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03460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I卷一、选择题1.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A. 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 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C. 有利于培养大批实用人才D. 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太学的设立是推崇儒学的结果,它扼制了各派思想自由竞争的局面,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故D符合题意;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肯定儒学,重用儒生,儒学正统地位由此确立,故A不符合题意;太学是儒

2、学教育制度化和官方化的标志,属于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并非世俗学校,故B不符合题意;太学以儒学教育为主,并非是培养实用人才的近代学校,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A. 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B. 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C. 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D. 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答案】D【解析】宋明理学为本题主要考查点。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女主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

3、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可知,这不是对家庭制度不满,而是对礼教不满,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元代商品经济的状况,故C项错误;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这体现了人们渴望摆脱理学束缚,故D项正确。3.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得,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A. 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B. 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C. 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D. 抨击教会的贪

4、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通过财主因酒后亵渎耶稣获刑,却因贿赂获释,说明了教会禁欲与腐败,故C项正确。材料无关“学问”、“理性与科学”,AB两项不符合题意;与“灵魂获救”骗局相关的是宗教改革,D项错误。4.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愚民或群盲不可救药一样,这说明了 A. 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B. 维新变法违背了中国历史发展潮流C. 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D. 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

5、可知,维新变法运动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对民主宪政思想也不够了解,也就难以认同,这也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故D项符合题意。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老百姓并没有反对变法,只是不支持,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维新变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C项说法太过绝对,戊戌变法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先进的知识分子;5.“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A. 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

6、B. 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C.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可以判断出这场改革是新文化运动,A项是维新思潮;B项是孙中山的民权主义;C项主要是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故本题答案选D项。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意义【名师点睛】新文化运动及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高考多利用新材料、新情境,突出对新文化运动特点、影响及马克思主

7、义传播影响的考查。复习备考时,一是要特别重视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五四运动前后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特点等方面的理解认识;二是分析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传播、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6.黄遵宪是晚清著名外交家,1884年,他出任驻美国旧金山的总领事时,评价美国的民主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但是在维新变法活动中,黄遵宪一跃而成为支持维新的开明官绅代表。他发生这种变化的客观因素是A. 洋务运动的失败促使清政府立宪B. “师夷长技”思想被彻底抛弃C. 民族危机加深后变法潮流的推动D. 黄遵宪与时俱进思想不断进步【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黄遵宪思想的变化,体现了从反对民主到支持维新变法建立

8、君主立宪制的转变。本题注意题目中的时间,1884年黄遵宪出任美国总领事,当时中国并未发生甲午战争;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维新变法兴起,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这是受到了民族危机加深后变法潮流的推动,C正确。清政府的立宪运动发生在20世纪初期,与材料中时间不符,A错误。B项的“彻底”一词过于绝对,排除。D项与设问要求不符。7.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一直标榜的政治符号,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这显示出三民主义A. 反映了中国革命阶段性需求B. 为国民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C. 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D. 成为中国反

9、侵略的指导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可知,三民主义跨度很大,影响深远,这是由于三民主义能够适应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A正确;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未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错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是共产党的领导,C错误;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不是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D错误。8.“从国民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里的成熟也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逐渐丰富和发展。下列不属于此时期内容的是A

10、. 根据中国国情制定民主革命纲领B. 找到了一条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C. 形成了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D. 根据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提到,从国民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中国国情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属于1922年中共二大,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符合题意。找到了一条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指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在1928年,故B正确,排除。形成了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在1935年遵义

11、会议,故C正确,排除。根据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体现为国共第二次合作,故D正确,排除。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过程内容9.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表明( )A. 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超级大国B. 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C. 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D. 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技实力是一个国家

12、综合国力的体现,所以C项表述符合题意,A D两项不符合中国科技发展的现状,B项说法明显错误,答案选C。考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点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是邓小平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防科技所取得重大成就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所产生影响的系统总结,这应该成为我们必须牢固掌握的话语。10.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19492008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单位:所)时间类别1949195719651978198519

