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539KB ,
资源ID:1506492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0649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同步复习:专题1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同步复习:专题1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doc

1、考纲要求(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思维导图知识主线1 1917年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曲折 反复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列宁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二是斯大林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三是二战之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程及结果)。2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胜利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3

2、 二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考点一列宁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2)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社会劳动强制劳动。(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4)评价: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消极许多措施超

3、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2 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经济政治危机。(2)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4)意义:表明苏俄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考点二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核心词: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1 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和

4、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确立了斯大林经济体制。2 主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与专制。3 评价(1)积极: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国资源,建立、健全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成为苏联后来解体的重要原因。考点三斯大林模式的调整核心词:苏共二十大、军备竞赛、苏联解体1 三次改革赫鲁晓夫

5、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背景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赫鲁晓夫改革成效不大,带来了社会的混乱经济继续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措农业(1)扩大集体农庄的生产自主权(2)开垦荒地(3)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1)扩大农场和农庄的生产自主权,提高农产品价格(2)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1)提出“加速发展战略”,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施工业(1)扩大地方和企业生产自主权(2)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2)改革陷入困境后,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评价积极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收到一定的成效经济持续下滑,国内局势失控,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消极(1)

6、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2)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入停滞2. 苏联解体(1)过程: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使苏联变成松散的邦联。“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质变。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2)原因: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体制上的弊端和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根深蒂固。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方针,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外部原因:西方敌对势力长期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1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违反经济规律,否定商品货币关系,靠军事手段来管理经济。()点拨违反经济规律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对后

7、来的工农联盟最能构成威胁的措施是余粮征集制。()3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4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念;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5 “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苏联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点拨错在“一直发挥积极作用”。6 1922年苏联成立并不代表社会主义的建

8、成。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7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模式都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从而日益阻碍经济的发展;新经济政策则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8 在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半球化”的发展模式,即世界上主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二者互相斗争、此消彼长可以带来很多值得深思的经验和教训。 ()9 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重点发展集体农业。 ()点拨不同之处在于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10斯大林体制最主要的缺陷是否定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作用。 ()11斯大林时期的经

9、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12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农业领域;而赫鲁晓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工业方面,尤其是重工业方面。 ()点拨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心分别是农业和工业。13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14导致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的直接原因是经济改革陷入困境。()1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点拨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16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但在改革的前期都不同程度地

10、取得一定成效。戈尔巴乔夫改革虽然突破了斯大林体制,但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各种矛盾激化,最终使苏联解体。 ()考向一列宁追随“理想”与面对现实的两次社会主义建设实验典例1(2013广东高考)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实行余粮征集制知识定位新经济政策新的内涵关键点读懂“投机倒把活动从政治经济学与正当贸易区分不开来”的本质含义是承认农民商品贸易

11、的正当性、合法性,与列宁新经济政策内涵一致。辨析选项可用排除法解题,农业集体化不允许农产品自由贸易,排除B项;C项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但美国不存在禁止农产品贸易的问题,排除;余粮征集制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当时取消了自由贸易,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巧用排除法扫除遮挡正确选项的浮云排除法:又称归谬法、筛选法,是最常用、最有效的做选择题的方法。它以题干为条件,对备选项进行逐一筛选,排除那些自身表述错误的或者与题干无关的选项。错误选项,一般是用绝对的说法(如全部、所有、一直、完全等)来叙述、评价、概括、归纳,稍加鉴别就能将其排除。运用排除法,有的题目一次筛选即可成功,有的需要几次筛选才

12、能得出正确答案。典例2(2013海南高考)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知识定位新经济政策土地政策变化影响辨析选项准确判明材料立意、主旨是解题关键,“土地由禁止出租到允许出租”是材料有效信息,土地是否允许私有、买卖,个体经济是否承认合法、商品经济是否巩固了主导地位,均无法从材料中直接体现,由此排除A、B、D三项,答案

13、为C。强调不要想当然盲目选择答案,立足材料信息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唯一决窍。答案C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两次尝试探索1 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人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2 面对现实的实验:新

