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113KB ,
资源ID:1502312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0231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1、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其它地方无效。第I卷(70分)一、 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从魏晋风度”到晋书尚韵” 古代人文精神觉醒的自由抒写魏晋南北朝书法的人文觉醒集中表现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创精神。这个时代的人们把握了书法审美精神的本质以汉字线条栽体表现生命的脉冲与旋律,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那个时代因而也属于未来的审美理念,建构了以王羲之及王献之为代

2、表的主流体系。这个时代,书法理念出现了一次飞跃和升华,由注重汉字形体结构之美上升到追求书法作品的神韵以表现书家的精神面貌、个人的情趣。所谓“魏晋风度”之说,这不仅是对魏晋文人风神举止的概括,而且是对从三国至南北朝近400年间我国文化的独特气质和时代精神的总体概括,涵盖了学术、思想、文学、艺术以及社会习尚的各个方面。它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精英阶层以审美的态度对 待黑暗的现实和苦难的人生,以求得超凡脱俗的心态。魏晋风度的表层形态是玄虚清朗、狂放不羁、潇洒出尘,而深层的内质却潜流着忧民忧国的愤懑、烦乱,是生死两难的绝望。而要摆脱这深层的绝望,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愿纸醉金迷,那只有把这一切深藏起来,采

3、取审美的超现实的生存姿态,这就是当时出现那么多绝世美妙的文章、诗篇、绘画与书法的原因。书法作为生命脉冲和旋律的审美形态,它通过线条运动表现人的内在情绪。魏晋南北朝的书家们率先发现了这个“密码”,于是他们希望通过书写活动,去表露自己那种为时代所崇尚的风流儒雅和潇洒飘逸等脱俗的风度和气质,以复写自我,实现自我,因而有意识地去追求作品的韵律美、流动美及笔墨的高雅清趣。后人把这表述为“晋书尚韵”。在我国书法史上,激发主体创造精神的动力源概括起来有三种:一是在神秘的宗教意识和儒家入世观念支配下产生的审美本能和欲求。二是文人通过书写实现人格复印、感情宣泄以及对怡情养性生活方式的追求,在这种动机支配下产生的

4、书法作品,往往是生命的歌舞和对自我的观照。三是功名利禄、酬酢交际以及商品化的刺激和支配。魏晋南北朝的名家名作,主要受支配于第二种动机,它准确地传达出了人文自觉、思想解放的时代精神。因而,“晋书尚韵”说到底是“晋书尚人”。如果说“文学就是人学”,也不妨说“书法就是人法”,“书即人”,尚韵书法不正提供了这一可贵的启示吗? 在汉代书法中,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儒家功利观和价值论对书法风格的影响,那种庄严厚重的庙堂气息正是儒学人格化的传神写照。魏晋南北朝玄学兴起,儒家一统已被打破,也就是说书法的哲学基础已发生变化。于是我们在书法的“韵”味中体验到飘逸玄远、从容任性、字外之意,以及那忽隐忽现、逍遥不羁的精灵

5、。还是宗白华说得准确:“魏晋人则倾向简约玄淡、超然绝俗的哲学的美,晋人的书法是这美的最具体的表现。”(节选自艺术中国,有删改)1.下列对“晋书尚韵”和“魏晋风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所谓“晋书尚韵”,是指魏晋南北朝的书家有意识地在书法作品中追求韵律美、流动美及笔墨的高雅清趣来表露个人风流儒雅和潇洒飘逸等脱俗的风度和气质。B. “魏晋风度”是对魏晋文人风神举止的概括,也是对从三国至南北朝我国文学的独特气质和时代精神的总体概括,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C.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家名作传达出了人文自觉、思想解放的时代精神,往往是生命的歌舞和对自我的观照,所以“晋书尚韵”可以看成是“晋书

6、尚人”。D. 魏晋时代出现的很多绝世美妙的文章、诗篇、绘画和书法作品充分彰显了“魏晋风度”的表层形态和潜在内质的矛盾性。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创精神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章、诗篇、绘画与书法中人文觉醒的集 中体现,在书法中表现得最突出。B. 魏晋南北朝的书家们率先发现书法作为生命脉冲和旋律的审美形态,能通过线条运动 表现人的内在情绪。C. 尚韵书法给了我们一可贵的启示,假如“文学就是人学”,那么“书法就是人法”,“书即人”。D. .汉代的书法具有庄严厚重的庙堂气息,是儒学人格化的传神写照。儒家功利观和价值 论对汉代书法风格有很深的影响。3.下列

