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古诗文阅读单元验收试题及答案 一、古诗词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浪淘沙 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1)联系全词,赏析“偏”字在表达上有何作用。(2分) (2)“只有红尘无驿使”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作简析。(4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8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为睦州司马,本诗写于
2、赴任途中。 (1)本诗颌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4分)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渚:水中小洲。佩玉:一种玉饰物,通常悬挂腰间。鸣鸾:车上鸾的鸣声。罢:停止。物换星移:物象变幻,星辰移动,指时间流逝。 (1)这首诗的颔联有什么写作特色,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4分) (2)简析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怀。(4分)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3、。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地下四余丈的地方,曾有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1)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5分) (2)古人评此诗“一个嗟字,自然蕴藉,写尽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进行具体分析。(6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作答。(6分) 清平乐 春晚 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 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释:王安国,王安石之弟
4、,为人耿直,一生不得志;小怜,北齐后妃,擅弹琵琶,后常借指歌女。 (1)上片构想奇特,别开生面,勾勒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上片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造成了强烈的抒情效果?(4分) (2)有人说此词“成一家风骨”“结笔品格自高”,你是否有同感?请简要分析。(2分) 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杜 牧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分的景色,均以荷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
5、“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7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吟笼莺 清 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 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 缄恨在雕笼。 【注】纳兰性德,清王室贵族。金衣:黄莺别名金衣公子。栖栖(xx):忙碌不停,亦解为孤寂零落。 (1)简要分析,本诗前两联是怎样照应诗题中的“笼”字的。(4分) (2)简要分析,本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宿广惠寺 黄庭坚 鸦啼残照下层城,僧舍初寒夜气清。风乱竹枝垂地影,霜乾桐叶落阶声。 不
6、遑将母伤今日,无以为家笑此生。都下苦无书信到,数行归雁月边横。 (1)本诗首、颔两联同为写景,但侧重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2)尾联是诗人的言情之语,请分析诗人是如何言情的。(4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示三子 (宋)陈师道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注:第一首诗是诗人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第二首诗写于元祐二年(1087),当时诗人得任徐州教授,生计稍微好转,即从岳家接回妻
7、儿,一家得以团聚。这首示三子即作于妻儿们刚回来的时候。 (1)第一首诗的前两句,哪两个词用得好?为什么?(3分) (2)这两首诗都以以反常之笔见深情(所谓反常之笔,就是看似有悖于常情其实却符合情理的笔法),请结合两首诗的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水仙子 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1)题目为“夜雨”,但全曲却无一个“雨”字,那么作者是如何写“雨”的?请简要分析。(4分) (2)这首曲子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1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
8、完成问题。 西江晚泊 赵嘏 茫茫霭镭欠西东,柳浦桑村处处同。 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 【注】西江:指长江的九江至南京段。 赵嘏: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晚唐诗人,曾官渭南尉。 本诗写景富有动感,充满画意,请作简要赏析。(6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 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5分)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
9、 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5分) (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唐)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作者在首联怎样描绘了山村景象?(5分)
