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图版 高中地理 必修三 3.2遥感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遥感的概念和工作原理;2.了解遥感系统的组成、分类和工作过程;3.了解遥感的成像和分辨率概念;4.会对遥感图片进行简单识别和分析;5.了解遥感在区域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带问题观看微课视频,培养有目的地从试听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2.通过阅读分析图片或文字材料,锻炼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3.通过倾听同学介绍传统调查方式,对比提炼遥感调查方式的优点,锻炼对比分析能力。4.通过综合运用遥感
2、知识完成“未来应用遥感工作”科幻文的写作,提高地理思维能,加深对遥感应用的深入理解。5.通过运用“搜索引擎”获取遥感的应用、提高信息获取和甄别能力。6.通过同伴分享、互助、分组讨论等学习方式,总结遥感的应用领域,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思考和理解遥感技术的应用对人地关系的影响,培养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2.提升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教材分析】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技术的三种主要的技术手段,这三种手段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共同应用的基础上,再结合网络技术、虚拟技术,人们提出了数字地球的设想。所以说,第三章第二节“遥感技术的
3、应用”与其他两门技术的应用介绍处于同等的地位,他们相互交织,相互配合,才能使数字地球的设想实现。而遥感技术在3s技术中也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遥感技术(RS)是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的数据源;同时利用遥感数字影像获取地面高程,可以及时更新地理信息系统(GIS)中高程数据。教材对于遥感技术的概念、组成、工作过程、图像、应用有着比较详细的介绍,可以选择性应用教材资料。【学情分析】高二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完3.1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对地理信息技术有了一定了解,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方法也有了认识。就本校普通班整体素质来说,学生有一定学习基础与理解能力,而且对信息技术有很高的热情,课堂上也乐于讨论、
4、展示和分享。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日常的生活观察稍显不足,而遥感技术本身距高中生的生活较远,学生普遍没有过多的了解,只能从他们感兴趣的事件切入。遥感作为一门地理信息技术,学科专业性较强,高中生很难深入探究。但是遥感的功能强大,应用范围广阔,反过来也能促使学生形成一种发现与探究的欲望。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微课来了解有关遥感的一些内容,但是通过对自学效果的反馈发现了一些问题(见教学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分类;2.遥感在区域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3.遥感的优点(应用中体现)教学难点:(依据学生做出)1.遥感的原理(误解率约30%)
5、2.遥感的成像(误解率约60% )3.遥感系统的工作过程(误解率约54% )【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归纳法;问卷调查法。学法:自主思考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体验互动法,网络查询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课前自学应用及反馈课前自学应用及反馈遥感系统及其应用(微课自学)先完整看一遍视频,然后尝试回答学案中的问题(先写出会填的);再带着没有完成的问题看一遍视频(中间可以根据需要暂停播放)形成主要知识体系;培养有目的地从试听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习题反馈扫码完成“问卷星”中遥感自学反馈习题。(10题7分钟)了解学生知识理解和运