7、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魏晋南北朝的人们把握了以汉字线条载体表现生命的脉冲与旋律的书法审美精神的本 质,创造了属于魏晋南北朝也属于未来的审美理念。B. 文人通过书写能实现人格复印、感情宣泄以及对怡情养性生活方式的追求魏晋南北朝的名家主要在这样的动机支配下创作出书法作品。C. 作者引用宗白华的观点是为了证明魏晋南北朝玄学兴起儒家统已被打破,书法的哲学基础已发生变化。D. 魏晋南北朝的书法理念由注重汉字形体结构之美上升到追求书法作品的神韵以表现书家的精神面貌、个人的情趣。(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三 代唐 勇能买这么好的房子要运气,还要财力。对于女儿的眼光,当老总的父亲露出了赞许的

8、微笑。“值,这样的地段这样的别墅,三百万元买来放着都会赚钱。”“关键是那一个一百二十平米的私家花园,赠送版,想一想不美都不行。”女儿刘诗涵高兴起来咯咯咯地笑出声。 “也不能空着,像得种点花草什么的。”妻子想了想又说:“小的水池、假山、葡萄架、亭子之类装饰一下吧!”“爸妈,现在全世界都崇尚绿色、环保、低碳理念。我提议在咱花园里多种些树吧!像桃、李、杏、梅、樱桃、枇杷啥的,可以看花开,还可以吃无污染的水果。负氧离子也多,亲,健康有宜。”读大二的诗涵接着说。几天后,花园里便神奇地出现了几十棵树,像片小树林。有三棵樱桃树、两树葡萄、两棵杏树、两棵李子树、两株梨子树、三棵苹果树、两棵枇杷;一株柳树、两株

9、黄桷兰、一棵白玉兰,还有一株罗汉松和一株丁香,两株红枫一棵槐树、一株银杏树和一棵梧桐树。树大的如啤酒瓶粗,三、四米高;细的如撑衣棍只有一米多高。共二十七棵树。别墅三层楼装修好后三个月刘总全家搬了过来,正是春三月,花园里的果树也开花了,红的粉的白的,仿如云霞,花香四溢。附近的业主和前来聚会的朋友都赞不绝口,只有刘总从乡下来的老爹,似乎不大高兴,有时在花园里闷闷抽一阵旱烟,叹口气说:“可惜呀!”没多久,刘总老爹回乡下去了,说在大城市住不惯。进个屋还要脱鞋穿鞋啥的,在乡下还有几块田地他侍弄,就当锻炼身体。在这里,他除了和孙女一起给树松松土、浇浇水就没啥事儿,他歇不惯就走了。临走时他对诗涵说:“这树再

10、长大些该挪窝了,不然可就可惜了。”诗涵笑着说:“爷爷,那叫移栽;行,我搬几株上快递公司给您寄过去,给您和奶奶解闷行不。”刘老爹摇摇头又叹了口气,在乡下,他曾在一大片荒山上栽种了核桃树和花椒树。 头一年,花园里死了六棵树,也没有虫蛀虫咬,慢慢干枯死了的。第二年又死了三棵树。这一年诗涵大学毕业,且顺利考取了研究生,她要念硕士了。父女俩坐在花园里,晒着暖暖的太阳。诗涵忽然对刘总说:“爸,我想到你公司去实习一下,不想死读书了。”刘总抬头诧异地问:“诗涵,你不念书啦!”“不是嘛,我想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学习,以后念完硕士还得出来工作嘛。增加知识技能、增加社会经验、增加工作能力。”诗涵说完后幽幽叹了口气又说

11、道:“我现在知道爷爷为啥说树儿活不完叹气了,他是有栽树的经验呀!”刘总喝了口茶说:“这样,你先到公司总经办去吧,先熟悉熟悉公司情况,然后到几个部门去实习一下。对了,涵涵,咱花园里还有多少树。”诗涵认真地数了两遍回答说:“还有十八棵。”刘总问:“如果让你总结?”女儿故作严肃地说:“爷爷会说,这是由于果树栽培和种植技术不过关造成的损失。”刘总说:“那只是一方面,是否该请园艺专家给咱这花园规划、设计、施工一下,现在咱这花园还只是个小树林呀!”他接着问女儿:“用你的专业知识总结呢?”诗涵是学财务管理的,她很快回答:“固定资产损失百分之三十;直接经济损失购树款两万元,间接损失含人工费、运输费、挂果应得收