14、经济政策(1)一个勇敢的调整农业由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工业由国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由取消贸易允许自由贸易;分配由平均分配按劳分配。(2)核心: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私有,利用市场机制、商品货币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3 不同结果:前者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国内战争结束后引发政治经济危机;后者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但随着形势发展被逐步放弃。考向二斯大林模式回归“理想”的建设模式探索典例3(2013全国卷高考)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

15、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知识定位工业化建设的目的、特点斯大林模式调动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1931年”这一时间信息,理解斯大林说这段话的含义,结合当时苏联国内外形势思考作答。当时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斯大林的话体现了他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故选B项。答案B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1)时间:1925192819361953年。(2)主题: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3)措施:确立了斯大林经济体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高度集权化。(4

16、)特点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资金受惠于农业,农民负担过重。(5)结果:国家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后来呈现越来越多的弊端。(6)二战后对斯大林体制的调整主题: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措施:1956年赫鲁晓夫改革,六七十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特点:前者尽管取得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仅是一些修补;后者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失之偏激,偏离了社会主义方

17、向,最终失败。考向三从现代化途径的多样性审视苏联工业化建设典例4(2013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摘自列宁全集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三党

18、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四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

19、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知识定位工业化模式苏、英、中模式比较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第(1)问注意从苏维埃政权是新生的政权及其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对落后等方面分析说明。第(2)问考查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为加速工业化而采取的措施,回答时把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战略及具体措施加以列举,

20、要注意答题的角度是“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第(3)问第一小问要说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之路;第二小问注意联系材料二、三的内容,并以英国为例说明。第(4)问先阐释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再结合所学知识与苏联的工业化比较,说明两者间的差异。答案(1)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经济技术落后,国防薄弱;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2)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3)从发展轻工业开始。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

21、(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4)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区分解答方式的答题术语(1)指出、举出:指出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而举出(列举)则为举例性质,如不限定,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二者区别在范围上,前者范围相对小,后者相对宽泛些,但都应概括精炼的解答历史史实或者结论。(2)说明、表明:二者的含义相似,就是说从什么材料得出结论(这个意义多用 “表明”),此外,“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这个意义多用于问答题),就相当于说“表明了什么?

22、”也就是“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的隐性要求。押题1(立意:重要概念计划经济)2012年7月9日苏联解体20年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共产主义,是计划经济的最初形态。”以下史实不能证明此立场的是()A取消商品贸易 B实行工业国有化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实行高度集中管理体制答案C解析“国家资本主义”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关,故选C。押题2(立意: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计划与市场)2013年5月24日,法国解放报指出:“金融危机让人们重新发现社会主义重回列宁时代或许可以找到挽救自由主义的办法。”下列列宁时代所采取的措施中对克服今天的金融危机仍有启示作用的是()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

23、施配给制B国家统一地价,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小企业实行国家监督D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允许中小企业合理发展答案D解析“经济危机”、“自由主义”皆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无序性,列宁时代最成功的经济政策是新经济政策,一方面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市场、货币、经济规律,比较备选项,只有D项与题意一致。押题3(立意:历史意识新经济政策所体现的人文关怀)2012年6月29日从民心指数高扬到苏联政权垮台指出:“新经济政策采取了顺乎民意、尊重客观规律的措施,仅五年时间工农业生产分别增产2倍、1倍以上。”以下不能体现此政策顺乎民意的是()A实行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B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

24、建设C实行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D实行五年计划方式规划发展方向答案D解析五年计划方式是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式,与“新经济政策”主题不符,故选D。押题4(立意:主干知识斯大林体制的贡献)2012年7月2日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国家领导人的民心指数:“普京61%、梅德韦杰夫54%、勃列日涅夫39%、斯大林28%”其中斯大林民心指数排前几位的因素不包括()A使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B农业集体化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C政局稳定,国力提高D领导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答案B解析轻工业落后,农业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一直未有大的改善和提高是斯大林体制长期存在的弊端,故B项说法错误。押题5(立意:戈尔巴乔夫

