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题组训练(八)评价辨析类主观题1台湾行政机构负责人赖清德多次就两岸关系发表一些不当言论,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却对此不置可否。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指出,赖清德以台湾行政机构负责人身份一再公然发表“台独”言论,狂妄挑战两岸关系现状,严重挑衅两岸主流民意,危害台海和平稳定,危害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性质非常严重,影响极其恶劣。“台独”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违逆中华儿女的意志,也严重损害两岸同胞的利益,是不自量力的,也是不可能得逞的。针对近来台湾某些人的所谓“公投”“正名”动作,马晓光送他们十个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马晓光强调,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寸领土
2、都绝对不能也绝对不可能从中国分割出去,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任何以“公投”“正名”的方式搞“台独”的分裂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如果胆敢铤而走险,只会给台湾带来“苦厄”而不是什么“喜乐”。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台湾问题的实质,并对“台独”观点进行驳斥。解析:第一小问,难度相对较小,主要说明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涉及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的表述;“台独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违逆中华儿女的意志,也严重损害两岸同胞的利益,是不自量力的,也是不可能得逞的。”结合所学的知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符合社会历史发展
3、的必然要求,更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台独”言论进行驳斥即可。答案:(1)实质: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涉及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两岸同属一个中国。(2)驳斥:“台独”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既不符合历史,更不符合现实。危害台海和平稳定,危害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2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以恢宏气势、精美画面、激昂的配乐和振奋人心的解说词,用新闻纪录片的方式,将中国五年来在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世界一流的高铁、桥梁、码头,5G技术联通世界,艰苦奋斗扶贫攻坚,心系同胞
4、海外撤侨等足以载入史册的非凡成就一一展现在大银幕上。主创团队以辉煌中国为母版,克服重重困难,仅仅历时7个月,就将1 000多小时的素材变为90分钟的成片,为中国人民了解伟大祖国,为全世界了解辉煌中国,献上了一部真实、感人的国情大片。随着电影热映,纪录片拍摄手法也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有人认为该片的成功在于顺应了时代与人民的呼声,将祖国发展和成就真实地呈现于大银幕之上。有人认为该片凭借出色的艺术想象与创造,以光影的艺术形式,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彰显崇高之美。有人认为,纪录片既要尊重事实,更要进行艺术想象和创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对此予以评析。解析:尊重事实指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想
5、象和创造指的是文化创新。然后结合纪录片的创作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源泉。纪录片拍摄要尊重事实,不能脱离现实单凭艺术想象和创造进行表达。纪录片要创新内容形式、传播手段、也不能因为题材局限,而束缚住创造活力。拍摄者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正确处理现实与创造的关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答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源泉。纪录片拍摄要尊重事实,不能脱离现实单凭艺术想象和创造进行表达。纪录片要创新内容形式、传播手段,也不能因为题材局限,而束缚住创作活力。拍摄者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正确处理现实与创造的关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3材料一北京的故宫、纽约的自由女神像
6、、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别具一格的城市建筑是城市一张闪亮的名片,向世人展示着所在城市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气候、风土人情,甚至蕴含着城市价值追求与发展理念。然而,当下中国的城市建筑因缺乏地域特色而饱受诟病。“千城一面”的城市面貌,既失去了外部的可识别性,也丧失了内部认同感。材料二对一座古城而言,胡同是这座古城的脉络,是古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更是历史变迁的有力见证。胡同是开封的一大特色,开封市区内有不少具有浓郁特色的街巷胡同,素有“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近年来,开封市政府加强对古街胡同的保护与重建。如三民胡同,淳朴和坦诚的民风被沿袭;珠玑巷,现已成为客家文化的展示区;双龙巷,开封第一巷的
7、风姿即将重现有人认为,区域文化唯有秉持地域特色,才能在中华文化中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请结合矛盾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解析:本题可从观点的合理性和不严谨性方面作答。合理性在于看到了矛盾的斗争性,不严谨性在于没有看到同一性。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促进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答案: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区域文化需要秉持地域特色;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不同区域文化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长期的相互交流、借鉴、吸收过程中,既渐趋融合,又保
8、持着各自的特色。题中观点强调了矛盾双方的差异性,肯定了区域文化的独特价值,但忽略了不同区域之间的同一性。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核心价值观是一国之“维”、一国之“纲”,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
9、定所、行无依归。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选择生硬灌输,“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交流,还是选择润物无声、和风细雨的双向互动方式,显现着教育者和引导者的水平与层次,关乎教育和引导的效果。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跟上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节奏,传递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信息,与青年学生的需要和利益相契合,才会被其主动和建构性地接受。唯有说到点子上,打动内心,青年学生才会积极接受和认同,进而自觉维护和捍卫。根据材料,有人得出结论:“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收到成效取决于教育者的理念。”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角度对此观点加以评析。解析:本题属于说法绝对型评析类试题。从设问中可以看到,设问中
10、观点不足的地方是把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收到成效的多种因素归结为教育者的理念,因此可分三步解题。第一步,对指定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调用教材原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包括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第二步,对设问中的观点进行分析:教育者的理念对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有没有影响,为什么;仅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可以,为什么。第三步,将要评析的设问中的观点与教材原理对接,运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观点的合理性,运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分析其不合理的地方,并指出应该怎么办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答案: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不同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收到的成效不同。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能被青年学生积极接受和认同,落后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可见该观点具有合理性。认识发生作用需要条件,认识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教育者的理念如果不通过实践,不能转化为青年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就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该观点具有片面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跟上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节奏,尊重青年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真正收到实效。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