12、益、管理成本等一万五千元;一共损失了三万五千元。”“算得倒挺精细”,刘总看了看女儿,又看看树;接着说:“人才,用好了是资源,如果某部门用非所长,某部门所长之人过多就会闲置资源或引起相互间激烈竞争,当然会有所损伤浪费资源。就像这些树一样。”父女俩一时沉默了。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本文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女儿对话中的“亲”“快递公司”等词汇,时代感强,也符合人物身份。B. 文中写“妻子”提议在私家花园里种上花草,既是为了变现“妻子”的生活情趣,又是为了与下文“女儿”的提议对比。C. 女儿想到父亲公司实习,是因为她理

13、解了爷爷叹气的原因,觉得人长大也要“挪窝”,要尽快到工作岗位上磨炼自己。D. 父亲夸女儿“算得倒挺精细”,是觉得女儿的专业知识掌握得不错,的确没有死读书,能够胜任到自己公司实习的工作。E. 文章以“父女俩一时沉默了”收束全篇,表现了父女二人内心的沉重,文字简洁,语言朴实,深化了主题,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5.文中三人各从什么角度去认识家里的小树林的?请分别加以概括。6.小说围绕三代对小树林的认识展开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

14、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材料二: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

15、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是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

16、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气力

17、,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B. 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C. 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D. 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

18、正确的两项是( )( )A. 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B. 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C. 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居民主体责任。D. 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E.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

19、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康茂才,字寿卿,蕲人。通经史大义。事母孝。元末寇乱陷蕲,结义兵保乡里。立功,自长官累迁淮西宣慰司、都元帅。太祖既渡江,将士家属留和州。时茂才移戍采石,扼江渡。太祖遣兵数攻之,茂才力守。常遇春设伏歼其精锐。茂才复立寨天宁洲,又破之。奔集庆,太祖克集庆,乃帅所部兵降。太祖释之,命统所部从征。明年授秦淮翼水军元帅,守龙湾。取江阴马驮沙,败张士诚兵,获其楼船。从廖永安攻池州,取枞阳。太祖以军兴民失农业命茂才为都水营田使仍兼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陈友谅既陷太平,谋约张士诚合攻应天。太祖欲

20、其速来,破之。知茂才与友谅有旧,命遣仆持书,绐为内应。友谅大喜,问:“康公安在?”曰:“守江东木桥。”使归,太祖易桥以石。友谅至,见桥,愕然,连呼“老康”,莫应。退至龙湾,伏兵四起。茂才合诸将奋击,大破之。太祖嘉茂才功,赐赉甚厚。明年,太祖亲征友谅,茂才以舟师从克安庆,破江州,友谅西遁。遂下蕲州、兴国、汉阳。沿流克黄梅寨,取瑞昌,败友谅八指挥,降士卒二万人。迁帐前亲兵副都指挥使。攻左君弼庐州,未下。从援南昌,战彭蠡,友谅败死。从征武昌,皆有功。进金吾侍卫亲军都护。从大将军徐达再攻庐州,克之,取江陵及湖南诸路。改神武卫指挥使,进大都督府副使。士诚攻江阴,太祖自将击之。比至镇江,士诚已焚瓜洲遁。茂

21、才追北至浮子门。吴军遮海口,乘潮来薄。茂才力战,大败之。捣淮安马骡港,拔其水寨,淮安平。寻拔湖州,进逼平江。士诚遣锐卒迎斗,大战尹山桥。茂才持大戟督战,尽覆敌众。与诸将合围其城,军齐门。平江下,还取无锡。迁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洪武元年,从大将军经略中原,取汴、洛,留守陕州。规运馈饷,造浮桥渡师。招来绛、解诸州,扼潼关,秦兵不敢东向。茂才善抚绥,民立石颂德焉。三年复从大将军征定西,取兴元。还军道卒。追封蕲国公,谥武康。(明史康茂才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以军兴民/失农业/命茂才为都水营田/使仍兼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B. 太祖以军兴/民失农

22、业命/茂才为都水营田/使仍兼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C. 太祖以军兴/民失农业/命茂才为都水营田使/仍兼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D. 太祖以军兴民/失农业命/茂才为都水营田使/仍兼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本文中对朱元璋称太祖,即为庙号。B. 江阴因其在长江以南而得名。中国古代地名中多含“阴阳”二字,地名中的阴、阳表明了其在山、水旁的位置,如衡阳指在衡山之北。C. 迁,在古代表示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官职,但有时也表示贬谪、放逐之意。

