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测评(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著名史学家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国农业起源具有“满天星斗”的特点。以下选项中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北京人遗址已发现采集和猎取食物的遗迹B湖南玉蟾岩遗址、陕西半坡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等地都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C除了黍、粟、水稻外,起源于战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大豆等D在浙江河姆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稻谷的遗存2西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说明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A形成了“天下共主”的格局B形成了“
2、家天下”的政治局面C对地方直接行使管理权D实现了王权的至高无上3良渚遗址包括约30万平方米的宫城、300万平方米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以及十数座高、低水坝等,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此外,该遗址中制作大量珍贵玉、漆、象牙、陶器等所需的专业人员数量也很庞大。这主要反映出当时具备 ()A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B先进的手工业技术C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 D发达的社会生产力4下表是一些古籍中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描述。这些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内容出处百里奚,秦国之饭牛者,穆公举而相之,遂霸诸侯。管子百里奚爵禄不入于心,故饭牛而牛肥,使秦穆公忘其贱,与之政也。庄子百里奚,虞之乞人,传卖以五羊之皮,穆公相之
3、而朝西戎。战国策百里奚乞食于道路,缪公(穆公)委之以政。新序A.诸子百家思想异彩纷呈B牛耕技术的广泛传播C血缘政治逐渐被打破D秦国成为战国霸主5班固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这表明商鞅变法()A未得到班固认可 B未建立正常秩序C提高了秦国国力 D引发了诸侯争霸6春秋后期,自由讲学蓬勃兴起。在齐国,国君还筑有宏大的稷下学宫,容纳近千人,专供各派学者到此“不治而议论”。当时的自由讲学 ()A均主张社会变革 B得到了各诸侯国的支持C否定了传统观念 D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7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性本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
4、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成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C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8“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下列与材料相符的是 ()A削弱相权 B中央集权C君主专制 D重农抑商9秦始皇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规定:只有皇帝一人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这些规定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便于发布命令 B突出皇帝
5、独尊C便于控制兵权 D否定周王权威10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11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两人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的法律规定,陈胜、吴广的戍边任务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导致二人被斩首。由此可见 ()A史记的记载都须经过考古证实B哪个表述更接近史实需补充史证C史记中陈涉故意曲解秦
6、律D史记和秦律的相关记载完全错误12西汉时期的司法审判,以儒家思想为断狱的指导思想,要求司法官吏在审判案件的时候,用儒家经典,特别是将春秋作为分析案情、认定犯罪的根据,又称“引经断狱”。由此可见 ()A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B西汉时期的司法程序已经相当完善C春秋是司法审判的唯一依据D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司法审判领域13东汉初期,许多农民成为豪强地主的部曲、佃客,以致国家的户口册在姓名、年龄与数量等方面都不真实。为此光武帝命各郡县实施“案比”“聚人田中”,根据实际情况检核户口。光武帝此举()A瓦解了豪强地主的势力B提高了均田授田的准确性C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D利于国家对劳动力的控制14西汉桑弘
7、羊主持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增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B历史结论和史料实证C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 D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15寻找历史地图中的关键词是阅读历史地图的重要方法。所谓“关键词”就是能够识别地图的关键信息点。某同学在查阅地图时找出了“匈奴”“北海郡”“胶东国”等关键词。他查阅的地图应该是 ()A秦朝时期的地图 B西汉初期的地图C北朝初期的地图 D蒙元帝国的地图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
8、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邱至二十四世伯阳立,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郑樵通志略材料二氏室属下的庶民也许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则也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 摘编自张荫麟、吕思勉国史十六讲(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6分)(2)概括材料二中帝国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和等级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意义。(8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
9、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或者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5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
10、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材料二武帝时,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
11、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林永光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治理国家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意义。(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汉部分丞相出身表(单位:人)时期功臣功臣子外戚宗室各级属吏经学之士其他高帝1惠帝3文帝4景帝31武帝5313昭帝3宣帝41元帝2成帝113哀帝14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上表能够反映出西汉时期
12、丞相任用的变化情况。指出其中一种变化情况并说明原因。(12分)综合测评(一)1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多处遗址发现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说明中国农业起源地分布广泛,具有“满天星斗”的特点,B项符合题意。答案:B2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影响。材料反映了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从而形成了“天下共主”的格局,A项正确;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其子启即位,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B项排除;中央对地方直接行使管理权始于郡县制度的确立,C项排除;西周时期的王权并非至高无上,D项排除。答案:A3解析:本题考查良渚文化。良渚遗址能够修筑规模宏大的宫城、水坝,制作大量珍贵玉、陶器等,表明当时已
13、具备强大的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故C项正确。答案:C4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四本古籍中都反映了百里奚身份卑微,但仍被秦穆公任用为相的史实,说明当时血缘政治逐渐被打破,故选C项。材料中的不同著作记述的都是同一事件,没有以不同学派的观点解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牛耕技术,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春秋时期的秦国,排除D项。答案:C5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影响。根据“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得到提升,实现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故选C项。答案:C6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后期诸子百家自由讲学,各派思想论争,并非全部主张社会变
