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27.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06720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2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2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2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2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2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27.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27.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问题思考】议一议赫鲁晓夫推行大规模的开荒工作造成了什么后果?读一读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想一想二战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对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之处是什么?辨一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考点一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1赫鲁晓夫上台后面临着怎样的经济问题?2为解决农业问题赫鲁晓夫做了怎样的努

2、力?精讲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改革的内容包括: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3有的学者这样评价赫鲁晓夫: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结合图一对上述评价进行合理解释。图一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雕塑而成,中间镶着赫鲁晓夫的铜质头像。黑白相间的构图,使人联想到赫鲁晓夫复杂的性格和矛盾的一生4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苏联GDP增长率大幅提高,结合图二分析其对策是什么?图二19531983年苏联与世

3、界实际GDP 平均增长率对比图5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精讲改革背景目的内容结果失败原因赫鲁晓夫改革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侧重于农业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即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只是对其进行小修小补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重工业考点二戈尔巴乔夫改革1结合下表及图三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临怎样的国内政局?20世纪8090年代苏联国民生产增长统计表年份198119851986198819891990国民生产增长率3.2%2.8%2.4%4%图三食品缺乏,居民排队购买2.为此,戈尔巴乔夫在经

4、济方面有什么举措?3再结合上述表格及图三说明,到1990年戈尔巴乔夫改革成效如何?为此,其又进行了怎样的努力?4图四为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件大事。图四克里姆林宫升起俄罗斯国旗图四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与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关系?5(关注新史观)从东西文明差异的视角理解苏联改革在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西方文明并不是一种最健康、最完善、最积极、最有效的文明类型。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各国应积极探索出适合自己国情的建设道路。1988年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后,开始实行了私有制,1990年10月18日戈尔巴乔夫颁布了稳定国民经

5、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方针,提出了“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和 “非垄断化”、“非国有化”及“私有化”的方针。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不包括()A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 B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C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允许个体经济存在D不能改变改革的方向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对中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借鉴,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一、选择题1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A农业生产管理过

6、于集中B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C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过高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B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3从下表中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19511965年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单位:%年份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1951195510.811.313.1195619609.19.010.4196119658.56.68

7、.6A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B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C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D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4某一历史阶段,苏联曾投资50亿卢布在东部大规模垦荒。垦荒地的肥力迅速耗尽,几百万公顷土地遭风蚀,换来了沙化的土地和丛生的杂草,带来这一结果的苏联领导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5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6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

8、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家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D普京执政时期7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8苏联史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这一体制(

9、)与实施初期的苏联国情基本适应是苏联实现工业化国家的重要条件奠定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其弊端是造成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A B C D题号12345678答案二、非选择题9最近,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作为世界三大粮食品种之一的玉米,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也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据考证,玉米原产于南美洲,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了,那么玉米最早是怎么传播到欧洲的呢?(2)明清时期作为高产粮食作物的玉米也传播到了中国,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3)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10、?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4)赫鲁晓夫上台后,进行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推行“玉米运动”。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赫鲁晓夫改革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学案27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答案解析课前准备区一、1.(3)二十大2(1)义务交售制自主权(2)企业企业和个人二、1.(1)集中领导(2)经济手段2重工业3停滞三、1.(2)19852(1)市场(2)指导性(4)租赁(5)家庭农场问题思考议一议短期内提高了粮食产量,但是大规模毁草、毁林开荒,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开荒地区风蚀、水蚀严重,土壤严重退化。想一想都对苏联的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都没有从实际出发,改革最终

11、都失败了。课堂活动区考点一1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理解: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说“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又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所以说“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4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并将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方面,尤其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考点二1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2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式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12、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3(1)经济继续滑坡,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2)戈尔巴乔夫将改革重点转向了政治领域。4(1)上图反映了苏联的解体。(2)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国内局势失控,是导致解体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5C课后练习区1C2C3B4C5C6C7D8D9(1)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及新发现的美洲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商人们通过这些航路,贩卖世界各地的商品,美洲的玉米也被运往世界各地包括欧洲。(2)高产作物玉米的引进,使土地得到了最广泛的利用,使粮食总量大幅增加,对于养活众多人口,腾出更多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有

13、重要意义。(3)事件:漫画反映了“大跃进”运动。影响:“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是出现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的重要原因。(4)主要目的:解决苏联的粮食短缺问题,从根本上来讲也是解决斯大林体制带来的严重农业问题。失败原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只是对原有的体制小修小补;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解析第(1)问实际上是考查新航路的开辟产生的影响。第(2)问要注意结合有关经济常识的内容回答。第(3)问根据漫画中的文字注释可知,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然后再分析其影响。第(4)问在分析“玉米运动”的原因时,要注意结合斯大林体制的局限性。最终失败的原因要从本质上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