10、 (2)结合全文看,作者内心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1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 海 棠 春 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宋】吴 潜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以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注】“狐嗥兔舞”指蒙古入犯。昊潜作此词的前三年,蒙古就开始侵扰四川,但到达合州(今合川)时,遇到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抗。 锦江头:代蜀地。蜀地有“香海棠国”之称。 (1)上阕能体现海棠花开之快、观赏者惊喜之情的两个词分别是 、 。(2分) (2)指出这首诗的主要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11、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1)“万事非”在诗中具体指哪些内容?(3分) (2)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的主要特色。(4分) (3)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情。(3分) 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 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
12、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1)联系全词,赏析“偏”字在表达上有何作用。(4分) (2)“只有红尘无驿使”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作简析。(4分) 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临江仙 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以钱穆父:苏轼的友人,使被谪出知瀛洲。 改火:一年。 筠:竹。 (1)“送行淡月微云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分) (2)“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赞扬了友
13、人什么样的品格?(6分) 19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秋发庾岭注 汤显祖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注作者上书抨击朝政,触怒权贵,被贬为徐闻典史,此诗写于赴任途中。 (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孤鹊”这一意象。(4分) 2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神子 赋梅寄余叔良 辛弃疾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
14、,有谁知。 注 是作者在江西带湖赋闲时所作。余叔良,辛弃疾的友人。冷澹:清冷淡泊。 (1)作者笔下的梅花有什么样的特点?(3分) (2)从“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4分) 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部。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
15、,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招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佑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
16、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已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1)对下列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起堤堰,决陂塘 决:疏浚 B后安石当国 当:掌管 C众不能诎 诎:通“屈”,使屈服 D人言不足恤 恤:体恤 (2)下列各组句子中,
17、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货谷与民,出息以偿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 苏子与客泛游于赤壁之下 C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安石提倡变法的一组是 ( ) 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 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 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A B C 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安石记忆力超群,文思非常敏捷,
18、写的文章非常精妙,而且口才非常好,在辩论时常常旁征博引,把对手说得心服口服。 B王安石任签书淮南判官期满后,并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按照惯例进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这表现出他特立独行的性格。 C王安石任地方官时就采用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息偿还等做法,积累了许多变法的经验,这体现了王安石务实的工作作风。 D王安石很早就有变法的思想,他在当政后就推行变法,变法虽遭到了朝廷中许多官员的反对,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变法的决心。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4分) (2)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3分) (3)陛下其能久以天
19、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3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因善书,令给事尚书,精力於职,休沐未尝出,行幸河东,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後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才,擢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会左将军上官桀父子及御史大夫桑弘羊皆与燕王、盖主谋反诛,光以朝无旧臣,白用安世为右将军光禄勋,以自副焉。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明年,昭帝崩,未葬,大将军光白太后,徙安世为车骑将军,与共征立昌
20、邑王。王行淫乱,光复与安世谋,废王、尊立宣帝。帝初即位,褒赏大臣,下诏曰:“夫褒有德,赏有功,古今之通义也。车骑将军光禄勋富平侯安世,宿卫忠正,宣德明恩,勤劳国家,守职秉义,以安宗庙,其益封万六百户,功次大将军光。”安世子千秋、延寿、彭祖,皆中郎将侍中。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圣王褒有德以怀万方,显有功以劝百寮,是以朝廷尊荣,天下乡风。国家承祖宗之业,制诸侯之重,新失大将军,宜宣章盛德以示天下,显明功臣以填籓国。毋空大位,以塞争权,所以安社稷绝未萌也。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夙夜不怠,与大将军定策,天下受其福,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毋
