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本节教材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北师大版),第58页第二章解三角形:第3小节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的第一课时。二、设计思想【设计理念】 理念之一是让学生体验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历程。首先,分析、探讨一个可到达的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如何测量,初步感受两个定理的应用;然后,分组探讨怎样测量两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快乐。理念之二是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总之,本节课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实现课程理
2、念、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分析】 “解三角形”既是高中数学的基本内容,又有较强的应用性,也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好的载体,教学中结合具体问题,教给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步骤和建模思想。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之前,已经掌握了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创造能力较弱,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因此,小组讨论时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指导思想,针对教材内容重难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
3、本节教学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好的问题是,将距离测量问题合理、正确的转化为解三角形问题。三、教学目标(一)课标要求: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二)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实例的解决,能够运用两个定理等解决两种类型的距离测量问题:一个可到达的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两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过程与方法】经历将距离测量问题转化为解三角形问题的过程,认识实际应用问题的研究方法:分析建模求解检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将具体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学
4、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小组探究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四、教学重点分析距离测量问题的实际背景,并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利用正、余弦定理等知识解三角形。五、教学难点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而找到距离测量的方法。六、教学准备 制作PPT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创设情景1.1提问:(1) 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有什么认识?(2) 知道哪些条件可以解三角形?(3) 这些条件的共性是什么?教师强调:正弦定理可以解决的问题: 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和一边,求另外的两边和一角;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外的两角和一边。
5、余弦定理可以解决的问题: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一角,求另外的两角和一边;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任意一角。这些条件的共性是:必须已知三角形的一边。【设计意图】为本节学习做一些知识准备。另外,应用解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分析和研究问题中涉及的三角形,它的哪些元素是已知的,哪些元素是未知的,应该选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进行求解。1.2(情境1)(PPT投影)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我们仰望星空,在遐想之际,或许会问,遥不可及的月亮离地球究竟有多远呢? 要想知道这样一个“仰望星空”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请让我们先脚踏实地地从身边的一些测量问题做起。【设计意图】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创设问题情
6、景,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行必要的启发,将学生思维引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再创造”征程。2 提出问题,猜想建构(情境2) (PPT投影)如图所示,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要测量A、B两点的距离,测量者在A的同侧(无法过河),给你测量工具:卷尺、经纬仪。请设计一个方案,包括:(1)指出需要测量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并在图中标出);(2)用文字和公式写出计算A、B两点的距离的步骤。【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初步体验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同时,培养学生探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教师:向学生介绍经纬仪及用其测量的使用方法。学生活动:首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最后代表讲解。注:方
7、法1 取一测量点(如图),构造,可测量的距离及的大小,设,则。方法2 任取一测量点(如图),构造,可测量的距离及、的大小,设,应用正弦定理,易得。教师请学生点评:对方法1中的点位置可能表示怀疑。教师点评: 方法1中的点在以为直径的圆周上; 在实际测量中,首先要“可测”,然后再考虑“可算”。【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在实际测量中,要考虑“可操作性”。首先要“可测”,然后再考虑“可算”。教师活动:请大家总结,你能解决哪一类测量问题呢?现在如果两个点都在河的另一岸,人又无法过河,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又该如何测量呢?(提出情境3) 3 变式深化,建立模型(情境3) (PPT投影)如图所示,设A、B两点在河的对
8、岸,测量者在河的另一岸(无法过河),要测量A、B两点的距离,给你测量工具:卷尺、经纬仪。请设计一个方案,包括:(1)指出需要测量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并在图中标出);(2)用文字和公式写出计算A、B两点的距离的步骤。【设计意图】进一步深化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每一个学生感受数学应用的灵活性、开放性。教师活动:请大家谈谈各自的想法。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注:方法1 取测量点、(如图),分别构造、,可测量、的大小以及、的长,分别在、中利用情境2中的方法,以正弦定理为工具算出、,然后在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出。方法2 取测量点、(如图),可测量、的大小以及的长,分别在、中利用
9、情境2中的方法,以正弦定理为工具算出、的长,然后在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出。请学生点评:方法1,图形清晰,计算方便,但要取三个不同的测量点,实际操作中工作量大;方法2,只需取两个不同的测量点,实际工作量小,但得到的图形线段交叉,给计算带来干扰。教师总结:在实际测的量问题中,要以“可测、可算”为基本原则,既要考虑测量中的实际工作量,又要兼顾计算,最好两全其美。【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悟在研究三角形时,灵活根据两个定理可以寻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有些过程较繁复,如何找到最优的方法,最主要的还是分析两个定理的特点,结合题目条件来选择最佳的计算方式。教师活动:请大家总结,你又能解决哪一类测量问题了呢? 4
10、 归纳总结,反思提炼提问:回顾两个测量问题的解决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来进行? 教师:分四个阶段(PPT投影),这就是函数的应用中涉及的“数学建模”理论。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 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结果是否具有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解法只是表象,思想方法才是核心。只有站在思想方法的高度进行解题,不论题目如何千变万化,自然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也就是古人
11、说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5 学以致用,提升自我教师:思考上课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怎样测算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学生:这个问题实际上与情境2属同类问题。就是求一个可到达的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因此,我们只需在地球上找两个点,算出它们的距离,然后在测出两个角,运用正弦定理就可以解决。6 布置作业,巩固强化(2009宁夏海南卷理科第17题)为了测量两山顶间的距离,飞机沿水平方向在两点进行测量,在同一个铅垂平面内(如示意图),飞机能够测量的数据有俯角和间的距离,请设计一个方案,包括: 指出需要测量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并在图中标出); 用文字和公式写出计算间的距离的步骤。【设计意
12、图】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八、板书设计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情境2分析情境3分析【设计意图】 给学生呈现本节重点研究内容,同时进行简洁美的教育。九、教学反思上述教学设计及具体教学实施过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意义:1、教学设计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放在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具体测量问题的分析上。以实际问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合作交流,进而解决问题。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时,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一不是由学生亲自参与、合作完成的,教师只是充当了指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形成了一个自由的、开放的、探究的课堂氛围。3、充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尽可能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而不是简单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课堂上分组讨论,学生直接参与方案的探寻、数据的获取与分析、结论的得出全过程,探究能力得以充分培养。总之,这样的课堂,学生非常乐于参与,自然有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数学应用的灵活性、开放性。同时,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在这一刻获得了清晰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