13、9020002008普通中学4124934626991607162027362693职业中学116123183294普通高等学校31116406261221608A. 19491956年,我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 改革开放后,教育界拨乱反正,恢复高考,高等教育迅猛发展C. 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D. 21世纪以来,由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扩招,职业中学日益萎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9491956年,职业中学为零,说明当时教育体系不够完整,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表格中的数据,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是在90年代以后,而不是在改革开放后,故B项错误

14、;1995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教育的全面发展,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正确;按照表格材料,进入21世纪后,职业教育继续发展,故D项错误。11. 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A. 启蒙运动的学术B. 浪漫主义的文艺C. 印象派的文化风格D. 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答案】B【解析】【详解】拜伦、雨果等人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故B项正确。ACD与材料中的人物无关,排除。12.据赎罪券价目表:“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

15、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这反映出中世纪的天主教会。A. 关心广大民众的基本需求B. 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C. 各种活动都有明确的价格D. 公开用欺骗方式榨取钱财【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是教皇出售的赎罪券,缴纳钱财就可以赎罪,显然是欺骗的手段榨取钱财,故D正确;A与材料主旨不符,不是欺骗;材料目的是敛财,不是稳定社会秩序,故B错误;材料只说明赎罪的价格,故C错误。13. 有学者认为:“似乎十分有悖常理但又千真万确的是,对西方实际统治的反抗已大大有助于完成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征服。”符合文中所说的“反抗”包括A. 明治维新以及五四运动B. 维新运动和义和团

16、运动C. 洋务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D. 太平天国运动和美国独立【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中“西方实际统治反抗已大大有助于完成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征服”说明运用西方思想完成对世界征服,明治维新学习欧美,五四运动促使学习俄国,故A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并未大大有助于完成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征服,而洋务运动不算“对西方实际统治的反抗”。因此B、C和D 项均错误。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影响【详解】14.顾炎武在生员论中指出:“国家之所以取生员而考之以经文、论、策、表、判者,欲其明六经之旨,通当世之务也。舍圣人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不读,而读其所谓时文(多为当时书坊刻印的中举者试卷)。五

17、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此处他批评的是A. 科举考试考查儒家经史B. 经文、论、策脱离世务C. 考生背诵范文应付考试D. 考试文体要求八股对仗【答案】C【解析】从材料“考之以经文、论、策、表、判者”可知,顾炎武并未批判科举考试考查儒家经史,故A项错误;从材料“读其所谓时文”可知,顾炎武并未批判经文、论、策脱离世务,故B项错误;从材料“五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可知顾炎武批判当时的科举考试的弊端,即考生背诵范文应付考试即可取得功名,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考试文体要求八股对仗, 故D项错误。15.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

18、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诸男夫另课桑田二十亩,种桑五十株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民夫妇租调为帛一匹与粟二石.此外复有杂役,与材料相符的是A. 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相关租役B. 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C. 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D. 政府将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均田制。材料信息说明在均田制下受田农民必须缴纳租调和服役,即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要承担相关租役,故A项正确;均田制不是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故B项错误;均田制不是把土地出售给农民,故C项错误;均田制下露田需要归还国家,桑田可以世代继承,故D项错误。16.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

19、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出现这种“转变”理解不正确的是A. 这种转变表现为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B.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这种转变的根源C. 明清学术思想的发展受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D. 明清儒学冲破了宋明理学的弊端【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清儒学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但并未冲破宋明理学的框架,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依据材料“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理学向经世

20、致用思想转变,A选项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明清儒学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这种转变的根源;B选项不符合题意;明末清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明清儒学,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17. 有人这样评论康有为的教育行为:“先生之诲人也,非欲养成死啃章句之陋儒,故草堂相处,往往脱略行迹。凡所以启发智慧者,先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术政治,表里相结合。所谓坐而言,能起而行之者也。” 可见康有为 ( )A. 反对儒学,注重培养实用人才B. 注重培养科技人才C. 注重言行一致D. 注重培养维新变法政治人才【答案】D【解析】【详