23、文中取的是晋升的意思。D. 追封,死后封爵,也指后来补封。文中指的是康茂才死后被朝廷追封为“蕲国公”。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康茂才年轻时通晓经史大义,事母至孝。元朝末年,起义军攻陷蕲县。康茂才召聚兵马,保卫乡里,立下功劳,被朝廷封为“长官”(官职名),之后多次升迁至淮西宣慰司、都元帅。B. 朱元璋率军渡江。当时,康茂才屯驻采石,扼守长江。朱元璋便派军攻打,但都被康茂才击退。后来,常遇春将康茂才诱出,以伏兵将其部下精锐尽数歼灭,于是康茂才率部下归降。C. 洪武元年康茂才随军征伐中原,夺取汴梁、洛阳,并屯驻陕州。康茂才驻军陕州期间,筹集粮草,建造浮桥,接引

24、大军,并招抚绛州、解州,扼守潼关,抵御陕西元军。D. 康茂才善于安抚,百姓立碑歌颂他的功德。洪武三年,康茂才再次和大将军一起出征定西,攻取了兴元。凯旋途中,康茂才病死。追谥为蕲国公,封号“武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知茂才与友谅有旧,命遣仆持书,绐为内应。(2)明年,太祖亲征友谅,茂才以舟师从克安庆,破江州,友谅西遁。(二)名篇名句默写14.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锦瑟中曲折表达往事不堪回首,内心惆怅苦痛的两句是:_,_。(2)登高中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3)蜀道难用水流湍急和滚石雷鸣的响声描绘蜀道险要地势的两句:_,

25、_。【答案】14.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小题。出城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注】出城:离京。李贺应举赴京却因父亲的名讳未能应进士科举考试。此诗是李贺离京时所作。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的首句描绘了一幅凄冷的画面:雪花飘飘,但桂花在大雪覆盖下,开得稀稀落落。B. “啼乌被弹归”是诗人以被打伤的归鸦喻自己应试失败、失意而归的境况。C. 瘦驴上孤单的身影,帽带低垂,颔联刻画了诗

26、人归途中落寞孤单的形象。D. “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塂悲”是虚写,抒发了诗人矛盾的心情。E. 尾联想象自己看到镜中妻子因重逢而流下的欢喜之泪,与颈联的情感形成对比。16.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第II卷(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嬉闹(x)坠地(zhu)聒噪( zo)懵懂(mn)B.默契(q)衔恨(xin) 勾当(udn)嚼舌(jio)C.汲取(j)调剂(tio j) 天赋(f) 长史(zhn)D.陡峭(duqio)消融(rn)惬意(qi)垓心(i)18.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近年来

27、,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 ,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B.在葛大马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变迁如白云苍狗 , 谁也无法预料。C.嫉妒心强的人看到身边的人取得了成就,不仅不赞一词 , 反而会恶语相加乃至造谣中伤,使对方激情消减,名誉受损,甚至产生更坏的结果。D.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影视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 , 情节曲折。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

28、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要求: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少于200字。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个失意的年轻人寻找成功的秘诀,哲人递给他一颗花生说:“用力捏捏它。”年轻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剩下了花生仁。哲人又让他用力搓搓,

29、结果红红的皮也被搓掉了,只留下了白白的果实。哲人再让他用力捏捏,年轻人迷惑不解,但还是照做了。可是,他怎么也捏不碎这花生仁。哲人语重心长地说:“虽然屡受打击与磨难,失去了很多东西,但始终都要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这样才会有美梦成真的希望啊!”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高一语文答案1.B2.A3.C4.AC5.爷爷是从农民栽培和种植果树的角度,父亲是从老总对人才资源进行配置的角度,女儿是从学生自身发展与财务管理的角度。6.人物塑造上,通过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差异,有利于表

30、现了三代人的不同形象。特点:爷爷经验丰富、女儿聪明机灵、父亲沉稳深刻。情节安排上,通过对一件事的认识来串联情节,使得文章情节紧凑、集中。主题揭示上,通过不同认识的交流和碰撞,揭示了出身份阅历对人认识的影响,最后以父亲的话作结,“推树及人”,引发人才资源配置的思考,深化主题。读者感受上,通过对不同认识的比较,引发读者的思考,读者也可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7.D8.AE9.民众方面。增强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意识,提高垃圾分类的实践水平。增强民众投放垃圾的责任意识;政府方面。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各个环节的配套衔接工作,提高其运行效率;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全民参与,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还

