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547.50KB ,
资源ID:1504579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0457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下图为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 )Aa1A1a配子间的4种结合方式子代中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就是配子形成过程中,即图中过程。故选A。2. 已知羊的毛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观察下面羊的毛色(白毛和黑毛)遗传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白毛B. 图中三只黑羊

2、的基因型一定相同C. 图中四只白羊的基因型一定不同D. 2与一只黑羊交配再生一只黑羊的概率为1/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2和3所生的后代中1为黑色,说明白色为显性性状(设由A基因控制),黑色为隐性性状,据此答题。【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白毛,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黑色为隐性性状,所以图中三只黑羊的基因型一定相同,B正确;C、1的后代有黑个个体出现,所以1的基因型为Aa,2和3所生的后代中1为黑色,所以2和3的基因型均为Aa,2基因型为AA或Aa,所以图中四只白羊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错误;D. 2(1/3AA、2/3Aa)与一只黑羊(aa)交配,再生一只

3、黑羊的概率为2/31/2=1/3,D正确。故选C。3. 图甲为某动物精巢内一个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的变化图。其中图乙所示的、中,能与图甲相对应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裂过程中柱状图信息解读(1)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的连续过程,则甲为性原细胞;乙为初级性母细胞;丙为次级性母细胞;丁为性细胞。(2)若图2表示二倍体动物分裂细胞,则A可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次级性母细胞,以及性细胞;B可表示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性母细胞;C表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性原细胞(体细胞)。【

4、详解】图甲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内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和4个DNA分子,与图乙中的相符合。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4. 有关下列遗传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中的过程B. 以上过程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验证过程C. 图中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D. 子代中aaBB的个体占aaB_中的比例为1/4【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上图为Aa的自交,后代基因型分离比是AAAaaa=121;下图为AaBb的自交,后代表现型分离比是A_B_A_bbaaB_aabb=9331。分析杂交实验过程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

5、,为受精作用。【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图中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下图中有两对基因,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基因重组,所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过程,而过程表示受精作用,不能体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A错误;B、“假说一演绎”法中的验证过程用的是测交方法,而上述两个实验均为自交过程,B错误;C、上图中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的,所以后代AAAaaa=121,其中Aa占1/2,C正确;D、图中子代中aaB_个体包括1/8aaBb和1/16aaBB,所以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3,D错误。故选C。5. 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

6、是A. 复制的两个基因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 .B. 同源染色体分禽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C. 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D.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

7、因自由组合。【详解】A、复制的两个基因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A正确;B、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正确;C、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C正确;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D。6. 下列关于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关系B. 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C. 伴性遗传也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 表现上具有性别差异【答案】A【解析】【分析】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基因

8、在染色体上,并随着染色体传递。【详解】A、X、Y性染色体上有很多基因,有些基因与性别决定无关,A错误;B、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B正确;C、伴性遗传也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正确;D、属于伴性遗传的表现型,具有性别差异,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7. 艾弗里和其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内容可知( )实验组号接种菌种加入不同处理的S型菌细胞提取物培养皿长菌情况R不作处理R型、S型R蛋白酶?RR

9、NA酶R型、S型RDNAR型、S型RDNA酶R型A. 培养皿中只出现R型菌B. 该实验控制自变量采用了“加法原理”,因为不同组中加入了不同的酶C. 该实验说明S型菌的DNA很可能就是转化因子D.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表格,除了加入DNA酶的一组培养皿只长出R型菌,其他都长除了R型菌和S型菌,可判定加入的S型菌细胞提取物中肯定有S型菌的DNA。【详解】A、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培养皿可以长出R型菌和S型菌,A错误;B、该实验控制自变量采用了“减法原理”,因为不同组中加入了不同的酶,B错误;C、该实验说明S型菌的DNA很可能就是转化因子,C正确;D、说明DN

