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生活与技术6.蜡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的活动,使学生不知道蜡在燃烧的过程中,不但发生了形态的变化,还发生了化学变化。2.在引领学生研究蜡的各种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3.在与同学一起动手制作蜡烛的过程中,具有踏实,愿意合作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不但发生了形态的变化,还发生了化学变化。教学难点:教学生区分形态的变化及化学变化。教具准备:1.每个学生一份学具材料(一根蜡烛,一块没有蜡芯的蜡烛,一个蜡芯,一个金属圆盘)2.火柴3.教师:酒精灯,试管夹、学具材料一份和教学时间:
2、两课时第一课时一、 提出问题1. 教师出示蜡烛,谈话:同学们认识它吗?对蜡烛大家有哪些了解?估计:学生会答蜡烛的组成方面的知识,或是说出蜡烛在燃烧时的一些变化?对策:1)师补充蜡烛的组成或每部分由什么组成方面的知识。 2)对于学生所说的蜡烛在燃烧时的变化方面的知识,告诉学生亲自点燃一下,看回忆的是否正确。二、探究研讨(一)使学生知道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不但发生形态的变化,还发生化学变化。1. 学生分组观察:观察蜡烛从点燃到融化的过程。 观察火焰的形态和颜色。2. 汇报:谁来说说刚才我们回忆的是否正确?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新发现?估计1:发现蜡烛在燃烧过程中,部分固体状态的蜡变成液体状态的蜡。对策:
3、1现在你们实验桌上液体状态的蜡,由发生变化了吗?讲述:蜡可以由固体变成液体,液体状态的蜡,还可以变成固体状态的蜡。液体、固体是物质的?(提示学生回答:水有三种?从而引出“形态”一词,同时学生也能够更好的领会这个词语的含义)我们还可以说蜡烛在燃烧过程中还发生形态的变化。估计2:发现蜡烛在燃烧过程中,部分固体状态的蜡变成液体状态的蜡,液体状态的蜡也变成了固体状态的蜡。对策2:直接过渡对策1的讲述环节。估计3:学生没有想到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对策3:在夜晚点燃蜡烛,为什么?在发光的同时,还发?讲述:发光、发热,这一变化我们可归结为化学变化。(板书:化学变化)估计4:没有发现还产生蜡气。对策4:闻一
4、闻,教室里有什么气味?这气味从哪来?讲述:这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叫蜡气。(板书:蜡气)(二)使学生知道蜡气能燃烧。1.演示:不将点燃的火柴碰到烛芯上,点燃蜡烛。 2.学生实验:强调,不可将点燃的火柴接触蜡烛芯。3.汇报:估计:有的组不能点燃蜡烛?对策:学生帮忙分析原因,如果分析不对,教师再通过演示熄灭一段时间的蜡烛, 火柴接触蜡烛芯不能点燃蜡烛的实验使学生知道原因。讲述:蜡气如果远离蜡烛芯就不能点燃蜡烛了。4.讲述、提问:产生新的物质我们可以说该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蜡气是蜡烛在燃烧时发生的什么变化?5.看书:金属发生化学变化的图片。二、课堂小结;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光、发热,在形态发生变化的
5、同时,而且还会产生新的物质:蜡气。板书: 蜡 燃烧:发光、发热,放出蜡气 变化:形态(状态)变化,化学变化第二课时一、提出任务1.蜡头儿和凝固的蜡液,谈话:这些蜡现在已经不能再用了就,丢掉又可惜,如果能够用这些材料再做一只蜡烛有多好。同学们,你们想做吗?2.谈话:你们觉得在制作蜡烛时,我们需要哪些材料?想一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3. 小组交流:估计:想到了蜡烛,酒精灯、火柴、制作蜡芯的材料等等对策:教师追问,怎样利用这些材料?二、制作蜡烛1.师演示制作一个蜡烛。材料:学具袋中的蜡,蜡烛、铝圆盘,蜡芯,自带:红钢笔水,酒精灯,火柴。做一个圆形的红蜡烛。提醒学生:不要用手去碰加热的铝圆盘。2. 小组
6、制作活动:利用学具材料制作蜡烛。 教师巡视时重点要看学生是否有危险操作的时候,如果有,告诉他们。三、展示制作成果1. 要求:各小组将自己制作好的蜡烛,放到讲台前与其他小组同学共赏,并进行相互间的点评。师评价:各个小组团结协作的情况,动脑筋的情况。2.自由到各组欣赏,并与同学谈论制作经验。四、随堂检测1.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不但发生了( )变化,还发生了( )变化。2.固体状态的蜡,能够变成( )状态的蜡。判断1.蜡可以发生形态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2. 蜡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产生蜡气,蜡气还能够变成蜡。( )3. 蜡气能燃烧。( )板书: 蜡 燃烧:发光、发热,放出蜡气 变化:形态(状态)变化,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