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00863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孔子主张“保守”,那么先秦诸子不“保守”的就极少了。如果说到“消极”,孔孟大儒的消极因素更多。如果说到“专制”,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都符合。这说明A. 思想一统趋势已经出现B. 固化价值判断影响历史理解C. 诸子百家互相交流借鉴D. 专制集权理论适应政治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体现保守性,但孔子主张“仁”“为政以德”,首创私学,促进教育发展,具有进步性,因此,对人物的评价不能脱离时代和阶级背景,材料中固化价值判断不利于得出客观、全面的历史解释,故选B;材料信息无法体

2、现思想一统的趋势、诸子百家互相交流,排除AC;D材料信息不能看出专制集权理论是否适应政治需要,排除D。2.山西平陆汉代壁画里描绘着这样的场景:地主庄园的城堡及依附的“部曲”、“兵家”,是对抗农民的工事和武装;地主监督农民从事耕种;双牛牵引耧车和大型犁铧。可见平陆壁画A. 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普遍使用B. 印证了汉朝社会矛盾突出的事实C. 提供了研究古代文化的相关史料D. 体现山西艺术创作水平日臻成熟【答案】C【解析】【详解】山西平陆汉代壁画描绘了地主庄园中的武装,地主监督农民耕种,铁犁牛耕的使用,从中可以看出古代的地主庄园文化、农耕文化等,即平陆壁画提供了研究古代文化的相关史料,故选C;从山西

3、平陆壁画中使用先进生产技术,不能说得到普遍运用,A错误;仅从地主庄园中的工事和武装不能印证社会矛盾突出的事实,B错误;材料显示壁画的内容,不能体现壁画的艺术创作水平,D错误。3.“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九衢生人何劳劳,长安土尽槐根高。”(唐诗秋夜吟)这首诗反映了唐朝A. 城市管理比较严格B. 民众生活规律C. 经济发展逐渐萧条D. 坊市制度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说明唐朝的居民活动有时间限定,即城市管理比较严格,A正确;题干中的“鼓响”属于政府行为,而非民众行为,排除B;通过题干内容无法判断唐代经济发展情况,排除C;坊市制度与题无关,排除D。4

4、.清朝继承发展明朝督抚制度的同时,在东北、外蒙和新疆设立五个将军辖区,在内蒙古设立盟旗。以上这些措施A. 比元代行省制更先进B. 加强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C. 推动朝贡体系的发展D. 说明国家治理方式灵活多元【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说明清朝在地方管理上不仅有督抚制,还有将军辖区和盟旗,即国家治理方式灵活多样,故选D;这些措施并不一定比元代行省制更先进,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国家治理方式的灵活多样,并不是强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清朝内部的地方管理制度,朝贡体系属于对外交往,排除C。故选D。5.总理衙门“掌各国盟约,昭布朝廷德信,凡水陆出入之赋,舟车互市之制,书币聘飨之

5、宜,中外疆域之限,文译传达之事,民教交涉之端,王大臣率属定议,大审上之,小事则行。”这表明A. 总理衙门成为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B. 传统的华夷观念被颠覆C.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D. 中国开始迈向近代外交【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总理衙门掌管处理外交事宜,突破了中国传统藩国外交的藩篱,说明中国开始迈向近代外交,故选D;材料主要反映了总理衙门的外交职责,无法说明其成为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排除A;材料只能说明传统的华夷观念开始被突破,“被颠覆”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与题意无关,排除C。故选D。6.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现

6、在汉阳已有中国最大之铁厂,而汉口亦有多数新式工业,武昌则有大纱厂,而此外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可见促成辛亥革命在武汉爆发的因素是A. 最早接触西方文明B. 工业化基础雄厚C. 革命思想广泛传播D. 清政府统治薄弱【答案】B【解析】【详解】汉阳铁厂、武昌的纱厂以及汉口在中国中西部贸易地位证明武汉的工业化基础雄厚,B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中未提及革命思想在武汉的传播情况,排除C;武汉有大量新军,是清政府长江流域的统治重镇,排除D。7.刘少奇系统地从经济角度阐释了中国走向新民主义道路必要性和可能性,即建立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条件还不具备,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需要利

