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338KB ,
资源ID:1506639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0663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版新课标高考化学总复习:限时集训39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版新课标高考化学总复习:限时集训39 WORD版含解析.doc

1、 (限时:45分钟)1(2015重庆高考)ClO2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图1图2(1)仪器D的名称是_。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_。(2)打开B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宜_(填“快”或“慢”)。(3)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_。(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

2、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_。(5)已吸收ClO2气体的稳定剂和稳定剂,加酸后释放Cl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若将其用于水果保鲜,你认为效果较好的稳定剂是_,原因是 。图32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对Fe3与I的反应进行探究,实现Fe2与Fe3的相互转化。(1)该同学最初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如表所示:编号操作现象先向2 mL 0.1 molL1 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先向2 mL 0.1 molL1 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0.1 molL1 KI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血

3、红色;滴加KI溶液后,血红色无明显变化实验的现象为_。写出FeCl2溶液与新制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该同学分析了导致实验现象的可能原因,并对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如表所示:编号操作现象向2 mL 0.1 molL1 KI溶液中滴加1 mL01 molL1 FeCl3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滴加FeCl3溶液后,溶液变成黄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血红色根据实验,该同学认为Fe3有可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结合实验现象用简明的文字说明他得出上述结论的理由:_。(3)该同学认为需要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根据实验中现象得出的结论。请补全表中的实验方案:编号操作预

4、期现象及结论向2 mL 0.1 molL1 KI溶液中滴加1 mL0.1 molL1 FeCl3溶液,_(4)上述实验结果表明,Fe3有可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查阅资料知,参加反应的Fe3与I的物质的量相同。该同学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分析了实验中加入KSCN后溶液变血红的原因,认为Fe3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为_。3(2016泰州模拟)锌浮渣主要含Zn、ZnO、SiO2、Fe2、Cd2、Mn2,工业上可通过控制条件逐一除去杂质以制备超细活性氧化锌,其工艺流程如图1: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1)锌浮渣利用硫酸浸出后,将滤渣进行再次浸出,其目的是_。(2)净化是为了将Mn2转化为MnO2而除

5、去,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90 时,净化溶液中残留铁的浓度受pH影响如图2。pH值较小时,虽有利于Fe2转化为Fe3,但残留铁的浓度仍高于pH为34时的原因是_。图2(4)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填化学式)。(5)碳化在50 进行,“前躯体”的化学式为ZnCO32Zn(OH)2H2O,写出碳化过程生成“前躯体”的化学方程式_;碳化时所用NH4HCO3的实际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倍,其原因一是为了使Zn2充分沉淀,二是_。4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装置,以探究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写出试

6、剂Y的名称:_。(3)已知:通入一定量的Cl2后,测得D中只有一种常温下为黄棕色的气体,其为含氯氧化物。可以确定的是C中含氯化合物(盐)只有一种,且含有NaHCO3,现对C的成分进行猜想和探究。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存在两种成分:NaHCO3和_;假设2:存在三种成分:NaHCO3、_和_。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不填满)。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试管、小烧杯。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C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固体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步骤2:步骤3:(4)已

7、知C中有0.1 mol Cl2参加反应。若假设1成立,可推知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2016云南统考)黄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FeS2和少量FeS(假设其他杂质中不含Fe、S元素,且高温下不发生化学变化),它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黄铁矿石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将m1 g该黄铁矿石的样品放入如图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4FeS7O22Fe2O34SO2实验一测定硫元素的含量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处理: (1)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8、_。(2)反应结束后乙瓶中的溶液加入足量H2O2溶液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H2O2可以看做是一种很弱的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3)该黄铁矿石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列出表达式即可)。实验二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4)中,若用铁粉作还原剂,则所测得的铁元素的含量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5)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有_。(6)某同学一共进行了四次滴定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消耗KMnO4溶液体积/mL25.0025.0320.0024.97根据所给数据,计算该稀释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c(Fe2)_。答案1.解析:(1)

9、仪器D是锥形瓶;安装F中导管时,应遵循“长进短出”的原则,所以应选择装置b。(2)为使ClO2被充分吸收,必须控制ClO2的生成速率,因此滴加盐酸的速率宜慢不宜快。(3)F溶液中的颜色不变说明没有Cl2通入,即Cl2被装置C所吸收。(4)参加反应的离子有ClO和H,生成的微粒有Cl和ClO2,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离子方程式即可。因为ClO2的性质与Cl2相似,所以能使淀粉KI溶液变蓝,利用此性质可以验证是否有ClO2生成。(5)稳定剂相对于稳定剂,可以缓慢释放ClO2,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答案:(1)锥形瓶b(2)慢(3)吸收Cl2(4)4H5ClO=Cl4ClO22H2O验证是否有

10、ClO2生成(5)稳定剂稳定剂可以缓慢释放ClO2,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2. 解析:(1)Fe2和SCN不反应,加入新制氯水发生反应:Cl22Fe2=2Cl 2Fe3,Fe3和SCN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2)I2溶解在水中呈黄色(因浓度较小),所以可测Fe3把I氧化成I2。(3)因为Fe3把I氧化成I2,I2遇淀粉变蓝,在CCl4中呈紫色,生成的Fe2与铁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4)当把Fe3和I等物质的量反应后,加入KSCN溶液后仍变血红色,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即2Fe32I2Fe2I2。答案:(1)滴加KSCN后溶液无明显变化,加入氯水后溶液变成血红色2Fe2C