10、A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点睛】该题考查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R型菌与S型菌的DNA混合,培养皿上会长R型菌和少量的S型菌,此实验说明“转化因子”是DNA。8. 如图所示为DNA的某一片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B. DNA中相对含量越多越稳定C. 图中的种类由决定,共有5种D. 双链DNA中,A+T=G+C【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为磷酸,为脱氧核糖,为含氮碱基,为脱氧核苷酸,为氢键,碱基对,脱氧核苷酸链。【详解】A、有的脱氧核糖上连接1个磷酸,有的连接2个磷酸,A错误;B、为氢键,氢键越多,DNA越稳定,B正确;C、为脱

11、氧核苷酸,其种类由含氮碱基决定,共有4种,C错误;D、双链DNA中,A+T不一定等于G+C,D错误。故选B。【点睛】9.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U、CG的碱基对原则B. DNA子链的合成方向都是由53C. DNA分子全部解旋后才开始进行DNA复制D. 脱氧核苷酸必须在DNA酶的作用下才能连接形成子链【答案】B【解析】【分析】DNA分子复制:(1)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2)条件: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模板(DNA的两条链)、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能量;(3)方式:半保留复制;(4)产物:DNA分子。【详解】

12、A、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T、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U只存在于RNA分子中,A错误;B、DNA分子是反向平行的,复制的时候只能是从5端向3端延伸,B正确;C、DNA复制过程为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D、脱氧核苷酸必须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才能连接形成子链,DNA酶属于水解酶,能将DNA分子水解,D错误。故选B。10. 图中、是真核细胞某基因的两条链,是另外一条多核苷酸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的酶是DNA聚合酶B. 彻底水解后可能生成6种小分子物质C. 若该基因为核基因,则该过程发生在分裂期D. 若链中碱基G占28%,则中碱基A占22%【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图中

13、显示的是转录过程,图中的酶是RNA聚合酶,A错误;是核糖核苷酸链,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磷酸、A、G、C、U四种碱基,共6种小分子,B正确;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则该过程发生在分裂间期,C错误;若链中碱基G占28%,能推出链中C占28%,但无法计算出链T占多少,因此中A的含量也不可知,D错误。故选B。11. 下列关于下图所示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1上三个相邻碱基叫作反密码子B. 该过程需要mRNA、tRNA、rRNA参与C. 多个结构1共同完成一条物质2的合成D. 结构1读取到AUG时,物质2合成终止【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物质1是翻译的模板,即mRNA;物质

14、2为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链;结构1为核糖体,图中显示了一个信使RNA上结合了多个核糖体同时翻译多肽链的过程,图中翻译的方向为从左到右。【详解】A、物质1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叫作一个密码子,反密码子是位于tRNA上的相邻三个碱基,A错误;B、翻译过程需要mRNA作为模板,tRNA作为转运氨基酸的工具,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翻译的场所,B正确;C、从图示可以看出,每个核糖体都能独立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C错误;D、从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左向右,最后在UAA(终止密码子)处停止翻译,D错误。故选B。12. 如图为基因控制性状表现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5、. 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B. 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C. 过程中需要多种转运RNA,转运RNA不同,所搬运的氨基酸也不相同D. 人大约70%的囊性纤维化患者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表示转录过程,即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表示翻译过程,即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及实例(1)直接途径:基因控制蛋白质结构控制生物性

16、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的病因。(2)间接途径: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控制生物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详解】A.过程为转录,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A正确;B.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的容错性,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B正确;C.过程表示翻译,其中需要多种转运RNA,因为密码子的简并性,转运RNA不同,所搬运的氨基酸可能相同,C错误;D.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控制血红蛋白基因发生突变,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这属于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把中心法则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加了题目