7、用资本主义来发展中国经济。这一经济理论提出的背景是A. 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 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建立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条件还不具备,需要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中国经济”可知,这一经济理论主张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所以综合判断背景应该是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故选C;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提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纲领,排除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不符合“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中国经济”,排除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8、不符合“建立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条件还不具备”,排除D。8.下图为 19782006 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趋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1978-1981 年,对外开放政策确立,对外贸易高速发展B. 1982-1996 年,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对外贸易低速增长C. 1997-2000 年,设立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对外贸易持续发展D. 2001-2006 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答案】D【解析】【详解】据图示内容可知,2002年前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开始高速增长,结合所学可知这种情况应该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关,故选D;19781981年,我国的对外贸易没有实现高速发展,

9、排除A;19821996年,我国只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没有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排除B;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在1980年,排除C。故选D。9.如图所示,古希腊服饰以单纯的富有垂感的面料,不加裁剪,自然披裹缠绕在身体上,人体自由活动不受拘束,既体现人体自然美,又达到舒适的效果。这可以体现古希腊文明具有A. 人文主义情怀B. 理性主义精神C. 人民主权意识D. 开放包容态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古代希腊的服饰单纯用富有垂感的面料不加裁剪,自然披裹缠绕在身体上,既体现人体的自然美,又达到舒适的效果,说明古希腊人做到从人的身体舒适出发,以人为中心发现美,表现对人的个性关

10、怀,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情怀,故选A;理性主义是宣传自由、平等、科学的思想,材料体现不出,B错误;人民主权意识从穿衣无法获得,C错误;开放是一种姿态、一种思维,包容是一种气度、一种涵养,从材料上无法获得,D错误。10.长期以来英国实行敞田制由无数面积都不大的条形田地构成,所有者的土地分散到不同的地方,非常不便于耕作而圈地运动后采用新式的耕作方法如轮耕制,发展优良品种,用科学方法饲养耕牛,使用某些简单的农业机器。由此可见圈地运动A. 通过暴力使农民与土地分离B. 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C. 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D. 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答案】D【解析】【详解】圈地运动改进了土地耕作方式,提高了

11、土地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故选D;使暴力使农民与土地分离是圈地运动的特点,不是耕作方式改变带来的影响,排除A;材料主要反映了圈地运动后耕作方式的改变,没有体现其为工业革命提高劳动力,排除B;C项与题意内容无关,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11.20 世纪 60 年代,中法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1964 年中法建交。可见中法建交最重要的政治基础是A. 都奉行独立自主政策B. 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C. 都希望挑战美苏霸权D. 当时两国价值观念相同【答案】A【解析】【详解】“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指法

12、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要求摆脱美国控制,“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指中国反对苏联控制,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选A;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并且法国此时仍然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排除B;中法都反对大国控制,并非挑战美苏霸权,排除C;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法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价值观念不相同,排除D。12.据纽约邮报报道,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表示,纽约州目前面临大量呼吸机短缺,然而现在却陷入一场和其他各州以及美国联邦政府争抢呼吸机的竞标战,他还吐槽:“这就像是在 eBay(美国购物网站)上与其他州一起竞拍”。这表明美国A. 市场经济体制效率低下B. 联邦制下各自为政C

13、. 工业生产能力日益下降D. 分配制度严重不公【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实行联邦制,各州拥有一定的自主权,“陷入一场和其他各州以及美国联邦政府争抢呼吸机的竞标战”反映了美国联邦制下各州各自为政的现象,故选B;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提高效率,排除A;C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分配制度,排除D。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70 年德国有铁路 18560 公里,1890 年增至 41818 公里,为西欧和中欧之冠。密密层层的铁路网把德国紧紧地箍在一起。18791880 年,俾

14、斯麦实行普鲁士铁路国有化,至 1900 年前后国有铁路已占很大优势。摘自丁建弘德国通史材料二 1876 年,英国人在上海私自修筑吴淞铁路,清廷把铁路看作是奇技淫巧,担心它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不良的影响,以 28.5 万两白银赎回后即行拆掉。1880 年 7 月,唐山煤矿开始产煤,为了把煤运出,清政府准许修建了唐胥铁路。铁路开通后,起初为了避免火车震动陵寝,决定车厢由骡马牵引。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或是直接侵占中国的筑路权益,或是通过贷款的方式来控制中国的铁路命脉。(至 1911 年,全国铁路总长9292 公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三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用于运输和邮电建设的投资为