11、l2=2Fe32Cl(2)溶液变成黄色,推测生成了I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编号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再滴加淀粉溶液(或CCl4或铁氰化钾溶液)预期现象:溶液变蓝(或溶液分层,下层溶液为紫色;或生成蓝色沉淀)结论:Fe3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和Fe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2Fe32I2Fe2I23. 解析:由工业生产流程可知,锌浮渣主要含Zn、ZnO、SiO2、Fe2、Cd2、Mn2,加入稀硫酸浸出过滤,得到滤渣 为SiO2,净化 加入(NH4)2S2O8溶液,pH5.4是为了将Mn2转化为MnO2而除去,过滤得到滤渣 为MnO2,滤液加入H2O2氧化Fe2为 Fe3,调节溶液p

12、H,Fe3生成FeOOH,过滤得到滤液中加入锌置换镉,过滤得到的金属为Cd,滤液中加入NH4HCO3碳化,得到(NH4)2SO4和CO2及“前躯体”ZnCO32Zn(OH)2H2O,最后通过“前驱体”得到超细活性氧化锌。(1)锌浮渣利用硫酸浸出后,滤渣进行再次浸出的目的是提高锌元素的浸出率。(2)(NH4)2S2O8溶液具有氧化性,在pH5.4 时是为了将Mn2 转化为MnO2而除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90 时,净化溶液中残留铁的浓度受pH影响如图2。pH值较小时,虽有利于Fe2 转化为Fe3,但残留铁的浓度仍高于pH为34时的原因是依据Fe3水解显酸性可知,H浓度大有利于抑制Fe3的水

13、解。(4)上述分析可知发生ZnCd2=Zn2Cd,滤渣 为被还原出的Cd。(5)“前躯体”的化学式为ZnCO32Zn(OH)2H2O,结合反应物为ZnSO4和NH4HCO3,滤液中加入NH4HCO3碳化,得到(NH4)2SO4和CO2及“前躯体”的化学式。利用原子守恒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碳化时所用NH4HCO3的实际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倍,其原因一是为了使Zn2充分沉淀,二是NH4HCO4受热分解损失或NH4HCO3消耗H,避免H浓度过大溶解 ZnCO32Zn(OH)2H2O。答案:(1)提高锌元素的总浸出率(2)Mn2S2O2H2O=MnO22SO4H(3)H抑制Fe3水解(4)Cd(5)

14、3ZnSO46NH4HCO3=ZnCO32Zn(OH)2H2O3(NH4)2SO45CO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损失或 NH4HCO3 消耗H,避免H浓度过大溶解 ZnCO32Zn(OH)2H2O4. 解析:(1)先制备Cl2,由MnO2可以确定试剂X为浓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MnO2MnCl2Cl22H2O。(2)Cl2中除了含有水蒸气外还含有一定量的HCl气体,必须除去,试剂Y为饱和食盐水(或饱和氯化钠溶液)。(3)根据反应物Cl2、Na2CO3、H2O,从组成的角度来看,生成物可能有 NaHCO3、NaCl、NaClO、NaClO3等,确定的是C中含氯盐只有一种,只能是Na

15、Cl,排除NaClO、NaClO3。D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氯的一种氧化物,且在D中没有其他气体,则Na2CO3只是转化成NaHCO3。这样就可以假设有两种可能:NaHCO3和NaCl与Na2CO3、NaHCO3和NaCl。再将产物探究转化为离子的验证即可确定固体种类,即验证Cl、CO,检验CO可用BaCl2或CaCl2溶液;检验Cl用AgNO3溶液,但要注意CO的干扰,应先滴加过量的稀HNO3溶液,再滴加AgNO3溶液。(4)二者等物质的量反应的通式为:xCl2xNa2CO3H2O=xNaHCO3xNaClClmOn,Cl2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由氧原子守恒,可得 mn21,可推出

16、氯的一种氧化物为Cl2O。答案:(1)4HCl(浓)MnO2MnCl2Cl22H2O(2)饱和食盐水(或饱和氯化钠溶液)(3)NaClNa2CO3NaCl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2:向a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证明固体中不含Na2CO3;若溶液变浑浊,证明固体中含Na2CO3步骤3:向b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HNO3溶液,再滴加AgNO3溶液若溶液变浑浊,结合步骤2中,则假设1成立;结合步骤2中,则假设2成立(4)2Cl22Na2CO3H2O=2NaHCO32NaClCl2O5. 解析:(1)(3)测定S元素含量的实验原理为黄铁矿石在无CO2的空气中完全反应(防止生成BaCO3沉淀

17、影响测定结果),生成的SO2用NaOH溶液吸收、H2O2将吸收液中的SO氧化成SO,加入过量BaCl2溶液,硫元素全部转化为BaSO4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量等操作,得到的m2 g BaSO4固体,根据关系式SBaSO4可求出m1 g该黄铁矿石中S元素的质量为m2 g,则该黄铁矿石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00%。(4)若用铁粉作还原剂,则会引入铁元素,故测得的铁元素的含量偏大。(6)由实验数据看出,第三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偏差较大,应该舍弃,其他三次滴定实验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5.00 m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滴定反应的关系式为5Fe2MnO,则该稀释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c(Fe2)50.500 0 molL1。答案:(1)提供反应物O2,排出装置中生成的SO2使之完全被乙瓶中溶液吸收(2)Na2SO3H2O2=Na2SO4H2OH2O2HHO(3)100%(或 100%)(或其他合理答案) (4)偏大(5)250 mL 容量瓶(6)0.500 0 molL1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