17、的难度,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基因的表达过程。13. 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DNA的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导致DNA甲基化,进而使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因此失去转录活性。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DNA甲基化,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B. DNA甲基化,会导致mRNA合成受阻C. DNA甲基化,可能会影响生物的性状D. DNA甲基化,可能会影响细胞分化【答案】A【解析】DNA甲基化是指DNA的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这不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A错误;DNA甲基化,会使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因此失去转录活性,导致mRNA合成受阻,B正确;DNA甲基化会导致mRNA

18、合成受阻,进而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阻,这样可能会影响生物的性状,C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DNA甲基化会导致mRNA合成受阻,即会影响基因表达,因此DNA甲基化可能会影响细胞分化,D正确。14. 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些生物中的RNA具有催化功能B. tRNA上的碱基只有三个C. mRNA与tRNA在核糖体上发生配对D. RNA也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1 RNA与DNA的区别物质组成结构特点五碳糖特有碱基DNA脱氧核糖T(胸腺嘧啶)一般是双链RNA核糖U(尿嘧啶)通常是单链2 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详解】A、酶大多数是蛋白质,

19、少数是RNA,故A正确。B、转运RNA上有很多个碱基,故B错误。C、mRNA和tRNA的配对是发生在核糖体上,故C正确。D、RNA也可以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故D正确。故选B。15.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给子代B. 子代获得突变基因后一定会引起性状的改变C. 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细胞的分裂期D. 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三大来源之一,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特征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2、基因

20、突变的原因多种多样。在没有人为因素的干预下,基因产生的变异称为自发突变。在人为因素的干预下,基因产生的变异称为人工诱变。利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来处理生物,会使生物发生突变的频率大为提高。【详解】A、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基因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能遗传给后代;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给后代,A错误;B、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比如: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几个密码子都可以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现象),一个碱基改变后,可能其氨基酸还是不变的,这样性状不会改变;如果突变发生在内含子或者发生隐性突变等等,生物性状也不会改变,B错误;C、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细胞的分裂间期,C错

21、误;D、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所以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D正确。故选D。16. 下列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A. B. 精子卵子abABAbaBabaabbAaBbAabbaaBbABAaBbAABBAABbAaBBAbAabbAABbAAbbAaBbaBaaBbAaBBAaBbaaBBC. D. 【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重组: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2、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

22、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详解】A、图为杂种子一代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而发生了基因重组,A正确;B、图中是雌雄配子结合的基因组成方式,是受精作用过程,细胞内基因的组合不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C、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没有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D、图中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没有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A。17. 某植物高秆(D)对矮秆(d)显性,抗锈病(T)对易感病(t)显性,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对DdTt和Ddtt杂

23、交后代的预测中错误的是A. 由于等位基因分离,后代可出现矮秆类型B. 由于基因重组,后代可出现矮秆抗锈病类型C. 由于基因突变,后代可出现DDdTt类型D. 由于自然选择,后代的T基因频率可能上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等位基因分离,DdTt和Ddtt杂交后代可出现dd的个体,表现为矮秆类型,A正确;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后代可出现ddTt的矮秆抗锈病类型,B正确;C、后代可出现DDdTt类型,说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分开,导致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增加了一条,所以属于染色体变异,而不是基因突变,C错误;D、易感病个

24、体容易被淘汰,所以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后代的T基因频率可能上升,D正确故选C18. 某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下图是其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 该细胞肯定发生过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C. 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 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差错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的能力。【详解】根据染色体形态可知,一种形态的染色体有2条,说明含有2个染色体组,故A错误;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等位基因,根据染色体颜色判断应是发生了同源

25、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故B错误;A和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C错误。若减数第二次分裂b所在的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可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D正确。19. 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单倍体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B. 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较大且都可用种子繁殖后代C. 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D. 可采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的方法人工诱导获得多倍体【答案】B【解析】【详解】含有四个或四个以上偶数个染色体组的多倍体物种产生的单倍体,含两个或两个以上

26、的染色体组,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A正确;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较大,营养物质含量有所增加,但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的多倍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就没有种子,不能用种子繁殖,B错误;凡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不是单倍体,体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C正确;人工诱导获得多倍体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作用于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有丝分裂,将来就可能发育多倍体植株,D正确。故选B20. 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判断是( )