21、令领光禄勋事,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失。安世子延寿重厚,可以为光禄勋,领宿卫臣。”上亦欲用之。安世闻指,惧不敢当。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耳妄闻,言之为先事,不言情不达,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财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泰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井复为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辞去之官,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
22、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赐茔杜东,将作穿复土,起冢祠堂。子延寿嗣。 (
23、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识:通“志”,记住 B绝勿复为通 通:通报,举荐 C其人来谢, 安世大恨 恨:遗憾 D是以能殖其货 殖:增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君而不可,尚准可者 秦人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 B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为子延寿求出补吏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所劫 D选以轻车介士 以其无札于晋,且贰于楚也 (3)以下万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安世“满而不溢”的一组是 ( ) 君之功奇,明主所知 食邑万户,然身衣弋 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
24、寿求出扑吏 然内视安世,心密于光焉 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 上蔬归侯,乞骸骨 A B C D (4)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张安世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B霍光死后,有人奏请皇上让张安世接任大将军之职:张安世得知此事,不喜反忧,向皇帝极力推辞。 C张安世身兼选贤拨能的大权,这本是能给他带来利益的肥差,可他却从从不让被提拔的人知道是他荐举的结果, D张安世对家人的要求尤其严格:儿子为光禄勋,他认为父子俱为显贵,不宜同朝为官,便请求将儿子稠离京城做北地太守。 (5)把文
25、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3分) (2)特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3分) (3)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4分)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 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迫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
26、,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
27、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上书称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注】襚:向死者赠衣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遁:撤军 B即斩关纳外兵 纳:容纳 C策其马谢世充 谢:告别 D走宋金刚于介休 走:使走,击退 (2)以下句子中,全部
28、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3分) ( ) 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 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 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他们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卢明月。 B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C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
29、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看重他。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D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后来秦琼上书称病,要求隐退,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5分) (2)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5分)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祖愍祖,宋广州刺史。父景仁,中散大夫。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人问其故,季直曰:“若有赐
30、,当先父伯,不应度及诸孙,是故不取。”愍祖益奇之。五岁丧母,哀若成人。初,母未病,令于外染衣【注】;卒后,家人始赎,季直抱之号恸,闻者莫不酸感。 及长,好学,淡于荣利。起家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时人号曰“聘君”。父忧服阕,尚书令刘秉领丹阳尹,引为后军主簿、领郡功曹。出为望蔡令,顷之以病免。时刘秉、袁粲以齐高帝权势日盛,将图之,秉素重季直,欲与之定策。季直以袁、刘儒者,必致颠殒,固辞不赴。俄而秉等伏诛。 齐初,为尚书比部郎,时褚渊为尚书令,与季直素善,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渊卒,尚书令王俭以渊有至行,欲谥为文孝公,季直请曰:“文孝是司马道子谥,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简。”
31、俭从之。季直又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时人美之。 迁太尉记室参军。出为冠军司马、东莞太守,在郡号为清和。还除散骑侍郎,领左卫司马,转镇西谘议参军。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边职上佐,素士罕为之者。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以为骠骑谘议参军,兼尚书左丞。仍迁建安太守,政尚清静,百姓便之。还为中书侍郎,迁游击将军、兼廷尉。 梁台建,迁给事黄门侍郎。常称仕至二千石,始愿毕矣,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天监初,就家拜太中大夫。高祖曰:“梁有天下,遂不见此人。”十年,卒于家,时年七十五。 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及死,