31、应该做好分类收集与运输的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从材料一所列之表可以看出,虽然知道垃圾应该分类的人很多,但仅了解简单分类的人也不少,由此可知还应强化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从材料二中“有人说”的话语可知,政府要负起责任;由材料二结尾“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等语可知要大家都尽力。10.C11.B12.B13.(1)太祖了解到康茂才和陈友谅有故交,于是命令康茂才派老仆人持书信,欺哄陈友谅,表示愿做内应。(补出主语“太祖”,“有故”,“遣”,“给”)(2)第二年,太祖亲自讨伐陈友谅,康茂才带领水兵跟随太祖,攻克安庆、江州,陈友谅向西奔逃。(“明年”,“以”,“克”“破”,“

32、西遁”)14.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15.DE16.第一问: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遭谗未能应试的悲哀绝望的心情。第二问:“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是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矛盾的心情:回到家乡重温家庭的欢乐温暖,是值得欣慰的;但是入京应试,“被弹”而归,一事无成,真是可悲。“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则是虚写,猜想到家之后,和妻子泪眼相对的情状,进一步抒发悲苦的心情。17.B18.B19.B20.我将您的画像挂在我书桌的正上方。当我疲倦想偷懒的时候,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犀利的目光像闪电,灼烧着我混沌的思想,我想到活着就该跟您

33、一样,“我以我血荐轩辕”;当我目睹不良现象却不敢挺身而出时,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上指的头发像利剑直刺我懦弱的灵魂,年轻 人就该“横眉冷对千夫指”,敢于跟坏人坏事作斗争;当我遭受同学的误会而伤心时,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慈祥的面庞像广阔的海洋融化了我心中的寒冰,让我有宽厚博大的胸怀您伟岸凛然,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年青一代永远向前。21.为自己打造一颗坚强的心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永远的享受,而在于经受磨难时有一颗坚强的心。 题记鹰是天空中的帝王,振翅飞翔,让人肃然起敬。可又有谁知道,鹰承受了多少的痛苦与折磨!雏鹰在巢穴里刚可以自己探出头的时候,它们的母亲就把它们放在悬崖边上,然后推下去,羽毛

34、还未长满的雏鹰使尽全力往上飞,当然,不能飞的鹰将被活活摔死。这仅仅是一道工序,更让雏鹰痛苦的还在后面,母鹰把它们的翅膀折断,然后再次推下悬崖,当最后一只鹰从悬崖上飞上来的时候,它将拥有丰满的羽毛和更加强硬的翅膀。它将是浩瀚天空中的霸主,长鸣一声,气吞山河!鹰的前半生承受了无尽的痛苦,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因为鹰有一颗坚强的心。其实每一个成功人士被磨砺“成型”的过程,大都并非坦途。诸如职场失手、竞争败北、工作出错、进步受阻等等不顺心的事,会随时随地出现。这恐怕是每个成功人士都经历过的,也是任何一个人成长道路上都可能遇到的。不幸和挫折如同一块磨刀石。它可以磨掉人不够成熟、不够坚强的部分,去掉人的娇气

35、和骄气,打造心灵的韧度,促使人更踏实、更坚定地前进。如果不能用客观的眼光看待挫折和失败,稍遇不顺就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就等于主动放弃了砥砺自己的机会,也放弃了进步的可能。其实艰苦的环境不一定就是人生的不幸,相反还会成为磨砺人生的砥石,它可以培养坚强的品质、意志和毅力,就像燧石只有在捶击下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罗曼罗兰说:“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其实任何艰苦都只是相对的,如果能在艰苦面前无所畏惧、知难而上,努力打造心灵的韧度,就能从艰苦奋斗中享受最大的乐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经历了不幸、挫折、失败和痛苦的磨砺,真正打造了心灵的韧度,把不幸的命运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生活中做到宠辱不惊,镇定自若。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临危不惧,冷静处之,就能使自己始终不偏不倚、不疾不徐地朝着目标前行。人不怕痛苦,就怕丢掉坚强;人不怕磨难,就怕放弃希望。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建树,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为自己打造一颗坚强的心,勇于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斗志,走好自己人生路上的每一步。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