21、解】万木草堂是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用于变法学堂,材料中“学术政治,表里相结合”显然强调注重培养维新变法的政治人才,正确。康有为借助传统儒学思想进行变法,不是反对儒学,错误。材料不是注重科技人才培养。错误。言行一致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18.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A.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A中司南出现于战国时期,A错误;据

22、考古发现,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错误;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说元朝发明活字印刷术是错误的;而唐朝首先将火药应用于军事,故选C。【考点定位】必修三 古代中国科技四大发明19.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惜乎当时注:19世纪末)已届学绝道丧之际,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排,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这一认识A. 解释了维新运动兴起的必然性B. 说明了文化革命势在必行C. 反映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曲折D. 促进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可以排除文

23、化革命,由此排出B、D选项。再从“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可以得出这是一场政治改革,由此确定为A选项。C选项没有具体指出哪一个历史事件。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关注到两点:第一点就是本题已经明确了思想上的内容,因此材料中的叙述已经明确给出;第二点就是这是一场政治革命,材料也明确地指出,由此就能够锁定正确选项。20.拉莫特勒瓦耶在其著作异教徒的德行中写到:“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以下能够充分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 他们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B. 他们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C. 他们都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D. 他们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答案】A【解

24、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针砭时弊,倡导“有思想里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孔子仁的思想,以及以德治民等都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故选A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人文主义孔子、苏格拉底21.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站在宫殿前,大声呼喊着万岁!万岁!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假设这位封建地主所说的是真实的,那么农民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农

25、奴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B. 可以高价赎买到一块份地C. 摆脱农奴主控制,归村社严格管理D. 彻底摆脱封建束缚【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使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故A项正确,C项排除;B项是对农民的剥削,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错误,错误在“彻底”。22. 伽利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热情地宣传和捍卫日心说,触犯了圣经和教皇被判处终身监禁。1983年,罗马教廷正式承认,350年前宗教裁判所的审批是错误的。对“宗教裁判所”的认识最准确的是A. 宗教裁判所主要是反对科学创新的一个机构B.

26、 宗教裁判所反对日心说,因为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C. 宗教裁判所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做出正确决策D. 宗教裁判所用野蛮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威,巩固至高无上的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宗教裁判所是天主教进行宗教压迫的手段,其用野蛮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威,巩固至高无上的地位,故D项正确。23.据古代中国典籍记载,所谓经络乃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应天道、决死生、处百病不可不通者也。说文解字系传日:“五脏六腑之气血分流四肢也。”而英国生理学家哈维于1628年发表心血运动论,用实验方法证实了血液的循环运动。这实质上说明A. 古代中国医学重理论,近代西方医学重实用B. 古代中国医学启发了近代西方

27、医学C. 前者重感性和经验,后者重理性和科学实验D. 前者注重根治间接调理,后者针对表象直接救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五脏六腑之气血分流四肢也”和“用实验方法证实了血液的循环运动”可知前者通过感知和经验积累认识血液流通现象,后者注重通过科学实脸进行认识血液循环,故选C项符合题意。A项,从题干可知古代中国医学重实用,西方医学重理论实验,排除。B项,题干无法体现中国医学对近代西方医学的启发作用,排除。D项,题干未反映中西方医学上诊疗方式的差异,排除。24.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了论基督教徒的自由一文指出:“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而得生。我们的得救,无需借助机构来实现。”对此理解最恰当的

28、是A. 讲诚信的人一定会因为他的信义而重新被他人认可B. 有信义的人一定会因为其信义获得新生C. 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的事先安排D. 世间俗人直接对话上帝,灵魂就可得到拯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核心思想: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即“因信称义”。 实际上是要求尊重人,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服从教会的说教。因此选D。AB是对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曲解;C是出自加尔文的先定论。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25.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