27、A.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B. 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D.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意味着形成了新物种【答案】A【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

28、个体的表现型对生物进行选择,进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A正确;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二者方向不一定一致,B错误;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D、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D错误。故选A。【点睛】二、非选择题21. 如图A、B、C分别表示某雌雄异株植物M的花色遗传、花瓣中色素的控制过程及性染色体简图,植物M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叶型(宽叶和窄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和d)控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A分析,植物M花色的遗传遵循_定律。(2)结合A、B两图可判断

29、A图中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和_。如果让图A中的F2蓝花植株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3)除图B中体现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外,基因控制性状的另外一种方式是_,有时发现,A或B基因碱基改变后,该基因控制的性状并不会改变,请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说明可能的原因_。(4)植物M的XY染色体既有同源部分(图C中的I片段),又有非同源部分(图C中的、片段),若控制叶型的基因位于图C中I片段,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现有纯种的宽叶、窄叶雌性植株若干和基因型为XDYD、XDYd、XdYD的宽叶雄株若干,通过一代杂交,培育出可依据叶型区分雌雄的大批幼苗,则亲本的杂交组合有_(填基因型)。【答案】

30、(1). 基因自由组合 (2). AAbb (3). aaBB (4). 蓝花:白花=5:1 (5).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6). 基因转录后不同的密码子可以控制相同的氨基酸(或遗传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或一种氨基酸可被多种密码子编码) (7). XdXdXDYd XdXdXdY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考查对基因与性状关系的理解和伴性遗传规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根据图B中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可判断各花色对应的基因型,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分析、计算后代花色类型及比例。【详解】(1)根据题意及图形可知,植物M的花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

31、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结合A、B两图分析可知,A图中F1紫花自交后代中紫花:蓝花:白花=9:3:4,是9:3:3:1的变形,可知F1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甲、乙两植株均为纯合子;结合B图可知,基因型为A_ B _的植株开紫花,基因型为A_ bb的植株开蓝花,基因型为aaB_ 和aabb的植株开白花,所以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如果让图A中的F2蓝花植株(1AAbb:2Aabb)自交,后代白花比例为2/31/4=1/6,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花白花51。(3)分析图B可知,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

32、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或B基因碱基改变后,该基因控制的性状并不会改变,从基因表达角度说明可能的原因是基因转录后不同的密码子可以控制相同的氨基酸(或遗传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或一种氨基酸可被多种密码子编码)。(4)根据题意和图C可知,若通过一代杂交,培育出可依据叶型区分雌雄的大批幼苗,应使后代雌雄表现不同,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dXdXDYd或XdXdXdYD。【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及伴性遗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图形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

33、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2. 已知果蝇长翅和短翅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长翅和短翅雌雄果蝇若干,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果蝇杂交,子一代中表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短翅=31。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确定为_显性性状。(2)依据上述实验结果,无法确定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若要判断基因的位置,还需要统计子一代翅型与性别的关系。若_,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_,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如果果蝇的长翅和短翅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当A和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长翅,其它情况为短翅,若题干中双亲两对基因均

34、为杂合子,那么子代出现题干中比例长翅短翅=31应满足的条件是:_。_。【答案】 (1). 长翅 (2). 子一代雌雄果蝇均为长翅:短翅=3:1 (3). 子一代雌性果蝇都为长翅,雄性果蝇既有长翅又有短翅 (4). 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5). 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无交叉互换。【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长翅果蝇与长翅果蝇杂交,后代出现了短翅,说明短翅为隐性性状。【详解】(1)根据长翅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知,长翅为显性性状。(2)要确定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还需要统计子代中每种翅形中雌雄的

