,这类疾病称为自身免疫病。细胞二和细胞三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所发生的免疫反应是二次免疫,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反应强烈、反应速度加快、产生抗体量多。(2)图2中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与T细胞的数量直接相关。人体感染HIV初期机体免疫系统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
46、胞免疫,即吞噬细胞的吞噬,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作用于细胞外的 HIV,效应 T 细胞使 HIV 感染的靶细胞裂解死亡而发挥免疫作用。4.答案:1.氧化分解; 肝糖原分解; 胰高血糖素; 2.甲、乙; 大脑皮层; 3.; 4.解析:由图1可知,空腹时甲和乙血糖浓度偏高,丙的血糖浓度正常;餐后一段时间内甲、乙、丙的血糖浓度均有所上升;餐后3h甲、乙的血糖浓度下降但是仍然高于正常值,丙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由图2可知,甲餐后胰岛素含量稍微有所升高,幅度较小;乙和丙的胰岛素含量先升高后下降,乙的胰岛素含量高于甲和丙。答案:1.胞吞; 2.分化; 记忆; 3.特异; 裂解; 4.体液; 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 5.降低免疫排斥解析:由图1可知,TCR是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可以识别肿瘤抗原。TCR识别吞噬细胞处理呈递的肿瘤抗原后,可以增殖分化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引起肿瘤细胞的裂解死亡。由图2可知,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