32、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闻者莫不伤其志焉。 【注释】染衣:僧衣。意思是出家为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应度及诸孙 度:担心 B与季直素善 善:友好 C还除散骑侍郎 除:(被)任命 D政尚清静 尚:崇尚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陶季直“淡于荣利”的一组是 ( ) 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起家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 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 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 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哒殡敛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陶季直自幼聪慧,颇得祖
33、父赏识,在他五岁母亲去世时,家人将其从寺院中赎回,陶季直抱着母亲,痛哭不止,他悲哀的表情犹如成人,令在场者无不倍感辛酸。 B陶季直“及长”为官,无论是担任京城官员,还是出任地方官员,施政都非常推崇“清净”,当地的百姓不仅认为他的施政之举“便民”,而且称誉他任职之处清净和平。 C陶季直认为刘秉、袁粲二人都是儒生,他们推翻齐高帝的图谋必败,因此坚决不参与他们的谋反,而日后刘秉、袁粲二人服罪处死的结局也充分验证了陶季直预见的正确性。 D陶季直为官能急流勇退,常说官做到两千石,最初的愿望就全实现了。听闻他事迹的人无不为他的志向感到悲伤,就连梁高祖都慨叹:“梁拥有了天下,竞见不到这个人。” (4)把文言
34、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3分) (2)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3分) (3)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4分)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后面各题。 马伸,字时中,东平人。绍圣四年进士。不乐驰骛,每调官,未尝择便利。为成都郫县丞,守委受成都租。前受输者率以食色玩好蛊訹而败,伸请绝宿弊。民争先输,至沿途假寐以达旦,常平使者孙俟早行,怪问之,皆应曰:“今年马县丞受纳,不病我也。”俟荐于朝。 靖康初,孙傅以卓行荐召,御史中丞秦桧迎辟之,擢监察御史。及汴京陷,金人立张邦昌,集百官,环以兵胁之,俾推戴。众唯唯,伸独奋曰:“吾职谏争,忍坐
35、视乎!”乃与御史吴给约秦桧共为议状,乞存赵氏,复嗣君位。会统制官吴革起义,募兵图复二帝,伸预其谋。邦昌既僣立,贼臣多从臾之,伸首具书请邦昌速迎奉元帅康王。同院无肯连名者,伸独持以往,而银台司视书不称臣,辞不受。伸投袂叱之曰:“吾今日不爱一死,正为此耳,尔欲吾称臣邪?”即缴申尚书省,以示邦昌。邦昌得书,气沮谋丧。 高宗即位,伸拜章以城陷不能救,主迁不能死,请就窜削。上知其有忠力于国,擢殿中侍御史,抚谕荆湖、广南,以诛邦昌及其党王时雍等。所过州县,诹察吏之贤否与民利疚,以次列上于朝。伸自湖、广将入奏黄潜善、汪伯彦不法凡十有七事,草疏已具。不报。伸又进疏:“潜善、伯彦别置亲兵一千人,请给居处,优于众
36、兵。其务收军情如此。广市私恩,陛下隐忍不肯斥逐,涂炭遗民固已绝望,二圣还期在何时邪?臣每念此,不如无生。岁月如流,时几易失,望速罢潜善、伯彦政柄,别选贤者,共图大事。疏入,留中。 伸天资纯确,学问有原委,勇于为义,而所韫深厚,耻以自名。建炎初,右正言邓肃尝论朝士臣邦昌者,例贬二秩,伸不辨也。凡有建明,辄削其稿,人罕知之。居官,晨兴必整衣端坐,读中庸一遍,然后出涖事。每曰:“吾志在行道。以富贵为心,则为富贵所累;以妻子为念,则为妻子所夺,道不可行也。”故在广陵,行箧一担,图书半之。山东已扰,家尚留于郓。常称:“孔子言: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今日何日,沟壑乃吾死所也。” (选自宋史?列传
37、第二百一十四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御史中丞秦桧迎辟之 辟:征召 B环以兵胁之,俾推戴 俾:使,让 C邦昌既僣立 僣:超越本分 D广市私恩 市: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马伸“勇于为义”的一组是 ( ) (1)每调官,未尝择便利 (2)吾职谏争,忍坐视乎 (3)同院无肯连名者,伸独持以往 (4)例贬二秩,伸不辨也 (5)伸又进疏 (6)行箧一担,图书半之 A(1)(3)(5) B(2)(4)(6) C(2)(3)(5) D(1)(4)(6)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马伸不喜欢投机钻营,他负责收取成都的赋
38、税时,请求革除官场钟积久的弊端,顺应了民意,百姓争先输纳赋税。 B金人立张邦昌为皇帝,众人唯唯诺诺,唯独马伸挺身而出,在和伪皇帝张邦昌的斗争中,马伸义正词严,毫不妥协。 C马伸担任殿中侍御史,在附谕荆湖、广南时,考察官吏,问民疾苦,揭露黄潜善、汪伯彦不法行为,奏疏中所提的建议被皇帝采纳。 D马伸天资淳朴刚强,勇于做忠义的事情,志向在于行道,常用孔子“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的话来砥砺自己的节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皆应曰:“今年马县丞受纳,不病我也。”俟荐于朝。 (2)以妻子为念,则为妻子所夺,道不可行也。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后面
39、各题。 暴方子传 俞樾 暴方子,名式昭,河南滑县人。祖名犬儒,字超亭,官江西知县。方子以巡检指省江苏,补平望司巡检。刻苦自厉,非其分所应得,一钱不取。虽其母不能具甘旨,妻子无论也。时谭叙初中丞以苏藩护理巡抚,禁博禁妓禁食鸦片烟。方子平日不以此为利,文到奉行,诸弊竟绝。谭公嘉之,举荐贤守令数人,方子与焉,诏军机处存记。会以母忧去官。免丧复至江苏,补吴县甪头司巡检。清操愈厉,曰:“吾母在尚尔,今岂为妻孥计温饱哉!” 甪头司驻太湖西山。方子布衣芒履,徜徉山水间。遇先贤祠墓,每刻石表识之。又访求山中遗老诗文集,刻以行世。公事之暇,好读史,史记、两汉、三国志、晋书皆卒业。然性傲岸,喜凌上,坐是失上官意,
40、竟劾去之。官罢后,饔飧不继,山中人争以米馈,未匝月,得来百馀石,柴薪膎菜称是。山中有秦散之者,为作林屋山民馈米图。 及归滑,贫益甚。 光绪二十年,倭事起,湘抚吴清卿中丞自请督师。方子喜曰:“伟哉此举,吾愿从之。” 谒中丞于津门。中丞吴人也,见之大喜,拜疏言:“臣前丁忧家居,即闻头巡检暴式昭坚持节操,灰不善事上官被劾,深以为惜。请开复其官,交臣差遣。”得旨:准留营差遣,俟有微劳,印行开复。方子乃从中丞出山海关。奉檄至塞外买马,往返千里,不私一钱。中丞叹曰:“此人若为牧令,政绩必有可观矣!” 其明年,感疾,卒于关外,年仅三十馀,闻者深惜之。 【注】指省:清代捐纳制,没有补授实缺的官员,不等吏部抽签
41、分发,而由自己出钱,指定到某省去听候委用。 甪l头:地名,在江苏吴县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会以母忧去官 会:适逢 B每刻石表识之 识:认识 C刻以行世 行:通行 D俟有微劳,即行开复 俟:等到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廉洁的一组是(3分) ( ) 非其分所应得,一钱不取 方子平日不以此为利,文到奉行 举荐贤守令数人 然性傲岸,喜凌上 未匝月,得米百馀石,柴薪蹊莱称是 奉檄至塞外买马,往返干里,不私一钱 A B C D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暴方子严于律己。他到江苏听候委用,补员为平望司巡检,但他生活俭