29、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 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 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C. 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 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答案】D【解析】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重农抑商政策贯穿封建政治始终;B项不符合史实,无法从材料中得到体现;C项说法错误,主流价值观依然是儒家思想;D项正确,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商人地位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对商人看法的观念。二、材料分析题26.【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眸】材料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概况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1883年颁布工人医疗保险法人1884年颁布工伤

30、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伤残和养老保险法,后合并为帝国保险法1911年颁布职员保险法1927年颁布职业介绍法和失业保险法二战后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1949年颁布社会保障适应法1957年起修改和补充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法案,并颁布农民老年援助法、劳动促进法等。1975年汇总为社会法典,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1985年起不断改革和调整。如:1988年颁布健康改革法、1989年颁布1992年养老金改革法1994年增加社会护理保险法霍尔斯特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德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完备以及高效率是世界公认的。但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当前面临着挑战,正处于围绕着新的养老

31、金法和税法而展开的斗争之中;社会教济和失业保险方面的削减业已实行,围绕医疗保险下一步结构改革的争论方兴未艾。税收在减少,失业率却创出了新的记录。企业界抱怨工资附加成本高,而工会则动员起来反对损害雇员既得利益的企图。一场普遍的分配斗争打响了,这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自成立以来从未经历过的事。现在的问题不再是对增长进行分配,而是在停滞甚至缩减的公共预算的范围内对紧缩进行分配。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1)根据材料,概括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社会福利制度当前面临的挑战,并谈谈你对社会福利政策的认识?【答案】(1)特点:政府立法如工人医疗保险法等法律;

32、社会保障制度层次清晰、日趋完善从19世纪80年代至今,德国政府不断制定并修改相关法律文件;覆盖面广覆盖了工人、农民、老人等群体,并涉及养老、事故、失业、医疗、护理等多个领域。(2)挑战:失业率增加、税源减少、老年人的比例加大等,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财政负担加重;过高的福利水平使人们滋长懒惰习气,进而影响经济效率。认识:生产力的发展是实施社会福利措施的前提;实施社会福利措施有利于改善民生、稳定社会;调动全社会的福利意识,拓宽资金渠道,适度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解析】(1)从材料中给出的表格可以看出,其中包含大量法律,可以得出政府立法如工人医疗保险法等法律的结

33、论;从材料的时间线来看,可以得出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层次清晰、日趋完善从19世纪80年代至今,德国政府不断制定并修改相关法律文件。从涉及到的内容来看,德国社保覆盖面广覆盖了工人、农民、老人等群体,并涉及养老、事故、失业、医疗、护理等多个领域。(2)从“税收在减少,失业率却创出了新的记录”可以得出失业率增加、税源减少、老年人的比例加大等;从“企业界抱怨工资附加成本高,而工会则动员起来反对损害雇员既得利益的企图。”得出财政负担加重;过高的福利水平使人们滋长懒惰习气,进而影响经济效率。认识:结合材料内容来分析,从改革的角度入手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即可。点睛:解答本题第一小问完全是从材料中的内容提取出来的,在

34、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慢慢提取关键信息,之后一一总结概括,最后得出完整的答案,注意条理清楚,言简意赅。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时间中国思想家意大利思想家4世纪范缜的著作神灭论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原则,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指出人的神(精神)和形(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古罗马的奥古斯丁认为,一切美源自天主。美是分等级的,最高的、绝对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体美是低级的、相对的美13世纪朱熹认为:“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朱子语类载,“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托马斯阿奎纳认为,自然的道德生活可以使人得到尘世的幸福

35、,但这种幸福是暂时的、虚幻的,只有神性的德性生活,才能使人换得永恒的、真正的幸福:即来世的天国幸福15、16世纪王阳明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马基雅维利认为,共和国不会像独裁君主那样限制人民的创造性和参与精神,因此共和国比君主国更能长治久安,更善于调动公民精神投入战争上表是自古代到16世纪中国和意大利思想家的思想对比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论题:古代中国和意大利的社会思想有不同的发展方向。阐述:中国传统儒学