14、革,故A项错误;材料只说明齐国对自由讲学的支持,无法得出各诸侯国均支持自由讲学,故B项错误;春秋后期的诸子思想并不完全否定传统观念,故C项错误;春秋后期诸子百家自由讲学,各派思想论争,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7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思想。根据荀子主张“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可知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故选C项。荀子没有开创法家学派,故排除A项;儒法并用成为治国思想开始于汉代,故排除B项;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并未结成利益同盟,故排除D项。答案:C8解析:本题考查中央集权制度。材料“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强调的
15、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排除A、C项;“重农抑商”属于经济政策,不符合材料“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的信息,D项错误。答案:B9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皇帝制度。秦朝围绕皇帝制度的一系列规定,是为了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故答案为B项。答案:B10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是指周朝的分封制,“秦以后之郡县政治”是指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分封制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属于贵族政治,中央集权制打破了血缘关系,由皇帝任免官吏,属于官僚政治,故选B项。中央集权制不是地方制度,故A项错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是宗法制,故C项错误;秦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
16、封建王朝,分封制实施于处在奴隶社会的周朝,故D项错误。答案:B11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秦代法律。据材料反映,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秦律规定和史记陈涉世家中历史记述相互矛盾,因此关于二者的记述哪个更接近史实需要进一步补充史证,故B项正确。A项表述太过绝对,排除;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其所记述的内容不一定为史实,不能表明陈涉故意曲解秦律,故C项表述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B12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在西汉的发展。用儒家经典作为分析案情、认定犯罪的根据,体现了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司法审判领域,据此可知D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司法程序已经相当完善,B项错误
17、;材料反映了春秋是司法审判依据,但不能说明是唯一依据,C项错误。答案:D13解析:本题考查东汉社会管理制度。依据材料可知,光武帝根据实际情况检核户口,有利于国家加强对豪强地主隐匿的劳动力的控制,因此D项正确。该措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豪强地主的势力,但并未达到瓦解的程度,A项排除;B项错误,均田制实行于南北朝到唐前期,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这一措施有利于国家向原本隐匿的劳动力征收赋税,不一定能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答案:D14解析:本题结合唯物史观考查汉代经济政治。“西汉桑弘羊主持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属于西汉实行盐铁官营措施的描述,属于历史叙述,“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增
18、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属于汉代实行盐铁官营的原因,属于历史解释,故D项正确。历史现象是历史发生的一种现象,历史观点是了解历史事件或现象后形成的观点,故A项错误;历史结论是对历史观点经过论证后形成的结论,故B项错误;历史事实是历史现象的客观描述,故C项错误。答案:D15解析:本题结合时空观念考查古代的政治制度。根据“匈奴”“北海郡”“胶东国”等关键词,结合所学可知,汉朝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并且受到匈奴的威胁,在地图上可以同时出现这些信息,故B项正确。秦朝废除了分封制,不可能出现“胶东国”,排除A项;北朝初期没有实行郡国并行制,排除C项;蒙元帝国时期实行行省制,不可能出现“胶东国”,排除D项。答案
19、:B16解析:第(1)问,从材料内容可直接得出是分封制,积极作用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依据材料,结合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作答。答案:(1)分封制。积极作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政治秩序,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2)特点: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构建政权组织。等级关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历史意义: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7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可提炼出同意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与评价的观点;根据材
20、料“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百家争鸣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等可以提炼出观点“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提炼的观点加以评析。最后进行总结。答案:示例一:观点:“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评析:战国时期,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士阶层日益活跃;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阶级特权;面对社会大变革,一批杰出思想家相互辩争,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可以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21、示例二:观点: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并不恰当,“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评析: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绝非偶然。夏商周三代,尤其是春秋战国社会的发展,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和思想资源基础。春秋时期“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私学的兴起和教育的发展为“百家争鸣”培养了人才,而夏商周三代以来的文化积累又为“百家争鸣”提供了思想资源。因此,“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18解析:第(1)问,“变化”,据材料一“土地、民心层面”“制度层面”可得出其一,据“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中央集权体制”可得
22、出其二;“原因”,结合所学,从社会宏观层面即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来进行分析。第(2)问,“主要措施”,据材料二“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刺史”“内廷”“盐官”“铁官”等概括即可;“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分析,注意要围绕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角度。答案:(1)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民族交融推动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法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推动。(2)措施: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在中央设立中朝;经济上盐铁官营。意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
23、与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9解析:本题属于半开放试题,需要结合表格数据说明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有多种变化,如由西汉初期的以功臣、功臣子为主到西汉中期以各级属吏为主的变化,由以各级属吏为主到以经学之士为主的变化。分析“原因”时,要结合西汉初期、中期、后期的时代特征、统治思想等知识。据“功臣”“功臣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期,功臣功勋卓著,功臣子弟政治素养较高;据“各级属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的是西汉中期察举制实行下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据材料“经学之士”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发展儒学教育的影响。答案:示例变化:由西汉初期的以功臣、功臣子为主向西汉中后期以各级属吏、经学之士为主转变。原因:西汉初期,功臣对汉朝的建立居功至伟,功臣子弟在家学的影响下政治素养较高,故而二者在西汉初期多居相位;汉武帝时期,注重丞相素质,实行察举制,促使了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各级属吏”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汉武帝独尊儒术、发展儒学教育影响的扩大,“经学之士”日渐成为丞相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