42、,就连他的母亲也不能享受到美味。 B暴方子在世三十多年,担任过一任知县,两任巡检,其间曾因冒犯上司被免官。 光绪二十年,追随吴清卿去抗倭。 C暴方子风雅好学。在苏州,他常常穿着布衣踏着草鞋游览太湖西山;在公事之余,喜欢读史书,史记等史书他都已通读。 D吴清卿对暴方子的廉洁非常赞赏,认为他如果担任牧令,政绩一定有可观的地方。可惜第二年方子就因病去世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母在尚尔,今岂为妻孥计温饱哉!(3分) (2)坐是失上官意,竟劾去之。(3分) 参考答案 一、古诗词鉴赏 1(1)从结构上看,“偏”字呼应上阕的“可惜天教生处远”一句,同时从内容上凸显了杨
43、贵妃不顾客观实际一味追求个人享乐的情态。(结构内容各1分)(2)写道路上,被过往行人车马扬起的红尘依然如故,但唐玄宗杨贵妃都已作古,为贵妃送荔枝的驿使再也见不到了。词句中寓含了作者对玄宗贵妃荒淫享乐乱政误国的批判及对后人应以此为鉴的劝戒。(解释词句2分,写作意图2分) 2(1)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2分)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1分)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1分)(2)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2分),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2分) 3(1)(4
44、分)情景交融。颔联写滕王阁周遭的景物与气氛。当年欢宴歌舞的主人们俱已逝去,滕王阁显得冷清寂寥,朝暮相伴,惟有云朵雨点,渲染了一种苍茫、凄冷的气氛。(2)(4分)诗人面对永恒的存在,产生了盛衰无常,人生短暂之感,也委婉地流露出诗人时不我待,急切地想建功立业的心情。 4(1)参考答案:颔联寓情于景(1分)。“河桥不相送”:与好友别离固已难堪,但作者又因病不能相送,寂寞感伤之外,又增添一种遗憾之情。(2分)“江树远含情”:想象送别情景:友人远去了,唯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无穷无尽,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2分)(2)参考答案:一个“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
45、悲凉沉重的气氛。一写惜别之情,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写伤怀之情,为故人不得志而感伤。用孙楚、屈原的典故,借他们的身世遭遇喻友人仕途之坎坷,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三写对友人的抚慰与希冀,以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喻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每点2分) 5(6分) (1)描写了一幅夜雨过后,万花凋谢,残花遍地的暮春图。(1分)比喻,将“满地残红”比之美丽的宫锦被污,表现出面对残春的痛惜之情;(1分)拟人,赋予禽鸟以人的感情,不说自己无计留春之苦,而是借莺儿之口吐露此情,手法新巧,饶有趣味;(1分)借景抒情,强化了伤春、惜春之情。(1分)
46、 (只写手法不分析不得分) (2) 结句由伤春的琵琶声写到触目皆是的杨花始终不肯飞入画堂朱户权贵之家,寄托了个人身世之慨,写出了自己的真性情,(1分)是作者耿直不阿人格的象征。(1分) 只写是否有同感,但不分析不得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6、傍晚 西风 、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7【答案】(1)本诗前两联从三个方面照应诗题中的“笼”字的:从动作方面描写黄莺被迫在笼中栖息(1分)、从心理方面写黄莺
47、在笼中焦躁不安(1分)、从声音方面写黄莺在笼中感受不到春的温馨而悲啼(1分)的情状。所以,虽未提一“笼”字,也写出了“笼”这个特殊环境对莺的影响(1分)。【关键词语:栖息、不安、悲啼、环境;只答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不得分】(2)作者借黄莺表达了虽处在金衣翠幕之中,却受到雕笼的束缚,追求自由而不得的不满,(2分)怀才不遇(或“白白浪费青春年华”)的怨恨(1分)。 8(1)首联侧重整体,取“鸦啼”、“残照”、“僧舍”、“夜气”之景,渲染背景,既交代了自己的行程,圣粤出了僧舍的特点:寒、清;颔联侧重细节,取风霜、“竹枝”、“桐叶”之景,细致描摹,营造出僧舍夜晚的冷清之境t是首联的延续。二者点面结合,相得
48、益彰。 (2)尾联第一句,诗人借“无书信到”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漂泊不走、乡恩难解的苦闷;第二句,诗人荡开一笔,融情于景(或“间接抒情”),借夭边归雁尚可归家,反衬自邑有家难归的凄苦之情。 9答案:第一问:“断”和“复”用得好。(1分)“断”写出诗人与家人音问不通,彼此生死未卜的处境;(1分)“复”字写诗人谪放时间之长,表现了诗人度日如年、孤独苦闷的心境。(1分)第二问:第一首“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即是以反常之笔写深情,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情更怯”与“不敢问”,正表现
49、了诗人这种矛盾的心理。(2分)后一首,前两句即是以反常之笔写深情。“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即相忘”只是无奈而已,其实并不曾忘却,不然何以家人团聚的日子近了却又兴奋难抑呢?“不可忍”正说明诗人对亲人怀着一腔不可抑制的思念。三、四两句写儿女已回到眼前,诗人却记不清他们的容貌,恍惚难以相认,似乎无情,但是,正是因为别时儿女正小,见面时儿女形貌已非,这正说明离别的时间已久,正可见分离时惦念之苦,相忆之深。最后两句写与亲人们团聚,自知不是梦,可心里却恍惚不定,怀疑眼前的情景不是真的。“了知”,是明了、知道的意思。既然“了知”重逢“不是梦”,心里应踏实安定,却又说“忽忽心未稳”,这一反常之笔,委婉含
50、蓄地反映了诗人深怨别离之苦,反映了他对妻子和儿女们的真挚深切的爱。(2分,后一首诗只要答对一点就可以给两分) 10(1)用间接描写的方法,通过“夜雨”落在梧桐、芭蕉上的声音,使人想见滴滴答答的夜雨。(4分)(2)漂泊的孤苦,对家乡的思念,对父母的怀想。(4分)(少一点减1分,答3点得满分) 11(6分)诗前两句描绘了江上以及岸边柳浦桑村笼罩在暮霭中的朦胧之状,(1分)后两 句转写夕阳中戍鼓声从远处传来,归船卸帆,水禽升飞。(2分)写景由静人动,极富动感,画意恬静、安宁,(2分)尽现晚泊之惊喜,一扫旅途之惆帐(l分)(如从动静对比、有声无声对比等角度来赏析“富有动感,充满画意”,言之成理亦可。)
51、 12(1)写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等景象。(2分)寄寓了怀才不遇、虽自视清高脱俗又无可奈何的感慨。(3分)(2)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3分)(写出原因得2分,写出后面任何一点得1分;如果后面两点写全,没有点出原因得2分)扣诗题“旅次”(或呼应首联的“故山”)。(2分) 13(1)秋日风雨中可草的“烂死”与决明的、“颜色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或以百革度衬决明)。把决明的叶与花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两种手法各1分)、决明在风雨中花开灿烂,香远益清,坚毅挺立。借以塑造出资质美好却身处乱世、命途多舛的君子形象。(外在形