15、90.1 亿元,其中铁道投资 59.2亿元。到 1957 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已达 29862 公里,比 1949 年增长 35.8%。五年内,新建铁路 33 条,恢复铁路 3 条,新建、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和企业专用线共约10000 公里。在修建新铁路的同时,还加强和改造了现有铁路的技术设备,修建了许多复线,增加了通过能力。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德两国铁路发展状况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铁路发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影响。【答案】(1)差异:

16、德国:发展迅速;铁路网密集;铁路国有化。中国:发展缓慢(曲折);零星分散;受外国资本控制。原因:德国:国家统一的推动;政府大力支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工业革命的影响);科技进步。中国: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技术力量薄弱;清政府腐朽;传统观念和守旧力量的阻碍。(2)特点:自主建设,政府主持统一规划,投资大,发展快,新建与改造相结合影响:促进铁路沿线地区经贸发展与交流,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推动工业化建设,为新中国铁路事业发展奠基,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解析】【详解】(1)差异:德国:根据“1870 年德国有铁路 18560 公里,1890 年增至 41818 公里”得

17、出发展迅速;根据“密密层层的铁路网把德国紧紧地箍在一起”得出铁路网密集;根据“国有铁路已占很大优势”得出铁路国有化。中国:根据“清政府准许修建了唐胥铁路”得出发展缓慢(曲折);对比德国,得出零星分散;根据“帝国主义列强或是直接侵占中国的筑路权益,或是通过贷款的方式来控制中国的铁路命脉”得出受外国资本控制。原因:德国:结合所学,可从国家统一的推动,政府大力支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科技进步等角度分析总结。中国:结合所学,可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技术力量薄弱,清政府腐朽分析;根据“起初为了避免火车震动陵寝,决定车厢由骡马牵引”得出传统观念和守旧力量的阻碍。(2)特点:根据“

18、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得出自主建设,政府主持统一规划,根据“用于运输和邮电建设投资为 90.1 亿元,其中铁道投资 59.2亿元”得出投资大,根据“比 1949 年增长 35.8%”得出发展快,根据“新建铁路 33 条,恢复铁路 3 条”得出新建与改造相结合。影响:可从促进铁路沿线地区经贸发展与交流,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推动工业化建设,推动新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等角度分析总结。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这一主题,自拟论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答案示例1:长期以来,推动和制约全球化的力量相互交织。给分标准:论点

19、明确。论据:推动因素不少于1个,制约因素不少于1个,总数4个,可以采用材料以外的史实说明。要求:史实与史论对应正确,能够充分说明论点。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2:全球化迅速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给分标准:论点明确。论据:强调全球化发展的积极影响,史实4个。可以用材料以外的史实说明。要求:史实与史论对应正确,能够充分说明论点。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3:阻碍全球化发展的因素突出,全球化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给分标准:论点明确。论据:强调全球化发展的消极影响,史实4个。可以用材料以外的史实说明,如逆全球化潮流的出现等。要求:史实与史论对应正确,能够充分说明论点。逻辑清晰:【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20、,没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题意总结论点,再引用史实围绕论点展开论述。观察材料内容可知,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推动因素很多,但制约全球化发展的力量也很多。因此可从推动和制约全球化的力量相互交织的角度进行论述,或者单一论述其中一个因素,如从推动因素的角度论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或者从制约力量的角度论述全球化的发展阻力重重。论述言之有理即可。(二)选考题:请考生从 3 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材料 元朝以来,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土司制度。土司职务世袭,但是需要中央政府批准;(土司)在内部自行征收赋役,仅向中央政府进贡少许银物;自有法令,对