25、改革的历史定位)2013年3月30日,82岁的戈尔巴乔夫在人类改变历史还是历史改变人类讲座中,认为把苏联解体归罪于他个人是不负责任的,而俄共反思苏联解体一文则认为“苏联解体源自戈尔巴乔夫的背叛与变节”。对以上两种观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前者有道理斯大林体制弊端长期存在是根源B后者有道理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C二者皆有片面性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产物D两者皆错误西方的和平演变,苏共党内反动势力破坏才是主因答案D解析按辩证观点原理,内因起决定因素,而D项则是外部因素,故答案选D。押题6(立意:主干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历史上的苏联一文写道:“沿着斯大林设计的道路就是一条通向崩溃的路,

26、其多任领导人试图扭转前进方向,但皆未成功。”关于苏联领导人努力扭转方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赫鲁晓夫冲击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B勃列日涅夫仍坚持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戈尔巴乔夫违背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D上述三人的经济改革成功,政治改革失败答案D解析三人的经济改革成功明显与史实不符,故选D。押题7(立意: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用文明史观解读历史是研究历史的新趋势。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各种文明不断交融创新的过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文明的交融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

27、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文池思想的灵光(1)“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新兴资产阶级的哪些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文明的创新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历史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借鉴并创新的?答案(1)主张君主立宪,

28、实行维新变法;主张民主共和,进行辛亥革命;主张民主、科学,发动新文化运动。(2)苏俄: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的关系发展生产。美国:罗斯福借鉴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实行新政,改变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一、选择题题点1列宁从直接过渡到间接过渡1 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 030 万公顷,比1920年减少690 万公顷,只及1913年的85%。此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国内战争使农业生产形势日益恶化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D苏俄工业化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所致答案A解析十月革命

29、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协约国的外来干涉和国内的叛乱。为了集中力量战胜敌人,苏俄政府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来战争结束,该政策中许多超出战时需要限度的措施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遭到农民的抵制,农民的积极性大大降低。2 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总结道:“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俄国处于严重经济危机之中B苏维埃政权受到国内外敌人的围攻C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存在科学性问题D建设社会主义缺乏必要的经验答案D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时期对战胜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和平建设时期继续使

30、用该政策并不合适,并出现严重社会问题。布尔什维克党在战争结束后未能及时废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见其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经验。3 工业企业的经营方式,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是有很大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A集中全国的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B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扩大经营权C国家政权和国外、国内私人资本合作D重要工业企业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答案C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工业企业上实行国有化,新经济政策允许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A、B两项明显不符合题意,D项是两者的共同点。4 有人称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

31、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说法的共同缺陷是()没有认识到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没有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A BC D答案D解析“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是指新经济政策实行商品经济,允许资本主义存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指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苏俄和美国实行的经济政策,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都符合两国当时的实际,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但是都没有改变两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指出了两种观点本身的缺陷,指出了两者看问题方法的缺陷。题点2斯大林否定市场、货币、经济规律的探索5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

32、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依托材料客观评价斯大林体制。材料中的“这个制度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了工业化的大道”“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符合对斯大林体制的客观评价,承认了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故答案为C项。6 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A基

33、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答案C解析斯大林模式开创了落后的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国家,通过牺牲农业为代价,迅速实现工业化的经济模式,可见材料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7 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B政府政策的失误C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影响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C解析数据表明农村生产出现一定程度的削弱,结合“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这一时间分析此时苏联斯大林模式正在确立

34、过程中,实行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的落后,故正确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8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是许多百姓家里的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有人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从根本上说明()A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有活力B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C苏联忽视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D苏联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极端低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以认识到,斯大林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长期滞后,人民生活消费品得不到满足。分析各选项,D项说法材料中未体现;A、C两项是表面

35、现象;“根本上”应指“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题点3对斯大林模式的三次大规模调整9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说:“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了。”为解决“土豆没了”的问题,他采取的举措有 ()实行余粮收集制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推行“加速发展战略”A BC D答案B解析“土豆没了”的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打击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长期得不到发展。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粮食产量,赫鲁晓夫进行了农业改革,开展玉米种植运动,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故正确。是列宁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10在201