52、象1分,内在形象2分)(2)前四句表躅了作者对如决明样有高尚情操与人格的君子的欣赏与赞美。(2分)“凉风萧萧然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句;传达出对于富有才华,却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 (2分)“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句,见出诗人对自已徒然白首却元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衽会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他的忧世情怀。 (2分) 14(1)参考答案:起句从听觉(1分)形象写起,诗人路过一个山村,远远便闻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在“数里”的范围内能清晰地听到细微的水声,可见山区的寂静凄冷(1分)。次句为视觉描写(1分),映在眼帘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山家少
53、四邻”,生动地渲染出山村的萧索而冷落的氛围(1分)。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山村远景(1分)。(2)参考答案:诗的开局以“寒水”“少四邻”写起渲染荒凉景象(1分),给人以寂静清冷之感(1分);三四句以“怪禽啼叫”、“落日恐人”描摹山区萧瑟阴森的景象(1分),给人以恐惧不安之感(1分);五六句写初月高悬,烽火不过秦地,描绘了山区的寂静平安(1分),给人以平静心安之感(1分);七八句隐隐约约地看到山村人家宅边常种的桑柘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先前的惊惧心情渐渐平静下来(1分),转而产生一种欢欣喜悦的感情(1分)。(第三点可不答) 15(1)“一饷”、“尽” (2分)(2)手法:联想(在衰暮之年观赏海棠,
54、联想“海棠国”的战局)(1分) 情感:借写海棠,抒发自己心忧国事的悲慨和壮心不已的豪情。 (3分。简析1分,作者情感2分) 16(1)(3分)战乱连年,山河破碎(1分);亲人离散,生死未卜(1分);老友分别,难以重逢(1分)。(2)(4分)以静衬动(1分),“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1分)。寓情于景(1分),“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1分)。虚实结合(1分),“黄牛峡静滩声转”句属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1
55、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1分),“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白马江寒树影稀”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1分)。评分建议:答对其中两点即可。(3)(3分)“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表现了对战乱导致生灵涂炭的忧愤之情;“我已无家寻弟妹”表现了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表现了对因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评分建议: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17(1)从结构上看,“偏”字呼应上阕的“可惜天教生处远”一句,同时从内容上凸显了杨贵
56、妃不顾客观实际、一味追求个人享乐的情态。(结构、内容各2分)(2)写道路上,被过往行人车马扬起的红尘依然如故,但唐玄宗、杨贵妃都已作古,为贵妃送荔枝的驿使再也见不到了。词句中寓含了作者对玄宗、贵妃荒淫享乐、乱政误国的批判及对后人应以此为鉴的劝戒。(解释词句2分,写作意图2分) 18(1)“淡月微云”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共5分。“氛围”2分 ,“心情”3分)(2)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友人已经修炼到了心如古井、不起波澜的程度,而且像秋天的竹竿一样有气节有节操。赞扬了友人淡泊、竖贞的品格。(共6分。“修辞方法”2分,“品格”2
57、分,分析2分) 19(1)点明时令特征;(1分)描写秋天萧条景色烘托内心思想感情,(1分)为全诗定下凄凉伤感的基调(1分)。(2)“孤鹊”体现了愁苦与茫然,(1分)作者以“孤鹊”自喻,(1分)表现了内心的孤寂与伤感(2分)。 20(1)梅花含苞欲放,春寒料峭,在雪中的美丽姿态。(2)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一种心有不甘、无可奈何的心态,不和其他人同流河污的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 二、文言文阅读 1(1)答案D 解析:此题命题着眼点在于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项,“恤”在古代汉语中有“体恤”“安置”等意思,结合语境,可知该处为“忧虑”的意思。(2)答案D 解析:此题命题着眼点在于理解常见文言文
58、在文中的用法,因而要紧密结合语境来判断,然后再与题目所给出的出自教材的一些语句中的文言虚词的用法相比较。A项,前者为介词,译为“给”,后者为动词,译为“亲附亲近”;B项,两者都是介词,前者译为“向”,后者译为“在”;C项,前者为介词,译为“因为”,后者为连词,译为“而”;D项,两者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答案D 解析:此题命题着眼点在于筛选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指向性特别强。考生在筛选信息时一定要根据题干要求仔细甄别,认真作答。解答本题,考生要抓住“表明王安石提倡变法”这一要求进行筛选,仔细辨别后不难发现表明王安石任鄞县知县时兴修水利,为民办事,表明王安石
59、有口才,善雄辩,都与提倡变法无关。这样就可以排除与这两句相关的选项,准确作答。(4)答案A 解析:此题命题着眼点在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答此类题目,关键要把文段中的人物与事件的关系(该人于何时何地做了哪些事是已经发生之事还是未发生之事事件的信息在文段中是否有依据等)弄明白。本题A项中的“把对手说得心服口服”在文中找不到依据,原文只有“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的信息,因而可确定A项错误。(5)答案:(1)朋友曾巩把他的文章带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他播扬美名。(2)(文彦博)请求越级提拔(王安石),以此来抨击追逐名利的不良风气。(3)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依靠上天赐予的幸运,而不考虑万一
60、出现祸患该怎么办吗?解析:此题命题着眼点在于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解答时,关键在于对句中关键词的特殊句式的翻译。如第(1)小题中的“携”“示”“延誉”是关键词,第(2)小题中的“不次”“奔竞”是关键词;第(3)小题中的“其乎”是特殊句式,“而”是关键词。 【参考译文】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亲王益,任都官员外郎。王安石小进候喜欢读书,而且一次过目就终身不忘。他写文章时下笔如飞,初看似不经意,完成后,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朋友曾巩把他的文章带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他播扬美名。王安石考中进士,被选为上等,出任签书淮南判官。按以前的制度,任职期满允许进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唯独王安