36、没有关于鬼或者神的信仰,所以古代中国是一个没有主体宗教信仰的社会。由于中国社会长期盛行自然经济,儒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强调加强个人的修身养性,从先秦的孔子、孟子到宋明时期的朱熹、王阳明,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这成为统治阶级控制社会大众的思想工具。意大利长期盛行有神论,是一个有主体宗教信仰的社会,社会主流思想发展的重要方向是逐渐打破宗教的束缚。在古罗马时期强调宗教美是最高的、绝对的,反映当时宗教统治人民思想,到了中世纪有所进步,承认社会大众对幸福的追求,但仍然用宗教观点束缚这种追求。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发展起来,要求打破宗教束缚追求个人幸福。16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大利出现了代表新兴资产

37、阶级利益的政治意识。【解析】【分析】【详解】首先,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然后,通读材料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如根据中国思想家主张“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知行合一”,和意大利思想家主张“一切美源自天主”“只有神性的德性生活,才能使人换得永恒的、真正的幸福,即来世的天国幸福”“共和国不会像独裁君主那样限制人民的创造性和参与精神,因此共和国比君主国更能长治久安”归纳提炼出论题:古代中国和意大利的社会思想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最后,根据所学中国儒家思想和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史实分

38、析说明。28.【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形成于十九世纪中期的英国文官制度在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面临重新塑造的严峻课题,促使改革的动因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其自身发展存在的特殊因素。1871年文官人数仅有53874人,1965年文官人数高达698000人,规模庞大的文官体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1964年威尔逊出任英国首相,任命以富尔顿为首的十二人委员会,对文官制度进行研究,并制定改革计划。1968年,委员会提出一项报告,通称“富尔顿报告”。报告认为在现代化社会中,各个行政部门的工作都已成为专门职业,因此,文官队伍中需要大量专业化人员。今后录用文官要注意考查其专

39、业知识,而不仅只考试古典文化和历史。报告建议取消专业人员服从行政人员的组织体制,打破各级各类的界限,使行政人员和专业人员统意为一个整体,各个职位都向具备最佳资格的人开放,他们或是专家式的行政人员,或是具有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开放结构不仅适用于高级文官,也适用于中下级文官。此外,它还要求扩大录用范围,从社会上招收人才。为更新文官素质,富尔顿委员会建议设立文官学院,为名级行政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同时为科技人员进行管理知识培训。将原来的文官委员会和财政部的工资管理部门合并,成立文官事务部,负责文官的人事管理,推动改革的进行。摘偏自李治国等富尔顿文官改革述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富尔顿文

40、官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富尔顿文官改革的措施。【答案】(1)原因:文官人数不断增多,文官体制工作效率低下;国家日益干预。介入经济生活,需要建立相应的文官体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人员的作用日益增强。(2)措施:实行行政管理专业化;实行开放结构,广开才路;设立专门机构,加强文官的培训与管理。【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富尔顿文官改革为切入点,考查现代西方文官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旧的文官制度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改革文官制度势在必行。通过改革,实现文官专业化、公开社会招聘、文官行政管理专业化,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公平,提高行政效率,促进社会发展。(1)抓关键信息“规模庞大

41、的文官体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对文官制度进行研究,并制定改革计划”“现代化社会中,各个行政部门的工作都已成为专门职业,因此,文官队伍中需要大量专业化人员”“他们或是专家式的行政人员,或是具有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概括总结富尔顿文官改革原因。(2)根据“他们或是专家式的行政人员,或是具有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还要求扩大录用范围,从社会上招收人才”“为名级行政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同时为科技人员进行管理知识培训”,概括出富尔顿文官改革的措施。【名师点睛】富尔顿文官改革不是教材里学习内容,解答这类题目,首先需要充分挖掘材料有效信息,其次,把材料相关历史事件放在相关的年代的社会大背景中去考查,这样才能准确把握答题方向。- 1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