36、2年7月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国家历任领导人的民心指数统计中,勃列日涅夫排第3位,这里俄国人民应主要是肯定他的()A推广玉米种植的改革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B工业改革使苏联综合国力与美国相匹敌C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平反一些冤案D倡导民主化、公开性,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答案B解析A、C两项为赫鲁晓夫改革内容,D项为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只有B项符合勃列日涅夫的执政史实。11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摈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李鸿章曾自嘲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相同的局限在于()A未推动社会发展进程B缺乏勇于改革的精神C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D

37、面临必然失败的命运答案C解析赫鲁晓夫虽打开了苏联改革的闸门,但最终也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李鸿章等人提倡“中体西用”思想,发起洋务运动,但也最终破产。所以,C项符合。121990年秋天,苏联的商店里商品匮乏,排队现象严重,市场供应发生危机,与购买力严重脱节。当时苏联出现了此起彼伏的罢工、游行示威、辩论选举等活动,颇似中国“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情形。这种政治狂热必然会影响到生产活动。当年,苏联国民经济下滑2%,1991年又下滑11%。导致这一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当年苏联社会出现大动荡等政治狂热现象B工人的罢工、游行示威、辩论选举等活动的影响C戈尔巴乔夫改革政策指导思想的失误D

38、斯大林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革答案C解析A、B两项都是苏联经济出现下滑的直接原因,而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错误指导思想导致了社会动荡。戈尔巴乔夫改革已经企图从根本上放弃斯大林模式,故D项不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作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的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材料二新经济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战时遗留的危机。到1926年时苏联的农业产量已经达到191

39、4年以前的水平(注:当时历史最高水平)在1925年逝世前不久,列宁已经决定要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他认为这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最佳道路。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的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农民所述的“新的沉重的负担”主要是由当时什么政策中的什么措施直接导致的?(2)材料二中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主要采取了哪项措施成功地解决了农业问题?(3)材料三中毛泽东主要批评的是斯大林模式中在经济方面的哪种做法?(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

40、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答案(1)政策及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征集制。(2)措施: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3)做法: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发展为代价,来优先发展重工业。(4)主题: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农民问题(或农业问题)。14经济体制是指一国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体制变革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集体农庄体制农业问题严重上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牲畜种类数量、牲畜产品率、作业方法

41、、农艺措施以及农畜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问题二赫氏改革光荣与混乱并行1953年起,赫鲁晓夫开始对义务交售制进行变革,提高收购价格,减少收购量,1958年完全取消义务交售制。1955年起,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

42、排生产,并采取措施扶植和鼓励个人副业的发展。通过改革,苏联的粮食产量明显增加,19511955年间,粮食的年平均产量3 850 万吨,19611965年间,年平均产量达到1.303 亿吨,增长近50%。肉类、奶类生产也大幅度增加。赫鲁晓夫还采取了合并集体农庄的政策,把大批集体农庄改组为国营农场。1958年,赫鲁晓夫一反常态,认为“保留大块宅房园地和私有牲畜,就成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道路上的严重障碍”,采取许多限制措施。1964年与1958年相比,除了水果和浆果有较大增长(24%),蛋和蔬菜有一定增长外,其余农畜产品都大大下降了。苏联农业落后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代人

43、打败饥饿1978年11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次年10月,即获得大丰收:当年粮食总产量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的总和。1982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1月,中央出台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要求对人民公社体制进行改革,“准备好一批,改变一批”。此后,人民公社逐渐解体。1985年1月,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进一步放宽农村政策,放活农村金融,扩大城乡交流。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约瑟特施琳说,中国向

44、世界证明一代人的努力就可打败饥饿。(1)材料一表明,在苏联农业发展中,“体制”与“问题”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2)据材料二,归纳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3)依据材料分析,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在较短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成效?答案(1)集体农庄制度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体制僵化;实行重工轻农(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损害了经济发展,导致出现严重的农业问题。(2)特点:政策具有两面性,前后矛盾(缺乏连续性);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影响:赫鲁晓夫的改革一方面触及了旧的体制,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没有摆脱旧体制的束缚,政策前后不一,影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来自农民的创造,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状况,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冲破了旧的人民公社体制的束缚,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党的农村政策逐步推进,具有连续性。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