61、石没有这样做。再调任鄞县知县,修筑提堰,疏浚陂塘,使水陆交通得到方便;把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些利息来偿还,使官仓的谷能够陈谷换新粮,鄞县的百姓都认为很方便。后来任舒州通判。当时文彦博做宰相,向朝廷推荐王安石,说他淡泊名利,请求越级提拔(王安石),以此来抨击追逐名利的不良风气。不久朝廷召他考试馆进阁职务,他不肯参加。欧阳修推荐他为谏官,他以祖母年事已高为理由而推辞。欧阳修把王安石需要俸禄养家的情况向朝廷说明了,于朝廷任命他为群牧判官,他请求担任常州知州。调任提点江东刑狱,又进京担任度支判官,当时是宋仁宗嘉祐三年。 王安石议论高深新奇,善于雄辩和旁征博引自圆其说,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
62、慷慨激昂立下了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陋习的志向。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认为:“当今天下的财力一天比一天困乏,风俗一天比一天败坏,毛病在于不知法度,不效法先王的政令。效法先王的政令,在于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只要效法先王政令精神,那么我们推行的改革,就不至于惊扰天下的人的视听,也不至于使天下舆论哗然,并且本来就符合先王的政令了。依靠天下的人力物力来创造天下的财富,征收天下的财富来供天下人消费,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不曾因为财富不足而造成国家的祸患,祸患是由于治理天下财政不得其法。居官任职的人的才能已经不足,可是平民百姓之中又缺少可用的人才,国家的托付,疆域的保护,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依靠上天赐予的幸运,而不
63、考虑万一出现的祸患该怎么办吗?希望陛下能够明察朝政中苟且因循的弊端,明文诏令大臣,逐渐采取措施,革除这些弊端以适应当前的世事变化。我的这些议论,是那些沉溺在颓靡习俗中的人不会说的,而且那些议论的人还会认为是这迂腐而不切实际的老生常谈。”后来王安石掌管国家,他所安排的,大体上都是以这份万言书为依据的。 王安石性格倔犟刚愎,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到议论变法时,在朝百官都持不能变法的意见,王安石陈述儒家经义,提出自己的主张,辩论起来动不动就是好几百字,大家都驳不倒他。他甚至说“天灾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朝廷内外老成持重的人几乎都被王安石解除官职
64、了,他大量起用自己门下轻薄而有点小聪明的年轻人。王安石当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因为旱灾而引退,等到再担任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就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被再召回朝廷,前后共八年。 2(1)B(通:交往,往来。)(2)A(两个“而”都是连词,表假设,可以译为“如果”。B项,副词,表祈使语气,可不译;代词,可译为“他、他们”。C项,介词,给、替;介词,表被动。D项,介词,用;连词,因为)(3)B(说的不是张安世,说皇上对安世的态度是说安世因生病要告老还乡)(4)D(便请求将儿子做北地太守”有误,原文是“上以为北地太守”。)(5)(1)大将军霍光执掌政权,因为张安世品行忠厚,霍光亲近重用他。(共3分
65、)“秉政笃行”“亲重”各1分)(2)将军作为皇上左右辅助得力的人,却没有被推荐的士人(或者没有推荐上人),评论的人认为这样做得讥讽(3分。“股肱”“论者“讥”各1分)(3)天子非常敬畏大将军霍光,然而在心里亲近张安世,比对霍光更亲密。(共4分)“尊惮”“内”“密”与介宾短语后置各1分) 3(1)B(纳:迎接)(2)C(是说李密得秦琼这一员大将后很高兴,厚待秦琼。是说秦琼在亲王府做事,镇守长春宫,做马军总管。)(3)C(不是王世充不重用他,而是秦琼看出王世充不是明主,不值得效忠,所以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4)(1)如果我的肉可以吃,就应该割下来拿给你吃,何况是财物、美女呢!(得分点:使-如果、
66、假如;以-介词,拿;啖-给吃,使动用法;每项1分,共3分;句意通顺2分)(2)每当敌军中有勇猛精锐的将士在军前出入炫耀在众人面前耍威风,秦王就命秦叔宝前去击败他。(得分点:夸-夸耀;辄-就;取-击败、击杀、攻打;每项1分,共3分;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秦琼字叔宝,是齐州历城人。他最初在隋将来护儿手下做事,他的母亲死了,来护儿派遣使者向他的母亲赠衣被来凭吊她。 不久,跟随通守张须陀在下邳攻打敌人卢明月。敌军有十余万人,而张须陀所统帅的兵马只有敌人的十分之一,只能加固壁垒而不敢进攻。最后粮食吃完了,便想引兵退去。须陀说:“敌人看到我们退兵,一定会用全部的人马来追我们,如果我们用精锐的士兵
67、去袭击他们的营寨,一定能胜利,谁愿意为我去?”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叔宝与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于是分了一千精锐的士兵埋伏在草丛中,须陀弃营撤军,明月用全部的军队追击。叔宝等人骑马快速攻打敌营,城门关着进不去,于是爬上城楼拔下敌人的旗帜,杀了几十人,敌营中开始混乱,叔宝等人便砍断门闩迎接外面自己的军队,放火焚烧了三十多个屯。明月返还,须陀回击,大败明月。又与孙宣雅在海曲进行战斗,秦琼第一个登上城楼。因为前前后后的功绩升为建节尉。 (秦琼)跟从须陀在荥阳攻打李密。后来须陀死了。秦琼率领剩下的部队归附裴仁基。仁基投降了李密,李密得到叔宝后很高兴,封他为帐内骠骑,待他非常好。李密和宇文化及在黎阳打仗,
68、李密中箭落马,快要死了,追兵到,幸亏叔宝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后来又归附王世充,被封为龙骧大将军。他和程咬金商量说:“王世充很狡诈,多次与下属诅咒发誓,简直就是巫婆,而不是能改变乱世的主人!”于是相约一同西去,秦琼骑着自己的马前去向王世充告别,说:“我自认为不能为侍奉您,请让我现在告辞吧。”王世充不敢逼迫他,于是秦琼来投奔高祖。 高祖让他在秦王府做事。秦琼镇守长春宫,官拜马军总管。在美良川打仗,他打败了尉迟敬德,功劳很大,皇帝赐给他黄金瓶,慰劳他说:“你不顾念妻子儿女而来归附于我,并且又立了大功,如果我的肉可以吃,就应该割下来给你吃,何况是财物、美女呢!”后来又封他为秦王右三统军,他在介休击
69、退宋金刚,官拜上柱国。跟从秦王讨伐世充、建德、黑闼三个叛贼时,他没有不冲锋在前,在战场上激战的,战场上没有人是他的对手。进封为翼国公。每当敌军有勇猛的将士在军前出入来炫耀,秦王就命叔宝前去击败他。秦琼跃马挺枪在万军中(奔驰),没有不取胜的,因为这秦琼颇为自负。平定隐、巢后,他因功升官为左武卫大将军。 后秦琼上书称病,要求隐退,他曾经说:“我从小长在军队,经历二百多次战争,多次受重伤,出血有好几斛,哪能不生病呢?”死后,秦琼被追赠为徐州都督,他的灵柩被葬在昭陵。 4(1)A(度:考虑)(2)C(表现陶季直“早慧”,表现陶季直的“吏节”,表现陶季直屈从世俗之见,三句均未表现陶季直“淡于荣利”)(3
70、)D(人们悲伤的是陶季直死后家无余财,而不是他的志向)(4)(1)陶季直年少时聪明出众,陶憨祖很喜欢他并对他感到惊奇。(“甚”、“异”各1分,句意1分)(2)接连让他出任司空司徒主簿,把府中事务托付他处理。(“频”、“委”各1分,句意1分)(3)陶季直平常清苦达到极点,又隐屠十几年。(“素”、“绝伦”、“屏居”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陶季直,丹阳秣陵(南京)人。他的祖父陶愍祖,是宋朝(南北朝时期的宋)的广州刺史。他的父亲陶景仁,官至中散大夫。陶季直年少时聪明出众,陶愍祖很喜欢他并对他感到惊奇。陶愍祖曾把四盒银子放在面前,让孙子们各自来选,陶季直当时才四岁,只有他没有去拿。别人问他原因,