6、用中出现的问题。疑难调查扫码完成“问卷星”中遥感自学疑难调查问卷(包含自学学案中涉及所有教学内容选项,并设置开放性问题:关于遥感,你还想了解哪些?)附难点:了解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为课堂教学难点的选择提供信息,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搜集学生兴趣点,增强对学生学习的吸引力。【学以致用】科幻文写作写一篇400-600字的科幻文(假如你是某行业员工,你如何应用遥感系统完成工作?如:规划局、气象局、环保局等,也可以上网继续学习来完成) 让同学综合运用的知识(遥感及其应用)完成科学幻想文,通过运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导入为什么学习遥感?(遥感是我们深入了解地球的工具,启迪我们关注环境问题和人地
7、关系)观看视频回答问题:1.视频反映了什么现象?2.视频中大部分影像通过什么技术得到?强化本课学习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学习遥感的兴趣。明确知识结构本课知识体系请课前遥感知识体系(思维导图)画的好的同学,为同学强化本课知识结构。帮助更多学生总揽全局,了解本课的知识体系。明确学习目标本课重难点展示“自学疑难调查反馈”结果,明确本课教学难点和重点帮助学生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下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难点突破难点突破难点突破难点突破难点突破一.遥感的原理在真彩色图中,能顺利识别地物是因为不同地物反射的可见光颜色不同。1.黑白图像:只记录某一波段电磁波(或不可见波段),得到的是灰度(黑白)图像。2.假彩色卫星
8、图片:拍摄到的电磁波并不可见,为表现差别,不同波段赋予不同颜色。原理不同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不同.【活动1】真彩色图地物判别:这是哪里的卫星图片?(学校)红框内分别是什么地物?【思考】夜晚如何拍摄和记录地物?以教室监控夜间工作为例红外线【思考】观察永乐桥上车辆的热辐射图,思考:汽车周边红色表示什么?自然界中能否亲眼看到这种情景?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小结】遥感原理通过乡土遥感图像的识别和身边现象的观察,自然体会出遥感系统的运作原理,加深对遥感原理的理解。回应“疑难调查”中学生关于黑白图像及假彩色图像的问题。二.遥感的成像结论一个像元(像素)表示的实际面积越小,图像越清晰,即分辨率越高。遥感分辨
9、率:一个像元所代表的实地面积。观看“遥感图像放大至出现像元”的小视频,体验像元(像素)的概念,回应“疑难调查”中学生关于遥感像素及分辨率的问题。【活动2】涂苹果,比较分辨率 要求:用铅笔涂满有苹果的网格,若超一个格超过1/2属于苹果也涂满,否则不涂。(提前完成)【活动3】及时反馈白板上三幅卫星图片分辨率有4米、10米、30米,请依据所学做正确的搭配。通过看卫星图片放大图,学生亲身体验遥感图片中像素的存在。通过亲手画图,体验像素与分辨率、清晰度的关系,理解为什么一个像元代表的实际面积越小,分辨率越高。通过白板互动反馈,检验和巩固学生对分辨率的理解三.遥感的工作过程1.传感器的作用选择恰当字母为传
10、感器。接收电磁波;记录信息;传输信息。强化传感器的作用,为掌握要遥感工作过程做铺垫。2.工作过程【活动4】白板上:选择合适的功能填入对应的设备上;按工作过程的先后画上箭头并标上序号通过生生互动,让理解和掌握遥感设备工作工程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理解。重点突破重点突破四.遥感的优点监测范围广、时效快、精度高、连续性强、信息能够及时更新。【活动5】倾听原始土地调查工作过程,小组讨论总结:与传统方式相比,遥感技术的优势。 一名志愿者上讲台分享遥感出现前,土地调查工作的推进过程,全体学生依据表格给的框架对比遥感与实地调查的优缺点,从而总结遥感技术的优点。通过学生间的倾听,运用对比法、和归纳法,分析总结
11、遥感的优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五. 遥感的应用1.资源普查2.环境监测3.灾害监测4.区域调查【活动6】先听同学分享遥感应用学习心得,再通过小组讨论,尽可能多的总结出你们听过的所有遥感应用领域。具体安排:1)3名学生结合教材图像,讲述教材上遥感技术的具体应用。2)选取科幻文(课前上交)写的比较符合要求,能体现遥感应用的4名同学分享他们的作文。3)各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搜索引擎”写出遥感应用领域,轮流贴上黑板,十秒钟没贴上的小组会被淘汰。【活动7】通过小组讨论,把以上“应用”进行分类。锻炼学生分享能力和倾听总结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进行终身学习(搜索和鉴别信息)的能力。总结点睛遥感应用的基础遥感的应用中,全部包含“监”或“查”,都有看的意思;要干的一切应用都源于“传感器拍摄地物图片”深入理解遥感的应用课后反馈及时反馈检测扫码完成“反馈题”检验学习效果,巩固知识和能力。课后拓展 留给对遥感又特别兴趣的同学扫码访问更多遥感信息网站,获取更多有关知识分层次教学,让有兴趣的同学获得进一步提升的机会。【板书设计】(大致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