35、比例,若子一代雌雄果蝇均为长翅:短翅=3:1,说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若子一代雌性果蝇都为长翅,雄性果蝇既有长翅又有短翅,说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3)若翅形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则A-B-为长翅,A-bb、aaB-或aabb均为短翅,若题目中双亲均为AaBb,要想后代中长翅即A-B-占3/4,则两对基因应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且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无交差互换。【点睛】该题需要考生根据题目信息首先判断出显隐性,再根据后代中的性别比例判断基因的位置

36、。23. 如下图所示为真核细胞中RNA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翻译过程中,参与的RNA有_、_和中的_。(2)根据给出的密码子判断,图中所携带的氨基酸为_,该过程中的移动方向为_(填“向左”或“向右”)。(3)很多多肽链合成时第一个氨基酸都是甲硫氨酸,然而细胞中大部分分泌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因为很多多肽链要在_处进行加工、修饰。(4)若以为模板合成一条多肽链需要时间是1s,但在2s内却指导合成了数条同种多肽链原因是_。【答案】 (1). 转运RNA (2). 信使RNA (3). 核糖体RNA (4). 脯氨酸 (5). 向右 (6). 内质

37、网和高尔基体 (7). 一个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多条相同多肽链的合成【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为tRNA、为核糖体、为mRNA。【详解】(1)在翻译过程中,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tRNA是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核糖体中含有rRNA。(2)携带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CCG配对,密码子CCG编码的氨基酸是脯氨酸。从mRNA上找到起始密码子AUG和终止密码子UAA,起始密码子AUG在左,终止密码子UAA在右,因此,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移动方向为向右。(3)真核生物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具有对新合成的肽链进行加工、修饰的作用。(4)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一个mRNA上

38、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多条相同多肽链的合成,因此,若以为模板合成一条多肽链需要的时间是1 s,则在2 s内能合成多条同种多肽链。【点睛】一条mRNA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提高翻译的效率。24. 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抗病(A)对易感病(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1)两株植物杂交,F1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3/8,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时,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F2代的表型及其比例是_,与F1代相比,F2代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_(变大、不变、变

39、小)。(3)由于受到某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株基因型为Bb的高茎植株幼苗染色体加倍成为基因型为BBbb的四倍体植株,让该四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杂交得到的植株是否是一个新物种?_,原因是_。(4)用X射线照射纯种高茎个体的花粉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纯种矮茎个体的雌蕊柱头上,得F1共1812株,其中出现了一株矮茎个体,推测该矮茎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X射线照射导致少数花粉中染色体片段缺失,使高茎基因(B)丢失。为确定该矮茎个体产生的原因,科研小组做了下列杂交实验。注意:染色体片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

40、致死。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实验步骤:第一步:选F1代矮茎植株与亲本中的纯种高茎植株杂交,得到种子;第二步:种植上述种子,得F2代植株,自交,得到种子;第三步:种植F2结的种子得F3代植株,观察并统计F3代植株茎的高度及比例结果预测及结论:若F3代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_,说明F1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的结果;若F3代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_,说明F1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答案】 (1). AaBb、Aabb (2). 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15:5:3:1 (3). 不变 (4).

41、否 (5). 因为杂交后代为三倍体,无繁殖能力 (6). 3:1 (7). 6:1【解析】【分析】由于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抗病对易感病为显性,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两株植物杂交,F1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3/8,即3/41/2,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时,产生AB、Ab、aB、a b4种比例相等的雌雄配子。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雄配子的比例为AB:Ab:aB:a b=2:2:1:1。因此,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抗病高茎:抗病矮茎:

42、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15:5:3:1。与F1代相比,F2代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不变。(3)四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杂交得到的是三倍体植株,不是新物种,因为杂交后代为三倍体,无繁殖能力。(4)要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需要选F1代矮茎植株与亲本中的纯种高茎植株杂交,得到种子(F2代);将F2代植株的自交,得到种子(F3代)。若F3代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3:1,说明F1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的结果;若F3代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6:1,说明F1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