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古诗三首课后练习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一二三基础练习一二主题探究一二拓展提升四三五三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A.水村山郭(gu)B.花木成畦(q)C.九曲黄河(q)D.浪淘风簸(b).C.二、写同音字。【y】天()海角 悬()峭壁【yng】()歌燕舞()击长空涯崖莺鹰三、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A.指黄河有大大小小九道弯。B.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2.水村山郭酒旗风。()A.山城,山村。B.姓郭的山村人家。B.A3.南朝四百八十寺。()A.四百八十座寺院。B.“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4.两山排闼送青来。()A.推开门。B
2、.排列好的门。B.A四、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千里/莺啼/绿映红B.花木/成畦/手自栽C.九曲/黄河/万里沙D.如今/直上银河/去D五、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对偶的一项是()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D.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D一、雄伟黄河浪淘沙(其一)1.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_朝诗人_,他被人称为“_”。唐刘禹锡诗豪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1)对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浪涛汹涌来自天边。B.“九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
3、了黄河曲曲折折、排山倒海的气势;“自天涯”生动地表现了黄河的源远流长。C.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来自天边、奔流不息的壮丽图景。B(2)读了这两句诗,我想起了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_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_。”黄河不复回3.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1)这两句诗运用了()的典故。A.牛郎织女B.白蛇传C.董永和七仙女(2)诗人由黄河景色联想到黄河与天河相通的典故,又联想到自身,进而想象自己能到牛郎织女家中做客,体现了诗人_的豪迈气概。A一往无前、逆流而上二、美丽江南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_。南朝四百八十寺,_。1.补充诗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多少楼台烟雨中2.为了突出江南春色,作者选取了_、
4、_、_、_、_、_、_等景物,表达了对江南春景的_。黄莺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寺院喜爱和赞美之情3.有人说:前两句诗的描写有声有色,有静有动。请你照样子用诗中的景象填一填。声:莺啼 色:_静:_ 动:_ 绿映红绿映红、水村山郭莺啼、酒旗风4.读了前两句诗,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_ 示例: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三、田园风光书湖阴先生壁1.书湖阴先生壁是_代诗人_写的。题目中的“书”的意思是_。题目的意思是_。因此,这首诗是“题壁诗”。宋王安石书写书写在湖阴先生的墙壁上2.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这两句诗写出了庭
5、院内的静态之美,其中“_”和“_”两个字写出了庭院的洁净,可以看出主人爱干净;_几个字写出了庭院的秀美,“手自栽”三个字写出了主人的_。扫净花木成畦勤劳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对这两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排闼”是说山峰仿佛带着青翠之色推门而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极具新鲜感。B.这两句诗描写了庭院内景色的幽雅,将庭院内的静态美描写得淋漓尽致。C.在诗人笔下,自然环境仿佛对居于此的人表现出了友好亲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B(2)这两句诗对仗极为工整,“一水”对“_”,“护田”对“_”,“将绿绕”对“_”。请你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_,_。两山排闼送青来示例:两个黄鹂鸣翠
6、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主题积累填写含有花的诗句,体会诗句中的四季美。1.竹外_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_花别样红。3.马穿山径_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花开。桃荷菊梨二、延伸阅读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1.把字词与相应的解释连一连。尽 才觅指花都凋谢了不知寻找始岂料,想不到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开放。3.第一句中的“芳菲尽”与第二句中的“_”相呼应,运用了_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看到桃花后的欣喜。4.登山前,诗人为_而遗憾,登山后,诗人看到_又感到惊奇。始盛开对比春光的逝去一片春景三、百字练笔把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中的美丽画面用一段话写下来。_ _示例: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田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仿佛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