21、属民生杀予夺。雍正四年,鄂尔泰提出改土归流的建议。雍正帝全部批准,并实授他云贵总督官职,以提高其威望和事权。 鄂尔泰一面招抚,一面用兵,设置官厅,派出同知,办理民政。对于土司本人,自动交印的,厚加奖赏;对顽抗者严行惩罚,没收大部或全部财产。增设绿营军、增添驻防军。将过去土司进贡的数额作为定额,平均摊到田亩中征收,一般不增加当地人民对中央的负担,削除了土司一层的盘剥。雍正四年十一月,他到最先实行的地区贵州长寨,沿途“招抚逃亡,给牛予种,按口赈粮,民皆欢集”。下令疏浚清水江,使黔、桂、湘三省物资得以较顺利的交流,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巩固了改土归流的成果。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

22、清朝改土归流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改土归流的影响。【答案】(1)土司制度妨碍国家统一;阻碍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不利于社会安定;阻碍社会进步;最高统治者支持。(2)推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内地与西南地区的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减轻民众负担,有利于社会稳定。【解析】【详解】(1)根据“(土司)在内部自行征收赋役,仅向中央政府进贡少许银物;自有法令,对属民生杀予夺”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改土归流背景主要和土司制度妨碍国家统一、阻碍地方发展和进步、不利于社会安定以及雍正帝的支持有关。(2)根据“不增加当地人民对中央的负担,削除了土司一层的盘剥”得出

23、减轻民众负担,有利于社会稳定;根据“疏浚清水江,使黔、桂、湘三省物资得以较顺利的交流,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得出推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内地与西南地区的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6.材料 1945 年 2 月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在得到罗斯福保证其在远东的领土要求的情况下,同意在击败德国 2 至 3 个月后加入太平洋战争对抗日本。5 月 9 日,德国战败宣布投降,苏联将主要作战力量调集至太平洋战场。8 月 8 日,苏联对日宣战。苏联派出约 150 万人的军队,超过 5,000 辆坦克、超过 28,000 门大炮和4,300 架飞机等武器装备。日本方面集结了约

24、60 万人的军队,1215 辆装甲车和坦克、6700门大炮及 1800 架战机。日军未能预计苏联会这么快便对日宣战日方将领几乎不能作出有效的指挥。另外苏军使用了运输机把部队空降到各大小机场和城市中心,以及通过空军为超出陆上补给线的部队提供补给。苏军的陆空夹击之下,日军毫无招架之力,最终战败。这一次苏联大获全胜的行动被称为“八月风暴行动”。摘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39-1945 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八月风暴行动”发生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八月风暴行动”的影响。【答案】(1)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德国战败投降;日本实力衰退;维护苏联国家利益的需要。(2)打击

25、法西斯势力,加速日本投降;扩大苏联国际影响力,提升苏联国际地位;为二战后的国际关系埋下伏笔。【解析】【详解】(1)根据“1945 年 2 月的雅尔塔会议”得出雅尔塔会议的召开;根据“德国战败宣布投降”得出德国战败投降;根据“日方将领几乎不能作出有效的指挥”得出日本实力衰退;根据“斯大林在得到罗斯福保证其在远东的领土要求的情况下”得出维护苏联国家利益的需要。(2)根据“苏军的陆空夹击之下,日军毫无招架之力,最终战败”得出打击法西斯势力,加速日本投降;根据所学,还可从扩大苏联国际影响力,提升苏联国际地位,为二战后的国际关系埋下伏笔等角度分析回答。17.材料 钱三强(19131992 年),是中国原

26、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36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1948 年回国。50 年代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仪器设备。使我国的堆物理、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都先后开展起来。在苏联政府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后,组织联合攻关,使许多关键技术得到及时解决,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做出重要贡献。摘编自中国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三强科研成就取得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钱三强所做贡献的影响。【答案】(1)个人学术水平高超;政府支持;中苏关系

27、恶化的影响;原子能技术成为国家实力的衡量标准。(2)增强国家科技水平;提升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促进工业领域进一步发展。【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1936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可知钱三强个人学术水平高超;根据材材料“50 年代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仪器设备。使我国的堆物理、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都先后开展起来。”可知新中国政府的支持;根据材料“在苏联政府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后,组织联合攻关”可知中苏关系恶化的影响,领导科研;结合所学可知原子能技术成为国家实力的衡量标准。(2)根据材料“1948 年回国。50 年代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仪器设备。使我国的堆物理、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都先后开展起来使许多关键技术得到及时解决,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做出重要贡献。”结合所学可以从增强国家科技水平;提升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促进工业领域进一步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