71、陶季直说:“如果(祖父)有赏赐,应当先赏给伯父、父亲,不应该考虑孙子,所以我不拿。”陶愍祖对他更加感到惊异。陶季直五岁时母亲去世,他像成人一样哀痛伤心。起初,他母亲没病时,他受家命出家为僧;母亲去世后,家人才把他赎回来,陶季直抱着母亲号啕大哭,听到的人没有一个不感到悲伤感动。 等到长大,(陶季直)好学,对于名利淡薄。开始被任命为桂阳王国侍郎、北中耶镇西行参军,他都没有赴任,当时人称他为“聘君”。因为父亲去世服丧三年,孝服除后,尚书令刘秉担任丹阳尹,引荐陶季直为丹阳后军主簿,担当领军功曹的职务。出任望蔡县令,很快因病免官。当时刘秉、袁粲因为齐高帝权势一天比一天显赫,想要图谋废掉他。刘秉一向敬重陶
72、季直,想跟他商定计策。陶季直认为袁粲、刘秉是儒士,一定会导致颠覆败落,坚决推辞不肯赴任。不久,刘秉等人果然被诛。“ 齐朝建立之初,陶季直担任尚书比部郎,当时褚渊是尚书令,与陶季直关系一直很好,接连让他出任司空司徒主簿,把府中事务托付他处理。褚渊死后,尚书令王俭因为褚渊有极高的善行,想加谥号为“文孝公”,陶季直请示说:“文孝是司马道子的谥号,他这个人恐怕不具有这样的美德,不如加谥号为文简,。”王俭听从了他的话。陶季直又请求王俭为褚渊立碑,他自己从始至终地保护着这碑,很有属下的操守,当时的人都赞美他。 他升迁为太尉参军。出京任冠军司马、东莞太守,他任职期间东莞郡被称为清静安定,回朝后,被任命为散骑
73、停郎,领军左卫司-5。转任镇西谘议参军。齐武帝死后,明帝作为相国,铲除并己,陶李直不肯逢迎他,明帝很是忌惮他,l就把他调出京城任命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边关地区的长冒,一向士人很少担当:有人欢胸季直登门表达谢罪之意,明帝召见了他,便留他,任命他为骠骑谘议参军,兼任尚书左丞。后又升迁为建安太守:治理政事崇尚清静无为,百姓感到安警。回朝为中书侍郎,王台府升迁为游击将军,兼任廷尉。 梁建立后,迁任给事黄门侍郎。常称官当到两千石;他的愿望就全达到了,没有致力于凡俗间的事物,就以病辞官归还故乡。天监初年,在家里被授予太中大夫。高祖说:“梁拥有了天下,竞见不到这个人。”天监十年,死于家中,享年七十五岁。
74、陶季直平常清苦达到极点,又隐居十几年,到死时,家徒四壁,子孙没有用来殡殓他的费用,听说这种情强的人没有不为他的操守感叹悲伤的。 5(1)D(市:卖,引申为“施”)(2)C(1)说没有私心;(4)说不计个人得失;(6)说生活俭朴)(3)C(“奏疏中所提的建议被皇帝采纳”在文中没有依据)(4)(1)(百姓)都回答说:“今年马县丞收租,不为难我们啊。”孙俟向朝廷推荐了马伸。(4分,每句1分,连贯1分)(2)把妻子儿女放在心上,那么志向就会被妻子儿女改变,道就不能践行了。(3句4分,其中第2句2分,连贯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马伸字时中,东平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不喜欢奔走趋赴,每次调任官职
75、,未曾选择便利的地方。任成都郫县县丞,郡守委托他收取成都的租税。从前收缴税的人都因接受美色珍玩喜好引诱而失败,马伸请求杜绝素来就有的弊端。百姓争先输纳租税,以致沿途和衣而睡等到天亮,常平使者孙俟早上出行,奇怪地询问他们,(百姓)都说:今年马县丞接受纳租不使我们为难。孙俟向朝廷推荐马伸。 靖康初年,孙傅以卓越德行推荐马伸,御史中丞秦桧迎接征召他,提拔为监察御史。等到汴京陷落,金人立张邦昌为皇帝,集中百官,周围用军队威胁他们,使他们推戴张邦昌。众人唯唯诺诺,马伸唯独挺身说:我的职守是上谏争论,忍心袖手旁观吗?就与御史吴给相约秦桧共同写议状,请求保存赵氏,恢复嗣君的皇位。适逢统制官吴革起义,招募军队
76、以图恢复徽、钦二帝的皇位,马伸参预了吴革的谋划。张邦昌已僭立皇帝位,贼臣多随从献媚他,马伸首先写信请张邦昌赶快迎奉元帅康王。谏院没有肯与他连名的人,马伸独自拿着信前往,但银台司看到信不称臣,拒辞不接受。马伸拂动衣袖叱责说:我今天不惜一死,正是为了这个而已,你想要我称臣吗?银台司立即向尚书省交付陈述,以给张邦昌看。张邦昌得到马伸的奏书,很气恼沮丧,没了主意。 宋高宗即皇位,马伸跪下上奏章以都城失陷不能救援,君主被掳走不能以节义而死,请求就地放逐削职。皇帝知道他有忠义之心效力于国家,提拔他为殿中侍御史,抚谕荆湖、广南,以诛杀张邦昌及其党徒王时雍等人。马伸所过州县,询问考察官吏贤能与否以及百姓的利害
77、病端,以便依次排列向朝廷上奏。马伸从荆湖、广南将要入朝上奏黄潜善、汪伯彦不法行为共十七事,拟写的奏章已经备办,没有得到朝廷的答复。马伸又进疏说:黄潜吾、汪伯彦另外建立亲军一千人,请求供给居住的地方,比众兵优厚,他们致力收托军心如此,广泛地施予私人恩惠,陛下克制忍耐不肯贬逐他们,极端困苦动后残留的人民已尼感到绝望、二帝回朝的日子在什么时候呢?我每每想到这些,就不如没有生命,岁月如流,时机容易失去,希望陛下迅速解除黄潜善,汪伯彦的权力,另外选择贤能,共同图谋国家大事,奏疏入内,留在朝中。 马伸天资纯朴刚强,学问有本末,勇于为义,但蕴藏深厚,以自我出名为耻。建炎初年,右正言邓肃曾论朝廷官员对张邦昌称
78、臣的人,一律贬二秩,马伸没有为自己争辩。凡是有所心得,就删削修改稿子,人们很少知道他。当官时,早晨起来必须整衣端坐,读一遍中庸,然后出来处理事务。每每说:我的志向在于行道。以富贵为心,就被富贵所牵累,把妻子儿女放在心上,那么志向就会被妻子儿女而改变,道就不能践行了。所以在广陵时,一担行李,一半是图书。山东已乱,家还留在郓州。马伸常常称:孔子说:有志的士人不怕抛尸深沟,勇敢的士人不害怕丢掉自己的脑袋。今天是什么时候,深沟是我死亡的地方。 6(1)B(标记)(2)A(是谭公的事迹!是说暴方子的性格傲岸;是说乡民对暴方子的爱戴。)(3)B(暴方子没有担任过知县。)(4)我的母亲在世的时候(我)尚且如
79、此,现在难道会为妻子儿女的温饱之事而考虑吗?(意思对、语言通顺1分;“尔”“计”译对各1分。)(2)(3分)因为这种性格(暴方子)失去上级的喜欢,最终被弹劾而罢官。(意思对、语言通顺1分;“坐”“去”译对各1分。) 【参考译文】 暴方子,名式昭,河南滑县人。他的祖父名大儒,字超亭,曾经担任江西知县。方子以巡检的官职到江苏听候委用,补员为平望司巡检。他刻苦严格要求自己,不是他本分内应得的钱财,一钱不取。即使是他的母亲也不能享受到美味,更不要说他的妻子儿女了。当时谭叙初中丞凭着苏藩的官职处理巡抚的事务,禁止赌博嫖娼禁食鸦片烟。方子平日不从中获取利益,上级公文到了(他)认真奉行,几项弊端最终都根除了
80、。谭公嘉许他,举荐几个有才能的守令,方子也在其中,皇上已经下诏军机处存档记载。适逢方子因为要为母亲服丧便辞了官。服丧期满后又来到江苏,补员为吴县甪头司巡检。清白的操守越发坚定,说:“我的母亲在世的时候我尚且如此,现在难道会为妻子儿女的温饱之事而考虑吗?” 甪头司位于太湖西山。方子穿着布衣踏着草鞋,徜佯于山水之间。看到先贤祠堂和坟墓,常常在石头上刻字来标记它。又访求山中遗老的诗文集,刊刻它来通行于世。办公事的闲暇时光,喜欢读史书,史记、两汉、三日志、晋书都读完了。然而他生性傲岸,喜欢冒犯上级,因为这种性格(暴方子)失去了上级的喜欢,隶终被弹劾而罢官。被罢官后,方子穷得上顿不接下顿,山中人争着拿米
81、送他,不满一月,方子得到了一百多石米,柴薪熟菜与来相当。山中有一个名叫秦散之的人,为这件事作了林屋山民馈米图。等到他回到了滑县,贫困的情况更加严重。 光绪二十年,倭寇犯边,湘抚吴清卿中丞自己请求督师。方子高兴地说:“这个举动是多么伟大啊,我愿意追随他。”到津门拜谒中丞。中丞是吴地人,看到他非常高兴,向皇帝上奏章说:“我从前遭父母羊丧家居,就听说甪头巡检暴式昭坚持节操,因为为不善于侍奉上官被弹劾,深深为此感到可惜。请求恢复他原来的官职,交给我使用。”得到圣旨:准许方子留营差遣,等到有一点点功劳,就恢复原来的官职。方子于是跟从中丞出山海关。奉官文书到塞外买马,往返千里,不贪污公款一文钱。中丞感叹说:“此人如果担任牧令,政绩一定有可观的地方!” 第二年,生病,在关外病死,年仅三十多岁,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深深力之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