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98.50KB ,
资源ID:151490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149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同步训练: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同步训练: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一历史必修二第4单元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带解析)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1.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有人曾用“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艰辛探索”、“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等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下列关键词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中共一大的召开B、力挽狂澜八七会议的召开C、进京赶考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D、拨乱反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这里“消失”的原因应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家

2、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3.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A、土地的规模 B、土地的使用权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用途4. 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 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 1979年,海城市西柳镇一位农民做裤子买卖,一天挣的钱比在地里刨一年还多。远近农民纷纷仿效,这引起了轩然大波。民兵围追堵截,工商税务补税罚款,但收效

3、甚微,裤子交易仍在进行。到1984年,西柳裤子市场终于名正言顺。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初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仍然缺乏本质的认识B、改革需要经历一个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漫长过程C、人民群众的自发行动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D、中央发展市场经济的政策在一些地方遭到抵制,难以实施6.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但此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县委讨论,最后又有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有可能正确的是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

4、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有可能是虚构史实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 A、 B、 C、 D、7. 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C、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8. 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

5、“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 A、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确立改革开放的政策C、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D、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以上言论的主要依据的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C、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10. 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什么内容直接相关 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体制D、决定设立深圳、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11. 1992年底,全国城乡共有个体商户1533.9万家,从业人员2467.7万人,其中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13.9万家,从业人员达231.9万人。1997年,全国个体商户高达2850万户,从业人员54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394万人。这些变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我国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B、个体经营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主体C、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D、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12. 1992年初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7、其背景是A、“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左”倾思想仍然占统治地位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C、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D、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3. 下图是我国曾经全国范围内实行的票证,这些票证是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产物反映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退出流通 表明当时物质生产和供应比较匮乏 A、 B、 C、 D、14. “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后,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材料表明我国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B、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C、经济管理体

8、制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15. 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西之路1969年,江阴县华西大队创建了最早的小五金厂,但最初是偷偷生产的“地下”工厂。到1978年,它创造了近300万的产值,成为华西村挖到的第一桶金。1999年,“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创“村庄上市”的先例。2008年10月,华西村首届国际旅游节,邀请到400多位各国使节与1

9、30多家海内外媒体。 华西村致富路上的变与不变材料二 昆山之路 作为江苏省唯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省级开发区,花桥国际商务城是昆山产业转型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从“昆山制造”跃升到“昆山服务”的重要保证。在经历了发展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两次高潮后,昆山迎来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发展高潮,从“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转变。 昆山巨变(1) 据材料一概括,华西村致富路上的变与不变是指什么?华西村的致富路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精神财富?(12分)(2) 华西村和昆山发展的道路有哪些相同点?相对于华西村,昆山的发展出现了怎样更为明显的特征?(6分)高一历史必修二第4单元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0、解析)1.【答案】 B【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日出东方:指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星火燎原:指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力挽狂澜:指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灯塔指引:指中共七大;进京赶考:指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艰辛探索指的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失误;拨乱反正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继往开来指的是改革开放。B项错误。【点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是高考命题的密集区域。9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

11、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2.【答案】 C【分析】从材料“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可以看到A与B都属于集体农业可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以公有制为前提不是农民土地私有制,排除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原来的集体劳动的形式,所以说集体农业消失。故选C。【点评】农

12、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保障土地公有的前提下,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土地的所有权并未发生变化。3.【答案】 B【分析】本题考查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土地收归国家和集体所有,集体使用;人民公社化运动只是使公有化的规模和程度提高而已;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因此C错误,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三次变化中,最主要的改变是土地的使用权发生改变。因此正确的答案是B项。此外,A、D两项明显错误。【点评】建国后涉及农村、农民和土地问题的几个重

13、要的事件需要掌握。建国之初,进行土地改革,变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的转变;三大改造把土地的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又是实现了所有权的转变;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1978年以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都是只改变的使用权,所有权始终是公有制。4.【答案】 C【分析】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是在1952年左右,时间不符; 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在1956年,时间不符;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题干要求;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生于21世纪初期,时间不符。故此题应选C项。5.【答案】 D【分析】材料说的是在经济改革初期,由于人们对社会

14、主义的本质没有准确的认识造成了对商品经济的抵制的现象,但是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作用下,改革开放终于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在探索中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因此ABC项均正确。D项错误,材料并不是说的地方抵制中央决策的问题,属于理解错误。【点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进行的,摸着石头过河,人民群众在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在80年代中期确立了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目标,这明显是向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有改革的背景、成就等需要掌握。6.【答案】 B【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年代初期在中

15、国大陆在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是农村“分田到户”即后来被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材料中说是1978年是不对的,所以这是虚构史实,故符合题意。虽然农村尚未改革,但是却经过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此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1978年12月召开的,故表述错误。因此,本题选B。7.【答案】 C【分析】A项反映的政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项深圳成为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D项海南设省,并把海南岛划为经济特区是在1988年,这三项都和题干中的上个世纪80年代相符合。C项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选C。【点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

16、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开放。8.【答案】 C【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正是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故C符合史实和题意,故选C。A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是在1978年确立,D是目前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当前还能实现。【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中国社会主义建立和发展道路的阶段特征非常明显,需要牢固把握以下几个阶段的分期界限: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17、,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1953-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尤其是第三项内容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9561966年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巨大破坏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9.【答案】 C 【分析】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在 1 992 年的十四大上,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故选C。A项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项是在十五大上;D项说的是对外开放。【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此相关的知识有改革的背景、农村经

18、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就等需要掌握。10.【答案】 C【分析】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生于1953年;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生于1978年;D决定设立深圳、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发生于1980年,以上时间都不符。故此题应选C项。【点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2)中国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11.【答案】 C题干反映的是中国90年代全国城乡个体工商户大幅增长的现象,题干中涉及社会就业结构的

19、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但AD项不符“本质问题”的要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飞速增长和发展的现象,说明的是公有制经济比例下降,其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C项正确;B项“主体”说法错误,公有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能力,要求能够通过材料信息,看到实质。12.【答案】 C【分析】根据材料显示的时间,联系国际形势,90年代苏联刚刚解体,国内外形势复杂,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这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 【点评】本题需要结合国内国际形势来回答,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13.【答案】 C【分析】的表述

20、是正确的,因为票证是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的表述不正确,造成票证一统天下局面,主要是由于生产不足,物质供应匮乏。和的表述符合中国的国情,票证的使用是由于我国物质匮乏造成的,而取消票证这是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本题只有C项符合题意。14.【答案】 C【分析】 材料反映的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反映的是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点评】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实质。15.【答案】 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方向”是指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21、济体制,答案选D;而A、B、C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点评】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模式转而发展商品经济,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才使人们对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所独有的经济手段,市场经济并不直接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相关联这一命题有了准确的认识,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正式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6、【答案】(1) 变:在全国率先发展乡镇企业;股票上市;开发旅游业。(6分)不变:坚持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2分)精神财富:解放思想,不等不靠,敢于冲破极“左”路线的政治勇气;不断完善的改革创新精神。 (4分)(2)道路相同点: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工业化、市场化;发展第三产业(或服务业)。特征: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征。(6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